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and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Activities in Hailstorms 被引量:20
1
作者 姚雯 张义军 +2 位作者 孟青 王飞 吕伟涛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3年第2期282-293,共12页
The reg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s covered by two different lightning detection networks: SAFIR (Systeme d'Alerte Fondre par Interferometrie Radioelecctrique) for total lightning, including IntraCloud (IC) f... The reg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s covered by two different lightning detection networks: SAFIR (Systeme d'Alerte Fondre par Interferometrie Radioelecctrique) for total lightning, including IntraCloud (IC) flashes and Cloud-to-Ground (CG) flashes, and the ADTD (ADvanced TOA and Direction system; TOA denotes time of arrival) network of China for CG lightning. Fourteen isolated hail-bearing thunderstorms in this region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using the data of SAFIR and ADTD. The peak of lightning frequency, for both total lightning and CG lightning, was often observed in advance of the occurrence of hailstones on the ground, with a trend of a rapid increase of lightning frequency before the hail was reported. The average lead times of the two types of lightning jump before hail events were obtained (total lightning: 32.2 min; CG: 25.4 min) through the 2a lightning jump algorithm. Additionally, in hailstorms with a high ratio of positive CG flashes, the diameter of hail was larger and the duration of hail was longer; when negative CG flashes dominated, the diameter of hail was relatively small.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lightning and CG flashes in hailstorms in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serve as a supplementary tool for hail foreca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lightning (IC+CG) cloud-to-ground (CG)lightning hail-bearingthunderstorm lightning jump algorithm
原文传递
陇东地区冰雹云系发展演变与其地闪的关系 被引量:37
2
作者 周筠君 张义军 +3 位作者 郄秀书 葛正谟 王致君 王怀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6-244,共9页
利用1997年设在陇东地区的闪电定位系统及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冰雹云系发展演变及其地闪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降雹前30min左右时,每5min地闪频数陡然上升,降雹前18min,每5min地闪频数平均上升... 利用1997年设在陇东地区的闪电定位系统及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冰雹云系发展演变及其地闪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降雹前30min左右时,每5min地闪频数陡然上升,降雹前18min,每5min地闪频数平均上升为3.5,每5min地闪频数的最大值一般是出现在开始降雹前16min到前6min之间,在冰雹云演变的发展、成熟和消散三个阶段中负地闪数远大于正地闪数,并且起着主导作用。冰雹云中心的冰相粒子含量的变化与地闪数变化相对应,间接表明冰雹云起电机制主要以非感应起电机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冰雹云 发展演变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冰雹云形成发展与闪电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冯桂力 边道相 +1 位作者 刘洪鹏 山义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7,45,共6页
