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fication of Lipid Cont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Lipid Classes Present in Microalgae Extracts Scenedesmus sp. for Obtaining Fatty Compounds for Biofuel Production
1
作者 Carolina Vieira Viegas Leonardo Brantes Bacellar Mendes +3 位作者 Rafael Richard João Gisel Chenard Díaz Donato A. G. Aranda Yordanka Reyes Cruz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20年第6期273-287,共15页
Microalgae biomas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ources for obtaining different products of industrial interest such as lipids, fatty acids, carotenoids, proteins and fibers. The li... Microalgae biomas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ources for obtaining different products of industrial interest such as lipids, fatty acids, carotenoids, proteins and fibers. The lipid fraction of microalgae comprises neutral lipids, free fatty acids and polar lipid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stimat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ipid fraction to define the potential for use, either as a raw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or for use for nutraceuticals and/or food purposes. The microalgae </span><i><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cenedesmus</span></i><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 sp. cultivated in a photobioreactor</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 the sky open raceway type</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 was evaluated for lipid content,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lipid component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extracts.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lipid content,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proposed without chemical treatment (use of solvents only) such as chloroform:methanol (2:1 v/v)—Bligh & Dyer, Ethanol, Ethyl acetate:Hexane (1:1 v/v) and others with chemical treatment such as J-Schmid-Bondzynski-Ratzlaff (acid) and saponification (basic).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lipid components present in the extracts, th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technique was used. This made it possible, using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method, to identify the compounds extracted by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that is, it was possible to verify the selectivity of the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In addition, it has been shown that using these methods, widely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as methods of extracting lipids in practice, extract</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s</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 a wide diversity of compounds. The levels of lipids obtained via solvent extraction were up to 50% higher than those obtained with chemical treatment. In lipid extracts, obtained via solvent extraction, the presence of polar compounds, glycerides, carotenoids, pigments and sterols was identified, with up to 53% being composed of an unsaponifiable fractio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thus, presenting low selectivity for extracting fatty components. The acidic and basic treatments applied to the biomass of </span><i><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cenedesmus</span></i><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 sp. showed greater selectivity for obtaining fat components of 71</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47</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 and 94</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nt-size:12px;">99%,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pending on the solvent/method used to quantify the lipids, the selectivity for obtaining the grease fraction, fundamental for conversion into biofuels, varies and the total lipid content may be over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ALGAE lipidS Extraction Saponifiable compounds Biofuels
下载PDF
茵黄益肠合剂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糖、血脂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2
作者 陈维军 庞永诚 +4 位作者 吕锐萍 阮自良 石天杰 陈蕊 殷丽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2期34-36,40,共4页
