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磷水平下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及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的生长响应与磷吸收累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沈乂畅 张世熔 +2 位作者 穆彦彤 刘艳婷 李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和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的生长响应和磷累积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磷处理浓度(0、5、10、15、20、25、30mg·kg-1)的升高,水麻的株高、根长及生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和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的生长响应和磷累积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磷处理浓度(0、5、10、15、20、25、30mg·kg-1)的升高,水麻的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升高,而醉鱼草各处理间的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水麻地上部和根部最大磷含量分别为7.57、5.07g·kg-1,醉鱼草分别为3.75、4.08g·kg-1;水麻地上部最大磷累积量为103.32mg·pot-1,而醉鱼草仅为18.07mg·pot-1;水麻和醉鱼草地上部磷富集系数分别为7.41~12.93和1.95~5.06,迁移系数分别为1.47~2.33和0.87~1.08。综上所述,水麻在富磷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磷累积能力,醉鱼草也能适应富磷环境,但其磷累积能力较弱。因此,水麻和醉鱼草都具有高效移除土壤中过剩磷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麻 醉鱼草 植物修复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下载PDF
醉鱼草凝胶制剂成型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梅凌 严绪华 +1 位作者 黄中强 方振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研究醉鱼草凝胶制剂的最佳成型性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醉鱼草中的有效成分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醉鱼草凝胶制剂制备的工艺条件,以凝胶剂的外观形态、稳定性、涂展性、均匀性为考察指标,考察卡波姆940、丙二... 目的研究醉鱼草凝胶制剂的最佳成型性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醉鱼草中的有效成分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醉鱼草凝胶制剂制备的工艺条件,以凝胶剂的外观形态、稳定性、涂展性、均匀性为考察指标,考察卡波姆940、丙二醇和氮酮以及pH调节剂的用量对凝胶剂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醉鱼草凝胶剂的最佳处方是:卡波姆-940用量为1.25 g,丙二醇用量为18 g,氮酮用量为3.5 g,pH调节剂用量为1.25 g。结论该研究筛选出的醉鱼草凝胶剂成型性工艺条件稳定、方法简单、可行性高,为醉鱼草凝胶剂的制备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凝胶剂 成型工艺
下载PDF
醉鱼草内生细菌ZJ1的生物学特性及防病促生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晓璐 张文静 +4 位作者 吕红 秦楠 赵晓军 殷辉 任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4,共9页
为推动生物防治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株ZJ1的致死温度和酸碱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ZJ1的致死温度为96℃、可存活20 min;致死pH为≤4或≥14。而生物膜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金属离子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帮助生防... 为推动生物防治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株ZJ1的致死温度和酸碱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ZJ1的致死温度为96℃、可存活20 min;致死pH为≤4或≥14。而生物膜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金属离子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帮助生防菌株更好地定殖在植物表面,发挥生防功能。采用菌膜检测法观察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菌株ZJ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3%的Zn2+、Mn2+、Cu2+和Fe2+会抑制菌株ZJ1产生生物膜,但同浓度的Mg2+、K+均可促进菌株ZJ1生物膜的产生;进一步采用96微孔板定量法对菌株ZJ1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ZJ1为强生物膜形成株。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ZJ1发酵液10×稀释液对番茄早疫病的保护效果最高,达到95.54%,菌株ZJ1发酵液200×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效果最高达,到91.99%。综合考虑菌株ZJ1对两种病害的治疗和保护效果,菌株ZJ1发酵液稀释200×防治效果最好。且菌株ZJ1发酵液10~200×均具有促生效果。因此,菌株ZJ1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微生物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内生细菌 生物学特性 防治效果 促生作用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以军 任亚硕 +2 位作者 吴德玲 张伟 汪天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建采用Welch Ultimate AQ-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0∶40∶2)系统,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为25℃。结果木犀草素进样量在0.0432~0.432 0μ...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建采用Welch Ultimate AQ-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0∶40∶2)系统,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为25℃。结果木犀草素进样量在0.0432~0.432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15%;RSD=1.87%(n=6)。结论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木犀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FRUIT of Buddleja lindleyana Fort.
