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decay B^0→χc1~π~0 with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1
作者 王志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9期3803-3809,共7页
In this article, we calculate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nonfactorizable soft hadronic matrix element to the decay B^0→Xc1π^0 with the light-cone quantum chromo-dynamic (QCD) sum rule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 In this article, we calculate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nonfactorizable soft hadronic matrix element to the decay B^0→Xc1π^0 with the light-cone quantum chromo-dynamic (QCD) sum rule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ts contribution is rather large and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The total amplitudes lead to a branching fraction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margin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cone qcd sum rule B-decay nonfactorizable hadronic matrix element
下载PDF
B→A transitions in the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with the chiral current
2
作者 孙艳军 王志刚 黄涛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46-1054,共9页
In this article, we calculate the form-factors of the transitions B → a1(1260), b1(1235) in the leading-order approximation using the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In calculations, we choose the chiral current to int... In this article, we calculate the form-factors of the transitions B → a1(1260), b1(1235) in the leading-order approximation using the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In calculations, we choose the chiral current to interpolate the B-meson, which has the outstanding advantage that the twist-3 light-cone distribution amplitudes of the axial-vector mesons makes no contributions, and the resulting sum rules for the form-factors suffer from far fewer uncertainties. Then we study the semi-leptonic decays B → a1(1260) lvl, b1(1235) lvl (l=e,μ,τ), and make predictions for the differential decay widths and decay widths, which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coming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eson decay axial-vector mesons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chiral current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constants g_(a_0ηπ~0) and g_(a_0η’ π~0) with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3
作者 王志刚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15,共9页
In this article, we take the point of view that the light scalar meson a0(980) is a conventional qqstate, and calculate the coupling constants ga0ηπ0 and ga0ηπ0 with the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The central val... In this article, we take the point of view that the light scalar meson a0(980) is a conventional qqstate, and calculate the coupling constants ga0ηπ0 and ga0ηπ0 with the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The central value of the coupling constant ga0ηπ0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extracted from the radiative decay φ(1020) → a0(980)γ→ηπ0γ. The central value and lower bound of the decay width Γa0→ηπ0 =127+8448 MeV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total decay width Γa0(980) = (50-100) MeV from the Particle Data Group with a very model dependent estimation (the decay width can be much larger), while the upper bound is too large. We give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0(980) light-cone qcd sum rules
原文传递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B→π跃迁形状因子
4
作者 尹新国 尹建华 +2 位作者 张晓波 吴向尧 郭义庆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本文用改进的光锥 QCD求和规则计算 B→ π跃迁形状因子 ,并与标准的光锥 QCD求和规则的结果进行比较 .它们基本吻合 ,但在本文中消除了 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 ,从而能更精确地抽取CKM矩阵元 |Vub|.
关键词 光锥qcd求和规则 B→π跃迁 形状因子 CKM矩阵元 粒子物理 重味物理 B介子
下载PDF
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B_S→K形状因子
5
作者 吴向尧 李红 +1 位作者 尹新国 从守民 《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0-25,共6页
本文用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BS→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能更精确地抽取CKM矩阵元|Vub|.
关键词 光锥qcd求和规则 Bs→K形状因子 关联函数 CKM矩阵元 twist-3波函数 粒子物理 介子
下载PDF
用QCD求和规则和光锥求和规则研究K^*0(1430)→Kπ衰变
6
作者 韩琳 鲁公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5,共5页
用QCD求和规则和光锥求和规则,对K^*0(1430)→Kπ过程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耦合常数gK^*0(1430)Kπ.发现用QCD求和规则不能解决问题.然而,在光锥求和规则中,当域s0=3.3~3.5时,得到:gK^*0(1430)Kπ=3.8±0.4GeV... 用QCD求和规则和光锥求和规则,对K^*0(1430)→Kπ过程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耦合常数gK^*0(1430)Kπ.发现用QCD求和规则不能解决问题.然而,在光锥求和规则中,当域s0=3.3~3.5时,得到:gK^*0(1430)Kπ=3.8±0.4GeV,与实验值gK^*0(1430)Kπ=3.9±0.3GeV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d(光锥)求和规则 色散关系 算符乘积展开 Borel变换 扭度 修正方程
下载PDF
Bd^*→Bdγ辐射衰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向尧 尹新国 +3 位作者 吴忠和 尹建华 谢宇 郭义庆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用一种改进的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辐射衰变B*d→Bdγ.在关联函数中选择适当的手征流算符,计算耦合常数gB*dBdγ,从而消除了矩阵元〈γ(q)|d(x)γμγ5d(0)|0〉的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其衰变宽度与标准的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结果... 用一种改进的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辐射衰变B*d→Bdγ.在关联函数中选择适当的手征流算符,计算耦合常数gB*dBdγ,从而消除了矩阵元〈γ(q)|d(x)γμγ5d(0)|0〉的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其衰变宽度与标准的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锥qcd求和规则 辐射衰变 关联函数 耦合常数 衰变宽度 B介子
下载PDF
在整个运动学范围内研究B_s→K跃迁形状因子 被引量:1
8
作者 尹新国 谢远亮 +1 位作者 吴向尧 郭义庆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用改进的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在整个运动学范围内Bs→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从而能更精确地抽取CKM矩阵元|Vub|.