目的 观察茵黄益肠合剂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糖、血脂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 观察茵黄益肠合剂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糖、血脂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黄益肠合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2组血清FPG、FA、TC、TG、CRP、IL-6、PCT及SA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FPG、TC、TG、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2组FA、S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整个服药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茵黄益肠合剂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显著改善血糖、血脂及炎性标志物水平,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腹泻 脾胃虚弱型 茵黄益肠合剂 血糖 血脂 炎性标志物
下载PDF
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3
作者 陈姿烨 游云 +5 位作者 练欢慧 胡昕 黄晓霞 肖斯立 刘巧瑜 曾晓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3-221,共9页
猪后腿肉片经添加不同浓度的花椒精油[0、2.5%、3.0%、3.5%、4.0%(以肉片质量计)]的腌渍液进行腌渍,最后经裹粉、油炸等工艺制成猪排,探究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精油能显著降低猪排的硫代巴比... 猪后腿肉片经添加不同浓度的花椒精油[0、2.5%、3.0%、3.5%、4.0%(以肉片质量计)]的腌渍液进行腌渍,最后经裹粉、油炸等工艺制成猪排,探究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精油能显著降低猪排的硫代巴比妥酸值、P-茴香胺值、酸价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4%花椒精油腌制的炸猪排硫代巴比妥酸值比对照组(0%)下降了31.25%,表明花椒精油对脂肪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添加花椒精油的炸猪排中新检测出源于花椒精油的具有令人愉悦的风味化合物如醇类(芳樟醇)、烯烃类[(+)-柠檬烯、月桂烯]化合物,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添加花椒精油对炸猪排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显著,新增气味活度值>1的醛类(反-2-辛烯醛和癸醛)、烯烃类[(+)-柠檬烯、月桂烯]等具有清新香气的化合物,说明花椒精油能改善炸猪排原有风味。感官评分结果显示,3.5%花椒精油腌制的炸猪排最受参评人员青睐。研究为预调理油炸肉制品脂质氧化的控制、风味的改善、感官特性的提升提供了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排 花椒精油 脂质氧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合成酚类化合物的脂代谢干扰效应与致肥胖作用
4
作者 刘惠楠 孙振东 +2 位作者 刘倩 周群芳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全球性流行疾病。除了受到遗传和饮食因素的影响外,肥胖的形成与发展也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暴露有关。研究发现一些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机体脂代谢,如促进脂肪细胞...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全球性流行疾病。除了受到遗传和饮食因素的影响外,肥胖的形成与发展也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暴露有关。研究发现一些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机体脂代谢,如促进脂肪细胞形成、引起体内脂质累积增加等,这类物质被称为“环境致肥胖物质”。合成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塑料制品、消毒剂、杀虫剂和食品添加剂等,它们可通过饮食、饮水或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研究显示,合成酚类化合物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可以影响脂肪生成过程、干扰脂代谢,具有致肥胖作用。由于这类物质都具有类似的苯酚结构,因此系统梳理这类化合物脂代谢干扰效应与致肥胖作用,有助于理解其构效关系与潜在健康风险。本文阐述了筛选环境致肥胖物质的3种常用研究模型,即体外分子互作研究模型、细胞成脂分化模型和动物脂代谢实验模型,并比较了各种模型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针对3种合成酚类化合物,即双酚A及其类似物、烷基酚和酚类抗氧化剂,结合其体外细胞与动物实验数据,对这些化合物的暴露现状和脂代谢干扰效应进行了分类描述,从它们对脂肪生成和代谢、肝组织脂代谢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基于近年来脂代谢和致肥胖效应的相关研究,本文归纳总结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干扰脂代谢的内在毒理机制,主要包括核受体调控作用、炎症和氧化应激、肠道微环境、表观遗传和其他信号通路。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针对环境污染物,特别是新污染物,影响机体脂代谢引起肥胖效应研究中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酚类化合物 肥胖 环境致肥胖物质 脂代谢 综述
下载PDF
甲藻甾醇在海洋和湖泊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5
作者 游洋 李婧婧 张恩楼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2-772,共21页
甲藻甾醇(dinosterol)是甲藻(dinoflagellate)细胞膜脂的重要组分,作为甲藻的生物标志物,它具有来源特异性、结构稳定、抗降解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分布于海洋、湖泊等各类沉积载体中,有效记录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的信息。目前,利用甲... 甲藻甾醇(dinosterol)是甲藻(dinoflagellate)细胞膜脂的重要组分,作为甲藻的生物标志物,它具有来源特异性、结构稳定、抗降解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分布于海洋、湖泊等各类沉积载体中,有效记录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的信息。目前,利用甲藻甾醇质量分数及其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开展重建早期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为理解早期气候和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响应提供新视角,因此甲藻甾醇是近年来海洋和湖泊古环境重建研究的热点生物标志物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甲藻甾醇的结构、生物来源及其在海洋、湖泊等环境的分布特征,简要概述且对比甲藻甾醇的几种纯化方法,并在阐述其重建古环境、古气候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甲藻甾醇的古环境指示意义,特别是其质量分数在古生产力重建以及甲藻甾醇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在盐度、降水重建上的研究进展。据此,我们提出甲藻甾醇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甲藻甾醇的具体生物来源、环境因子对甲藻甾醇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甾醇 古环境 单体氢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海洋 湖泊
下载PDF
植物复合饮料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6
作者 黄雅晨 李瑶 +3 位作者 李振港 李琦 杜婷 杜欣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1-8,39,共9页
