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onin inhibits the stemness of cancer stem-like cells derived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potentially via blocking STAT3 signaling
1
作者 Wei-Feng Zhang Cheng-Wei Ruan +3 位作者 Jun-Bo Wu Guo-Liang Wu Xiao-Gan Wang Hong-Jin Ch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4年第2期317-328,共12页
BACKGROUND Limonin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active ingredients of Tetradium ruticarpum.It exerts antitumor effects on several kinds of cancer cells.However,whether limonin exerts antitumor effects on colorectal can... BACKGROUND Limonin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active ingredients of Tetradium ruticarpum.It exerts antitumor effects on several kinds of cancer cells.However,whether limonin exerts antitumor effects on colorectal cancer(CRC)cells and cancer stem-like cells(CSCs),a subpopulation responsible for a poor prognosis,is unclear.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imonin on CSCs derived from CRC cells.METHODS CSCs were collected by culturing CRC cells in serum-free medium.The cytotoxicity of limonin against CSCs and parental cells(PCs)was determined by 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8 assay.The effects of limonin on stemness were detected by measuring stemness hallmarks and sphere formation ability.RESULTS As expected,limonin exert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CRC cell behaviors,including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invasion,colony formation and tumor formation in soft agar.A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 of limonin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stemness hallmarks,including Nanog andβ-catenin,the proportion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 1-positive CSCs,and the sphere formation rate,indicating that limonin inhibits stemness without presenting cytotoxicity.Additionally,limonin treatment inhibited invasion and tumor formation in soft agar and in nude mice.Moreover,limonin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STAT3 at Y705 but not S727 and did not affect total STAT3 expression.Inhibition of Nanog andβ-catenin expression and sphere formation by limonin was obviously reversed by pretreatment with 2μmol/L colievlin.CONCLUSION Taken together,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monin is a promising compound that targets CSCs and could be used to combat CRC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onin Colorectal cancer STAT3 signaling Cancer stem-like cells STAT3 Aldehyde dehydrogenase 1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Hesperidin and Limonin Levels as Part of the Defense Mechanism of Some Lemon Varieties [Citrus limon (L,) Burm f.] against Mal Secco Disease [Phoma tracheiphila (Petri) Kanc,et Ghik,] 被引量:1
2
作者 K. Baydar N. K. Koc E. Kafka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1年第2X期149-155,共7页
In this paper, it was aimed to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hesperidin and limonin compounds using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s against to developing of mal secco disease caused by Phoma tra... In this paper, it was aimed to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hesperidin and limonin compounds using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s against to developing of mal secco disease caused by Phoma tracheiphila. Six citrus lemon varieties (Meyer, Kiitdiken, Enterdonato, Yediveren, Sweet lemon and Euroka) were infected by P. tracheiphila and artificial inoculation were applied in vivo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inoculation, leaf, branch and stem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each lemon varie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hesperidin and limonin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after the inoculations at various levels based on the lemon cultivars. Various concentrations (1, 5, 10, 25, 50, 75, 100 ppm) of hesperidin and limonin compounds were also tested under in vitro conditions to compare response of P. tracheiphila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hesperidin and limonin compoun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gainst to P. tracheiphila development and Sweet Lemon variety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resistance both observation and HPLC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Phoma tracheiphila Citrus limon HESPERIDIN limonin.