1998年 4月 2 3日下午在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的影响下 ,山东潍坊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冰雹强对流天气。应用闪电定位系统、卫星和雷达观测资料 ,研究了这次降雹过程形成和发展不同阶段闪电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 :雹云在形成发展和减... 1998年 4月 2 3日下午在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的影响下 ,山东潍坊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冰雹强对流天气。应用闪电定位系统、卫星和雷达观测资料 ,研究了这次降雹过程形成和发展不同阶段闪电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 :雹云在形成发展和减弱消亡阶段 ,每 5分钟闪电频数低于 2 0次 ,且正闪电频数明显低于负闪电 ;雹云在成熟阶段 ,闪电频数每 5分钟平均值大于 2 0次 ,且正、负闪电频数相当 ,而在强降雹前短时会出现正闪电频数超过负闪电现象。此外还发现 ,在降雹前 2 0~ 30分钟闪电频数有跃增现象 ,其增加速率和降雹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降雹的起始时刻与总闪电和负闪电每 5分钟频数出现极大值的时刻有明显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频数 冰雹云 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过程分析 形成过程
下载PDF
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照荣 付双喜 +1 位作者 李宝梓 蒋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8-596,共9页
通过对西北地区11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闪电5 min频次分布呈现规律变化,在降雹前4~97 min出现频次大于20次的峰值,冰雹过程正地闪占总地闪比值在24.7%~40%之间;闪电密度最大中心区出现在降雹位置... 通过对西北地区11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闪电5 min频次分布呈现规律变化,在降雹前4~97 min出现频次大于20次的峰值,冰雹过程正地闪占总地闪比值在24.7%~40%之间;闪电密度最大中心区出现在降雹位置之前,闪电逐时空间分布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路径;闪电分布在雷达回波区,并不与雷达最强回波区对应,闪电频次、正地闪所占的比值和闪电时间序列分布,可能起到预警冰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频次 闪电密度 预警冰雹
下载PDF
区域海拔高度对云地闪电参数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学良 余田野 +1 位作者 贺姗 张科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6-1215,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雷电参数随海拔高度的分布特征,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根据湖北省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LLS)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海拔高度的频次、极性、雷电... 为进一步研究雷电参数随海拔高度的分布特征,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根据湖北省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LLS)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海拔高度的频次、极性、雷电流幅值和波前陡度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负地闪和总地闪频次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线性减少,海拔2 700 m的地闪频次约是300 m处的1/3,正地闪频次随海拔高度变化大致呈"V"字形,海拔800 m处相对最少。海拔在800~2 700 m时,正地闪比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明显增加,2 700 m处的正地闪比例约是800 m处的3.7倍。负地闪和总地闪中值雷电流幅值随海拔高度变化大致呈"V"字形,海拔1 500 m时,负地闪和总地闪中值雷电流幅值相对最小。海拔1 200~1 700 m的高山,负地闪和总地闪≤20 kA的小雷电流幅值比例较高,是海拔200 m处的2倍以上;海拔1 5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大于100 kA大雷电流幅值平均比例大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正地闪、负地闪和总地闪平均雷电流波前陡度随高度增加呈自然对数减少。上述研究表明:海拔1 500 m以上的中高山地区的大雷电流幅值所引起的反击概率大于岗地和平原地区,在1 200~1 700 m的高山地区,小雷电流绕击相对较高。相对于中高山地区,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雷电电磁感应的危害性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云地闪 雷电参数 闪电频次 雷电流幅值 波前陡度 绕击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北京地区闪电活动及其与强对流天气的关系 被引量:53
6
作者 薛秋芳 孟青 葛润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5-19,F003,共6页
利用单站闪电定位系统M-LDARS监测1995~1997年夏季北京地区的闪电活动。分析结果表明:闪电频数的日变化与强对流天气发生有一定对应关系;不同类型的天气过程,如冰雹、暴雨发生时,闪电中地闪和云闪的比例有明显的差... 利用单站闪电定位系统M-LDARS监测1995~1997年夏季北京地区的闪电活动。分析结果表明:闪电频数的日变化与强对流天气发生有一定对应关系;不同类型的天气过程,如冰雹、暴雨发生时,闪电中地闪和云闪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地闪中正、负闪和云闪中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云地闪 闪电频数 强对流天气