为探究青钱柳、桑叶及怀山药复合饮料的降血糖功效,以Ⅱ型糖尿病小鼠为研究模型,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饮料低剂量组(150 mg/kg)、饮料中剂量组(300 mg/kg)以及饮料高剂量组(600 mg/kg)。同时设置正常饲养组... 为探究青钱柳、桑叶及怀山药复合饮料的降血糖功效,以Ⅱ型糖尿病小鼠为研究模型,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饮料低剂量组(150 mg/kg)、饮料中剂量组(300 mg/kg)以及饮料高剂量组(600 mg/kg)。同时设置正常饲养组灌胃生理盐水和正常灌胃饮料组(300 mg/kg)。监测小鼠在灌胃期的空腹血糖值、体质量、饮食量及饮水量的变化。灌胃期结束后,检测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糖脂代谢指标、胰腺和肝脏组织病理水平以及胰岛素通路关键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小鼠尽管饮食量有上升趋势,但饮水量均显著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抑制体质量下降效果最佳,体质量仅下降0.63%。同时,各饮料干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均显著降低(P<0.05),以中剂量组降血糖效果最显著,该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血清胰岛素水平、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二甲双胍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降低血脂水平效果最显著(P<0.05)。复合饮料干预各组小鼠肝脏及胰腺组织病变均有明显改善;肝脏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复合饮料 降血糖 Ⅱ型糖尿病小鼠 糖脂代谢 胰岛素
下载PDF
荷叶山楂杜仲叶复配提取物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协同调控作用
7
作者 任思敏 徐维佳 +3 位作者 陈昭闻 王详 侯欢 葛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通过与单一植物提取物相比,探究荷叶、山楂、杜仲叶复配提取物协同血脂调节作用及其机制。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得到荷叶、山楂、杜仲叶以及复配提取物,对高脂饲养的Wistar大鼠进行灌胃,并进行肝脏形态学观察和脂质代谢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通过与单一植物提取物相比,探究荷叶、山楂、杜仲叶复配提取物协同血脂调节作用及其机制。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得到荷叶、山楂、杜仲叶以及复配提取物,对高脂饲养的Wistar大鼠进行灌胃,并进行肝脏形态学观察和脂质代谢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表明,与单一提取物组和高脂模型组相比,复配提取物显著降低大鼠体质量(P<0.05),同时显著改善大鼠血脂代谢(P<0.05)。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复配干预组肝组织中脂滴空泡显著减少,与高脂模型组和单一提取物组相比,复配干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细胞形态具有更明显改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与单一提取物相比,复配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大鼠肝脏PPARα和CYP7A1表达水平(P<0.05),降低小肠中NPC1L1表达水平(P<0.05)和显著升高ABCG5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荷叶、山楂、杜仲叶复配提取物可有效调控大鼠脂质代谢水平,其调节机制通过上调PPARα/CYP7A1基因表达,同时在小肠层面降低NPC1L1和升高ABCG5,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与单一提取物相比,复配具有显著协同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山楂 杜仲叶 复配提取物 脂质代谢紊乱 基因表达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复方三七护脉汤对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李淼鋆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研讨复方三七护脉汤对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确诊为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病例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 目的:研讨复方三七护脉汤对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确诊为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病例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用药,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复方三七护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压、血脂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用药方案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更高,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三七护脉汤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临床用药效果显著,或与其能够清除机体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复方三七护脉汤 血压水平 血脂水平
下载PDF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9
作者 韦昕芳 郭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玄驹胶囊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2例受试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玄驹胶囊进行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血... 目的研究复方玄驹胶囊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2例受试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玄驹胶囊进行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性激素水平、促排卵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在接受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6%vs 72.09%,P<0.05)。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2.29±0.32、3.36±0.51、1.17±0.37、1.57±0.47)vs(2.04±0.28、4.57±0.66、1.56±0.33、2.61±0.58)mmol·L^(-1),均P<0.05];较对照组而言,研究组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下降[(6.16±1.23 vs 9.23±1.38)IU·L^(-1),(1.27±0.35 vs 1.86±0.43)nmol·L^(-1),均P<0.05],雌二醇、促卵泡激素水平上升[(95.32±13.56 vs 82.70±11.15)pg·mL^(-1),(9.11±1.09 vs 7.48±1.22)IU·L^(-1),P<0.05]。研究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成熟卵泡数[(1.02±0.21)cm,(2.18±0.22)个]高于对照组[(0.76±0.25)cm,(1.53±0.26)个](均P<0.05),研究组促排卵天数少于对照组(9.47±0.54 vs 13.39±1.38)d(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3%vs 13.95%,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排卵、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血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玄驹胶囊 二甲双胍 肥胖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脂 排卵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提取物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脂代谢紊乱
