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7-like 2在宫颈癌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关系研究
1
作者 冯敏娟 蔡东阁 李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7-like 2(TCF7L2)在宫颈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和68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留取两组晨起静脉血样用于血清TCF7L2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测定。分析...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7-like 2(TCF7L2)在宫颈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和68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留取两组晨起静脉血样用于血清TCF7L2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测定。分析血清中TCF7L2和β-catenin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CF7L2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FIGO分期Ⅳa期、肿瘤低分化者血清中TCF7L2、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FIGO分期Ⅱb期、Ⅲ期和肿瘤高分化者,FIGO分期Ⅲ期明显高于FIGO分期Ⅱb期,出现淋巴转移者高于无淋巴转移者(均P<0.05);同时顺铂化疗不敏感者血清TCF7L2、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TCF7L2、β-catenin高表达是顺铂化疗不敏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中TCF7L2异常高表达,且其高表达可能是导致患者顺铂化疗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疗 顺铂 转录因子7-like 2 预后 耐药性
下载PDF
王族海棠Alfin-like家族基因的鉴定及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
作者 杨艳 孙瑜 +2 位作者 施伯宁 田治国 王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4,共9页
Alfin-like(AL)转录因子家族对非生物胁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比对的方法检索鉴定王族海棠AL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系统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并采用qRT-PCR方法分析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期为揭示AL家族在王族海棠... Alfin-like(AL)转录因子家族对非生物胁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比对的方法检索鉴定王族海棠AL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系统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并采用qRT-PCR方法分析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期为揭示AL家族在王族海棠响应盐胁迫中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王族海棠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1个MdALs基因,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分别命名为MdAL1—MdAL11。MdALs转录因子具有高度保守的Alfin结构域和PHD锌指结构域,含4~10个内含子;上游启动子区域有大量与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基因片段复制事件在MdAL基因家族的扩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录组分析显示MdALs基因主要在王族海棠生育后期高表达。qRT-PCR分析进一步表明,MdALs基因在王族海棠遭受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不同,盐胁迫下,MdAL3、MdAL4、MdAL6基因的表达量整体上调,尤其MdAL4基因,其表达水平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综上,王族海棠AL转录因子家族与植物响应激素变化和非生物胁迫密切相关,尤其是MdAL4基因,强烈响应盐胁迫,这可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王族海棠种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族海棠 Alfin-like家族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鉴定 盐胁迫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蓖麻RcNAC100-like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艳肖 王丽娜 +2 位作者 朱贵爽 刘鹏 向殿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6,共10页
NAC(NAM,ATAF1/2,CUC2)基因是胁迫信号转导网络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克隆蓖麻NAC基因,研究其分子特征及表达特性,旨在为研究蓖麻NAC基因的潜在功能提供数据支持。采取RT-PCR技术克隆通篦5号的RcNAC100-like基因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包括生物... NAC(NAM,ATAF1/2,CUC2)基因是胁迫信号转导网络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克隆蓖麻NAC基因,研究其分子特征及表达特性,旨在为研究蓖麻NAC基因的潜在功能提供数据支持。采取RT-PCR技术克隆通篦5号的RcNAC100-like基因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包括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表达模式和转录激活域分析。结果表明,RcNAC100-like基因的cDNA全长1 244 bp,包含1 086 bp的CDS,共推导361个氨基酸,该蛋白质的不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结构较多,是1个亲水的、非分泌性蛋白质;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RcNAC100-like蛋白质与木薯和橡胶树NAC蛋白质的亲缘关系最近,且motif组成及位置高度相似;RcNAC100-lik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与预测结果一致,定位在细胞核;RcNAC100-like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该区域有多个环境响应类元件和生长发育类相关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RcNAC100-like基因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另外,该基因能够对不利环境(干旱、盐、冷和ABA胁迫)迅速做出反应并积极地表达,说明RcNAC100-like基因可能是蓖麻对逆境响应的关键基因;转录激活试验结果表明,RcNAC100-like转录因子在酵母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综上,RcNAC100-like基因可能在蓖麻的抗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RcNAC100-like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苹果PRE6-like基因的克隆及在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分析
4
作者 黄娟娟 黄亚萍 +2 位作者 李文芳 毛娟 陈佰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23,共12页
