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the Light Intensity and Light Distances of LED and QTH Curing Devices on the Hardness of Two Light-Cured Nano-Resin Composites
1
作者 Pnina Segal Diva Lugassy +4 位作者 Eitan Mijiritsky Michal Dekel Ariel Ben-Amar Zeev Ormianer Shlomo Matalon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5年第11期1071-1083,共13页
Background: Effective polymerization of the composite resin is essential to obtain long term clinical success and has a great importance obtaining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 Background: Effective polymerization of the composite resin is essential to obtain long term clinical success and has a great importance obtaining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the light intensity of LED and QTH curing devices in relation to the light distances, on the hardness (KHN) of two light cure nano-resin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top and bottom surfaces of the two nanofill composite specimens were evaluated. Two LED and two QTH light curing devices were used at nine different distances. Light intensity was measured with two radiometers placed at these same distances from the curing tip. 360 pvc dies were prepared with circular cavity 3 mm in diameter and 2 mm thick. The tested materials were placed in each cavity. The different light curing distances were standardized by adding pvc spacers dies at different height matching the different distances. Top and bottom surface microhardness were evaluated with a Micro Hardness Tester in knoop hardness numbers (Kg/mm2).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Three-way ANOVA, Tukey and Pearsons test. Results: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icrohardness between the composites (p < 0.001), between the nine distances (p < 0.001) and between the four light curing devices (p < 0.001). Increasing the distance of the light source from composite resin, the light intensity and the microhardness values at the top and bottom surface decrease. LED light curing devices produced a greater microhardness results a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pecimens. The Filtek Ultimate nanocomposite (3 m) showed highest microhardness values on the top and bottom surfaces, polymerized with all four curing devices and all nine distances compared to Empress Direct nano composite (Ivoclar vivadent). Clinical significant: Even with high power LED curing ligh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ip of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restoration surface should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In this study, Filtek Ultimate showed better results (highest microhardness values) than Empress Dir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curING DEVICES Nano-filled resin composites MICROHARDNESS
下载PDF
Damage and Fatigue Failure of Conventional and Bulk-Filled Resin Composites
2
作者 Rana Alkattan Subir Banerji Sanjukta Deb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2年第2期62-76,共15页
Objectives: Resin-based composite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dental restorative materials. Bulk-fill resin composites are of rising interest as they can be clinically applied in thicker increments compared to conventio... Objectives: Resin-based composite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dental restorative materials. Bulk-fill resin composites are of rising interest as they can be clinically applied in thicker increment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omposit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lexural fatigue strength of a conventional and bulk-filled resin composite placed incrementally or non-incrementally. Methods: Resin composite specimens were fabricated using either a conventional (Brilliant EverGlow?) or a bulk-fill (Fill-Up!