下载PDF
柠檬苦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损伤和肠道菌群紊乱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霞 贾慧宇 +1 位作者 康金旺 赵汉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究柠檬苦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损伤和肠道菌群紊乱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UC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12.5、25、50 mg/kg)以及柳氮磺胺吡啶组(阳性对照组,500 mg/kg)... 目的探究柠檬苦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损伤和肠道菌群紊乱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UC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12.5、25、50 mg/kg)以及柳氮磺胺吡啶组(阳性对照组,500 mg/kg),每组14只;另取14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或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称重,取结肠组织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蛋白的表达水平;基于16S rRNA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不佳、皮毛较暗、情绪烦躁易发怒,结肠组织腺体排列杂乱,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水肿现象;CMDI评分和结肠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HMGB1、RAGE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肠道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菌群的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P<0.05);体重和结肠组织中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肠道厚壁菌门菌群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柠檬苦素各剂量组大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均改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柳氮磺胺吡啶组与柠檬苦素高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柠檬苦素可改善UC模型大鼠肠道损伤及肠道菌群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MGB1/RAGE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损伤 肠道菌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柑橘籽类柠檬苦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夜梅 李江南 +3 位作者 尹会平 张耀海 苏学素 焦必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80,I0007,共8页
为建立柑橘籽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绿色环保提取方法,该研究制备了13种天然低共熔溶剂,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柑橘籽中提取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3种主要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柠檬苦素、... 为建立柑橘籽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绿色环保提取方法,该研究制备了13种天然低共熔溶剂,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柑橘籽中提取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3种主要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柠檬苦素、诺米林和黄柏酮)。与传统乙醇溶剂(体积分数80%)相比,由氯化胆碱和甲酸(物质的量之比1∶4)组成的天然低共熔溶剂具有较好的提取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含水量、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含水量12%(体积分数)、液固比10∶1(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4 min为最佳提取工艺,类柠檬苦素得率为13.87 mg/g。该研究表明,制备的天然低共熔溶剂可以作为从柑橘籽中提取类柠檬苦素的替代溶剂,为进一步应用天然低共熔溶剂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天然低共熔溶剂 响应面法 柑橘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文凯 徐晓敏 +4 位作者 蒋鑫 沃佳美雪 贾素霞 刘树民 卢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多层次关联网络图。动物实验中,通过灌胃给予小鼠92.7 g/(kg·d)白鲜皮,7 d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脏组织蛋白激酶B1(AKT1)、IL-6、TNF-α、肿瘤蛋白p53(TP53)、胱天蛋白酶3(CASP3)、IL-1β的m RNA表达。应用分子对接验证潜在毒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筛选共得到白鲜皮化学成分14个,预测靶点244个;与肝损伤的交集靶点202个。GO生物过程分析主要涉及基因表达正向调控、凋亡过程的负向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癌症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TNF、IL-17等信号通路等。病理片结果显示,给予白鲜皮后,HE染色小鼠肝组织中可见重度出血,较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核碎裂或溶解;Masson染色显示肝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油红O染色结果有大量脂滴生成。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血清AST、ALT、ALP、LDH及肝脏MDA、TNF-α、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脏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qRT-PCR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相关m 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子对接显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3个白鲜皮的潜在毒性成分与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靶点结合性、亲和力良好。结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柠檬苦素可能是白鲜皮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潜在毒性成分,白鲜皮可能是通过改变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等蛋白的表达,影响能量代谢、细胞分化、炎症、氧化应激及免疫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肝脏,导致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急性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关联网络图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黄柏酮 白鲜碱 梣酮 柠檬苦素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柑橘果实不同部位中3种柠檬苦素类似物的含量