【目的】通过验证苹果非典型成员多效唑抗性蛋白基因(PRE6-like)的功能,探索其在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基于俄矮2号芽变枝条果皮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获得花青素合成相关调节基因MdPRE6-like,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 【目的】通过验证苹果非典型成员多效唑抗性蛋白基因(PRE6-like)的功能,探索其在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基于俄矮2号芽变枝条果皮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获得花青素合成相关调节基因MdPRE6-like,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CDS并构建过表达载体,瞬时表达金冠苹果果实,遗传转化苹果愈伤和拟南芥进行功能验证。【结果】MdPRE6-like cDNA全长279 bp,编码9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10450.75 Da,理论等电点(pI)为6.41,含有HLH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为细胞核。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MdPRE6-like基因在花、果皮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和叶。瞬时表达金冠苹果表明,MdPRE6-like显著促进了金冠苹果果皮注射部位花青素的积累,并显著提高了花青素合成通路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MdPRE6-like基因在苹果愈伤组织和拟南芥过表达表明,转基因苹果愈伤组织和拟南芥叶脉中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且花青素合成通路结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结论】MdPRE6-like基因能够正向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和积累,为后续MdPRE6-like基因参与改良苹果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MdPRE6-like 花青素合成 遗传转化 表达水平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张军保 陈宇姝 +7 位作者 田诗 于梦迪 王雪松 曹佳昂 邵庆一 杨森 金忠民 刘丽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4,45,共8页
探索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对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法克隆Rab15-like基因CDS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二... 探索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对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法克隆Rab15-like基因CDS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特征、Rab15-like蛋白保守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BR处理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冬小麦分蘖节和叶片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Rab15-like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 265 bp,Rab15-like基因含有一个45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150个氨基酸序列,Rab15-like蛋白为LEA家族第二大类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为稳定亲水性蛋白。RT-qPCR分析结果表明,Rab15-like基因表达量与温度变化相关,在叶片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Rab15-like基因表达先上调后下调,当环境温度达-10℃时表达量最高;在分蘖节中,随着温度降低,Rab15-like基因表达持续上调,-25℃时表达量最高。BR处理促进低温条件下该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对5、0和-10℃条件下分蘖节中该基因表达影响较小,但显著促进-25℃条件下该基因表达(P<0.05)。Rab15-like基因表达受温度影响,说明Rab15-like基因可能参与冬小麦响应低温胁迫的信号途径。外源BR处理促进低温条件下该基因在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低温胁迫 冬小麦 Rab15-like基因
下载PDF
舞毒蛾Methuselah-like分子模拟及靶向小分子抑制剂研究
6
作者 吴元旺 谢佳铭 +2 位作者 丛培娟 曹传旺 孙丽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目的]旨在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Methuselah-like(Ldmthl1)蛋白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M-PBSA及生物测定,探究潜在化合物对Ldmthl1蛋白的抑制能力,为针对舞毒蛾Ldmthl1研发新型靶向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舞... [目的]旨在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Methuselah-like(Ldmthl1)蛋白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M-PBSA及生物测定,探究潜在化合物对Ldmthl1蛋白的抑制能力,为针对舞毒蛾Ldmthl1研发新型靶向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舞毒蛾为研究对象,构建Ldmthl1同源模型,虚拟筛选Ldmthl1受体小分子抑制剂,并采用分子动力学和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分析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Ldmthl1受体的结合强度;通过生物测定分析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的毒力,同时将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溴氰菊酯进行联合使用,探究6种潜在化合物的增效作用。[结果]Ldmthl1含7个跨膜结构,符合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特点,评估后符合蛋白模型评估标准;分子对接获得20个候选化合物,根据结合方式及结合能确定6种小分子化合物为潜在的抑制剂;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与Ldmthl1受体稳定结合;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发现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Ldmthl1受体结合紧密;致死浓度LC30溴氰菊酯与6种抑制剂按照1:1、1:2和2:1的比例联合使用饲喂舞毒蛾3龄幼虫,6种抑制剂与溴氰菊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当混合比例为1:2时,增效作用最显著,但溴氰菊酯浓度过高时,导致抑制剂无增效作用。[结论]虚拟筛选得到6种可与Ldmthl1受体稳定结合且具有杀虫活性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溴氰菊酯联用后呈现增效作用,本研究可为研发Ldmthl1靶向新型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Methuselah-like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小分子抑制剂
下载PDF
Einstein-Bumblebee引力理论中的Kerr-Sen-like黑洞玻色子隧穿辐射
7
作者 谭霞 杨树政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8,共9页
Lorentz-breaking理论不仅对弯曲时空背景有影响,而且对于在弯曲时空中的玻色子和费米子的动力学方程都有一定的修正.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的黑洞时空中对玻色子和费米子的量子隧穿辐射进行适当的修正.从而得到经过Lorentz-breaking理论... Lorentz-breaking理论不仅对弯曲时空背景有影响,而且对于在弯曲时空中的玻色子和费米子的动力学方程都有一定的修正.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的黑洞时空中对玻色子和费米子的量子隧穿辐射进行适当的修正.从而得到经过Lorentz-breaking理论修正后的黑洞Hawking温度等物理量的新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本文根据Einstein-Bumblebee引力理论中得到的Kerr-Sen-like(KSL)黑洞时空度规,在标量场作用量中引入aether-like场矢量修正项和弯曲时空中的d’Alembert算符并应用弯曲时空中的变分原理,研究了此时空度规中的Lorentz-breaking修正项及KSL时空中自旋为零的含有Lorentz-breaking修正项的玻色子动力学方程的新形式.通过正确选择与KSL时空度规相对应的aether-like场矢量,求解修正的玻色子动力学方程,得到了修正的量子隧穿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含有Lorentz-breaking修正项的此黑洞的Hawking温度和Bekenstein-Hawking熵.此外,还研究了Lorentz-breaking效应对玻色子正、负能级分布及其能级交错的最大值的影响,从而得出此黑洞时空中的量子非热辐射的条件.最后对所得到的一系列结果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entz-breaking Einstein-Bumblebee引力理论 Kerr-Sen-like黑洞 Bekenstein-Hawking熵
