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四圈共生”模式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天一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86-97,I0004,I0005,共14页
非遗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在机械复制时代、后机械复制时代面临不同以往的挑战与机遇,理应探索更多更好的传承传统技艺的方法和理念,而社会共生理论不失为一种发展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理论参照系,即现时代传承人生存于... 非遗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在机械复制时代、后机械复制时代面临不同以往的挑战与机遇,理应探索更多更好的传承传统技艺的方法和理念,而社会共生理论不失为一种发展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理论参照系,即现时代传承人生存于个体无法脱离他者的共生系统之中,基本处在但也不限于处在家庭(家族)共生圈层、族群共生圈层、机械复制共生圈层、网络共生圈层的“四圈共生”里,同时也处在“斥”“补”相应、“危”“机”并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共生“作用力”之中。倘能发挥诸多关系因子之效能,将会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传承人 非遗 技艺传承 社会共生
下载PDF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谈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托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4期73-79,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多元性、多样性、共享性,使非遗的保护传承获得广泛的响应。非遗保护的核心任务是对人而非物的保护,传承人是非遗的载体,负有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本文对非遗传承人制度、传承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了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多元性、多样性、共享性,使非遗的保护传承获得广泛的响应。非遗保护的核心任务是对人而非物的保护,传承人是非遗的载体,负有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本文对非遗传承人制度、传承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了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提高传承人地位、加强教育培训、促进跨界合作等措施,破解当前非遗传承所面临的瓶颈,确保其可持续性发展。同时还讨论了培育传承环境和鼓励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法律法规建设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需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保障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非遗工作方针 传统营造技艺 传承人制度 传承机制
下载PDF
口述史视角下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境况与启示
3
作者 徐巧 吴洪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30期126-129,共4页
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对峨眉武术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学艺历程、知识结构、经济状况等进行分析,揭示峨眉武术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境况。研究表明:峨眉山市地方政府的峨眉武术发展举措以及代表性传承人以武为业的就业选择具有一定启示意... 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对峨眉武术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学艺历程、知识结构、经济状况等进行分析,揭示峨眉武术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境况。研究表明:峨眉山市地方政府的峨眉武术发展举措以及代表性传承人以武为业的就业选择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峨眉武术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主导是重要保障,武术精英群体参与是关键力量,现代化叙事是有效手段。研究认为,峨眉武术传承人还需立足全球视野与时代背景,探索峨眉武术更广阔的展示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峨眉武术 传承人 生存境况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检视与本土化构建
4
作者 黄捷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失等现象,亟须予以解决。现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欠缺理性构建、传承人难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传承人获得利益分享的空间受限和现行法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完备等问题凸显出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实践,可以通过厘清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突破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范围、探索本土化的利益分享制度和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的本土化设计等举措,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保护 利益平衡 知识产权
下载PDF
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命史的学术张力——基于数位赣剧传承人口述史的再研究
5
作者 胡晓东 艾文婷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42,156,共13页
生命史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接通历史、社会、个人的文本阐释通道,是非遗传承人研究的重要利器。赣剧非遗传承人群体作为赣剧艺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者,为赣剧艺术建立了鲜活的生命档案。通过对赣剧传承人群体深入访谈,将数位代表性传承... 生命史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接通历史、社会、个人的文本阐释通道,是非遗传承人研究的重要利器。赣剧非遗传承人群体作为赣剧艺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者,为赣剧艺术建立了鲜活的生命档案。通过对赣剧传承人群体深入访谈,将数位代表性传承人的艺术生命予以裸呈,探究其历史构成、社会维护以及个人创造和文化体验,并从其文化身份构建中透视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命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群体生命史研究从群体叙事角度,关注群体的主体间性与共同主体性,突显集体记忆在群体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以通宏洞微的学术张力揭示文化群体的生命意义和社会语境的深度融洽,突破了以往个体生命史叙事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生命史 身份建构 赣剧 非遗传承人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概念界定、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6
作者 王庆庆 田祖国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以“文化生态学”视角管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文化生态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的概念进行界定,探究... 以“文化生态学”视角管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文化生态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的概念进行界定,探究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认为,文化认同降低、传承人断层、本真性丧失和社会组织缺位是存在的现实困境。从而提出重塑时代价值,提升文化认同;创新传承方式,拓展传承人群体;与旅游融合,构建生态旅游新模式;建立现代社会组织,提高自治能力的破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认同 传承人 村民自治
下载PDF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实施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7
作者 宋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93,共3页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是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参与相关计划实施的院校应从政治政策、法治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研究创新成果课程资源等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新时代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的非...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是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参与相关计划实施的院校应从政治政策、法治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研究创新成果课程资源等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新时代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研培计划 非遗传承人
