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igand coordination approach for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low-mercury catalyst in the hydrochlorination of acetylene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long Xu Haihua He +3 位作者 Jia Zhao Bailin Wang Shanchuan Gu Xiaonia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217-1221,共5页
Mercuric chloride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HgCl_2/AC) is used as an industrial catalyst for the hydrochlorination of acetylene. Loss of HgCl_2 by sublimating from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 causes the irreve... Mercuric chloride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HgCl_2/AC) is used as an industrial catalyst for the hydrochlorination of acetylene. Loss of HgCl_2 by sublimating from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 causes the irreversible deactivation of mercury catalys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is work, a ligand coordinat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ard and Soft Acids and Bases(HSAB) was employed to design more stable lowmercury catalyst. The low-mercury catalysts(4% HgCl_2 loading) were prepared by using HgCl_2 and potassium halides(KX, X = Cl, I) as precursors. The HgCl_2-4KI/AC catalyst showed best catalytic stability than HgCl_2/AC and HgCl_2-4KCl/AC in the hydrochloriantion of acetylene. HgCl_2 could form more stable complex with KI,K_2HgI_4 as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of the HgCl_2-4KI/AC catalyst.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XRD and EDX analysis illustrated that the active component of HgCl_2-4KI/AC was highly dispersed on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The sublimation rates of HgCl_2 from the catalysts verified that the active component with larger stability constant had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Using Hg(Ⅱ) complexes with high stability constant as the active component may b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developing highly stable low-mercury catalyst for the hydrochlorination of acetyl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mercury catalyst SUBLIMATION K2HgI4 ligand coordination Acetylene hydrochlorination
下载PDF
MODIFICATION OF PALLADIUM METALLIC CATALYST WITH POLYMER-ANCHORED THIOETHER LIGANDS
2
作者 刘汉范 毛国平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85-89,共5页
A well-dispersed metallic palladium catalyst modified by polymer-anchored thioether ligands was used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cyclopentadiene to cyclopentene with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in ambient condition. Th... A well-dispersed metallic palladium catalyst modified by polymer-anchored thioether ligands was used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cyclopentadiene to cyclopentene with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in ambient condition. The evidences to show the modification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by polymer anchored ligands we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palladium catalyst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Thioether ligands CYCLOPENTADIENE
下载PDF
Aerobic oxidation assisted by ligand-free palladium catalysts
3
作者 Jia Rui Wang Chu Ting Yang +1 位作者 Lei Liu Qing Xiang Gu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Aerobic oxidation of electron-rich benzylic and phenyl allylic alcohols was achieved with high yields with only 0.1 mol.% of Pd(OAc)2 catalyst in the absence of any ligand. This procedure was expected to be valuable f... Aerobic oxidation of electron-rich benzylic and phenyl allylic alcohols was achieved with high yields with only 0.1 mol.% of Pd(OAc)2 catalyst in the absence of any ligand. This procedure was expected to be valuable for realistic industrial-scale applications from both economic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points of 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ladium catalyst Aerobic oxidation Green chemistry ligand free
下载PDF
Dimerization of Propylene by Nickel (Ⅱ) and Cobalt (Ⅱ) Catalysts Based on Bidentate Nitrogen-phosphino Chelating Ligands
4
作者 Si Zhong WU, Shi Wei LU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Catalysis,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Chem-Phy Chemical Company Ltd.,Dalian 11601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9期958-961,共4页
The catalytic property of propylene dimerization by several nickel (Ⅱ), cobalt (Ⅱ) complexes containing N-P bidentate ligands was studied in combination with organoaluminum co-catalysts. The effects of the type of a... The catalytic property of propylene dimerization by several nickel (Ⅱ), cobalt (Ⅱ) complexes containing N-P bidentate ligands was studied in combination with organoaluminum co-catalysts. The effects of the type of aluminum co-catalysts and its relative amount, the nature of precursors in terms of ligand backbone and metal cent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ecursor I (N,N-dimethyl-2-(diphenylphosphino)aniline nickel (Ⅱ) dichloride) exhibited high activity in propylene dime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trong Lewis acid Et3Al2Cl3, whereas low productivity by its cobalt analogues was observed under identical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dentate nitrogen-phosphino ligands nickel (Ⅱ) and cobalt (Ⅱ) complexes propylene dimerization Al co-catalyst.