下载PDF
基于G-Like量子态的可验证半量子秘密分享
8
作者 苏伟杰 黄琼 张猜 《密码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0-1330,共11页
秘密分享是一种将秘密分割保存的密码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本文通过G-like三体纠缠态和一个单粒子量子态制备了一个新的四体量子纠缠态,利用该纠缠态中四个不同粒子在Z基下的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设计了一个可验证的半量子秘密分享协议... 秘密分享是一种将秘密分割保存的密码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本文通过G-like三体纠缠态和一个单粒子量子态制备了一个新的四体量子纠缠态,利用该纠缠态中四个不同粒子在Z基下的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设计了一个可验证的半量子秘密分享协议.该协议的安全性依赖于量子力学原理,而非传统密码学中的数学困难问题.协议涉及一个具备完全量子能力的秘密分享者Trent(具备完全量子能力意味着Trent可以执行任何不违背量子力学原理的操作)和三个只具备受限量子能力的秘密恢复者Alice、Bob和Charlie(这些参与者只能执行某些特定的量子操作).Trent将用于恢复秘密信息的密钥编码在四体纠缠态的不同粒子的量子测量结果中,并将其中的三个粒子分别分发给三个秘密恢复者,以完成密钥的分割.只有当三个秘密恢复者合作并提供正确的测量结果,方可恢复Trent要分享的秘密信息,任意少于三方的秘密恢复者将得不到秘密信息.为了确保用于恢复秘密信息的测量结果的保密性,本文利用贝尔纠缠态的特性进行窃听检测.此外,为了使协议能够抵抗恶意的秘密恢复者因提供错误测量结果而导致诚实的秘密恢复者得到错误的秘密信息这类攻击,协议额外增加了用于验证和解密秘密信息的密钥,在确保所有的秘密恢复者均提供了正确的测量结果后再将其分发给秘密恢复者.安全性分析表明,本文提出协议可抵抗常见的外部攻击和内部恶意参与者的欺骗攻击.此外,本文也分析了比特翻转、相位翻转、去极化、振幅阻尼等量子噪声对协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量子协议 秘密分享 G-like量子态
下载PDF
薰衣草JAZ和MYC2-like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9
作者 尼格拉·阿布都外力 魏修振 +3 位作者 门婧婕 陈凌娜 陈永坤 黄耿青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90,共12页
JAZ蛋白和MYC2-like转录因子是茉莉酸(jasmonate,JA)类物质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调节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拟南芥13个JAZ蛋白和11个MYC2-lik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参考序列,检索薰衣草基因组中的LaJAZ和LaMYC2... JAZ蛋白和MYC2-like转录因子是茉莉酸(jasmonate,JA)类物质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调节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拟南芥13个JAZ蛋白和11个MYC2-lik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参考序列,检索薰衣草基因组中的LaJAZ和LaMYC2-like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薰衣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6个LaJAZ和26个LaMYC2-like基因,这些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22条染色体上。LaJAZ和LaMYC2-like基因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涉及植物对光、茉莉酸、脱落酸、防御和胁迫反应的响应。qRT-PCR显示,选择的6个LaJAZ基因在深紫色萼片中表达较高,而LaMYC2-like基因在浅紫色萼片中表达较高。此外,有15个LaJAZ和LaMYC2-like基因受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诱导。以上研究结果为薰衣草LaJAZ和LaMYC2-like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其对JA信号的响应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JAZ家族 MYC2-like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MEJA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like株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分析
10
作者 毛丽萍 潘晓梅 +5 位作者 曹剑 李俊辉 周涛 侯红娟 郑学功 贺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7,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呈现全球流行,对养猪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增加PRRSV分离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同时了解新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遗传变异的现状,采用新鲜制备猪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猪骨髓源巨噬细胞,对新疆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呈现全球流行,对养猪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增加PRRSV分离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同时了解新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遗传变异的现状,采用新鲜制备猪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猪骨髓源巨噬细胞,对新疆地区某猪场疑似患有PRRS的肺脏,接种至猪骨髓源巨噬细胞,分离获得1株PRRSV毒株,命名为XJYQ-2021。通过测序得到全基因组序列,对该毒株NSP2氨基酸序列缺失、ORF5及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及重组分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同时对第10、15、20代病毒液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诱导分化的猪骨髓源巨噬细胞纯度高达90%以上,XJYQ-2021分离株在该细胞生长良好,可见明显细胞病变;通过生长曲线可观察到病毒含量随代次增加而递增,感染48 h左右病毒滴度达到峰值;该分离株基因组全长15030 nt,与美洲型NADC30同源性为90%;XJYQ-2021分离株与VR2332相比,NSP2氨基酸序列与美洲型NADC30具有相同不连续缺失(111+1+19);全基因重组分析结果表明,XJYQ-2021分离株是重组病毒,有一个重组片段,其中NADC30是亲本毒株,与JXA1之间发生重组获得。研究结果可为PRRSV的病毒分离提供优选细胞种类,同时掌握了新疆地区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进化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类NADC30 猪骨髓源巨噬细胞 NSP2 重组分析
下载PDF
一种基于GHZ-like态的量子匿名投票协议
11
作者 秦加奇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09-214,共6页
针对现有量子分配式投票协议中存在投票效率普遍偏低的情况,利用三粒子GHZ-like态的纠缠特性提出一种量子匿名投票协议;结合实例,阐述量子投票协议整个过程的步骤;最后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进行分析.该协议采用GHZ-like态作为投票协... 针对现有量子分配式投票协议中存在投票效率普遍偏低的情况,利用三粒子GHZ-like态的纠缠特性提出一种量子匿名投票协议;结合实例,阐述量子投票协议整个过程的步骤;最后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进行分析.该协议采用GHZ-like态作为投票协议所需的量子纠缠态,投票者只需要对单粒子进行酉操作,降低了对参与者设备和能力的要求;且整个投票过程都在第三方监督者的监督下,实现了匿名投票.研究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同时抵御外部窃听攻击和不诚实投票者的多次投票行为,且投票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匿名投票 受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GHZ-like 量子密码 量子通信安全
