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庆峰 高国强 +2 位作者 刘庆想 张政权 胡克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1-535,共5页
采用陶瓷无感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设计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的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该脉冲形成网络采用无感陶瓷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每一个电容器的容值为1.7 nF。电容器采用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钛酸钡作为材料,单个电容器的直径为6... 采用陶瓷无感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设计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的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该脉冲形成网络采用无感陶瓷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每一个电容器的容值为1.7 nF。电容器采用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钛酸钡作为材料,单个电容器的直径为6 cm、高度为4 cm,该电容器在变压器油中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50 kV。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单线型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可在1Ω的匹配负载上获得半高宽220 ns,前沿为40 ns的高压脉冲,能很好满足脉冲功率系统小型化的应用要求。实验研究还表明,设计的低阻抗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在工作电压为44 kV时可在2.5Ω的低阻抗负载上获得脉宽230 ns,前沿约为50 ns的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脉冲形成线 脉冲形成网络 陶瓷电容 低阻抗负载
下载PDF
紧凑型可重复运行的高功率纳秒脉冲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庆峰 高国强 +2 位作者 张政权 刘庆想 胡克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6-960,共5页
讨论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可输出中等高压的百ns脉冲形成技术,其输出波形质量较好;采用磁感应电压叠加技术将该脉冲形成装置输出的中等高压脉冲叠加到应用需求的高电压高功率脉冲。研究表明单个感应模块可在2.8Ω的负载上获得脉... 讨论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可输出中等高压的百ns脉冲形成技术,其输出波形质量较好;采用磁感应电压叠加技术将该脉冲形成装置输出的中等高压脉冲叠加到应用需求的高电压高功率脉冲。研究表明单个感应模块可在2.8Ω的负载上获得脉冲宽度为220ns,前沿为50ns的中等高压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纳秒脉冲源 Marx发生器 脉冲形成线 脉冲形成网络 TESLA变压器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高功率开关
下载PDF
内江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形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爽阳 蔡艳锋 刘福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79,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线路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和线网服务的有效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及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内江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线路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和线网服务的有效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及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内江城市形态模式选择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区域对外依靠干线铁路及城际铁路,区域范围形成环状放射式的线网形态,引导城市由单中心集中式向多中心分散式的空间形态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修形斜齿轮成形磨削中的接触线优化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汪中厚 朱文敏 +1 位作者 李刚 耿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65-1671,共7页
基于接触线方程是一个超越方程,砂轮安装角和接触线形态之间的关系无法用明确的函数表示的情况,首先以接触线形态的三个评价参数(超程量、偏移量、偏置量)为目标函数,以砂轮安装角为变量,建立接触线优化模型。其次在评价参数的求解过程... 基于接触线方程是一个超越方程,砂轮安装角和接触线形态之间的关系无法用明确的函数表示的情况,首先以接触线形态的三个评价参数(超程量、偏移量、偏置量)为目标函数,以砂轮安装角为变量,建立接触线优化模型。其次在评价参数的求解过程中,引入神经网络来求解,以砂轮安装角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接触线形态的评价参数为网络的输出,训练神经网络,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不仅能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点。最后以一种直线齿端齿向修形斜齿轮为例进行接触线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小修形斜齿轮成形磨削中的磨削误差。磨齿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磨削 接触线优化 神经网络 磨削误差
下载PDF