下载PDF
不同配体修饰的UiO-66-X/ZnIn_(2)S_(4)(X=H、NH_(2)、(OH)_(2)、Br)负载型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佳欣 王金乔 +2 位作者 安家君 王磊 王旭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3-1202,共10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配体修饰的UiO-66-X/ZnIn_(2)S_(4)(X=H、NH_(2)、(OH)_(2)、Br)负载型光催化剂,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光致发光光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进行表征,分...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配体修饰的UiO-66-X/ZnIn_(2)S_(4)(X=H、NH_(2)、(OH)_(2)、Br)负载型光催化剂,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光致发光光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了不同配体修饰方案对UiO-66-X/ZnIn_(2)S_(4)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罗丹明B(RhB)和甲基橙(MO)溶液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不同修饰基团的电子效应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体修饰后的ZU-(OH)_(2)/GF对阳离子染料RhB的吸附效率最好,在30 min时吸附效率为46.8%,反之,所有修饰后的复合材料对阴离子染料MO的吸附性能均低于未修饰的复合材料。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所有复合材料经过配体修饰后的光催化性能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ZU-(OH)_(2)/GF在150 min后对RhB的降解率高达99.0%。经过连续5次循环后,对RhB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8%以上。这归因于配体修饰可以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光吸收性能,其中给电子基团还可以使复合材料活性中心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有效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修饰 负载型催化剂 光催化 电子效应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镍系配合物催化乙烯选择性齐聚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晴 胡苏岭 +2 位作者 吴玮 苑丹丹 毛国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70,共8页
α-烯烃是一类可用于生产聚烯烃、合成润滑油、表面活性剂等产品的重要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通过乙烯齐聚工艺进行生产。在乙烯齐聚过程中,催化剂起着重要作用。在其催化剂的研究中,部分镍系配合物催化剂因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及良好的发... α-烯烃是一类可用于生产聚烯烃、合成润滑油、表面活性剂等产品的重要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通过乙烯齐聚工艺进行生产。在乙烯齐聚过程中,催化剂起着重要作用。在其催化剂的研究中,部分镍系配合物催化剂因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及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而受到重视。文中主要从配体结构如单齿型配体、双齿型配体、多齿型配体及产物选择性等方面介绍了镍系配合物催化乙烯齐聚的发展情况,阐述了近年来镍系催化剂已取得的突破和研究成果,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烃 镍系催化剂 乙烯齐聚 选择性 配体结构
下载PDF
乙烯三聚/四聚用铬系催化剂配体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奥博 毛国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乙烯三聚/四聚用铬系催化剂所用PNP型配体及其他类型配体(如PNS型、NNN型、PN-(CH_(2))_(n)-NP型、PCCP型配体)的研究进展。其中,PNP型配体对1-辛烯的选择性最高可达72.52%,活性最高达9.46×10^(6)g/(mol·h)。其... 综述了近年来乙烯三聚/四聚用铬系催化剂所用PNP型配体及其他类型配体(如PNS型、NNN型、PN-(CH_(2))_(n)-NP型、PCCP型配体)的研究进展。其中,PNP型配体对1-辛烯的选择性最高可达72.52%,活性最高达9.46×10^(6)g/(mol·h)。其他类型配体对1-辛烯的选择性最高可达76.00%,活性最高达1.71×10^(7)g/(mol·h)。分析了不同类型配体骨架上N,P原子取代基种类、空间体积、供电子及吸电子性能对催化剂催化乙烯三聚/四聚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增大空间体积或配体上的供电子原子均能提高对乙烯三聚/四聚的活性和选择性。目前,副产物较多致使管路堵塞、助催化剂成本较高等是实现乙烯四聚工业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齐聚 三聚/四聚 α-烯烃 铬系催化剂 配体 1-己烯 1-辛烯
下载PDF