下载PDF
The 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s and Nuclear Factor κB p65 Protei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titis Media
12
作者 Qingchen He Yongbo Zhu Bi Qiang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10期246-257,共12页
The 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and nuclear factor κB p65 (NF-κB p65) protei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titis media is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otitis media has been rising globally, becomi... The 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and nuclear factor κB p65 (NF-κB p65) protei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titis media is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otitis media has been rising globally, becoming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human health.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as a member of the Toll-like receptor family, can promote the genera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ody’s immune respons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Nuclear factor-κB p65 (NF-κB p65) is a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that can interact with various cytokines, growth factors, and apoptotic factors, participating in processes such as oxidative stress,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in the body [1].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signaling pathways of TLR4 and NF-κB p65 protei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titis media, aiming to provide more precise targets and better therapeutic efficac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titis media.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itis Media Toll-like Receptors Nuclear Factor κB p65 Signaling Pathway
下载PDF
On the Impairment of Stress-Induced Changes in Triglyceride Levels via a Sub-Toxic Dose of Unmethylated Cytidine Phosphate Guanosine Oligodinucleotide (a Toll-Like Receptor 9 Ligand)
13
作者 Reiko Seki Kazuhisa Nishizaw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9期95-112,共18页
Changes in lipid metabolism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of this study, we measured clinical lipid parameters in a murine model where the unmethylated cytidin... Changes in lipid metabolism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of this study, we measured clinical lipid parameters in a murine model where the unmethylated cytidine phosphate guanosine (CpG) oligodinucleotide (ODN1826), a Toll-like receptor 9 (TLR9) agonist was administered in combination with D-galactosamine (GalN) that caused relatively liver-specific inflammation and toxicity. In the control mice group injected with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PBS) (acute psychological stress model associated with blood sampling), the serum triglyceride (TG) levels showed a rapid decrease followed by a rebound at 24 h as we have recently reported. However, such a TG rebound was impaired in the CpG/GalN- and solely CpG-treated groups of mice despite an absence of liver injury based on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in the latter group. Thus, the stress-associated serum TG rebound was abrogated by the injection of a sub-hepatotoxic CpG dose.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we simply measured the hepatic CD36 and SACRB1 (the gene for scavenger receptor B1 (SR-B1)) transcripts after the i.p. administration of PBS, CpG or CpG/GalN. There was a remarkable elevation of hepatic CD36 transcript expression in both the CpG- and CpG/GalN-treated mice at 8 h post-CpG injection whereas the increase in the PBS-treated mice was slower than the former two groups, suggesting that hepatic CD36 transcript expression is more pronounced in the combined stress models than under psychological stress alone. The individual mice data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in CD36 expression was accompanied by a reduction in SCARB1 mRNA, showing reciprocal regulation between these two genes. Together with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finding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in a murine model combining psychological stress with TLR-triggered hepatic inflammation,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facilitates liver uptake of plasma TG (and its components fatty acids), but the subsequent re-esterification and/or release of TG-rich lipoproteins from the liver is impaired due to the concomitant TLR-signaling. We hypothesize that lipid metabolism during acute stress shifts toward an elevated hepatic uptake of lipids due to concomitant TLR signaling, facilitating the clearance of bacterial lipids by the l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like Receptor 9 Cytidine Phosphate Guanosine Oligodinucleotide Scavenger Receptor B1 TRIGLYCERIDE Hepatic Inflammation
