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ilding up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aftes System and CAD for Linked Tetra-Shaft and Double-Cantilever Flat Flap Gate 被引量:1
1
作者 FuQ满怀 ZhaoZe-b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1999年第2期139-146,共8页
Linked tetra shaft and double cantilever flat flap gate is a new type of structure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but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now adopted in its design.In order to the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 Linked tetra shaft and double cantilever flat flap gate is a new type of structure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but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now adopted in its design.In order to the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type of sluice,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difficult points of design advance,through researching the motion locus & stress coundition of linked tetra shaft system.The writer will build up the mathmatical model and handle it with the computer.Thus,we can achieve the modern de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software of linked tetra shaft syste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ed tetra shaft flap gate shaft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 CAD
下载PDF
Numeric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 Flapping-Typ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Chebyshev-Dyad Linkage
2
作者 Md. Sabbir Alam Hiroyuki Hirahara 《Smart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2017年第2期53-74,共22页
In order to harness wind energy with high coefficients,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s (HAWT), like propeller-type wind turbines, have an advantage in terms of practical utilization because of their scale merit. Howeve... In order to harness wind energy with high coefficients,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s (HAWT), like propeller-type wind turbines, have an advantage in terms of practical utilization because of their scale merit. However, large size and high tip-speed ratio are inherently related to material strength problems and low frequency noise emissions to the environment. In contrast to HAWT, we will discuss a flapping-type turbine driven at low speed. The flapping turbine works using lift force like the HAWT, but employs a new wind turbine concept in the present report. The concept involves the unique flapping motion of a wind blade mounted on a Chebyshev-dyad linkage by which the wing transforms wind energy into mechanical rotation.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numerical estimates are developed to optimize all fundamental parameters of this linkag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esired torque.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primitive optimiz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motion and the trajectory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are demonstrated in order to obtain smooth rotation of the generator-driving shaft.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present turbine can be driven at low speed with a suitable energy conversion rate. Moreover, the practicality of operating slow flapping-type wind turbines is demonstrated, focusing on usage near residential areas or, e.g., on rooftops owing to lower noise. The feasibility of “figure eight” trajectory diversity is discussed along with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ssuming one-blade motion with a variable trajectory for optimization, the smooth motion and required torque at slow rotation speeds are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byshev-Dyad flapPING Turbine VAWT link Mechanism