下载PDF
安徽闪电与雷达资料的相关分析以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57
7
作者 李南 魏鸣 姚叶青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72,共8页
WSR-98D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新型闪电定位仪是监测灾害性天气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物理量产品和中国科技大学研制的新型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01年7月24日、2002年5月27日、2004年4月6日发生在安徽省的冰雹和强降水的3次... WSR-98D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新型闪电定位仪是监测灾害性天气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物理量产品和中国科技大学研制的新型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01年7月24日、2002年5月27日、2004年4月6日发生在安徽省的冰雹和强降水的3次天气过程的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做相关性分析和机理初探,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统计规律:(1)闪电发生的数目和变化与回波顶高(ET)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与垂直含水量积分(VIL)对应关系不明显;(2)强对流天气的云地闪中正地闪与负地闪发生频次相当,甚至超过负地闪,但正地闪比较分散,负地闪比较集中,闪电发生的位置与强回波位置不一致,云下一般存在一个次正电荷层;(3)强降水天气的负地闪占优势,闪电发生的位置比较集中并且与强回波位置一致,云下没有正电荷层;(4)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和回波顶(ET)很小处出现的闪电是由云砧和对流云分裂的碎云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闪电定位 云地闪 冰雹云
下载PDF
福建省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冯真祯 曾金全 +1 位作者 张烨方 王颖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3-221,共9页
为了给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以福建省2007—2011年闪电监测资料及ASTERGDEM高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并结合SURFER及ARCGIS软件,详细分析了福建省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正/负地闪活动均在8月最为强烈,... 为了给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以福建省2007—2011年闪电监测资料及ASTERGDEM高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并结合SURFER及ARCGIS软件,详细分析了福建省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正/负地闪活动均在8月最为强烈,负地闪主要集中在5~9月,正地闪在12~3月发生概率较高;一天中,负地闪在13:00—20:00发生最为频繁,正地闪迟于负地闪,并在凌晨存在一小高峰;正地闪强度中位数呈现较为显著的月变化,负地闪则不明显;一天中各时段都以0—37.5kA的地闪为主,但任何时段都可能发生强地闪;地闪密度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受流域分布影响小,地闪密集地带多处于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地闪强度中位数在沿海海岛较大;正/负地闪密度及正地闪强度中位数与海拔存在着非线性关系,负地闪强度中位数随海拔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频次 地闪密度 地闪强度中位数 时间变化 空间分布 海拔
下载PDF
闪电定位资料质量控制中小幅值地闪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家启 栾健 +2 位作者 王鹏 李良福 黄亚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731,共5页
分析和应用闪电定位资料必须对其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如将被闪电定位仪误探为地闪的云闪小幅值数据剔除。为此,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分析了重庆地区闪电定位资料(1999—2008年),发现剔除幅值为5 kA以下的地闪(占总地闪数比例为1.05%)... 分析和应用闪电定位资料必须对其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如将被闪电定位仪误探为地闪的云闪小幅值数据剔除。为此,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分析了重庆地区闪电定位资料(1999—2008年),发现剔除幅值为5 kA以下的地闪(占总地闪数比例为1.05%),能更好地反映地闪的统计特征,且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分析了不同幅值小电流地闪频次的逐年变化特征,发现剔除5 kA以下的地闪,既能反映闪电定位仪的工作原理(存在误探现象),也能客观反映设备升级优化后取得的效果(误探明显减少)。基于此,建议将重庆地区"小幅值"地闪范围定为雷电流幅值在5 kA以下的地闪,该结论可供各地区研究"小幅值"地闪范围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质量控制 小幅值 地闪 对数正态分布 频次