6
作者 秦芸桦 钟世欢 +5 位作者 陈青俊 王京 王岳 叶佳明 陈云义 孙崇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提出了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4个品种柑橘果实的4个部位(油胞层、白皮层、囊衣、果肉)中柠檬苦素、诺米林、黄柏酮含量的方法。取5.0 g均质后的样品,加入5 mL水,涡旋混匀后加入20 mL体积比5∶5的丙酮-乙腈混合溶液,... 提出了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4个品种柑橘果实的4个部位(油胞层、白皮层、囊衣、果肉)中柠檬苦素、诺米林、黄柏酮含量的方法。取5.0 g均质后的样品,加入5 mL水,涡旋混匀后加入20 mL体积比5∶5的丙酮-乙腈混合溶液,混匀后超声提取10 min,离心5 min。用3 mL水活化2 g EMR-Lipid吸附剂,加至上清液中,涡旋30 s,加入5 g质量比1∶4的氯化钠-硫酸镁混合物和15 mg石墨化碳黑,迅速摇匀后离心1 min。吸取全部上清液,于40℃氮吹至近干,残渣用10.0 mL体积比9∶1的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复溶,过0.22μm滤膜,滤液按照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测定。进行色谱分析时,以CAPCELL PAK ADME HR色谱柱作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进行质谱分析时,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显示:3种柠檬苦素类似物的质量浓度在0.10~10.0 mg·L^(-1)内和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0.01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1%~9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5.6%;方法用于30个实际样品的分析,柠檬苦素类似物在不同品种柑橘果实及其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分布差异显著,柚类品种中柠檬苦素类似物总测定值较高且主要分布在囊衣部位,其他品种主要分布在白皮层和油包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柠檬苦素类似物 分布 柑橘果实
下载PDF
柠檬苦素通过靶向Skp2蛋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
7
作者 朱嘉贤 张梦婷 +1 位作者 李盛青 刘永强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4期96-105,共10页
目的 探讨柠檬苦素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能力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MTT实验检测柠檬苦素对NSCLC细胞活性抑制能力;随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低密度细胞增殖、细胞基质胶3... 目的 探讨柠檬苦素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能力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MTT实验检测柠檬苦素对NSCLC细胞活性抑制能力;随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低密度细胞增殖、细胞基质胶3D成球实验评价干细胞特性。接着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柠檬苦素抑制NSCL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通过细胞热位移测定(CETSA)证明柠檬苦素与靶蛋白结合能力;通过分子对接实验模拟柠檬苦素与靶蛋白相互作用位点。最后,通过小分子干扰RNA (siRNA)与S期激酶相关蛋白2 (Skp2)过表达细胞株构建,验证柠檬苦素通过作用Skp2发挥抑制NSCLC增殖的分子机制。结果 柠檬苦素通过诱导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NSCLC细胞增殖,同时显著减弱NSCLC干细胞样特性。柠檬苦素结合Skp2蛋白并下调其蛋白水平,从而促进Skp2底物p27累积。Skp2特异siRNA干扰其表达后显著增强柠檬苦素抑制NSCLC细胞活性能力,而Skp2过表达拮抗柠檬苦素对NSCLC细胞活性抑制能力,进一步验证了柠檬苦素通过靶向Skp2抑制NSCL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结论 柠檬苦素通过靶向Skp2升高抑癌蛋白p27水平,从而抑制NSCLC细胞增殖,为柠檬苦素作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非小细胞肺癌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分子表征
8
作者 梁鑫富 曾泽政 +2 位作者 陈德强 黄丽 董庆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212,232,共8页
[目的]构建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为进一步应用柠檬苦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纳米载体,通过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进... [目的]构建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为进一步应用柠檬苦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纳米载体,通过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当牛血清白蛋白添加量为64 mg,柠檬苦素添加量为4 mg,醇水体积比为5∶1,交联剂添加量为125μL时,交联固化后得到的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52.2±0.5)nm,多分散指数为0.196±0.026,包埋率为(79.21±0.36)%;通过低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呈现圆球形,而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柠檬苦素以无定型或者无序状态被成功包裹在白蛋白中;该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悬浮液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结论]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的柠檬苦素白蛋白纳米粒贮藏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牛血清白蛋白 纳米粒 稳定性
下载PDF
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柠檬苦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9
作者 梁鑫富 董庆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7-44,共8页
为研究柠檬苦素(Limonin,LM)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相互作用,本文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LM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LM能有效淬灭BSA的内源荧光,其淬灭类型为静态淬灭;两者发生相互作... 为研究柠檬苦素(Limonin,LM)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相互作用,本文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LM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LM能有效淬灭BSA的内源荧光,其淬灭类型为静态淬灭;两者发生相互作用可形成1个结合位点,分子间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该相互作用过程为自发反应;紫外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表明,LM与BSA发生相互作用后,可以增加BSA上酪氨酸(Tyr)、色氨酸(Trp)残基微环境的疏水性;通过竞争位点实验及分子对接,发现LM与BSA的结合位点在siteⅠ附近,LM可以与BSA上的Trp-213形成氢键,与Tyr-340/451等残基之间存在范德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分子对接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泡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