下载PDF
应用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的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薄圆锥角膜
3
作者 郭林薪 周春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评估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的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XL)治疗过薄圆锥角膜(去上皮后角膜厚度小于400μ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09/2020-12于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治疗圆锥... 目的:评估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的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XL)治疗过薄圆锥角膜(去上皮后角膜厚度小于400μ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09/2020-12于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治疗圆锥角膜患者46例74眼。根据术前最薄点角膜厚度(TCT)分为两组:TCT为400-<450μm的患者行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A-CXL 16例20眼,手术方法为做带蒂角膜上皮瓣并掀开,等渗核黄素滴眼,将角膜上皮瓣重新恢复后,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结束后,刮除角膜上皮瓣。TCT≥450μm的患者行去上皮A-CXL手术30例54眼。随访12 mo,收集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Sirius三维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查结果。结果:术后12 mo,带蒂角膜上皮瓣A-CXL组患者Kmax较术前无差异(P>0.005),去上皮A-CXL组患者Kmax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5)。两组术后12 mo BCVA(LogMAR)、角膜前后表面曲率(K1、K2)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05)。两组各指标术后12 mo与术前变化量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带蒂角膜上皮瓣下等渗核黄素及恢复上皮瓣A-CXL对于TCT为400-<450μm圆锥角膜患者安全可行,与去上皮A-CXL手术控制圆锥角膜进展的趋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圆锥角膜 快速角膜胶原交联 胶原交联 角膜地形图 带蒂角膜上皮瓣
下载PDF
增升装置连式襟翼噪声抑制技术试验研究
4
作者 周国成 陈宝 谭啸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844,共7页
机体噪声控制是当前民用飞机降噪技术研究的热点,增升装置的襟翼边缘噪声是机体噪声的重要组成。为了研究增升装置降噪技术,以L1T2翼型增升装置为对象,设计了两种不同偏角下的连式襟翼模型,通过声学风洞试验对其降噪效果进行研究。采用... 机体噪声控制是当前民用飞机降噪技术研究的热点,增升装置的襟翼边缘噪声是机体噪声的重要组成。为了研究增升装置降噪技术,以L1T2翼型增升装置为对象,设计了两种不同偏角下的连式襟翼模型,通过声学风洞试验对其降噪效果进行研究。采用传声器相位阵列以及远场线阵等测试设备,结合波束形成、声压级积分、频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襟翼偏角和迎角下L1T2增升装置气动噪声特性以及连式襟翼的降噪效果。研究表明:襟翼偏角0°/30°时,襟翼边缘噪声成为L1T2翼型襟翼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并随着迎角的增大而增大;襟翼偏角为0°/20°和0°/30°时,连式襟翼均能产生明显的降噪效果,且偏角越大,降噪效果越明显;此外,连式襟翼的降噪效果随着迎角的增大略有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式襟翼 襟翼边缘噪声 风洞试验 降噪特性 声源定位
下载PDF
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在荣 孙广峰 +3 位作者 王达利 唐修俊 王玉明 韩文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35-1837,共3页
目的探讨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4月,30例足远端创面采用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修复,男25例,女5例,年龄17~55岁。第1、2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17例,第3、4跖... 目的探讨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4月,30例足远端创面采用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修复,男25例,女5例,年龄17~55岁。第1、2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17例,第3、4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13例。皮瓣大小为4cm×4cm^8cm×7cm。皮瓣蒂长3~6cm。皮瓣供区植皮。结果 2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2cm×1cm坏死,21例获随访,平均11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供区无溃疡发生。结论跖背动脉远端穿支蒂链型供血皮瓣可修复足远端创面,手术方法简单、适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足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创面修复 链型皮瓣
下载PDF