Tesla-PFN型长脉冲功率源加载线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锐 张喜波 +3 位作者 苏建仓 彭建昌 国文辉 王利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93-2896,共4页
为解决Tesla-PFN型长脉冲功率源在高电压下多个加载线串联时加载线之间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对一种环形串联加载线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重点解决了加载线与形成线的阻抗匹配及加载线的高压绝缘问题。优化了过渡段结构,使形成线与加载线... 为解决Tesla-PFN型长脉冲功率源在高电压下多个加载线串联时加载线之间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对一种环形串联加载线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重点解决了加载线与形成线的阻抗匹配及加载线的高压绝缘问题。优化了过渡段结构,使形成线与加载线阻抗匹配较好,输出脉冲顶部平坦;利用静电场分析软件计算了加载线的电场分布,通过调整屏蔽环的形状和位置使电场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LA变压器 脉冲形成网络 加载线 阻抗匹配 高压绝缘
下载PDF
非对称非均布负荷下配电网线损改进算法 被引量:9
6
作者 丁坚勇 陈丹 杨东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87-1991,共5页
配电网络是指二次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直接或降压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具有网络复杂,电压低,网损大的特点。三相不对称运行是低压配电网的主要特点,目前低压线损的理论计算问题大多是采用近似等效的简化算法。为方便和较精确地计算线损,针... 配电网络是指二次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直接或降压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具有网络复杂,电压低,网损大的特点。三相不对称运行是低压配电网的主要特点,目前低压线损的理论计算问题大多是采用近似等效的简化算法。为方便和较精确地计算线损,针对低压配电网络的结构特点和实际运行情况在综合比较分析了各种算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计及三相不对称和负荷分布不均匀性的低压配网理论线损改进算法,用C++ Builder编程和算法分析的结果表明:改进新算法结合了各种算法的优点,算法不设置过多的简化假设条件,因而更符合低压配电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网 负荷分布 三相不平衡 线损 竹节法 负荷形状系数
下载PDF
单开关调制的PFN型层叠Blumlein线发生器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加金 杨建华 +2 位作者 张建德 高飞 张慧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4-1418,共5页
采用平板线加载的陶瓷电容型脉冲形成网络(PFN)构成了单开关调制的层叠Blumlein线发生器。采用传输线理论对短路寄生传输线的短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短路寄生传输线的阻抗可以等效为耦合电感在主传输线的放电频率下产生的感抗... 采用平板线加载的陶瓷电容型脉冲形成网络(PFN)构成了单开关调制的层叠Blumlein线发生器。采用传输线理论对短路寄生传输线的短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短路寄生传输线的阻抗可以等效为耦合电感在主传输线的放电频率下产生的感抗。Pspice软件模拟表明,层叠线Blumlein线的电压叠加效率随耦合电感增加而增加。提出了一种磁环增感方法,在4级层叠Blumlein线上实现了3.1倍的脉冲电压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形成网络 层叠Blumlein线 寄生传输线 耦合电感
下载PDF
网上形成性考核:推进和深化网上教学的抓手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吉成 王德寿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首批参加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试点的课程试点情况为基础,分析了考核改革试点对推进和深化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认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是推进和深化网上教学的抓手。搞好网上教学,要以基于网络的考核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 以首批参加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试点的课程试点情况为基础,分析了考核改革试点对推进和深化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认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是推进和深化网上教学的抓手。搞好网上教学,要以基于网络的考核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设计,并且系统联动,改善网络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推进以网络为手段的远程教育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考核改革 网络考核 网上教学
下载PDF
基于脉冲形成线的脉冲方波电源设计
9
作者 李玺钦 丁明军 +1 位作者 赵娟 马成刚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28,共3页
为研究某种高压氧化锌(ZnO)陶瓷压敏电阻的特性,设计了用于该电阻测试所需的高压脉冲方波电源。利用脉冲形成开关和高压脉冲形成线网络相结合的原理,采用固体半导体开关器件来产生触发脉冲信号。运用场畸变火花开关作为脉冲形成开关,去... 为研究某种高压氧化锌(ZnO)陶瓷压敏电阻的特性,设计了用于该电阻测试所需的高压脉冲方波电源。利用脉冲形成开关和高压脉冲形成线网络相结合的原理,采用固体半导体开关器件来产生触发脉冲信号。运用场畸变火花开关作为脉冲形成开关,去控制由脉冲形成线网络构建的储能单元进行放电。再通过应用脉冲变压器进行传输与能量变换后,最终在这种高压ZnO陶瓷压敏电阻负载上,实现输出电压幅度不大于40 kV、脉冲宽度不小于4μs、脉冲前沿不大于1μs的高压脉冲方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 脉冲形成开关 脉冲形成线网络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水火弯板局部收缩量建模研究
10
作者 刘玉君 张迪夫 +1 位作者 纪卓尚 戴寅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7-801,共5页