关键词 运动学 Bs→K跃迁 光锥qcd求和规则 形状因子 CKM矩阵元 遍举衰变过程 粒子物理学 介子
下载PDF
D^+→π~0l■_l衰变过程研究
9
作者 董连政 刘晓静 +1 位作者 公丕锋 郭义庆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2,共5页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π0lv^l衰变过程,在计算D+→π0跃迁形状因子过程中,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 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最后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关键词 光锥qcd求和规则 形状因子 分支比
下载PDF
B→π跃迁形状因子的计算
10
作者 吴向尧 尹新国 郭义庆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66-72,共7页
重到轻跃迁形状因子是非常重要的参量 ,它在B介子衰变中起重要作用 .在光锥QCD求和规则中 ,形状因子的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光锥波函数 ,twist- 2 ,twist- 3的波函数是主要贡献的波函数 .现在仅有twist - 2的波函数被系统地分... 重到轻跃迁形状因子是非常重要的参量 ,它在B介子衰变中起重要作用 .在光锥QCD求和规则中 ,形状因子的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光锥波函数 ,twist- 2 ,twist- 3的波函数是主要贡献的波函数 .现在仅有twist - 2的波函数被系统地分析并较精确地确定下来 .然而 ,对twist- 3,twist- 4的波函数确定不够好 .但twist- 3波函数对形状因子的贡献与twist- 2波函数贡献相当 ,Twist- 4波函数贡献很小 ,这样twist- 3波函数给计算结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为此 ,通过构造手征流关联函数 ,消除了twist- 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 ,用改进的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B→π跃迁形状因子 ,与标准的光锥QCD求和规则的结果基本吻合 ,从而更能精确地抽取CKM矩阵元 |Vub|.各参数对计算结果f(q2 )的不确定度的影响范围是 :Borel质量参数M2 的影响为± (3~ 5 ) % ,光锥波函数± 10 % ,高扭度波函数的影响不超过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跃迁 形状因子 光锥qcd求和规则 CKM矩阵元 B介子
下载PDF
关于B_S→K跃迁形状因子的计算
11
作者 尹新国 王国利 +2 位作者 郭义庆 何家红 吕淑玲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文用QCD求和方法以及K介子光锥波函数 ,计算了BS→K的跃迁形状因子 ,计算结果与夸克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 :在大动量转移范围内基本吻合 ,而在小动量转移范围内 。
关键词 qcd求和 光锥波函数 跃迁形状因子 夸克模型 计算 K介子 衰变
下载PDF
D→Kl■珓衰变过程的研究
12
作者 尹新国 郭建友 朱孟正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文章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珓衰变过程,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由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关键词 光锥qcd求和规则 分支比 形状因子
下载PDF
矢量重味介子的径向激发态
13
作者 李作宏 朱明雪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1年第3期337-341,共5页
改进了D*Dπ和B*Bπ基态强耦合常数g_(D*Dπ)和g_(B*Bπ)的计算,首次提出了一个在矢量重味介子径向激发态情况下相应的强耦合常数g_(D*′Dπ)和g B*′Bπ的QCD研究。利用D→π和B→π形状因子的光锥求和规则预言,并结合实验数据先分别... 改进了D*Dπ和B*Bπ基态强耦合常数g_(D*Dπ)和g_(B*Bπ)的计算,首次提出了一个在矢量重味介子径向激发态情况下相应的强耦合常数g_(D*′Dπ)和g B*′Bπ的QCD研究。利用D→π和B→π形状因子的光锥求和规则预言,并结合实验数据先分别拟合基态耦合常数g_(D*Dπ)和g_(B*Bπ),进而将基态耦合常数作为输入参数分别拟合耦合常数g_(D*′Dπ)和g B*′Bπ。数值结果:g_(D*Dπ)=18.40^(+6.42)_(-5.44)和g_(B*Bπ)=44^(+6.09)_(-3.37),g_(D*′Dπ)=-13.30^(+3.09)_(-3.15)和g B*′Bπ=-27.90^(+3.77)_(-3.10)。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具有一个Dπ末态的B介子两体和三体衰变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介子 径向激发态 强耦合常数 qcd光锥求和规则 弱形状因子