<sup>TM</sup>) resin composite by either non-incremental filling (2 × 2 × 25 mm<sup>3</sup>) or in increments of (1 × 2 × 25 mm<sup>3</sup>). Specimens were stored in distilled water for 24 h or thermocycled for 5000 cycles. The static flexural strength (σ), flexural fatigue limit (FFL) after 105 cycles and post-fatigue flexural strength (PFσ) were measur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NOVA, with a post-hoc Tukey’s test to compare mean FFL (p σ and PFσ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omposites regardless of incremental cure or thermocycling (p σ and FFL for conventional composites but not bulk-filled composit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Fσ compared to σ after 24 h storage, bu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Fσ after thermocycling (p < 0.05). Conclusions: The type of composite rather than incremental placement had a greater effect on flexural strength, suggesting that operator placement technique had less influence than material selection. Thermocycling in combination with cyclic loading caused a strengthening effect in the composites, likely due to the absorption and dissipation of stresses, thereby enhancing resistance to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Fatigue Flexural Fatigue Limit Flexural Strength Bulk-fill resin composite Incremental Layering
下载PDF
两种复合树脂与牙本质剪切粘接强度的比较
3
作者 潘悦萍 李婷婷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在离体牙牙本质上涂布粘接剂后分别予以声波技术充填Sonicfill树脂及分层充填P60树脂,评估应用两种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的剪切粘接强度。方法选择因牙周病拔除的磨牙40颗,制成40个牙本质试件,随机分为2组。A组为Sonicfill树脂组,B组为... 目的在离体牙牙本质上涂布粘接剂后分别予以声波技术充填Sonicfill树脂及分层充填P60树脂,评估应用两种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的剪切粘接强度。方法选择因牙周病拔除的磨牙40颗,制成40个牙本质试件,随机分为2组。A组为Sonicfill树脂组,B组为P60树脂组。每组涂布粘接剂后,A组采用声波技术充填树脂,B组采用分层技术充填树脂。经过循环温度为5℃及55℃的冷热循环疲劳试验,每个循环为3 min,共循环500次后,测试2组的剪切粘接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结果A组的SBS为(10.32±1.13)MPa,B组的SBS为(8.43±0.98)MPa,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声波技术的Sonicfill树脂充填体相比采用分层充填的P60树脂拥有更高的剪切粘接强度。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使用声波充填技术不亚于传统分层充填树脂,且临床操作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粘接强度 复合树脂 声波技术充填
下载PDF
基于真空导入工艺的大尺度复合材料异型构件成型技术研究
4
作者 丁萍 张作朝 +1 位作者 郑宏雪 柴朋军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研究了大尺寸复合材料水滴形截面异型构件的成型工艺。在达西定律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测得了玻璃纤维织物渗透率,建立了树脂浸润过程的仿真模型。采用仿真软件对典型构件一体成型充模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对中心点注射、中心线注射、单... 研究了大尺寸复合材料水滴形截面异型构件的成型工艺。在达西定律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测得了玻璃纤维织物渗透率,建立了树脂浸润过程的仿真模型。采用仿真软件对典型构件一体成型充模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对中心点注射、中心线注射、单边注射和多线程接力注射方案进行探讨,仿真结果表明,多线程接力注射方案可有效缩短充模时间,满足树脂适用期内完成充模的要求,并达到100%充模率。采用多线程接力注射方案制备了典型构件样机,实际充模时间与理论计算相差约10%,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大尺度 异型构件 SCRIMP 仿真模拟
下载PDF
气动抛光对不同牙体组织及牙科充填材料表面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苏蓉 陈盼 +3 位作者 周耕宇 杜薇 马净植 韦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气动抛光模式下牙体组织及牙科充填材料表面的抗侵蚀能力。方法按照工作距离及喷砂介质不同,分别设置了3 mm碳酸氢钠、3 mm甘氨酸、3 mm赤藓糖醇、3 mm氧化铝、5 mm碳酸氢钠、5 mm甘氨酸、5 mm赤藓糖醇、5 mm氧化铝8个气动... 目的探讨不同气动抛光模式下牙体组织及牙科充填材料表面的抗侵蚀能力。方法按照工作距离及喷砂介质不同,分别设置了3 mm碳酸氢钠、3 mm甘氨酸、3 mm赤藓糖醇、3 mm氧化铝、5 mm碳酸氢钠、5 mm甘氨酸、5 mm赤藓糖醇、5 mm氧化铝8个气动抛光组,对玻璃离子、流体树脂、混合填料树脂、纳米树脂、大块流体树脂、大块膏体树脂、牙本质及牙釉质样本进行处理,在样本处理前后使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统计分析其表面结构损失量。同时,使用扫描电镜对处理后样本进行扫描,观察其表面形貌改变。结果氧化铝处理组中,无论工作距离是3 mm还是5 mm,均出现多个样本被击穿,故未纳入统计分析。其余处理组中,牙釉质表面最大损失量为13μm,牙本质最大损失量为99μm,玻璃离子最大损失量为222μm,流体树脂最大损失量为196μm,混合填料树脂最大损失量为228μm,纳米树脂最大损失量为93μm,大块流体树脂最大损失量为324μm,大块膏体树脂最大损失量为126μm。在3种砂粉中,碳酸氢钠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材料的损害大于另外两种砂粉。纳米树脂在除5 mm碳酸氢钠组外的其余所有气动抛光条件下均表现出与牙釉质类似的表面抗侵蚀能力,表面损失量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气动抛光介质均会对牙体组织及牙科充填材料表面造成损伤。使用气动抛光技术时,不同充填材料表现出不一样的表面抗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抛光 牙科充填材料 复合树脂
下载PDF
Bifluorid 12联合玻璃离子衬洞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牙齿唇颊侧组织磨损性牙齿过敏的效果
6
