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争政治与有限国家--对一起企业纠纷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拥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8,共18页
本文基于一个企业纠纷的案例分析行动者的行动策略及其国家理论。在详尽的案例呈现基础上,我们将行动者的国家理论称之为"二重性国家理论",即行动者对国家既有"规范期待",对国家权力机关也"谨慎戒备",这... 本文基于一个企业纠纷的案例分析行动者的行动策略及其国家理论。在详尽的案例呈现基础上,我们将行动者的国家理论称之为"二重性国家理论",即行动者对国家既有"规范期待",对国家权力机关也"谨慎戒备",这两个层面的事实共同存在于行动者与国家的关联当中。在此基础上,我们意识到,行动者对国家的想象及其日常实践,构成了定义国家的必要环节,这区别于韦伯对国家的经典定义,而试图从"观念"和"实践"的维度来看待何谓国家。而从此两种维度所定义的国家,不但意味着行动者是意义导向的存在,更使我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区别于国家中心论的国家而存在的"有限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争政治 二重性 实践 观念 有限国家
下载PDF
汪榕培典籍英译思想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长江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78-184,共7页
"译可译,非常译"和"传神达意"是汪榕培提出的中国典籍复译理论和典籍翻译标准,是汪榕培典籍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从理论渊源上看,"译可译,非常译"来自中国的道家典籍《道德经》,"传神达意"主... "译可译,非常译"和"传神达意"是汪榕培提出的中国典籍复译理论和典籍翻译标准,是汪榕培典籍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从理论渊源上看,"译可译,非常译"来自中国的道家典籍《道德经》,"传神达意"主要来自中国的传统画论和"言意之辨",是中国传统理论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从理论本质上看,"译可译,非常译"为典籍复译找到了理论依据,"传神达意"则是中国传统画论与传统哲学结合起来产生的新译论;从理论运用角度看,"译可译,非常译"为当下的典籍复译提供了更多的视角,"传神达意"作为典籍翻译的标准,还有模糊之处和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可译 非常译 传神达意 渊源 本质 实践
下载PDF
张经浩翻译理念和实践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石红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在当今中国译界,张经浩先生是位资深的翻译家,其译文传神达意,几近完美。其译著特点有四:中西结合,功底深厚,在其译著中可见证朱生豪、刘重德、奈达、纽马克、大卫·霍克斯等译界大师的影响;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译意,意译优于直译;翻... 在当今中国译界,张经浩先生是位资深的翻译家,其译文传神达意,几近完美。其译著特点有四:中西结合,功底深厚,在其译著中可见证朱生豪、刘重德、奈达、纽马克、大卫·霍克斯等译界大师的影响;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译意,意译优于直译;翻译可以走"从实践到理论"之路;其译作追求三种境界,一求理解原作之意,二求传达原作之意,三求保存原作之味。张经浩先生经过不懈的努力,其译文达到了"清新流畅,达意传神"的境界,真可谓"有志终圆梦,登高方识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经浩 翻译理念 翻译实践
下载PDF
共生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翻译教学模式的多维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满芸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在共生视野下对翻译教学理念深入剖析,从宏观性、人文性、专业性、实用性、创新性、技术性等六个层面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翻译教学的多维实践与创新问题。
关键词 共生理念 翻译教学模式 多维实践与创新
下载PDF
马丁·路德的矛盾思想在翻译上的体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鱼为全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5期69-70,共2页
马丁·路德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又是十六世纪德国翻译家,他所翻译的《圣经》被誉为"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是西方翻译史上对民族语言的发展产生巨大而直接影响的第一部翻译作品。本文通过分析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又是十六世纪德国翻译家,他所翻译的《圣经》被誉为"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是西方翻译史上对民族语言的发展产生巨大而直接影响的第一部翻译作品。本文通过分析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所持有的矛盾思想来说明他在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 《圣经》翻译 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 局限性
下载PDF
因特网对汉英翻译实践的影响
6
作者 季绍斌 窦春玲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45-147,187,共4页
传统的汉英翻译实践大多过于依赖翻译者个人翻译能力。随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特网(Internet)的兴起后使得新世纪的翻译工作从翻译的内容、翻译质量到翻译的技巧和手段都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利用因特网来辅助汉英翻译实践,同时借... 传统的汉英翻译实践大多过于依赖翻译者个人翻译能力。随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特网(Internet)的兴起后使得新世纪的翻译工作从翻译的内容、翻译质量到翻译的技巧和手段都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利用因特网来辅助汉英翻译实践,同时借助网络辅助翻译实践也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翻译实践 局限性
下载PDF
提高学术期刊译校质量是译校人员的目标追求
7
作者 石琳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2X期188-189,共2页
提高学术期刊摘要和关键词英文译校水平,关系学术期刊的质量。这要求英文译校人员多了解摘要和关键词的内涵和特点,准确理解原文内容,在译校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把握好翻译的规律和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等,同时不断地加强各学... 提高学术期刊摘要和关键词英文译校水平,关系学术期刊的质量。这要求英文译校人员多了解摘要和关键词的内涵和特点,准确理解原文内容,在译校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把握好翻译的规律和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等,同时不断地加强各学科的学习,多练多译,恪守工作职责,使译校工作精益求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摘要 关键词 英文译校 质量
下载PDF
追诉时效延长制度实务探究
8
作者 钱伟 毕静 《辽宁警专学报》 2009年第5期22-24,共3页