下载PDF
关于D^0→π^-1^+ν_1衰变过程的研究
14
作者 吴向尧 刘晓静 +3 位作者 公丕锋 李启朗 石宗华 郭义庆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8-1052,共5页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0→π^-1^+ν_1衰变过程,首先计算D→π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关键词 光锥qcd求和规则 分支比 形状因子 CKM 矩阵元
原文传递
B→KK衰变中的软胶子修正(英文)
15
作者 李琳 吴向尧 黄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8-682,共5页
应用光维QCD求和规则研究了B→KK衰变的软胶子交换修正,虽然QCD因子化方法已经计算了领头阶的因子化和硬胶子交换的α_s阶辐射修正部分,然而系统地估算所有树图和企鹅图的非因子化软胶子贡献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结果表明在B→KK衰变中软... 应用光维QCD求和规则研究了B→KK衰变的软胶子交换修正,虽然QCD因子化方法已经计算了领头阶的因子化和硬胶子交换的α_s阶辐射修正部分,然而系统地估算所有树图和企鹅图的非因子化软胶子贡献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结果表明在B→KK衰变中软胶子效应总是使分支比值减小,约为几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介子 衰变 软胶子修正 qcd 量子色动力学 非因子化软胶子 分支比
原文传递
应用具有手征流关联函数的光锥求和规则计算B(B_c)→Dl■过程的形状因子(英文)
16
作者 黄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9-856,共8页
在QCD光锥求和规则(LCSR)框架内应用具有手征流关联函数计算B(B_c)→Dl■衰变过程的弱形状因子.所获得的形状因子的表达式仅依赖于D介子的主导级分布振幅(DA).应用了三类D介子的分布振幅计算了形状因子F_(B→D)(0)和F_(B_c→D)(0).在速... 在QCD光锥求和规则(LCSR)框架内应用具有手征流关联函数计算B(B_c)→Dl■衰变过程的弱形状因子.所获得的形状因子的表达式仅依赖于D介子的主导级分布振幅(DA).应用了三类D介子的分布振幅计算了形状因子F_(B→D)(0)和F_(B_c→D)(0).在速度迁移1.14<y<1.59的区域内使在光锥x^2=0附近算符乘积展开(OPE)得以有效的情况下所计算的形状因子行为在误差范围内与B→Dl■过程实验数据相一致.在大反冲区域1.35<y<1.59获得的形状因子F_(B→D)(0)是与微扰QCD(pQCD)结果相一致的.所以本文的计算在联接格点QCD,重夸克对称性和pQCD之间起桥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对B→Dl■跃迁过程的理解.计算使用了在端点具有指数压低的分布振幅行为,对F_(B_c→D)(0)的预言与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是可比的,有利于具有库仑修正的三点求和规则(3PSR)方法所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因子 光锥求和规则 量子色动力学(qcd)
原文传递
B→π跃迁形状因子中扭度为3的分布振幅(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明震 吴兴华 黄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27-930,共4页
我们选择了恰当的手征流关联函数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去计算B到π的跃迁形状因子 ,得到的结果仅仅依赖于π介子的 3扭度光锥分布振幅 .这样从f+ Bπ的研究中 ,我们就可以对π介子的 3扭度光锥分布振幅给出一个约束条件 .
关键词 手征流关联函数 跃迁形状因子 B→π跃迁 光锥分布振幅 光锥qcd求和规则 高能物理学 约束条件
原文传递
D^0→K^+π^-湮灭效应
18
作者 黄培库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9-43,共5页
利用光锥QCD求和规则方法(LCSR)研究D0→K+π-衰变的湮灭振幅,其中包括可因子化湮灭、硬胶子交换湮灭和软胶子交换湮灭.
关键词 光锥qcd求和规则 强子矩阵元 湮灭振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