下载PDF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s in Treat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by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14
作者 Jiaqian Chen Hongyan Wu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3期16-24,共9页
Backgrou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variations in clinical indic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ype 2 mellitus (T2DM) combin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that we... Backgrou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variations in clinical indic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ype 2 mellitus (T2DM) combin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that were treated with 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s (GLP-1RAs). Methods: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 was utilized to search for a total of 16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by NAFLD who were hospitalized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from October 2022 to April 2023 and treated with GLP-1RA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linical indic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GLP-1RA. Results: The liver-spleen CT ratio (L/S),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GGT),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in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GLP-1RA after 12 week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Th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types of GLP-1RAs. The changes in L/S, TC, TG, and LDL-C in the long-acting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Conclusions: GLP-1RAs can improve liver function, regulate lipid metabolism, and reduce the severity of fatty liver in patients with T2DM complicated by NAFLD, which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糖尿病足进程
15
作者 宋庆宏 吴楠 +5 位作者 史燕 崔洪雨 刘飞 刘汉冲 周宁 姚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396-5402,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因素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在糖尿病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方法:①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关键基因。收集糖尿病足患者以及无糖尿病健康人的皮肤...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因素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在糖尿病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方法:①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关键基因。收集糖尿病足患者以及无糖尿病健康人的皮肤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qRT-PCR实验,检测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表达情况。②培养人永生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系和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2种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外源性补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通过划痕实验以及CCK-8实验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通过Ki67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生信分析发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基因的下调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足形成的关键基因。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皮肤相比,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在糖尿病足皮肤内弱表达,且其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③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成纤维细胞的吸光度值在24,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01);提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可增强高糖处理的成纤维细胞迁移及增殖能力。④Ki67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内皮细胞Ki67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内皮细胞的吸光度值在24,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01)。(5)以上结果均提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可增强高糖处理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足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通路对利拉鲁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6