氮杂环卡宾-铁配合物催化碳-碳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代祯 王亚鹏 +7 位作者 赵慧慧 张斌 刘万聪 张静学 何俊 胡嘉涛 刘浩 张翔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469-484,共16页
作为传统贵金属催化剂的理想替代品,铁具有来源广泛、毒性低和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目前被用于多种环境友好的催化过程。近年来,氮杂环卡宾(NHC)由于其独特的空间和电子性质,常作为配体,不仅能够被应用于贵金属(如钯、镍和铑等)催化,在... 作为传统贵金属催化剂的理想替代品,铁具有来源广泛、毒性低和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目前被用于多种环境友好的催化过程。近年来,氮杂环卡宾(NHC)由于其独特的空间和电子性质,常作为配体,不仅能够被应用于贵金属(如钯、镍和铑等)催化,在铁催化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氮杂环卡宾及铁配合物催化剂的特点,并重点讨论了近十年其催化的碳-碳偶联包括芳基-芳基交叉偶联、芳基-烷基交叉偶联、烷基-烷基交叉偶联等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卡宾配体 铁催化剂 SUZUKI偶联反应 Kumada偶联反应 合成 催化活性
下载PDF
钴系催化剂催化共轭二烯烃聚合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炳辉 龚狄荣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综述了钴系催化剂在共轭二烯烃聚合领域的发展,详细总结了使用不同种类钴催化体系和含不同类型配体的钴配合物催化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轭二烯烃聚合的催化活性和对聚合物微观结构(区域规整度、顺式-1,4-结构、反式-1,4-结构、1,2-结构... 综述了钴系催化剂在共轭二烯烃聚合领域的发展,详细总结了使用不同种类钴催化体系和含不同类型配体的钴配合物催化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轭二烯烃聚合的催化活性和对聚合物微观结构(区域规整度、顺式-1,4-结构、反式-1,4-结构、1,2-结构和3,4-结构)及其立构规整度(间规度、等规度、微观结构序列分布)、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等的影响,展望了钴系催化剂在催化共轭二烯烃聚合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系催化剂 丁二烯 异戊二烯 配体 催化活性 选择性聚合 机理 综述
下载PDF
螺[4.4]-壬烷-1,6-二酮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欣茹 杨彬淼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不对称催化反应是获得光学纯化合物最高效的途径之一,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动力源于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开发,因此,寻找优势骨架并进行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开发是不对称催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手性螺环骨架自20世纪90年代被用于不对称合成... 不对称催化反应是获得光学纯化合物最高效的途径之一,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动力源于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开发,因此,寻找优势骨架并进行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开发是不对称催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手性螺环骨架自20世纪90年代被用于不对称合成研究至今已成为一类优势骨架,并广泛应用于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具有螺[4.4]-壬烷骨架的螺[4.4]-壬烷-1,6-二酮是最早应用于手性辅基、配体及催化剂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的化合物.对螺[4.4]-壬烷-1,6-二酮的研究历史,从合成到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4.4]-壬烷-1 6-二酮 螺环骨架 配体 催化剂 不对称催化
下载PDF
煤化工装置配体催化剂消耗分析及研究
11
作者 高云波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53,共6页
为了提升煤基混合碳四综合利用装置的经济附加值,进一步降低煤基混合碳四生产2丙基庚醇(以下简称“2 PH”)产品羰基合成反应配体催化剂的消耗,结合煤化工生产装置上的实际案例,通过优化反应温度、氢碳比、配体催化剂浓度、反应器补水操... 为了提升煤基混合碳四综合利用装置的经济附加值,进一步降低煤基混合碳四生产2丙基庚醇(以下简称“2 PH”)产品羰基合成反应配体催化剂的消耗,结合煤化工生产装置上的实际案例,通过优化反应温度、氢碳比、配体催化剂浓度、反应器补水操作及缓冲溶液配置比例和注入量等相关操作,找到了适合工业装置高、低负荷运行的最佳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降低配体催化剂的分解消耗,延长铑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使得煤化工装置经济效益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混合碳四 羰基合成 配体催化剂 铑催化剂
下载PDF
揭示配体拓扑结构对Fe-N_(x)-C单原子催化剂表面氧还原反应中间体吸附的影响