我国追诉时效延长的法律条文内容存在争议,应当正确理解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含义。要真正实现追诉时效制度的价值,从长远看应当建立时效中止制度,从近处讲为了解决实务困境可以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追诉时效延长... 我国追诉时效延长的法律条文内容存在争议,应当正确理解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含义。要真正实现追诉时效制度的价值,从长远看应当建立时效中止制度,从近处讲为了解决实务困境可以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追诉时效延长制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诉时效制度 延长 实务困境 解决思路
下载PDF
解读卡特福特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的可译性限度
9
作者 张菊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0期195-195,203,共2页
卡特福特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有系统的论述,他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对翻译的可能性进行了描述。本文通过对书中翻译可译性限度的解读,力图更好地理解该理论并探究其对翻译实践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翻译理论 可译性限度 语言和文化 翻译实践
下载PDF
翻译家王佐良 被引量:3
10
作者 黎昌抱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5,共10页
王佐良是一位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复兴式"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著名教育家、杰出语言学家、出色作家和诗人、英国文学研究界权威、比较文学研究开创者、优秀编辑工作者,还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工作者。作为翻... 王佐良是一位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复兴式"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著名教育家、杰出语言学家、出色作家和诗人、英国文学研究界权威、比较文学研究开创者、优秀编辑工作者,还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工作者。作为翻译家,他的译文篇篇都是精品,语言新鲜隽永,耐人寻味,对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翻译理论工作者,他提出自己独到的翻译主张,汇成了文体翻译观、文化翻译观、译诗观、理论与实践统一观以及新时期翻译观等"五位一体"的王佐良翻译思想,内涵丰厚,自成体系,颇具前瞻性,为我国翻译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佐良 翻译实践 翻译思想
原文传递
从观念的旅行到知识翻译学:一个谱系学的考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耿强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74-83,共10页
本文由翻译理论的科际传播现象出发,讨论“观念的旅行”问题,就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和刘禾的跨语际实践这两大主流观点进行了评述,对社会生物学视角下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尤其对近年来知识与翻译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观念与知识... 本文由翻译理论的科际传播现象出发,讨论“观念的旅行”问题,就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和刘禾的跨语际实践这两大主流观点进行了评述,对社会生物学视角下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尤其对近年来知识与翻译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观念与知识的旅行必须借助于中介来实现,其中翻译和人的因素十分关键。除此之外,观念和知识的吸引力和传播的接受环境也不能忽视。本文最后对狭义的翻译知识史研究以及广义的知识翻译学的倡议进行了讨论,指出知识翻译学提出的“本地化知识的世界化”突出了翻译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认为可以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方面建构知识翻译学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的旅行 旅行理论 跨语际实践 《翻译模因论》 知识翻译学
原文传递
“译者登场”的限制条件和功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仁辉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译者登场"是在尊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同时,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受限于原文杀青的客观事实,译者登场自有其限定条件,即需要或有利于译出春秋笔法、进行价值选择、开展优势竞赛、进行认知补充和创新表达方式。因此,在翻... "译者登场"是在尊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同时,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受限于原文杀青的客观事实,译者登场自有其限定条件,即需要或有利于译出春秋笔法、进行价值选择、开展优势竞赛、进行认知补充和创新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实务中,不仅需要译者登场,有时译者必需登场,而上述五个需要或有利于正是译者登场的条件和功能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登场 条件 功能 价值选择
原文传递
翻译理论是从哪里来的?——再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被引量:25
13
作者 曹明伦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F0003,共8页
任何理论都产生于与之相关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翻译理论必然来自于翻译这项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对翻译实践及其结果和影响的观察与认识,就不可能产生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有一种互动关系。任何翻译理论都能与相关的翻译实... 任何理论都产生于与之相关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翻译理论必然来自于翻译这项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对翻译实践及其结果和影响的观察与认识,就不可能产生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有一种互动关系。任何翻译理论都能与相关的翻译实践相结合,它不仅能规范并指导实践,还能描述和解释实践。每一种翻译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往往只能解决或解释与翻译相关的某些具体问题。要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一种翻译理论,必须了解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实践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互动关系 局限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