作者 蔡炜 宁洁 韩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究Bifluorid 12联合玻璃离子衬洞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牙齿唇颊侧组织磨损性牙齿过敏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牙齿唇颊侧组织磨损性牙齿过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目的探究Bifluorid 12联合玻璃离子衬洞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牙齿唇颊侧组织磨损性牙齿过敏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牙齿唇颊侧组织磨损性牙齿过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7,患牙98颗)和观察组(n=47,患牙95颗)。对照组进行传统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进行Bifluorid 12联合玻璃离子衬洞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冷气及机械刺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冷气刺激情况及机械刺激情况的缓解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牙龈出血指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冷气刺激、机械刺激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治疗前vs.治疗后即刻、治疗前vs.治疗后1周、治疗前vs.治疗后1个月、治疗前vs.治疗后3个月)冷气刺激及机械刺激缓解程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牙龈出血指数分别0.89±0.11、1.03±0.21、1.54±0.31,均低于对照组(1.15±0.24、1.31±0.32、1.87±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2.15±4.26)、(84.55±4.98)、(83.14±3.46)分,均高于对照组[(78.26±6.13)、(81.22±5.46)、(79.15±4.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fluorid 12联合玻璃离子衬洞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牙齿唇颊侧组织磨损性牙齿过敏在缓解疼痛、帮助控制牙龈出血指数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色,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luorid 12 玻璃离子衬洞 复合树脂充填 牙齿过敏 疼痛评估
下载PDF
自酸蚀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对乳牙龋病填充修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韩烨 刘力晨 马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对乳牙龋病患儿采用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5例乳牙龋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参照组(n=62)和研究组(n=63)。参照组施以全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对乳牙龋病患儿采用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5例乳牙龋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参照组(n=62)和研究组(n=63)。参照组施以全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研究组施以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颗牙用时5、10 min的占比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1颗牙用时5、10 min占比分别为47.62%、31.75%,均比参照组的29.03%、16.13%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41%比参照组的83.87%更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3.17%比参照组的14.52%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对乳牙龋病患儿应用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进行填充修复治疗,治疗1颗牙用时5、10 min的占比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根尖周病以及牙髓病发生率降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粘结剂 复合树脂 乳牙龋病 填充修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复合树脂充填粘接材料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曹一纯 刘建东 +2 位作者 鲁曼 孙鹏 马金玉 《粘接》 CAS 2024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研究使用纳米羟基磷灰石等材料作为原料,制备一种牙体缺损修复用材料,并测试制备材料试样的粘接强度、亲水性能、抗菌性能和实际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树脂充填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破坏力为20.5 kN,展现出205 MPa/cm的粘接强度;水... 研究使用纳米羟基磷灰石等材料作为原料,制备一种牙体缺损修复用材料,并测试制备材料试样的粘接强度、亲水性能、抗菌性能和实际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树脂充填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破坏力为20.5 kN,展现出205 MPa/cm的粘接强度;水接触角最小为45°,亲水性能较优;抗菌测试显示,本填充材料可明显抑制枯草芽孢杆菌,降低感染风险,抗菌效果较好;修复3年后,修复完整率、颜色匹配率以及边缘适配率均保持在85%以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未超过1.4%,显著降低了牙釉质脱落、龋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充填材料 牙体缺损 修复应用 颜色匹配率
下载PDF
二氧化锆全瓷嵌体、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牙列缺损对牙周指数、致病菌的影响
9
作者 王龙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6-37,4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二氧化锆全瓷嵌体、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牙列缺损对牙周指数、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在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修复治疗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将修复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 目的比较分析二氧化锆全瓷嵌体、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牙列缺损对牙周指数、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在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修复治疗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将修复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其中选择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治疗为A组(n=28)、二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为B组(n=27)、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治疗为C组(n=25)。