下载PDF
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陆江海 赵玉英 +2 位作者 乔梁 方怡鸥 黄勤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研究醉鱼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 ,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 ,香草酸、大豆异黄酮、二十八碳酸、β 谷甾醇葡萄糖苷、豆甾醇葡萄糖苷、α 菠甾醇葡萄糖苷、白桦脂酸。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 目的 :研究醉鱼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 ,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 ,香草酸、大豆异黄酮、二十八碳酸、β 谷甾醇葡萄糖苷、豆甾醇葡萄糖苷、α 菠甾醇葡萄糖苷、白桦脂酸。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大豆异黄酮 中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醉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陆江海 黄勤安 +2 位作者 赵玉英 乔梁 方怡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研究醉鱼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其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10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α-菠甾醇 ( )、豆甾醇 ( )、β-谷甾醇( )、熊果酸 ( )、齐墩... 目的 研究醉鱼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其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10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α-菠甾醇 ( )、豆甾醇 ( )、β-谷甾醇( )、熊果酸 ( )、齐墩果酸 ( )、二萜类化合物 phenanthrene( )、二十四烷酸 - α-单甘油酯 ( )、二十九烷 ( )、蒙花苷 ( )和 6 - O-香草酰筋骨草苷 ( )。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蒙花苷 6-O-香草酰筋骨草苷 α-菠甾醇 豆甾醇 熊果酸
下载PDF
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杀螺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韩邦兴 陈钧 +3 位作者 郝蕾 周晓坤 韩方岸 李龙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研究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内生真菌LL3026(Colletotrichum sp.)发酵液的杀螺作用、活性部位及其热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方法采用烧杯浸杀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LL3026发酵液醇浸膏水溶液对湖北钉螺的杀灭作用,同时设1mg/... 目的研究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内生真菌LL3026(Colletotrichum sp.)发酵液的杀螺作用、活性部位及其热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方法采用烧杯浸杀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LL3026发酵液醇浸膏水溶液对湖北钉螺的杀灭作用,同时设1mg/L氯硝柳胺水溶液和去氯离子水为对照。采用溶剂系统分离法分离LL3026发酵液的不同极性部位,并比较各极性部位的杀螺活性。该菌发酵液醇浸膏水溶液于不同温度(30~100℃)、不同时间(30~150min)处理后,进行杀螺试验,检测其热稳定性。在25℃、不同光照强度(分别照射1~9d)条件下,测定其光照稳定性。结果施药后24、48和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0.11、3.43和1.55mg/L。分离LL3026发酵液,获得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等不同极性部位,其低极性部位的乙醚相杀螺效果最好,24、48和72h杀螺率均为100%。在80℃加热120min后,发酵液活性物质热稳定性好,杀螺率为100%。3600lx强度光照9d的发酵液的杀螺活性较强,其48h杀螺率为86.7%。结论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具有较好的杀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内生真菌 LL3026 湖北钉螺 杀螺剂
下载PDF
醉鱼草扦插试验初报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艳英 叶彦辉 +1 位作者 洛桑 阿旺顿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72,共4页
为了迅速扩大醉鱼草在西藏的苗木数量,对其扦插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ABT-1号生根粉和不同基质对醉鱼草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浓度ABT-1号生根粉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差异显著,其中200 mg/L浸泡2 h的效果最好,... 为了迅速扩大醉鱼草在西藏的苗木数量,对其扦插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ABT-1号生根粉和不同基质对醉鱼草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浓度ABT-1号生根粉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差异显著,其中200 mg/L浸泡2 h的效果最好,生根率可以达到86.7%,比对照提高了92.24%;不同基质配比下生根率、生根数、平均生根长度和新生枝条长度差异均显著,其中使用土壤︰腐殖质︰纯沙子=1︰1︰1配比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73.2%,生根数达到3.7条,平均生根长度达到5.17 cm,新生枝条长度达到8.3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扦插 生根粉 基质 西藏
下载PDF
醉鱼草果实三萜类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德玲 汪洋奎 +3 位作者 王训翠 刘劲松 金传山 张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4-1887,共4页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的三萜类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含有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MTT法评价了化合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oleanane,α-L-...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的三萜类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含有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MTT法评价了化合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oleanane,α-L-msnnopyranoside derive(1)、13,28-epoxy-3β,23-dihydroxy-11-oleanene(2)、3,23,28-trihydroxyoleane-11,13(18)-diene(3),并对化合物1~3进行了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首次对化合物1进行了波谱学数据的报道,首次对化合物1~3进行了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化学成分 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下载PDF