10
作者 谭甜霞 姜军华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9-41,57,共4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泡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三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4.6×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B甲醇,C 0.05%磷酸溶液,各流动相配比为30∶20∶50,流速:1.000mL...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泡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三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4.6×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B甲醇,C 0.05%磷酸溶液,各流动相配比为30∶20∶50,流速:1.000mL·min^(-1),检测波长:215nm,柱温:30℃。结果: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三者依次在0.1303~1.6291μg(r=0.9995)、0.0500~0.6251μg(r=1.0000)、0.0354~0.4429μg(r=0.9999)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三者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100.11%(RSD=0.7%)、100.74%(RSD=1.4%)和99.39%(RSD=1.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有着高准确度,适用于泡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含量测定 柠檬苦素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泡吴茱萸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中的柠檬苦素类似物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亮 戚向阳 +2 位作者 董绪燕 李蕙蕙 刘传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0-133,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柑橘中柠檬苦素和诺米林2种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45%乙腈,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在210nm。经考察该方法可行性强,柠檬苦素和诺米林的... 建立了同时测定柑橘中柠檬苦素和诺米林2种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45%乙腈,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在210nm。经考察该方法可行性强,柠檬苦素和诺米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99.91%和98.28%,RSD分别为2.55%和2.30%。因此用该法测定了柑橘中的柠檬苦素和诺米林的含量,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柠檬苦素 诺米林
下载PDF
柑桔果实中柠檬苦素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温靖 施英 +2 位作者 徐玉娟 肖更生 张友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柑桔果实中提取的柠檬苦素对实验动物模型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及扭体实验观察柠檬苦素的镇痛作用;通过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柠檬苦素的抗炎作用。结果:柑桔果实中提取的柠檬... 目的:研究柑桔果实中提取的柠檬苦素对实验动物模型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及扭体实验观察柠檬苦素的镇痛作用;通过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柠檬苦素的抗炎作用。结果:柑桔果实中提取的柠檬苦素能显著提高小鼠福尔马林实验中的痛域;减少扭体次数;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程度。结论:柑桔果实中提取的柠檬苦素对本实验中的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橙汁的脱苦效率 被引量:14
13
作者 高彦祥 陈静 +1 位作者 李绍振 吴伟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74,共4页
研究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橙汁中的柚皮苷、柠檬苦素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过程,及树脂吸附脱苦的效率及脱苦处理对橙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Y7的吸附效果最佳,其对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静态饱和吸附率均达到10 0 .0 0 %吸附平衡时间为4... 研究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橙汁中的柚皮苷、柠檬苦素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过程,及树脂吸附脱苦的效率及脱苦处理对橙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Y7的吸附效果最佳,其对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静态饱和吸附率均达到10 0 .0 0 %吸附平衡时间为4h ,其对柚皮苷的吸附等温线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对柠檬苦素的吸附等温线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脱苦 橙汁 LANGMUIR吸附 吸附等温线 柠檬苦素 吸附平衡时间 柚皮苷 静态吸附 营养成分 树脂吸附 吸附效果 吸附率 模式
下载PDF
金橘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黎继烈 张慧 +2 位作者 王卫 崔培梧 李忠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9,共4页
通过碘量法检测金橘黄酮类及柠檬苦素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柑黄酮类及柠檬苦素类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作用;黄酮类提取物添加量为0.02%时,有显著的抗油脂氧化活性,与VC及VE有协同增效作用;柠檬苦素类提取物添加量为0... 通过碘量法检测金橘黄酮类及柠檬苦素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柑黄酮类及柠檬苦素类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作用;黄酮类提取物添加量为0.02%时,有显著的抗油脂氧化活性,与VC及VE有协同增效作用;柠檬苦素类提取物添加量为0.08%时,有微弱的抗油脂氧化活性,与VC及VE无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且抗氧化作用稳定性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橘 黄酮 柠檬苦素 抗氧化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对柠檬苦素的动态吸脱附性能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静 高彦祥 +1 位作者 吴伟莉 李绍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9,共4页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Y7对橙汁中柠檬苦素动态吸附和解吸过程,系统分析了柠檬苦素在Y7树脂上动态动力学及影响动态吸附曲线和解吸曲线的因素,确定了树脂对橙汁脱苦的最佳工艺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柱操作流速、温度、上柱果汁中柠檬苦素浓度...