对比不同修复方案临床效果、牙周指数、致病菌情况及患者对修复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B组、C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修复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牙龈出血指数(BI)和牙龈炎症指数(GI)指标均低于C组、A组,而C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菌斑指数(PLI)指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PLI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在齿垢密螺旋体、具核酸杆菌、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和伴放线嗜血杆菌检出率均低于A组,且B组检出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间普氏菌检出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临床修复治疗时,相比复合树脂充填修复而言,选择二氧化锆全瓷嵌体、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效果更为理想,尤其是二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能够保护牙周组织,降低龈下致病菌检出率,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全瓷嵌体 钴铬合金烤瓷全冠 复合树脂充填 牙列缺损 牙周指数 致病菌
下载PDF
全瓷高嵌体与复合树脂填充对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效果的临床比较
10
作者 张小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7-149,184,共4页
目的:比较全瓷高嵌体与复合树脂填充对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 目的:比较全瓷高嵌体与复合树脂填充对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后,对照组以复合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以全瓷高嵌体治疗,共随访6 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m的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以及两组治疗后6 m的修复效果(边缘适合性、外形、表面质地及颜色匹配)、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6 m,两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边缘适合性、外形、表面质地及颜色匹配A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复合树脂填充比较,全瓷高嵌体对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较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效果更好,可降低患者牙龈指数和出血指数,且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后牙 根管治疗 全瓷高嵌体 复合树脂填充
下载PDF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恬 胡道勇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44-47,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 GIC)与复合树脂(composite resin, CR)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填充方案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 目的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 GIC)与复合树脂(composite resin, CR)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填充方案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GIC填充法,观察组接受CR填充法。随访2年后比较两组填充效果、美观度、咀嚼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填充成功率高于对照组(62.5%vs 40.0%),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 25.0%);修复后,两组咀嚼功能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咀嚼功能、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与GIC比较,RC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可提高填充成功率,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高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玻璃离子水门汀 复合树脂 填充效果 咀嚼功能 美观度
下载PDF
Part Thickness Variation during the Vacuum Assisted Resin Infusion Process
12
作者 潘利剑 王英男 +3 位作者 王召召 刘宇婷 段振锦 胡秀凤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6年第4期673-677,共5页
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 was designed to monitor the preform thickness change real-time throughout the vacuum assisted resin infusion( VARI) process. Two kinds of liquid with different viscosity were infused with dif... 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 was designed to monitor the preform thickness change real-time throughout the vacuum assisted resin infusion( VARI) process. Two kinds of liquid with different viscosity were infused with different post-filling time. The variation of the part thickness during the VARI process was studi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post-filling time on the part thickness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action behavior of the prefor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and the fiber volume fraction varies with the post-filling time in a similar sinusoid form. In addition,the post-filling should be overtime for the greatest fiber volume fraction,and when the resin is infused with higher viscosity,the greatest fiber volume fraction is hig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ling compaction resin viscosity VARI infusion relaxation saturated reservoir inlet