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俞浩 任亚硕 +2 位作者 吴德玲 许凤清 张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760,共3页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小麦黄素(2)...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小麦黄素(2)、金合欢素(3)、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4)、蒙花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黄酮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植物内生真菌杀螺活性菌株筛选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邦兴 陈钧 +4 位作者 周晓坤 房伟伟 刘一丹 郝蕾 牛成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15-318,共4页
分别从醉鱼草和水菖蒲中分离出99、103株内生真菌,按照WHO杀螺剂浸泡试验法观察不同内生真菌以及不同浓度发酵液杀螺效果,用河虾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对非靶水生生物毒性。结果表明LL3026、S38、S21菌株发酵液有较高的杀螺活性,发酵液浓度... 分别从醉鱼草和水菖蒲中分离出99、103株内生真菌,按照WHO杀螺剂浸泡试验法观察不同内生真菌以及不同浓度发酵液杀螺效果,用河虾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对非靶水生生物毒性。结果表明LL3026、S38、S21菌株发酵液有较高的杀螺活性,发酵液浓度为10%时,钉螺死亡率为100.0%;对河虾急性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水菖蒲 内生真菌 钉螺 杀螺活性
下载PDF
醉鱼草果实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德玲 汪洋奎 刘劲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7-2109,共3页
目的研究采集于安徽省的醉鱼草果实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醉鱼草果实渗漉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采集于安徽省的醉鱼草果实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醉鱼草果实渗漉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13,28-epoxy-3β,23-dihydroxy-11-oleanene(Ⅰ)、3,23,28-trihy-droxyoleane-11,13(18)-diene(Ⅱ)、木犀草素(Ⅲ)、胡萝卜苷(Ⅳ)、Yunganogenin J(Ⅴ)、echinatic-acid(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醉鱼草果实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Ⅱ、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Ⅴ、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三萜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木犀草素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总三萜含量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亚硕 吴德玲 +3 位作者 张伟 郑传柱 金传山 刘劲松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建立醉鱼草果实中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高氯酸系统显色,在540nm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齐墩果酸在2.45~24.5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59 4 c-0.037 9,r=0.... 目的建立醉鱼草果实中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高氯酸系统显色,在540nm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齐墩果酸在2.45~24.5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59 4 c-0.037 9,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28%,相对标准偏差为1.59%(n=6),所测得醉鱼草果实中总三萜含量为4.1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重现性好,适用于醉鱼草果实中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总三萜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醉鱼草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洋奎 吴德玲 +1 位作者 刘劲松 刘守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含有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的3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醇(1)、β-谷甾醇(2)、13,28-epoxy-23-hydroxy-11-ole...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含有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的3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醇(1)、β-谷甾醇(2)、13,28-epoxy-23-hydroxy-11-oleanene-3-one(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醉鱼草果实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种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果实 分离鉴定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龙泉 任亚硕 +1 位作者 吴德玲 汪天明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建立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系统显色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8.56~51.36 mg· 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 目的:建立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系统显色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8.56~51.36 mg· 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120 C-0.0071,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相对标准偏差为1.74%(n=6),所测得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5.29%。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醉鱼草果实中总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选醉鱼草果实总三萜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炳香 吴德玲 +1 位作者 任亚硕 王权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优选醉鱼草果实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醉鱼草果实总三萜提取率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料液比(D)4个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 目的优选醉鱼草果实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醉鱼草果实总三萜提取率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料液比(D)4个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料液比1∶10,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方法适于醉鱼草果实总三萜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总三萜 紫外分光光度法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醉鱼草内生细菌ZJ1的抑菌作用及其脂肽类抑菌代谢产物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璐 刘晓峰 +3 位作者 周建波 殷辉 张宝俊 赵晓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4-442,共9页