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链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鹏 郑有卯 +3 位作者 李宏亮 郑雪峰 王宇龙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链岛状皮瓣修复前臂和手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2侧肘关节以上部位截肢的上肢新鲜标本,10侧采用乳胶灌注肱动脉,2侧用乙酸乙酯和塑料灌注肱动脉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测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的...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链岛状皮瓣修复前臂和手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2侧肘关节以上部位截肢的上肢新鲜标本,10侧采用乳胶灌注肱动脉,2侧用乙酸乙酯和塑料灌注肱动脉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测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吻合情况,并对其外径进行测量。结果以尺骨茎突尖端到手背尺侧第5掌指关节部位作为一个单位长度。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发出的远段皮支2.3支,远段皮支血管聚集点约在第5掌骨颈部,到第5掌指关节的距离占总单位长度的(18.2±7.0)%;近段皮支4.4支,近段皮支血管聚集点约在第5掌骨基底部,到第5掌指关节的距离占总单位长度的(66.4±16.7)%。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在桡尺侧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在手背尺侧浅筋膜内相互吻合,形成与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相平行的皮支链,并营养相应的皮肤。结论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链岛状皮瓣可用于修复手指或前臂较小的皮肤缺损,而且不损伤其主干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 皮支链岛状皮瓣 应用解剖 组织修复
下载PDF
仿生扑翼机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亚锋 宋笔锋 +1 位作者 马红萍 李占科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5,共3页
建立了扑翼飞行器四连杆扑动机构的数学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中的机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结果显示相对于原有机构其优化机构左右扑动角的不对称性降低为原先的17.07%。采用优化机构的扑翼飞行试验表明飞行中扑翼左右机... 建立了扑翼飞行器四连杆扑动机构的数学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中的机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结果显示相对于原有机构其优化机构左右扑动角的不对称性降低为原先的17.07%。采用优化机构的扑翼飞行试验表明飞行中扑翼左右机翼的运动不对称性得到极大改善。从而为扑翼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 四连杆机构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带血管蒂小腿内侧筋膜皮瓣设计改进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8
作者 梁杰 郝新光 罗少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72-74,共3页
目的 :为临床小腿内侧筋膜皮瓣设计改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 32例下肢标本 ,通过动乳胶灌注、墨汁灌注及铸型腐蚀等方法 ,对小腿内侧带血管蒂的筋膜皮瓣进行顺行和逆行转位的可行性探讨。结果 :在小腿内侧区浅、深筋膜层内有一... 目的 :为临床小腿内侧筋膜皮瓣设计改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 32例下肢标本 ,通过动乳胶灌注、墨汁灌注及铸型腐蚀等方法 ,对小腿内侧带血管蒂的筋膜皮瓣进行顺行和逆行转位的可行性探讨。结果 :在小腿内侧区浅、深筋膜层内有一组出现较高 ,口径较粗大的桥式纵行血管链 ;隐动脉血运可通过此血管链到达小腿下段 ;同时该血管链与膝降动脉的隐支以及胫后动脉的筋膜皮支有广泛的吻合。结论 :带隐动脉的筋膜皮瓣往下可延长至小腿下段 ,而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往上可延长取至髌骨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动脉 筋膜皮瓣 血管链 解剖学
下载PDF
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帆 钟雷 +1 位作者 蔡震 杜丽平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918-1919,共2页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范围4cm×4cm~6cm×9cm。皮瓣切取范围5cm×...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范围4cm×4cm~6cm×9cm。皮瓣切取范围5cm×5cm~7cm×10cm。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皮瓣、植皮均成活良好,创面Ⅰ期愈合。10例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好,无破溃。正常穿鞋行走。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是修复跟后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简便、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型穿支蒂皮瓣 网状供血 跟后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基于惩罚机制的OSPF路由振荡抑制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嵩 马琳 刘福强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7期56-57,共2页
在当今的互联网中,路由振荡越来越成为影响网络服务质量的重大因素。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的路由振荡抑制算法。该算法借鉴边界网关协议(BGP)中的路由振荡抑制机制,引入惩罚值的概念,并结合OSP... 在当今的互联网中,路由振荡越来越成为影响网络服务质量的重大因素。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的路由振荡抑制算法。该算法借鉴边界网关协议(BGP)中的路由振荡抑制机制,引入惩罚值的概念,并结合OSPF的特点,将路由振荡抑制转化为相邻路由器之间的链路振荡抑制。仿真模拟显示,本算法可以有效地屏蔽振荡中的链路,大大减少了网络中LSA的产生数量,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振荡 链路振荡 抑制
下载PDF
四联杆双悬臂平面翻板闸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SLGCAD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强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3-68,共6页