以实船板水火加工成型的测试数据为样本,应用改进的BP网络,分别建立了帆型曲板的最大收缩长度、收缩面积的7参数和5参数的4个神经网络模型. 介绍了网络的结构设计及其训练过程,进行了网络的误差分析;算例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 以实船板水火加工成型的测试数据为样本,应用改进的BP网络,分别建立了帆型曲板的最大收缩长度、收缩面积的7参数和5参数的4个神经网络模型. 介绍了网络的结构设计及其训练过程,进行了网络的误差分析;算例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成型 数学模型 BP网络 局部收缩量 船板
下载PDF
脉冲形成网络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道国 《现代电子》 1998年第2期22-27,共6页
脉冲形成网络是雷达发射机的关键元件之一,随着雷达总体要求的提高和器件水平的发展,该元件的设计和研制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网络型式的选择、节数的确定、波形调试、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等几个不同的侧面... 脉冲形成网络是雷达发射机的关键元件之一,随着雷达总体要求的提高和器件水平的发展,该元件的设计和研制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网络型式的选择、节数的确定、波形调试、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等几个不同的侧面对PFN的设计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调制器 脉冲形成网络 雷达发射机 介质损耗
下载PDF
宽带光纤网络双波束形成系统
12
作者 薛余网 桂华 周友源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91-395,共5页
描述了由激光二极管、光纤和接收光二极管构成的光纤网络波束形成系统,它用8个半波振子组成一个实验装置,能同时产生2个互相独立的波束,工作频率为300MHz~500MHz。
关键词 光纤微波延迟线 波束形成 相控阵雷达 延迟线
下载PDF
级间耦合传输线脉冲变压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喻斌雄 苏建仓 +3 位作者 李锐 赵亮 张喜波 王俊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2-265,共4页
级间有耦合传输线的脉冲变压器除第一级传输线外所有传输线均绕制在同一磁芯上。利用电路等效法对该变压器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采用其他绕线结构的传输线变压器,该传输线变压器的顶降更低,而且仅需要一块磁芯。根据该设计方法... 级间有耦合传输线的脉冲变压器除第一级传输线外所有传输线均绕制在同一磁芯上。利用电路等效法对该变压器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采用其他绕线结构的传输线变压器,该传输线变压器的顶降更低,而且仅需要一块磁芯。根据该设计方法,研制了一台四级传输线脉冲变压器,变压器的输入阻抗为4.2Ω,输出阻抗为67.7Ω。利用该变压器对脉冲形成网络(PFN)形成的脉冲进行电压变换,变压器匹配负载上输出电压脉冲脉宽为120 ns,前沿为20 ns。该脉冲幅值是PFN对4.2Ω负载直接放电形成脉冲幅值的4倍,且两者波形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变压器 电路等效法 次级寄生线 脉冲形成网络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对换乘便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蒋玉琨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和换乘特点的分析,给出轨道交通线路及线网通达性的量化描述方法。对典型线网通达性的理论计算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放射形线网比方格形线网的通达性好,便于换乘;在方格形线网中增加平行线路、斜向线路和环状线...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和换乘特点的分析,给出轨道交通线路及线网通达性的量化描述方法。对典型线网通达性的理论计算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放射形线网比方格形线网的通达性好,便于换乘;在方格形线网中增加平行线路、斜向线路和环状线路(或弧形线路),对提高线网通达性的贡献依次为较小、较大和最大;在多条线路的交叉点设置换乘站和客运交通枢纽,是提高整个线网通达性、方便乘客换乘的有效措施。通过与莫斯科地铁线网比较,分析北京地铁线网通达性和换乘便捷性方面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应该适时选择适宜的线网节点建造多线换乘的客运枢纽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路网规划 线网形态 通达性 换乘站
下载PDF
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设计
15
作者 马勋 李洪涛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7期174-177,共4页
为了产生驱动高阻脉冲X光管的快前沿平顶脉冲,开展了级联B线主要组成单元Blumlein型脉冲网络的研究。在网络阻抗和电长度一定时,从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级数、级电容杂散电感、开关参数和隔离电感4个方面开展了影响输出脉冲前沿、过... 为了产生驱动高阻脉冲X光管的快前沿平顶脉冲,开展了级联B线主要组成单元Blumlein型脉冲网络的研究。在网络阻抗和电长度一定时,从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级数、级电容杂散电感、开关参数和隔离电感4个方面开展了影响输出脉冲前沿、过冲、顶降、反冲和预脉冲因素的研究。研究表明级电容杂散电感和开关导通电阻使输出脉冲严重畸变。实验表明设计的网络阻抗7.8Ω,输出脉宽65.2 ns,前沿18.6 ns,与预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 X光机 级联传输线 脉冲畸变
下载PDF
新时代陕西省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必松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1,共7页