10
作者 刘园 金玉良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111,共8页
研究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方剂中的活性成分对高脂饮食小鼠脂代谢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复方中草药方剂(柴胡、决明子、泽泻、黄芪、姜黄、陈皮)中的活性成分,并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高脂日粮组(HFD组)、复方中草药... 研究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方剂中的活性成分对高脂饮食小鼠脂代谢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复方中草药方剂(柴胡、决明子、泽泻、黄芪、姜黄、陈皮)中的活性成分,并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高脂日粮组(HFD组)、复方中草药提取物低剂量组(L-CCME组)、复方中草药提取物高剂量组(H-CCME组)4组,试验为期6周。试验期间每周称重;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清、肝脏和肠道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及肠道中IL-6和TNF-α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I)表达量。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HFD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C和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造模成功。与HFD组相比,H-CCME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束时,与HFD组相比,H-CCME组小鼠TC、TG和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此外,与HFD组相比,H-CCME组小鼠血清和肠道中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脂肪含量升高(P<0.05);与HFD组相比,H-CCME组小鼠肝脏中CPT-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A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提取物能够有效治疗因高脂饲喂导致的脂质代谢异常,且最适添加量为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提取物 高脂饮食 小鼠 脂代谢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心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李井涛 王秀丽 修方强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血脂异常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9月胶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CAD合并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血脂异常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9月胶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CAD合并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n=45)、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阿托伐他汀治疗,n=45),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心功能、血液流变、炎症因子、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01±0.23)mmol/L,低于对照组的(3.61±0.3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06,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上升,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液黏度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炎性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收缩压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AD合并血脂异常老年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炎症指标、血脂水平,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病 血脂异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Lipid Profil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acadamia Nuts (<i>Macadamia integrifolia</i>) Cultivated in Venezuela 被引量:5
12
作者 Alejandra Rengel Elevina Pérez +5 位作者 George Piombo Julien Ricci Adrien Servent María Soledad Tapia Olivier Gibert Didier Montet 《Natural Science》 2015年第12期535-547,共13页
Macadamia nuts (Macadamia integrifolia) grown in Venezuela have showed an average total fat content of 70%. Oleic acid (18:1) was the main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 (51.3%), followed by palmitoleic acid (16:1,... Macadamia nuts (Macadamia integrifolia) grown in Venezuela have showed an average total fat content of 70%. Oleic acid (18:1) was the main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 (51.3%), followed by palmitoleic acid (16:1, 22.6%). The content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 C18:2 and C18:3 represented 5.4%. Thus, MUFAs and PUFAs together constituted more than 80% of the total fatty acids present. Trans-vaccenic acid was also present (3%). As regards to other phytochemical compounds, tocopherols and tocotrienols were not found in the sample, but the presence of squalene was detected.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44.2%) of the extract was produced by the phytochemicals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ds Antioxidant Activity Fatty Acids MACADAMIA Nut PHYTOCHEMICAL compounds
下载PDF
即食肉丸短期贮藏过程中脂质氧化产物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晓倩 张顺亮 +9 位作者 臧明伍 赵冰 王守伟 李素 刘梦 吴倩蓉 刘博文 赵燕 乔晓玲 付晓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4-251,共8页