四联杆双悬臂平面翻板闸是一种具有新型启闭结构的水闸.但其计算与绘图仍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作者针对其结构特点,按初步设计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文中着重介绍了软件的开发思路,杆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一些编程要点,... 四联杆双悬臂平面翻板闸是一种具有新型启闭结构的水闸.但其计算与绘图仍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作者针对其结构特点,按初步设计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文中着重介绍了软件的开发思路,杆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一些编程要点,可供水工CAD软件开发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四联杆 平面翻板闸 水闸
下载PDF
动态自适应的本地路由振荡避免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芳 陈山枝 +1 位作者 李昕 潘淑文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收敛过程中路由重计算的频繁执行引起路由振荡,影响了网络可用性,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1种适用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网络的本地路由振荡避免机制.该机制通过分析网络收敛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定时器对收敛时间的影... 收敛过程中路由重计算的频繁执行引起路由振荡,影响了网络可用性,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1种适用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网络的本地路由振荡避免机制.该机制通过分析网络收敛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定时器对收敛时间的影响,将路由振荡避免转化为链路振荡避免,从而根据网络当前状态的变化,自适应地调节Hello定时器的值,大大减少了链路振荡引起的路由振荡.通过基于可扩展仿真框架的仿真软件(SSFNET)仿真验证了本机制不仅比现有基于全网的其他机制占用更少的网络资源,而且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振荡 路由振荡 网络稳定性 Hello定时器
下载PDF
民用飞机后缘襟翼机构设计仿真计算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仪志胜 何景武 《飞机设计》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研究了民用飞机后缘襟翼运动机构,并对几种常见的机构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研究连杆滑轨机构,它具有驱动力矩小和襟翼扭转力矩小的特点,并且在飞机起飞时襟翼偏角小,同时有较大的富勒运动。根据连杆滑轨机构的特点和机构学理论,建... 研究了民用飞机后缘襟翼运动机构,并对几种常见的机构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研究连杆滑轨机构,它具有驱动力矩小和襟翼扭转力矩小的特点,并且在飞机起飞时襟翼偏角小,同时有较大的富勒运动。根据连杆滑轨机构的特点和机构学理论,建立数学仿真计算模型,并用C++编写了计算仿真软件。文中针对某飞机后缘襟翼参数,通过计算仿真软件计算出襟翼偏角与富勒运动量、缝隙之间的关系以及驱动角与襟翼偏角、富勒运动量、缝隙之间的关系,取得良好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缘襟翼 连杆滑轨 机构
下载PDF
基于空间连杆机构实现“8”字形运动的扑翼机的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森 郝永平 +1 位作者 李伦 郭梦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6-80,共5页
通过观察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轨迹,并基于空间连杆机构的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实现翅膀两个自由度运动的扑翼机构,通过两个空间连杆机构的相互配合,使翼尖处成功实现了空间“8”字形的运动轨迹,并可以改变扭转角而实现改变攻角的值,为之... 通过观察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轨迹,并基于空间连杆机构的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实现翅膀两个自由度运动的扑翼机构,通过两个空间连杆机构的相互配合,使翼尖处成功实现了空间“8”字形的运动轨迹,并可以改变扭转角而实现改变攻角的值,为之后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 扭转耦合 飞行器 空间连杆机构 "8"字形轨迹
下载PDF
第二掌背动脉远段皮支链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运涛 甘文莉 +1 位作者 彭冲 黄大社 《解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观测第2掌背动脉远段皮支链的组成和分布,为第2掌背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11例成年新鲜手标本,其中10例标本用红色乳胶灌注尺动脉和桡动脉,1例标本用塑料混合液灌注尺动脉和桡动脉制作铸型标本。解剖... 目的观测第2掌背动脉远段皮支链的组成和分布,为第2掌背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11例成年新鲜手标本,其中10例标本用红色乳胶灌注尺动脉和桡动脉,1例标本用塑料混合液灌注尺动脉和桡动脉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测第2掌背动脉远段发出皮支的走行、皮支链的形成、分布和吻合,血管蒂外径和长度。结果在10例乳胶灌注的标本中,5例男性的第2掌背动脉共发出皮支29支,直径为(0.366±0.129)mm,蒂长为(5.956±1.328)mm;5例女性的第2掌背动脉共发出皮支31支,直径为(0.350±0.110)mm,蒂长为(6.196±1.277)mm。通过两样本t检验比较发现男、女第2掌背动脉动脉的直径和蒂长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第2掌背动脉发出的皮支在手背浅筋膜内相互吻合形成皮支链,营养相应的皮肤。桡神经手背支恒定地穿行在第2掌背动脉远段皮支之间。结论依靠第2掌背动脉远段的皮支链作为第2掌背动脉皮瓣的血管蒂,修复手指皮肤的小面积缺损,并可同时修复损伤部位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掌背动脉 皮支链 皮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战术通信网络架构中路由交换策略关键性分析
16
作者 张方巍 张敏 朱力杨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22期98-100,共3页