下载PDF
三种不同复合树脂充填方法修复后牙深洞的临床疗效及抗疲劳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彦君 沈勇斌 +2 位作者 苏晓平 林小青 姚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复合树脂充填方法修复后牙深洞的临床疗效及抗疲劳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被确诊的后牙深洞患者共9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0...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复合树脂充填方法修复后牙深洞的临床疗效及抗疲劳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被确诊的后牙深洞患者共9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00例。A组采用3M ESPE P60后牙专用复合树脂充填方法修复,B组采用3M Filtek Z250前后牙通用型复合树脂充填方法修复,C组采用3M 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充填方法修复。所有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3组患者比较治疗的临床疗效、修复前后的微渗漏情况、抗疲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修复后C组的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B组的63.70%、A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和A组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修复前相比,修复后,3组患者的微渗漏值均低于修复前,且C组为(0.63±0.11)分,低于A组[(2.11±0.22)分]和B组[(1.34±0.27)分],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C组1、2、3个月的抗疲劳情况为(0.69±0.09)、(0.68±0.11)、(0.70±0.08)mm,均明显优于A组[(1.34±0.17)、(1.41±0.13)、(1.47±0.14)mm]和B组[(1.11±0.15)、(1.21±0.10)、(1.28±0.11)mm],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A组(23.33%)和B组(18.33%),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满意度为94.33%,明显高于A组(81.00%)和B组(83.33%),且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 FiltekZ350流动纳米树脂充填方法修复后牙深洞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3M ESPE P60和3M Filtek Z250,可增强修复体的抗疲劳能力,降低患者微渗漏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被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深洞 复合树脂充填方法 临床疗效 抗疲劳情况 满意度
下载PDF
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在儿童龋齿充填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丽燕 王宏 刘婉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在儿童龋齿充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龋齿患儿,根据充填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玻璃离子充填,观察组予以复合树脂充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在儿童龋齿充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龋齿患儿,根据充填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玻璃离子充填,观察组予以复合树脂充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附着丧失均明显小于本组治疗前,菌斑指数、牙齿松动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牙周探诊深度(1.65±0.63)mm、牙龈附着丧失(1.93±0.42)m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41±0.72)、(2.50±0.54)mm,菌斑指数评分(0.95±0.35)分、牙齿松动度评分(0.75±0.2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0.36)、(1.13±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玻璃离子充填治疗儿童龋齿,复合树脂不仅安全性好,而且可更好地改善相关指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龋齿 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 充填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大块充填树脂固化深度及聚合转化率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秦静 李贤玉 《右江医学》 2023年第12期1082-1086,共5页
目的比较3种大块充填树脂与2种传统复合树脂之间的固化深度、聚合转化率差异,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树脂充填材料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大块充填树脂X-tra fill、SureFil SDR、Filtek bulk fill、传统膏状树脂Filtek Z250XT及传统流动树脂Filt... 目的比较3种大块充填树脂与2种传统复合树脂之间的固化深度、聚合转化率差异,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树脂充填材料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大块充填树脂X-tra fill、SureFil SDR、Filtek bulk fill、传统膏状树脂Filtek Z250XT及传统流动树脂Filtek Z350XT共5种光固化充填树脂,每种树脂在1000 mW/cm^(2)的光强度下进行固化,各制备5个试件。根据ISO 4049:2019标准测量树脂的固化深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树脂的聚合转化率。结果与传统复合树脂相比,大块充填树脂的固化深度、聚合转化率均显著提高(P<0.01),其中大块充填树脂X-tra fill、SureFil SDR的聚合转化率优于Filtek bulk fill。结论大块充填树脂的固化深度、聚合转化率高于传统树脂,光固化反应更充分,在临床中更适合用于深窝洞的充填,并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充填树脂 复合树脂 固化深度 聚合转化率 聚合收缩
下载PDF
影响树脂充填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李旭 王珏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51-355,共5页