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Y7对橙汁中柠檬苦素动态吸附和解吸过程,系统分析了柠檬苦素在Y7树脂上动态动力学及影响动态吸附曲线和解吸曲线的因素,确定了树脂对橙汁脱苦的最佳工艺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柱操作流速、温度、上柱果汁中柠檬苦素浓度以及洗脱液浓度。结果表明:树脂吸附最佳工艺参数为,流速1·0mL/min、温度30℃和上柱橙汁中柠檬苦素浓度21·1μg/mL;树脂解吸最佳工艺参数为,流速0·75mL/min、洗脱温度20℃和洗脱液为80%乙醇水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吸脱附性能 大孔树脂 最佳工艺参数 大孔吸附树脂 乙醇水溶液 动态吸附 吸附曲线 系统分析 树脂吸附 洗脱液 解吸 橙汁 动力学 流速 温度 浓度 min 20℃ 脱苦 果汁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两种黄柏及其炮制品中黄柏内酯和黄柏酮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凡 史辑 +2 位作者 赵佳丽 佟连琨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4-637,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柏及其炮制品中黄柏内酯和黄柏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Agilent C18为分析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5℃,体积流量:1.0mL/min作为色谱条件...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柏及其炮制品中黄柏内酯和黄柏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Agilent C18为分析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5℃,体积流量:1.0mL/min作为色谱条件。结果黄柏内酯和黄柏酮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依次为0.720~14.40μg、0.0524~1.04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n=6)依次为100.2%和99.9%;RSD分别为1.7%、1.9%;关黄柏和川黄柏经炮制后,黄柏内酯及黄柏酮的量均有所下降。结论该方法准确,操作较为简便易行,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黄柏及其炮制品中黄柏内酯和黄柏酮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黄柏内酯 黄柏酮 HPLC 定量测定
下载PDF
不同橘核炮制品中柠檬苦素和诺米林的测定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何中燕 裴瑾 +2 位作者 莫书蓉 刘瑛 潘晓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61-1764,共4页
目的考察橘核生品及3种炮制品(橘核麸炒,清炒,盐炙)中柠檬苦素、诺米林的量,探讨炮制对中药橘核成分的影响。方法取橘核生品及3种炮制品,采用冷凝回流的方法提取试样,以HPLC法测定其中的柠檬苦素、诺米林。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 ... 目的考察橘核生品及3种炮制品(橘核麸炒,清炒,盐炙)中柠檬苦素、诺米林的量,探讨炮制对中药橘核成分的影响。方法取橘核生品及3种炮制品,采用冷凝回流的方法提取试样,以HPLC法测定其中的柠檬苦素、诺米林。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室温。结果柠檬苦素在0.049 4~0.494 0 mg/mL,诺米林在0.051 1~1.022 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R2=0.997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和100.10%,RSD值分别为1.27%和1.18%;橘核经炮制后两种有效成分有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橘核质量评价和标准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核饮片 炮制 柠檬苦素 诺米林 HPLC
下载PDF
全果汁柑桔干酒的研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熊曼萍 高铁男 王训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6,60,共3页
以南丰蜜桔、柑等5种柑桔为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和猕猴桃酵母为酿造菌种,进行柑桔干酒的发酵试验及减轻柑桔干酒苦味的方法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桔与柑适合于酿造柑桔干酒,猕猴桃酵母更适合酿造高品质柑桔干酒,低温发酵与低... 以南丰蜜桔、柑等5种柑桔为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和猕猴桃酵母为酿造菌种,进行柑桔干酒的发酵试验及减轻柑桔干酒苦味的方法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桔与柑适合于酿造柑桔干酒,猕猴桃酵母更适合酿造高品质柑桔干酒,低温发酵与低温贮藏有利于提高干酒品质。选择成熟度高的柑桔、柑桔去皮以及灭酶、低温贮存等方法措施有利于减轻柑桔干酒的苦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酒 酿造菌种 果汁 苦味 低温发酵 葡萄酒活性干酵母 去皮 柑桔 南丰蜜桔 猕猴桃
下载PDF
蜜柚果酒脱苦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利君 肖安风 +3 位作者 倪辉 杨远帆 杨秋明 蔡慧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3-37,共5页
本实验采用吸附、添加苦味物抑制剂等方法对蜜柚果酒进行脱苦研究,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活性碳在添加量分别为0.5%和0.4%时吸附效果最好,β-环糊精、白砂糖用量分别为0.4%和1.5%时脱苦效果最好,硅胶在0.3%时... 本实验采用吸附、添加苦味物抑制剂等方法对蜜柚果酒进行脱苦研究,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活性碳在添加量分别为0.5%和0.4%时吸附效果最好,β-环糊精、白砂糖用量分别为0.4%和1.5%时脱苦效果最好,硅胶在0.3%时对柠檬苦素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脱苦试剂的最佳组合为0.3%的大孔吸附树脂、0.3%的活性碳、0.2%的硅胶、0.2%的β-环糊精和添加1%白砂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果酒 柚皮苷 柠檬苦素 脱苦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柑橘果肉中柠檬苦素和柚皮苷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丁帆 刘宝贞 +2 位作者 王壮 邓秀新 徐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将国庆1号和国庆3号温州蜜柑的成熟果实分别贮藏在4℃和常温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贮藏过程中果肉主要苦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成熟果肉中检测不到诺米林,采后0d柚皮苷含量为柠檬苦素的10倍以上;在4℃和常温贮藏时,... 将国庆1号和国庆3号温州蜜柑的成熟果实分别贮藏在4℃和常温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贮藏过程中果肉主要苦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成熟果肉中检测不到诺米林,采后0d柚皮苷含量为柠檬苦素的10倍以上;在4℃和常温贮藏时,柠檬苦素和柚皮苷含量总体上均呈增加的趋势,有一定波动,但冷库贮藏时变化较剧烈;国庆1号受低温影响较大,使其在几个时期的2种苦味物质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4℃低温贮藏利于苦味物质的增加,柠檬苦素尤甚,而贮后0~20d是其敏感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 柠檬苦素 柚皮苷 贮藏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