12
作者 吴德贵 熊孝根 +2 位作者 赵中栋 宋树芹 丁朝斌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14-224,共11页
过渡金属单原子氮掺杂碳催化剂(TM-N-C SAC)因其更高的金属原子效率而被认为是提升氧还原反应(ORR)效率的重要途径.TM-N-C SAC反应中心的活性与配体结构密切相关,构建基于配体结构的ORR活性描述符是高效设计高催化活性单原子催化剂的关... 过渡金属单原子氮掺杂碳催化剂(TM-N-C SAC)因其更高的金属原子效率而被认为是提升氧还原反应(ORR)效率的重要途径.TM-N-C SAC反应中心的活性与配体结构密切相关,构建基于配体结构的ORR活性描述符是高效设计高催化活性单原子催化剂的关键.然而目前大多配体描述符基于催化剂的综合表观性质,如OH吸附能和金属中心d带中心等,其获取仍需进行额外计算,不利于通过配体结构快速推测反应活性;而目前基于配体结构拓扑参数,如金属中心原子及其配位原子属性、数量等设计的描述符存在对催化活性的描述较差或仅适用于特定配体等问题.解决该难题的关键在于理清OH与TM-N-C SAC成键的微观机制.本文全面考察了ORR中间体OH在21种具有不同氮原子数量、位置以及不同配体尺寸的卟啉型FeNxC SAC表面上的吸附机制.对有限尺寸卟啉型Fe-Nx-C(x=0-4)SAC模型上OH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OH吸附能与SAC的配位氮原子的数量并不线性相关,且受氮原子排布方式的影响.利用能量分解分析(EDA)将OH与SAC的成键作用分解,重点讨论氮的掺入对静电作用、泡利排斥作用和轨道作用的影响.针对静电作用,Bader分析与电荷密度差值分析结果表明,氮的掺入一方面将电荷向配位原子上聚集,且配位原子上电荷数随氮原子数量增加而线性增加;另一方面大幅增强铁-配体键(Fe-L)的离子性,减少铁与配体间的电子密度,提高铁中心电子能量,并从而改变静电作用能量.对于泡利排斥作用,其影响因素与静电作用类似,因而作用强度与静电作用强度呈较好线性关系.对于轨道作用,结合扩展过渡态-化学价的自然轨道(ETS-NOCV)和电子定域化(LOL-π)等综合分析发现,氮原子的掺入破坏了配体的离域π键,从而影响OH与配体的轨道在成键时的相互作用.此外,对配体大小影响的研究表明,配体边缘原子仅当出现在包含配位原子的环上时才对OH与SAC成键有较大影响,这充分证明了OH吸附这一过程的局域性.综上,本文提供了Fe-N-C型SAC上完整的OH吸附键形成机制,强调了配位原子及其近邻原子对吸附活性的影响,为构建基于SAC拓扑特征的ORR活性描述符,实现SAC配体的快速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配体拓扑结构 能量分解分析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水杨醛双席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稠油改质研究
13
作者 江建林 秦冰 +1 位作者 赵琳 乔富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701-6709,共9页
针对特超稠油油藏黏度大、常规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合成水杨醛双席夫碱镍配合物催化剂。催化剂晶体为内部具有多孔介孔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有利于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分子或聚集体进入介孔孔道,增大催化活性中心与重组分之间的... 针对特超稠油油藏黏度大、常规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合成水杨醛双席夫碱镍配合物催化剂。催化剂晶体为内部具有多孔介孔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有利于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分子或聚集体进入介孔孔道,增大催化活性中心与重组分之间的接触效率。同时,材料表面呈弱亲水强亲油性,易于分散在水中并能够自发向油水界面迁移,有效提高镍催化中心的运载效率。材料的耐温性能良好,在600℃下质量保留率为65.14%。使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评价了催化剂对稠油的降黏性能和黏度反弹率,分析催化改质前后稠油的碳数分布特征。通过高温高压模拟驱替实验,研究催化剂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在胜利油田进行现场试验,并对催化改质效果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席夫碱-镍催化剂在250℃、反应时间10 h、质量分数为1.5%时,对胜利稠油的降黏率可达87.6%。放置30 d后,黏度反弹率仅为3.9%。反应后的稠油显著轻质化,碳数大于41的组分含量明显减少,碳数小于26的组分含量明显增加。室内驱替实验表明:先进行2 PV蒸汽驱,再伴注席夫碱-镍催化剂,驱油效率比纯蒸汽驱提高了10.5%。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催化改质措施后,油井日产液和日产油均明显增加,含水下降,累计增油315 t。措施后沥青质和胶质含量下降,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升高,可以实现稠油黏度的不可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席夫碱配合物 降黏 催化 驱油效率 现场实验
下载PDF
Enantioselective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with Carbon Monoxide Using Cationic Palladium-Chiral Diphosphine Catalyst
14
作者 Jian Chao YUAN Yu Hua ZHANG Shi Jie L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9-522,共4页