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的测定,研究即食肉丸常温(25℃)贮藏期间(0、1、2、3、4、5 d)的脂质氧化降解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的测定,研究即食肉丸常温(25℃)贮藏期间(0、1、2、3、4、5 d)的脂质氧化降解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贮藏时间肉丸脂肪酸组成变化,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感官评价研究其挥发性风味物质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即食肉丸贮藏期间,风味、质构等食用品质不断下降,第4天时出现异味,之后劣变程度加速。POV前期(0~3 d)显著升高,后期(3~5 d)变化不显著;TBARS值则由缓慢上升(0~4 d)变为显著升高(4~5 d),羰基值与双烯值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贮藏期间脂质氧化程度不断加深。贮藏期间,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显著降低;共有36种OAV不小于0.1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类物质最多(15种);醛类和醇类的OAV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9.73%~87.58%和10.15%~16.64%。相关性分析发现,分别有4类和2类风味活性物质与脂质氧化和风味感官评分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肉丸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脂质氧化降解 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宇航 尹文婷 +2 位作者 汪学德 朱新亮 胡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7,共11页
本实验系统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感官、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微波产香技术在芝麻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芝麻籽经不同功率(0、180、360、540、720 W和900 W)微波预处理6 min,再经液压压榨制得芝麻油。利用溶剂辅助风... 本实验系统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感官、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微波产香技术在芝麻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芝麻籽经不同功率(0、180、360、540、720 W和900 W)微波预处理6 min,再经液压压榨制得芝麻油。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在芝麻油中鉴定出91种香气活性物质。芝麻油的杂环类气味物质(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和呋喃)总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羰基类气味物质(醛、酮和酯类)总含量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芝麻油的烤芝麻味、坚果味、焦糊味、烟熏味和苦味感官强度逐渐增强,土腥味、木质味和生青味强度持续减弱。微波预处理芝麻籽的出油率(30.02%~31.93%)与功率呈正相关,显著高于生芝麻籽(24.89%)。微波预处理提高了芝麻粕的氮溶解指数(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NSI)(由11.7%升至18.07%)和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由392.18mg/kg增至462.92mg/kg),且最高NSI和生育酚含量分别出现在540W和700W微波预处理后。芝麻油中芝麻酚(13.01~15.78 mg/100 g)、杂环胺(33.19~143.88 ng/g)和多环芳烃(0.40~9.03 ng/g)的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其中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综上所述,适度的微波预处理可以赋予芝麻油浓郁的香气,提高芝麻油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同时提高芝麻粕蛋白的利用价值。因此,微波作为一种新型产香技术在芝麻油加工和芝麻粕蛋白的高值化利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香气活性物质 脂质氧化 木脂素 生育酚 微波
下载PDF
鸡肉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形成机制及脂质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家帅 孙进华 +1 位作者 蒋守群 阮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65-5474,共10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影响鸡肉风味的重要因素,其形成与鸡肉脂肪酸组成以及鸡体内的脂质代谢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总结了鸡肉中主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醛类、醇类、烷烃类、酮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的风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饲粮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影响鸡肉风味的重要因素,其形成与鸡肉脂肪酸组成以及鸡体内的脂质代谢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总结了鸡肉中主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醛类、醇类、烷烃类、酮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的风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饲粮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对鸡肉风味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通过脂质调控的方法改善鸡肉风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风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脂质调控
下载PDF
肉制品中蛋白质、脂质及其相互作用吸附挥发性风味物质机理研究进展
16
作者 聂若彤 魏相茹 +2 位作者 张德权 王振宇 刘欢 《肉类研究》 2023年第4期41-47,共7页
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肉制品品质优劣,蛋白质与脂质是吸附肉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重要基质。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与脂质发生结构变化及相互作用,影响风味吸附程度。本文综述蛋白质、脂质及其复合物吸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子机理,阐... 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肉制品品质优劣,蛋白质与脂质是吸附肉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重要基质。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与脂质发生结构变化及相互作用,影响风味吸附程度。本文综述蛋白质、脂质及其复合物吸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子机理,阐述流变学物理保留、蛋白质-脂质化学作用协同吸附挥发性风味物质机制,并从内源风味物质特性与外源环境因素角度阐明风味物质调控规律,以期为肉制品风味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吸附 蛋白质 脂质 流变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GC-IMS对充氮储藏粳稻风味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超 常乐 +9 位作者 郭啸天 殷月 陶婷婷 倪小颖 赵思琪 丁海臻 刘纪伟 张婷婷 Firew Tafesse Mamo 刘强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1,共9页