下载PDF
凋敝与复兴:当代太极拳的传承困境与纾解之道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全海 金玉柱 刘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在现代性演进中,太极拳表面兴盛,实则遭遇传承困境,出现传承异化、失范与物化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体系离散、功夫缺失、各自为政与受众结构失衡等方面。现代社会中钟表时间勃兴、社会浮躁、拳道舍本逐末、传承人及组织思维僵化等因素共同... 在现代性演进中,太极拳表面兴盛,实则遭遇传承困境,出现传承异化、失范与物化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体系离散、功夫缺失、各自为政与受众结构失衡等方面。现代社会中钟表时间勃兴、社会浮躁、拳道舍本逐末、传承人及组织思维僵化等因素共同造就了这一凋敝之困境,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涣散。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部分传承人故步自封,习练者难以超越自身的认知,对太极拳越来越缺乏身体力行与系统觉知,难以感受其内蕴意义,处在浮躁之中,深层文化意义逐渐衰微甚至被消解。纾解太极拳传承困境可采取如下措施:(1)切实关怀传承人,助推功夫化传承;(2)强化组织化联合,促进赛事化传承;(3)打造太极拳名片,合理产业化开发;(4)深挖太极拳思想,夯实故事化传播。这些举措可以深度彰显太极拳的文化个性,促进其整全性发展和技道复兴,期许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贡献太极拳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太极拳传承 传承异化 传承人 身体哲学 技击艺术
下载PDF
县级武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的政策执行困境及精准施策
9
作者 王继帅 胡吉振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阐释S县县级武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的政策执行困境,并提出治理策略。研究认为,政策执行困境包括科层制管理模式造成政策传播衰减,双向漏斗效应导致政策执行失真,以及信息不对称情... 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阐释S县县级武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的政策执行困境,并提出治理策略。研究认为,政策执行困境包括科层制管理模式造成政策传播衰减,双向漏斗效应导致政策执行失真,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境加剧政策执行阻滞等方面。对此提出治理策略:通过遵守契约精神、细化认定指标和协调名额分配等措施,建立认定目标的识别机制;从规则意识、民主评议方式和监督制度等方面,完善协会对传承人推荐的民主评议机制;在专家数据库组建、体育文化经纪人制度引入和评审方式创新等方面,探索“管-评”分离的传承人评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遗保护 县级武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政策执行困境 精准施策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传统武术传承人培养的问题审视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文涛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培养手艺人,何愁“守艺人”,解决好传承人培养问题是推动传统武术现代化传承的迫切需求。通过文献研究、田野反思等以非遗保护纳入体教融合政策为逻辑起点,审视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培养困境,构建培养体系,并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传统武... 培养手艺人,何愁“守艺人”,解决好传承人培养问题是推动传统武术现代化传承的迫切需求。通过文献研究、田野反思等以非遗保护纳入体教融合政策为逻辑起点,审视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培养困境,构建培养体系,并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传统武术传承人培养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是中国式“体”与“教”融合的探索,是教育理性的回归。而面对传承人培养存在制度贯通不畅、资源转换受阻和育人协同离散的困境,应构建活态化的人才培养链和以“师资+课程+平台”为保障的融合互嵌的育人体系;并提出构建引导性协同机制为引领,打造“双循环”育人渠道为主线,彰显系统化课程育人的要素支撑,以建设高质量师资与平台为保障,践行规范化考评机制为牵引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传统武术 传承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天津市非遗“双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理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蒲娇 张航 谷鑫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思想与举措。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资源丰厚,但其中蕴涵的资本优势、产能优势、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思想与举措。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资源丰厚,但其中蕴涵的资本优势、产能优势、内生动能与精神引导作用并未得到完全发挥。因此,基于非遗的原真性、地域性、传播性、综合性、学术性等深入阐释其内在发展逻辑,将有助于推动“双创”理念融入当下非遗项目科学保护、传承人能力提升以及管理人群全面发展的现实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创” 乡村振兴 传承人 发展理路
下载PDF
反思与建构:论我国乡村非遗传承人群的“再教育”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郑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起源、传承、发展于乡村,一代代乡村非遗传承人群通过不断努力实现非遗的价值转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非遗传承人群也面临着老龄化现...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起源、传承、发展于乡村,一代代乡村非遗传承人群通过不断努力实现非遗的价值转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非遗传承人群也面临着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层次偏低等诸多问题。乡村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群和新乡贤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创新传承教育方式,建设“非遗工坊”,培育“乡村工匠”,可以进一步解决我国乡村非遗传承人群“再教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非遗传承人群 “再教育”
下载PDF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逻辑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同步启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在实践层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深层理论角度探究,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外生型”特征是其内在原因,历史条件所致的“中学为体,... 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同步启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在实践层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深层理论角度探究,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外生型”特征是其内在原因,历史条件所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华民族的新发展时期亟待凝聚民族经验、民族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倡导的文化多样性为其提供了外在契机。在高校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活态化传承原则,邀请传承人进课堂是有效途径与重要抓手。传承人的“具身性”特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隐性知识”是根本原因,也是原则方法,同时构成双重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高校职能 课堂教学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非遗传承人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冯旭芳 寿泉洪 王佳桐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40-49,共10页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通过对黄酒酿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的扎根理论分析,探究非遗传承人成长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进而构建其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包括成就动机、行动能力、环境氛围、发...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通过对黄酒酿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的扎根理论分析,探究非遗传承人成长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进而构建其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包括成就动机、行动能力、环境氛围、发展机会和考核激励5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20个子范畴。其中,成就动机与行动能力是影响非遗传承人成长的内部驱动因素;环境氛围、发展机会和考核激励是影响非遗传承人成长的外部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可直接影响非遗传承人的成长,也可通过内部驱动因素间接影响非遗传承人成长。基于此,非遗传承人成长可以从激发非遗传承人内在成就动机、提升个人行动能力、提供更多成长机会、建立完善激励制度四个方面着力,通过关注其情感需求、培育其工匠精神、挖掘其发展潜力、激发其创新活力来促进其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核心要素的若干问题论述