Enantioselective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with propylene was carried out using palladium catalyst modified by 1,4-3,6-dianhydro-2,5-dideoxy-2,5-bis (diphenylphosphino)-L-iditol (DDPPI). The chir... Enantioselective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with propylene was carried out using palladium catalyst modified by 1,4-3,6-dianhydro-2,5-dideoxy-2,5-bis (diphenylphosphino)-L-iditol (DDPPI). The chiral diphosphine w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t enantioselective copolymerization. Optical rotation, elemental analysis, H-1, C-13-NMR and IR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copolymer was optically active, isotactic, alternating poly(1,4-keton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ladium catalyst chiral ligand enantioselective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isotactic copolymer optical activity
下载PDF
1,3-Dicarbonyl compounds as phosphine-free ligands for Pd-catalyzed Heck and Suzuki reactions
15
作者 Xin Cui Juan Li +1 位作者 Lei Liu Qing Xiang Gu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25-628,共4页
Some 1,3-dicarbonyl compounds (such as pentane-2,4-dione and 3-oxo-N-phenylbutanamide) were found to constitute highly efficient, yet low-priced and phosphine-free ligands for the Pd-catalyzed Heck and Suzuki reaction... Some 1,3-dicarbonyl compounds (such as pentane-2,4-dione and 3-oxo-N-phenylbutanamide) were found to constitute highly efficient, yet low-priced and phosphine-free ligands for the Pd-catalyzed Heck and Suzuki reactions of aryl bromides and iodides with very high turnover numbers (ca. 103–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ladium catalyst Suzuki reaction Heck reaction Phosphine-free ligand
下载PDF
(2 S,5 S)-2-(2-(二苯基膦基)苯基)-3,5-二取代基咪唑啉-4-酮的合成
16
作者 陆森 张健 +2 位作者 李文升 田芳 王立新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6期464-469,共6页
随着金属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的兴起,研究人员对手性配体的需求日趋迫切,以简便的方式获得高效的手性配体一直是金属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包括含氮,磷等含杂原子的膦配体。这些配体广泛地用于C—C、C—N及C—O的构建和不对... 随着金属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的兴起,研究人员对手性配体的需求日趋迫切,以简便的方式获得高效的手性配体一直是金属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包括含氮,磷等含杂原子的膦配体。这些配体广泛地用于C—C、C—N及C—O的构建和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展现出了可观的研究及应用价值。以α-氨基酸为起始原料,在三光气作用下得到酸酐类中间体,随后经酰胺化、缩合两步反应,成功以26.4%~33.8%收率得到(2 S,5 S)-2-(2-(二苯基膦基)苯基)-3,5-二取代基咪唑啉-4-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催化 手性配体 咪唑啉酮 氮-膦配体 催化剂 氨基酸
下载PDF
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17