在战术通信网络架构中运用路由交换协议策略,可以实现多传输链路的自动切换和可靠传输。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通过分析无线/有线混合链路下数据路由控制技术和路由交换网络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邻居震荡抑制... 在战术通信网络架构中运用路由交换协议策略,可以实现多传输链路的自动切换和可靠传输。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通过分析无线/有线混合链路下数据路由控制技术和路由交换网络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邻居震荡抑制技术,阐述战术通信网络架构中路由交换策略的关键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交换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混合链路 邻居震荡抑制
下载PDF
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修复腘窝瘢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修俊 王宝云 +4 位作者 魏在荣 孙广峰 王波 金文虎 王达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探讨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修复儿童或青少年腘窝瘢痕挛缩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12例腘窝瘢痕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17岁,中位年龄12岁。病程6个月~5年,中位时间3年。采用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修... 目的探讨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修复儿童或青少年腘窝瘢痕挛缩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12例腘窝瘢痕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17岁,中位年龄12岁。病程6个月~5年,中位时间3年。采用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修复腘窝瘢痕松解后创面,创面范围6 cm×4 cm^10 cm×7 cm,皮瓣切取范围7 cm×4 cm^12 cm×9 cm;皮瓣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5例,保留腓肠外侧皮神经于供区7例;供区采用游离断层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无臃肿;瘢痕增生明显软化,无增生及破溃;患者无跛行,膝关节活动度达0~180°,下蹬正常。小腿供区植皮平整,无凹陷或瘢痕增生。皮瓣携带皮神经者小腿后下部及足背外侧部分感觉减退或消失;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12~14 mm,平均13 mm。保留皮神经于供区者小腿后外侧早期有麻木不适感,但3~6个月后感觉明显恢复,无感觉缺失;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5~7 mm,平均6 mm。结论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切取时可将皮神经保留于供区,是修复儿童或青少年腘窝瘢痕松解后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 瘢痕挛缩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专用网OSPF链路摆动抑制算法
18
作者 杨洋 陆洋 林孝康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31-934,共4页
该文提出了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链路摆动抑制算法以克服由于无线信道误码率较高而引起的专用网链路摆动问题。该算法核心思想是在保证网络连通性的基础上,评估所有链路性能并对不稳定链路进行动态抑制。链路在被抑制的状态下不... 该文提出了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链路摆动抑制算法以克服由于无线信道误码率较高而引起的专用网链路摆动问题。该算法核心思想是在保证网络连通性的基础上,评估所有链路性能并对不稳定链路进行动态抑制。链路在被抑制的状态下不参加路由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算法参数设置合理的情况下,链路状态广播更新数量和网络同步运行时间等指标可分别改善约35%和10%。OSPF链路摆动抑制算法简单可行,适应于专用网自身特点,可有效提高网络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专用网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链路摆动 抑制 负荷 同步
原文传递
上皮瓣下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原发性圆锥角膜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钰 陈跃国 +1 位作者 夏英杰 杨红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保留上皮瓣的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XL)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7例(17眼),术中先制作完整的上皮瓣,掀瓣后使用0.1%核黄素浸泡角膜基质10min;再应用KXL系统进行紫... 目的探讨保留上皮瓣的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XL)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7例(17眼),术中先制作完整的上皮瓣,掀瓣后使用0.1%核黄素浸泡角膜基质10min;再应用KXL系统进行紫外光照,光照强度30mW/cm2.连续照射4min,总能量7.2J/cm2,最后复位上皮瓣。分别于术前,术后1、3个月,1年检查裸眼视力(UCVA)、显然验光、最佳戴镜矫正视力(BCVA)、haze分级、角膜曲率、圆锥角膜指数(KI)、角膜最薄点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等。采用一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和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d3例患者疼痛评分2级,余均为1级。术后5d所有术眼角膜上皮愈合。术后1年UCVA逐渐提高(F=3.245,P〈0.05);等效球镜度逐渐降低(F=3.466,P〈0.05);角膜平坦曲率(K1)和陡峭曲率(K2)先升后降(F K1=5.572,P〈0.05;R K2=8.659,P〈0.01);KI逐渐降低(F=3.660,P〈0.05);角膜最薄点厚度变薄6%(F=20.501,P〈0.01);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上皮瓣的ACXL控制圆锥角膜进展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治疗结果 上皮瓣 角膜胶原交联术 快速交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