下载PDF
兰州周边地闪分布特征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照荣 陈添宇 +4 位作者 康凤琴 庞朝云 杨增梓 丁瑞津 安林 《干旱气象》 2004年第2期45-51,共7页
利用2000年和2002年设在兰州的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了兰州周边地区地闪的日频次变化、强度谱分布和累计百分数、日均月变化、闪电密度、极性等特征,并与山东地区的分布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兰州周边地区的云—地闪电中负闪占绝大多数,正... 利用2000年和2002年设在兰州的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了兰州周边地区地闪的日频次变化、强度谱分布和累计百分数、日均月变化、闪电密度、极性等特征,并与山东地区的分布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兰州周边地区的云—地闪电中负闪占绝大多数,正闪的平均强度大于负闪,正负闪的比值在午后至次日凌晨大于其均值;总地闪和负闪的日变化呈典型的双峰变化,正闪的双峰特征不明显;兰州西南偏南的渭源和陇西县是闪电频发的中心地带,闪电空间分布中心与冰雹发生源地和影响区对应一致;闪电多发区与地形和气候背景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一地闪电 分布特征 冰雹
下载PDF
冰雹云系发展演变与其地闪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永果 马丽 +1 位作者 刘强 赵京峰 《气象科技》 2008年第3期331-334,388,共5页
对山东地区6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的 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区域内10 min闪电频数分布呈规律变化,在降雹前32~220 min闪电出现10次以上的峰值,冰雹发生前2 h正闪电迅速增加,雹后又迅速减弱。雹前正闪电基本占总闪电的50... 对山东地区6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的 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区域内10 min闪电频数分布呈规律变化,在降雹前32~220 min闪电出现10次以上的峰值,冰雹发生前2 h正闪电迅速增加,雹后又迅速减弱。雹前正闪电基本占总闪电的50%以上。闪电基本分布在雷达回波内,但闪电密集区与强回波区并不完全对应。闪电密集区移动可以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路径;10 min降雹区域闪电频数、正闪电所占的比值和闪电时间序列分布,可能起到预警冰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频数 冰雹云系 闪电
下载PDF
利用SD型闪电频数识别高原雷雨云和冰雹云 被引量:21
12
作者 黄彦彬 王振会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5-280,共6页
分析了青海省西宁市和互助县两地的闪电频数资料 ,结果表明 :在青海省人工防雹区山多、地形复杂的情况下 ,使用 SD型闪电计数器可以识别炮点周围 40 km的雷雨云和冰雹云 ;当雷暴由山区向平地移动时 ,5 min闪电频数不小于 40次 ,可作为... 分析了青海省西宁市和互助县两地的闪电频数资料 ,结果表明 :在青海省人工防雹区山多、地形复杂的情况下 ,使用 SD型闪电计数器可以识别炮点周围 40 km的雷雨云和冰雹云 ;当雷暴由山区向平地移动时 ,5 min闪电频数不小于 40次 ,可作为作业的指标 ;而雷暴从平地向山区移动时 ,作业指标不小于 30次 / ( 5 min)。雷暴云闪电频数的升度大于 1 0次 / ( 5 min)也可以作为识别雷雨云和冰雹云的指标 ,但时效较短。利用 SD型闪电频数识别高原雷雨云和冰雹云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手段 ,有助于没有雷达等观测设备的偏僻山区防雹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频率 雷雨云 冰雹云 SD型闪电计数器 人工防雹 作业指标
下载PDF
闪电甚高频宽频包络亚微秒辐射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彦辉 张广庶 +1 位作者 张彤 曹冬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1-45,共5页
利用时间分辨率为0.1μs的快天线电场变化和126MHz(带宽6MHz)甚高频(VHF)辐射资料,对甘肃平凉地区雷暴过程中闪电辐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引入脉冲丰度这一概念,对地闪各特征阶段VHF辐射脉冲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发现:在地闪首次回... 利用时间分辨率为0.1μs的快天线电场变化和126MHz(带宽6MHz)甚高频(VHF)辐射资料,对甘肃平凉地区雷暴过程中闪电辐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引入脉冲丰度这一概念,对地闪各特征阶段VHF辐射脉冲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发现:在地闪首次回击前,各特征阶段脉冲丰度有明显不同,回击过程脉冲丰度最高,并且其VHF辐射脉冲幅值远大于其余阶段;而在回击之后,有时仍存在很强的VHF辐射,其辐射脉冲幅值甚至超过了回击过程和梯级先导过程;云闪的初始阶段VHF辐射会有间歇性变化,其脉冲序列持续时间一般很短,活跃阶段VHF辐射脉冲较丰富,云闪末尾阶段VHF辐射脉冲稀少。最后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地闪各特征阶段脉冲丰度的明显不同,是地闪各阶段放电强度以及放电机制的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云闪 甚高频辐射脉冲 脉冲丰度
下载PDF