作者 陈玲 徐锐 +2 位作者 程新春 张占英 徐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48 h作为模型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24 h后分别加入100、200、400 nmol/L利拉鲁肽处理24 h作为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CCK-8法计算细胞增殖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焦亡细胞形态。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焦亡执行蛋白(GSDMD)、N端结构域的焦亡执行蛋白(N-GSDMD)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和利拉鲁肽中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模型组细胞焦亡明显,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焦亡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GSDM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ASC、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NLRP3、AS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且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焦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利拉鲁肽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OD样受体3
下载PDF
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制备、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朱秀清 韩田露 +4 位作者 刘纪元 郭汝杞 朱颖 黄雨洋 刘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5,共10页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破。大豆蛋白单体或多肽可以在酸和高温的条件下进行自组装,随后聚集成淀粉样纤维,能够改变大豆蛋白溶解性、凝胶性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制备方法、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处理条件对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影响,概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溶解性、凝胶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总结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淀粉样纤维 制备 功能特性 应用
下载PDF
ANGPTL4 TSP-1及CyPA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18
作者 高灵利 方建 +2 位作者 李晓晖 李延红 耿智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亲环素A(CyPA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01—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癫痫病例进行观察,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亲环素A(CyPA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01—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癫痫病例进行观察,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划分认知障碍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50例)和认知正常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ANGPTL4、TSP-1、CyPA水平,MMSE量表测评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MMSE评分降低,ANGPTL4、TSP-1、CyPA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比较,中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ANGPTL4、TSP-1、CyPA水平升高(P<0.05);与中度认知障碍患者比较,重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ANGPTL4、TSP-1、CyPA水平升高(P<0.05)。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血清ANGPTL4、TSP-1、Cy PA与MMSE评分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会降低MMSE评分,提高患者血清ANGPTL4、TSP-1、CyPA水平。ANGPTL4、TSP-1、CyPA水平越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癫痫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凝血酶敏感蛋白-1 亲环素A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基于Haar⁃like特征的人脸检测算法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林齐发 吴晨曦 邹鑫 《现代计算机》 2024年第17期13-17,43,共6页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人脸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目标检测领域的热点话题。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该研究采用基于Haar⁃like特征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结合OpenCV计算机视觉开源库,旨在实现对目标图像中可能存...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人脸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目标检测领域的热点话题。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该研究采用基于Haar⁃like特征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结合OpenCV计算机视觉开源库,旨在实现对目标图像中可能存在的人脸区域进行高效检测。Haar⁃like特征利用图像中的黑白相间区域来描述目标形状特征,结合AdaBoost算法能够提高人脸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OpenCV开源库的使用使得算法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经过实验证明,基于Haar⁃like特征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不仅能够提高对人脸图像的检测率,还能够显著缩短人脸检测的时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基于Haar⁃like特征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Haar⁃like特征 ADABOOST算法 OpenCV计算机视觉开源库
下载PDF
基于TLR4 NF-κB通路-神经相关因子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
20
作者 李莉 姜雪 +1 位作者 姜荣格 李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神经相关因子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2020-07—2023-07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神经相关因子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2020-07—2023-07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TLR4 NF-κB通路指标(TLR4、NF-κB)、神经损伤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LR4 NF-κB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治疗1、2周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LR4、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1、2周后S-100β、NSE水平明显下降,BDNF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1、2周后IL-1β、hs-CRP、TNF-α、PTX3、Lp-PLA2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IL-1β、hs-CRP、TNF-α、PTX3、Lp-PL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ACI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TLR4 NF-κB通路调控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依达拉奉 TLR4 NF-κB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