作者 燕子红 郑源松 +1 位作者 蔡岩 苗志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介绍了不同含膦配体改性的金属铑催化剂在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综述了单齿膦配体、双齿膦配体和多齿膦配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在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膦配体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及其对烯烃... 介绍了不同含膦配体改性的金属铑催化剂在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综述了单齿膦配体、双齿膦配体和多齿膦配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在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膦配体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及其对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介绍了烯烃氢甲酰化反应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对未来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烯烃 氢甲酰化反应 催化剂 膦配体
下载PDF
铑−单膦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童应成 袁藤瑞 +4 位作者 李鸿鹏 田乙然 皮晓琳 倪文若 张振强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1303,共13页
不对称氢化反应凭借良好的原子经济性、立体选择性和环境效益等优点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其中过渡金属中的铑表现出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等优异性能,以及手性... 不对称氢化反应凭借良好的原子经济性、立体选择性和环境效益等优点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其中过渡金属中的铑表现出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等优异性能,以及手性单齿膦配体具有合成方法简便、原料易得等优点,使得铑−单膦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开发新型、催化效率高的手性单膦配体及铑催化剂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以铑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为核心,手性单齿膦配体的发展为主线,作者详细介绍了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手性单齿膦配体、底物结构、反应条件和产物的对映选择性等,以期对铑−单膦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有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齿膦配体 铑−催化剂 不对称氢化反应 对映选择性
下载PDF
含氮配体改性钯催化乙炔氢氯化研究
19
作者 王兴涛 王富民 张旭斌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9,共11页
针对乙炔氢氯化钯基催化剂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通过简易湿法浸渍法制备了含氮配体改性的新型钯基催化剂。在配体添加量为10%,温度160℃,乙炔空速720 h^(-1),氯化氢与乙炔流量比值为1.2时,转化率高达99%,且20 h后只下降了5%。TEM结果证明... 针对乙炔氢氯化钯基催化剂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通过简易湿法浸渍法制备了含氮配体改性的新型钯基催化剂。在配体添加量为10%,温度160℃,乙炔空速720 h^(-1),氯化氢与乙炔流量比值为1.2时,转化率高达99%,且20 h后只下降了5%。TEM结果证明钯在催化剂中高度分散,XPS结果证明配体的引入可以减少钯物种在反应过程中的还原。TG、ICP-OES和BET结果证明配体的引入显著降低积碳,并抑制Pd物种的流失。基于前线轨道理论分析,配体的引入增强了对氯化氢的吸附和活化,并且降低了电子从钯向氯化氢转移过程中的能量差,有效促进了乙炔氢氯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氢氯化 钯基催化剂 含氮配体 积碳
下载PDF
简便方法制备高分散SiO_(2)负载Ni催化剂用于甲烷干重整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娟 迟玉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配体辅助浸渍法合成了SiO_(2)负载Ni催化剂(命名为Ni/SiO_(2)-bipy)。Ni/SiO_(2)-bipy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DRM)反应中相比于利用硝酸镍作为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命名为Ni/SiO_(2)-nit)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 采用配体辅助浸渍法合成了SiO_(2)负载Ni催化剂(命名为Ni/SiO_(2)-bipy)。Ni/SiO_(2)-bipy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DRM)反应中相比于利用硝酸镍作为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命名为Ni/SiO_(2)-nit)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TEM、H_(2)-TPR、CO化学吸附以及X射线衍射表征证实了Ni/SiO_(2)-bipy催化剂在DRM反应中性能提高的原因在于其具有较小和高分散的颗粒尺寸以及较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Ni/SiO_(2)-bipy催化剂有利于催化DRM反应产生出较低比率的H_(2)/CO合成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催化剂 甲烷干重整 配体辅助策略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