强雷暴云中电荷多层分布与形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志敏 郭学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0-620,共21页
通过建立云物理耦合电过程的冰粒子分档模式,对北京一次强雷暴天气的云中空间电荷结构分布、形成机制及放电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云水含量主要通过感应起电来影响云水、霰粒子之间的电荷转移,然后再影响空间电荷分布。... 通过建立云物理耦合电过程的冰粒子分档模式,对北京一次强雷暴天气的云中空间电荷结构分布、形成机制及放电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云水含量主要通过感应起电来影响云水、霰粒子之间的电荷转移,然后再影响空间电荷分布。而包含了雨水后的液水含量主要通过非感应起电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起电机制影响霰粒子同雪粒子(或冰晶)碰撞后转移电荷的极性与大小,从而影响空间电荷结构。(2)微物理过程的不均匀性将导致水成物含水量源汇项的不均匀性。而这种不均匀性首先会使得水成物在不同垂直剖面上的分布也不均匀,从而使得感应、非感应起电变得更复杂。源汇项的不均匀性还会导致水成物之间因质量转移而产生的电荷转移也不均匀。(3)强的上升气流将冰相物携带到较高处,从而使得水成物间发生电荷转移的高度也比较高。雪粒子在强上升气流上部及两侧区域出现多个含量中心,霰粒子含量分布相对均匀,而质量中心向背风侧倾斜。因此,非感应起电过程主要发生在背风侧的辐散区域,从而导致空间电荷也主要分布在该区域。强上升气流使得冰相水成物在不同区域出现含量中心,使得同一冰相物在不同区域携带不同电荷(尤其是在强风暴的成熟期),从而使得空间电荷易于出现多层结构。(4)由于放电会改变空间电荷结构,放电通道中的感应电荷会重新分配到各个水成物表面,所以在微物理过程和动力过程等作用下,在水成物质量转移过程中发生的电荷转移将会更加复杂,从而使得空间电荷浓度分布更加复杂。但是该作用的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上因子均是造成空间电荷多层分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冰雹云冰粒子分档模式 电荷 多层分布 液水含量 微物理作用 动力作用 闪电
下载PDF
强雷暴个例云内闪电与上升气流及液水含量关系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志敏 郭学良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44,共14页
利用建立的三维闪电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了北京2001年8月23日一次强雷暴发展过程中的云内闪电通道特征及其与上升气流和液水含量(LWC)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强雷暴发展过程中,由于雪晶往往在上升气流相对较弱及LWC较低的地方形成、发展... 利用建立的三维闪电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了北京2001年8月23日一次强雷暴发展过程中的云内闪电通道特征及其与上升气流和液水含量(LWC)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强雷暴发展过程中,由于雪晶往往在上升气流相对较弱及LWC较低的地方形成、发展,与霰粒子之间的非感应起电过程首先发生在这些区域,然后发生电荷分离。因此,云内闪电往往在上升气流较弱和LWC相对较低的区域触发。闪电触发后,上行先导延伸区域的LWC较小,而下行先导延伸区的LWC取决于强风暴云发展的阶段。强风暴成熟期发生的闪电,下行先导可以延伸到较大LWC区,而无法延伸到LWC最大区。强雷暴衰退期发生的闪电,下行先导可以延伸到LWC最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冰雹云冰晶粒子分档模式 云内闪电 上升气流 液水含量
下载PDF
闪电快电场信号时频特性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火元莲 袁培影 +1 位作者 张广庶 秦梅 《测控技术》 CSCD 2016年第7期25-30,共6页
应用小波变换方法将具有短时非平稳特点的闪电快电场时域波形信号转换到二维的时频平面,从时间和频率上同时描述闪电快电场信号的电场强度或相对能量分布,揭示其所包含的不同频率分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 应用小波变换方法将具有短时非平稳特点的闪电快电场时域波形信号转换到二维的时频平面,从时间和频率上同时描述闪电快电场信号的电场强度或相对能量分布,揭示其所包含的不同频率分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闪电快电场信号时频特性分析可以挖掘闪电电场更深层次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也为闪电放电类型的识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快电场信号 时频特性 小波变换 云闪 地闪
下载PDF
一次全省性强雷暴天气的地闪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潘娅英 王亚云 +2 位作者 钱吴刚 黄新晴 邓霞君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2-436,I0008,共6页
2009年6月26日浙江出现全省范围的雷暴天气,此次过程中出现的地闪频数是自2006年闪电定位系统建立以来出现最多的一次。利用闪电定位实测资料、加密雨量站雨量实况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这一过程的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 2009年6月26日浙江出现全省范围的雷暴天气,此次过程中出现的地闪频数是自2006年闪电定位系统建立以来出现最多的一次。利用闪电定位实测资料、加密雨量站雨量实况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这一过程的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闪以负地闪为主,负地闪广泛分布于25~55dBz雷电回波区域内,而正闪多出现在25~35dBz回波中;地闪多出现在回波发展和前进的一侧,且密集分布在回波的梯度最大处,强回波中心处地闪较少出现;在回波开始减弱到中心强度为35dBz左右的区域没有地闪发生。地闪频数与全省过程累积降水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地闪的出现及其频数的增加意味着影响某地的强对流风暴正在发展或正向本地移来,对于单站来说雨强峰值滞后于地闪频数峰值半个小时以上,对于全省累积降水量则提前1~2h。因此地闪资料可以作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强降水预报的预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省性强雷暴 地闪分布 地闪频数 短时强降水