为明确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内生细菌ZJ1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代谢物质组成,本研究测定了ZJ1菌株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分离、纯化及鉴定了ZJ1菌株的抗菌物质,还观察和测定了ZJ1菌株代谢物处理后的Botrytis cinerea菌丝生... 为明确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内生细菌ZJ1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代谢物质组成,本研究测定了ZJ1菌株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分离、纯化及鉴定了ZJ1菌株的抗菌物质,还观察和测定了ZJ1菌株代谢物处理后的Botrytis cinerea菌丝生长状态和细胞膜通透性。结果表明:ZJ1菌株对10种病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活菌及发酵液均对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95.69%和94.68%;观察ZJ1菌株代谢物的物理特性发现,其代谢物具有排油能力且出现液滴坍塌现象,进一步检测发现ZJ1菌株脂肽类代谢产物中含有表面活性素和泛革素;以B.cinerea作为指示菌,经ZJ1菌株代谢物处理后,B.cinerea菌丝极少产孢,生长异常,发生断裂;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渗透物质流出,电导率上升。醉鱼草内生细菌ZJ1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其脂肽类代谢产物的鉴定为ZJ1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鉴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内生细菌 抑菌脂肽 表面活性素 泛革素
下载PDF
醉鱼草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燕评 刘小芬 《海峡药学》 2011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建立可用于鉴别醉鱼草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石油醚去除叶绿素,分析10批醉鱼草药材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福建产醉鱼草药材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结论建立的的醉鱼草药材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 目的建立可用于鉴别醉鱼草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石油醚去除叶绿素,分析10批醉鱼草药材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福建产醉鱼草药材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结论建立的的醉鱼草药材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具有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醉鱼草药材的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红外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醉鱼草与巴东醉鱼草的显微鉴定
19
作者 应程 万定荣 +2 位作者 李聪 刘新桥 胡婧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6-708,共3页
目的研究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药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的显微特征,并比较两者的显微结构差异。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研究两者茎和叶的横切面及粉末特征,并比较异同。结果两种植物药茎、叶横切面的显微构造及粉末特征既有许多共性,又各有差异... 目的研究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药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的显微特征,并比较两者的显微结构差异。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研究两者茎和叶的横切面及粉末特征,并比较异同。结果两种植物药茎、叶横切面的显微构造及粉末特征既有许多共性,又各有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的应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鉴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巴东醉鱼草 比较解剖研究
下载PDF
醉鱼草提取液杀苎麻黄蛱蝶活性的研究
20
作者 杨林元 陈丽芬 +2 位作者 贵甫 刘志杰 陈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330-12331,共2页
[目的]为醉鱼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菌水做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醉鱼草叶乙醇浸出液和水浸出液对苎麻黄蛱蝶老龄幼虫的作用效果。[结果]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对苎麻黄蛱蝶老龄幼虫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只有100%浓度的醉... [目的]为醉鱼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菌水做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醉鱼草叶乙醇浸出液和水浸出液对苎麻黄蛱蝶老龄幼虫的作用效果。[结果]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对苎麻黄蛱蝶老龄幼虫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只有100%浓度的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的触杀作用较明显,10 min内杀虫效果可达40%。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对苎麻黄蛱蝶老龄幼虫都有一定的浸杀作用,其中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浓度增至20%时,浸杀效果最好,10 min内死亡率为90%;随后随浓度的提高浸杀效果又逐渐减弱。浓度为75%1、00%的醉鱼草叶水提取液浸杀效果较好,10 min内死亡率都在40%左右。[结论]该研究为苎麻黄蛱蝶的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苎麻黄蛱蝶 触杀效果 浸杀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