15
作者 程馨 李守培 +1 位作者 曹雪莹 程大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2,96,共8页
传承人认定、身体技艺认证、文化空间认同是体育非遗传承实践的基础和逻辑起点,这些核心要素在体育非遗传承中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中存在行政主导与伦理规范之间的反差、文化取向与实用优先之间的权衡问题;身... 传承人认定、身体技艺认证、文化空间认同是体育非遗传承实践的基础和逻辑起点,这些核心要素在体育非遗传承中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中存在行政主导与伦理规范之间的反差、文化取向与实用优先之间的权衡问题;身体技艺认证中存在史实导向与虚无应对之间的矛盾、身体技艺的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双重问题;文化空间认同中存在系统内部传承中的文化认同降低、外部元素冲击下的传承空间萎缩变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吸收更多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者进入体育非遗传承工作中,构建专业的体育非遗知识体系,践行尊重历史文化的道德底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身体技艺 文化空间
下载PDF
“差序格局”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策略——基于宜兴紫砂传承人口述史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拓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55-63,共9页
基于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现象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构成的特殊社会圈层中亦有普遍性体现。它突出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师徒关系”也是以家庭血缘为中心呈水波纹式向周围扩散并形成社会“圈... 基于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现象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构成的特殊社会圈层中亦有普遍性体现。它突出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师徒关系”也是以家庭血缘为中心呈水波纹式向周围扩散并形成社会“圈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个体既要通过积极“拜师”的“关系实践”与“核心传承人”建构起利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人际关系网络,又要通过“人情”运作的方式实现与“核心传承人”在社会资源方面的利益互惠。“拜师”既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集体意向性”行为和心理观念,也成为社会资源有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普遍行动策略。作为当下一种“社会实在的建构”方式,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情境中理性、适度地运用和防范“关系资本”的异化性发展,学界要有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生存策略 宜兴紫砂 口述史
下载PDF
近20年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研究:回归到“人”的探索
17
作者 周春雨 孙正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续中居于核心位置,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近20年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关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保护、教育等方面。然而,在“物本观...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续中居于核心位置,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近20年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关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保护、教育等方面。然而,在“物本观”非遗保护语境中进行的学术研究,并不能有效激发传承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今后的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研究,可以进入传承人的内心世界,激活传承人对传统医药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促进传承人对传统医药核心价值和核心文化的把握,以推动传承人现代化与非遗创造性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医药 传承人保护 口述志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18
作者 刘垚瑶 马知遥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
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中文教育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现状,提出... 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中文教育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现状,提出丰富必修环节课程内容、培养综合全面的师资力量、系统性的教材编写等将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此外,选取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多形式的课内外教学实践,让文化从文字走向生活,将更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跨文化传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下载PDF
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用药规律研究
19
作者 杜子琪 陈慕镟 +2 位作者 陈怡 曾蕾 廖慧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32-1640,共9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的思路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医案,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病案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的思路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医案,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病案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医案191份,处方191首,涉及中药160味。四诊信息及证型统计显示,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以本虚为主,正虚失调,枢机不利,多脏受累,其中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出现频次≥40次的高频中药有26味,居前5位的中药为百合、党参、山茱萸、白芍、熟地黄。药物的性味以甘平为主,多入肝、心、肾、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15对高置信度药物组合;高频中药的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揭示了以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百合、酸枣仁、丹参、珍珠母为主的核心处方。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女贞子-山茱萸及女贞子-丹参。【结论】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以滋养肝肾为切入点,兼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和解枢机,用药以“甘淡平补”为主,遣方用药与罗元恺教授之学术思想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后诸证 岭南罗氏妇科 罗元恺 当代传承人 滋养肝肾 养心安神 益气健脾 和解枢机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女性非遗传承人的自我身份建构:以高平绣活传承人为例
20
作者 冯叙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6,I0012,共7页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以高平绣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翠林为个案,从其作品风格转变、职业发展路径和自我身份塑造三个方面,考察新时期女性传承人的个人职业调适和身份建构过程,力求全面立体地分析女性传承人这一群体对非...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以高平绣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翠林为个案,从其作品风格转变、职业发展路径和自我身份塑造三个方面,考察新时期女性传承人的个人职业调适和身份建构过程,力求全面立体地分析女性传承人这一群体对非遗延续做出的贡献,能够对未来非遗传承中的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非遗传承人 职业发展 身份建构 高平绣活 赵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