为推动新时代陕西省交通强省建设,以陕西省铁路为对象,对其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陕西省铁路网现状规模、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与周边省市进行对比,探寻陕西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铁路运输需求进行预测... 为推动新时代陕西省交通强省建设,以陕西省铁路为对象,对其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陕西省铁路网现状规模、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与周边省市进行对比,探寻陕西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铁路运输需求进行预测,结合新时代陕西省铁路发展诉求,分年度提出铁路网发展目标、规划方案。最后从路网规模、覆盖率、时效性、货运网能力等角度进行方案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陕西省最终将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高速铁路网、“一核双环六辐射”城际铁路网以及“四纵八横三辐射”干线铁路网的线网结构,下一步需从运营成本、资金筹措方案及防范债务风险等方面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陕西省铁路网 路网规划 线网形态 运输需求预测
下载PDF
地铁车站内CPⅢ平面控制网网形设计
17
作者 瞿静庵 张江 余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10期217-219,共3页
将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体系特别是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改进了传统的地铁控制网和轨道精调作业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轨道的平顺性,但在地铁车站内布设CPⅢ控制网极易受到站台遮挡。为了顺利布设轨道控制网、提高地下... 将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体系特别是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改进了传统的地铁控制网和轨道精调作业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轨道的平顺性,但在地铁车站内布设CPⅢ控制网极易受到站台遮挡。为了顺利布设轨道控制网、提高地下车站内CPⅢ控制网的相对精度,提出了整体构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Ⅲ控制网 多线并行 网形设计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工业自动生产线及网络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
18
作者 葛云涛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6期87-88,92,共3页
针对我国高等院校自动控制领域的实验教学要求,以及目前工业自动生产线及网络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考虑到目前对应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设备,提出了对工业自动生产线及网络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实验平台基于流水线单元化、控制方式... 针对我国高等院校自动控制领域的实验教学要求,以及目前工业自动生产线及网络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考虑到目前对应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设备,提出了对工业自动生产线及网络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实验平台基于流水线单元化、控制方式多样化、网络系统多极化的设计思路,能够将理论学习和工业控制现场实际结合起来,把理论内容应用到工业实际中去,并可以提高学生手脑结合、开拓创新的能力。平台克服了传统教学设备只能单纯验证和偏离工业实际的不足,能够更好地达到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自动生产线 工业网络控制系统 实验教学 实验平台设计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热冲压生产线监控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志同 《科技视界》 2019年第15期38-39,共2页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高强钢热成形工艺的发展和普遍应用,对热冲压成形生产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证生产线高效运行的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工作人员安全都能够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好得到更大的保证。
关键词 高强钢热成形 热冲压生产线 安全性 网络视频监控 生产线特征识别
下载PDF
应用于相控阵雷达的光子晶体慢光波导光实时延迟线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乃迪 寇婕婷 +4 位作者 赵恒 曹国威 王皖君 郭进 冯俊波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5-221,共7页
光子化研究是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趋势,光子晶体以其优异的集成度及光学特性在相控阵雷达光子化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光子晶体波导慢光特性及热光调制原理,设计了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波束形成网路的光实时延迟线。通过优化光子晶体... 光子化研究是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趋势,光子晶体以其优异的集成度及光学特性在相控阵雷达光子化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光子晶体波导慢光特性及热光调制原理,设计了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波束形成网路的光实时延迟线。通过优化光子晶体慢光波导参数,所设计光子晶体光实时延迟线可实现延时量为0~36.69ps的高精度调谐,得到23GHz以上的延时带宽。通过优化实时延迟线群速度随温度的色散特性,温度每变化1℃,延时量变化量在0.36~1.57ps/mm范围内。所提出的基于光子晶体波导的光实时延迟线,可实现延时量的高效、高精度调谐,相对于传统电域波束形成网络,具有集成度高、瞬时带宽大、调谐精度高等优点,为高频段宽带相控阵雷达波束形成网络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光子晶体 相控阵雷达 波束形成网络 光实时延迟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