目的调查天然牙经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的3年成功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提高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山西省古交西山医院口腔科接受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的患者400名,男性200名,女性... 目的调查天然牙经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的3年成功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提高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山西省古交西山医院口腔科接受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的患者400名,男性200名,女性200名;年龄50~71岁,平均60.4±6.4岁;共660颗牙齿进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调阅病历、口腔检查和X线辅助检查的方法对其性别、口腔卫生状况、树脂类型、粘结剂类型、充填方式等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合树脂充填成功率为90%,单因素分析显示嚼硬物情况、过冷过热饮食充填洞型、树脂基质类型、树脂填料类型、粘接剂类型、隔湿方法、充填器械和充填方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喜嚼硬物、过冷过热饮食、树脂基质为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填料为混合填料、整层充填、充填洞型为Ⅰ、Ⅱ、Ⅴ类洞为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当前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保持长期稳定依然面临挑战,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及咀嚼习惯,选择性能优良的树脂材料并采用正确的充填方式可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充填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填充型树脂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新娜 刘成莉 +1 位作者 李娟 谢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1,共4页
综述了填充型树脂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机及封装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影响填充型树脂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展望了高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填充型 树脂基 导热 复合材料 无机粒子
下载PDF
2种不同树脂材料进行楔状缺损充填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峰 王维倩 李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对使用3M FiltekTMZ350和可乐丽菲露AP-XTM2种不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00颗患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颗,分别将3M FiltekTMZ350树脂(配套使用3M AdperPrompt自蚀黏合剂)和可乐丽菲露AP-... 目的:对使用3M FiltekTMZ350和可乐丽菲露AP-XTM2种不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00颗患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颗,分别将3M FiltekTMZ350树脂(配套使用3M AdperPrompt自蚀黏合剂)和可乐丽菲露AP-XTM树脂(配套使用可乐丽菲露SE Bond树脂黏合剂)按照各自产品说明书进行窝洞处理、黏结、充填、固化和磨光,经过1/2a、1a、2a观察后,采用USPH&Ryge评估标准评价2组疗效,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2种树脂的继发龋、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面粗糙度、色泽匹配、牙龈健康状况在1/2a和1a后的差异均无显著性。2a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继发龋、磨耗、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和色泽匹配性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无显著差异。结论:比较用于充填Ⅳ类洞的2种树脂材料,3M FiltekTMZ350树脂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充填 楔状缺损
下载PDF
新型树脂填充器应用于前牙树脂美学修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琳 宫月娇 +1 位作者 于鑫 刘佩忠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67-169,182,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树脂填充器用于前牙纳米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8例共236个牙体缺损前牙,分别使用新型树脂填充器和传统树脂填充器进行Z350树脂充填(n=118),比较两种充填器的椅旁操作时间,并对修复后6个月及1、2年的修复效... 目的:评价新型树脂填充器用于前牙纳米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8例共236个牙体缺损前牙,分别使用新型树脂填充器和传统树脂填充器进行Z350树脂充填(n=118),比较两种充填器的椅旁操作时间,并对修复后6个月及1、2年的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新型树脂填充器较传统充填器的椅旁的操作时间短(P<0.05),6个月及1、2年后观察结果显示,充填效果在各时间点均高于传统树脂充填器(P<0.05),患者满意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型树脂填充器充填效果优于传统树脂填充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牙体缺损 纳米复合树脂 树脂填充器
下载PDF
流动型树脂衬洞对可压型树脂充填Ⅰ类洞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娜 仪虹 +2 位作者 孙英超 赵玉水 吕雨霏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流动型树脂衬洞对两种可压型树脂充填Ⅰ类洞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48颗健康离体磨牙制备Ⅰ类洞。样本随机分为TBF组(Tetric N-Cream Bulk Fill)、P60水平组(Filtek P60)、P60斜形组(Filtek P60),每组16颗,每组再分别分为2小组:一... 目的研究流动型树脂衬洞对两种可压型树脂充填Ⅰ类洞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48颗健康离体磨牙制备Ⅰ类洞。样本随机分为TBF组(Tetric N-Cream Bulk Fill)、P60水平组(Filtek P60)、P60斜形组(Filtek P60),每组16颗,每组再分别分为2小组:一组用流动树脂衬洞,另一组不衬洞。将充填完成的样本置于2%亚甲基蓝溶液中浸泡24 h后,经修复体中央沿颊舌向剖开,体视显微镜下观测染料浸入的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流动树脂衬洞的TBF组和P60斜形组微渗漏最小,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树脂衬洞可以减小树脂充填后的微渗漏,使用瓷化纳米大块树脂充填比P60斜形分层充填更节省操作时间,可获得与P60斜形分层充填术相当的边缘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渗漏 流动树脂 衬洞 大块树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