下载PDF
江西冰雹天气期间的闪电活动特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支树林 娄桂杰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年第3期36-41,共6页
利用江西省2003—2008年冰雹天气发生时的闪电探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地面降雹前后的闪电频数和强度等物理量,得到了对江西降雹过程中的闪电活动分布及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对于江西大部分地区的雷暴过程,回波强度≥40dBz时,就有可能产... 利用江西省2003—2008年冰雹天气发生时的闪电探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地面降雹前后的闪电频数和强度等物理量,得到了对江西降雹过程中的闪电活动分布及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对于江西大部分地区的雷暴过程,回波强度≥40dBz时,就有可能产生闪电。冰雹发生前后的短时间内正闪频数普遍远小于负闪频数,而且多数情况下正负闪频数比增大时,相应的冰雹直径也增大,即正闪比例的变化与冰雹成长过程有较好的关联。正闪强度大都强于负闪。降雹后负闪频数会减小,而正闪频数会有所增大。总闪频数和正负闪比例的分布及变化特征可被用来估算地面降雹时间。强对流天气过程中,若正闪平均强度越强,则发生冰雹天气的可能性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闪电 频数 强度 陡度
下载PDF
基于闪电监测的冰雹预警指标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秋萍 阮悦 黄铃光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7期95-96,99,共3页
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结合雷达、地面观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法对福建2017—2020年33个冰雹云的闪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前闪电频数峰值约有66.67%在50次/6 min以上,且降雹前总闪电频数出现跃增;70%雹暴... 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结合雷达、地面观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法对福建2017—2020年33个冰雹云的闪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前闪电频数峰值约有66.67%在50次/6 min以上,且降雹前总闪电频数出现跃增;70%雹暴单体平均递增率达4次/min以上,闪电快速跃增提前于降雹时间大多在10 min以上;成熟阶段云闪/总闪比值是3个阶段中最大,成熟阶段云闪是3阶段中最多的,初生发展阶段最小;80%冰雹云地面降雹落后于闪电峰值出现后的3~25 min,滞后于峰值时间最长超过30 min。这些结果可以为冰雹云的识别预警及人工防雹作业指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三维闪电 特征
下载PDF
通道感应电荷对放电活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梦颖 谭涌波 +3 位作者 师正 刘俊 王梦旖 郑天雪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为探究闪电放电后电荷重置方案中异极性电荷植入法对雷暴云放电效应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2011年8月12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雷暴个例,通过控制倍数改变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进行大量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 为探究闪电放电后电荷重置方案中异极性电荷植入法对雷暴云放电效应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2011年8月12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雷暴个例,通过控制倍数改变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进行大量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对空间电荷结构分布和云闪通道长度有明显影响。通道感应电荷量增加,即空间异极性电荷堆增多,加大空间电荷结构复杂程度;云闪通道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穿越与自身极性相同的电荷堆,导致短通道云闪频次增加。通道感应电荷累积总量相同,不同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下云闪频次与通道电荷平均累积量呈负相关,即通道感应电荷平均累积量增大,云闪频次减少。而地闪频次、类型与通道感应电荷量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感应电荷量 电荷结构 云闪通道长度 闪电频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