本研究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等技术(GC-IMS)探究粳稻充氮储藏期间挥发气体成分(VOCs)的变化趋势,调节粳稻谷含水量为13.5%,结合脂肪酸值、脂肪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规律,探究粳稻充氮气调的储藏效果以及对其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等技术(GC-IMS)探究粳稻充氮储藏期间挥发气体成分(VOCs)的变化趋势,调节粳稻谷含水量为13.5%,结合脂肪酸值、脂肪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规律,探究粳稻充氮气调的储藏效果以及对其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粳稻储藏期间醇类、醛类为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1-戊醛、壬醛和辛醛直接参与了脂质代谢过程。充氮气调对部分直链醇(1-丁醇、1-戊醇、1-己醇)和长碳链线性醛(辛醛、壬醛)的抑制效果显著。通过构建脂肪含量变化动态预测模型,表明低温高浓度氮气储藏对脂肪酸值的抑制效果为63.25%,脂肪酶活性的稳定性可提升193.69%,过氧化氢酶稳定性提升了10.76%。充氮气调储藏可以通过抑制粳稻呼吸作用,降低脂质代谢关键酶的活性,降低了亚油酸代谢速率,改善了脂质代谢挥发性组分的生成,有效减缓了粳稻陈化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氮气调 稻谷 酶活 挥发性有机物 脂质代谢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瑞骐 崔伟 +2 位作者 杨启培 周毅 张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63-2771,共9页
背景:近年来中国传统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较多,并发现多种单味中药、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可以通过靶向信号分子调控骨代谢、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预防和治疗股骨头坏死,已成为了时下研究热点。目的:通过阐... 背景:近年来中国传统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较多,并发现多种单味中药、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可以通过靶向信号分子调控骨代谢、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预防和治疗股骨头坏死,已成为了时下研究热点。目的:通过阐述国内外中医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一些思路。方法:以中文检索词“糖皮质激素、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信号通路、中药复方、氧化应激”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英文检索词“Glucocorticoids,ANFH,Pathogenesis,Signal path,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oxidative stress”等检索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有关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信号通路的文献,按照入选及排除标准共纳入7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中医药可能通过多个信号通路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②三七总皂苷、骨碎补总黄酮和白藜芦醇葡萄糖甙通过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β-catenin蛋白数量以及β-catenin-TCF/LEF复合体形成过程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形成;③生血补髓方、温阳补肾方和骨痹通消方通过干预OPG/RANK/RANKL通路维持成骨-破骨细胞动态平衡和骨稳态;④葛根素、红景天苷、大蒜素和淫羊藿苷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相关骨性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股骨头微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的过程;⑤人参皂苷,通过干预Keapl-Nrf2-ARE信号通路,可下调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表达,从而减弱氧化应激损伤;⑥天麻素、叶黄素和黄芪甲苷Ⅳ通过干预Nrf2/HO-1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改善氧化物质水平;⑦柚皮苷和虎杖苷通过干预Nrf2/ARE信号通路恢复了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脂分化平衡用等;⑧中医药调控骨性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是其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另一种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骨代谢 脂质代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氧化应激 信号通路 综述
下载PDF
氧化对南极磷虾风味特性影响的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
19
作者 樊燕 侯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4-192,222,共10页
该文融合海洋资源、食品化学、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了南极磷虾风味研究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以美拉德反应为模型,探讨了温度和时间对南极磷虾油氧化的影响,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质谱联用技术等解析了特征风味物质,通过主... 该文融合海洋资源、食品化学、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了南极磷虾风味研究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以美拉德反应为模型,探讨了温度和时间对南极磷虾油氧化的影响,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质谱联用技术等解析了特征风味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了温度、时间与特征风味物质形成的相关性,为水产风味物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该综合性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海洋生物制品研发知识的运用,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多学科交叉创新意识,提升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油脂氧化 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越冬前后海马齿脂肪酸和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和变化特征
20
作者 毕正浩 杨芳 +4 位作者 潘渊博 杨玲 林忠州 罗冬莲 周成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54,共15页
海马齿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盐生植物,既是传统野生菜蔬,也在海岸带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北移种植海马齿进行生态修复时,越冬低温的影响是成功与否的首要关注问题,其机制尚待解明。脂肪酸在生物耐受低温中发挥作用,挥发性有机物与脂... 海马齿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盐生植物,既是传统野生菜蔬,也在海岸带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北移种植海马齿进行生态修复时,越冬低温的影响是成功与否的首要关注问题,其机制尚待解明。脂肪酸在生物耐受低温中发挥作用,挥发性有机物与脂肪酸代谢关系密切。本研究利用海湾环境中生态修复浮床上的海马齿样品,重点解析北移种植环境下,海马齿植株不同部位受越冬影响前后的脂肪酸和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差异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海马齿的花、叶、茎和根样本中,共检出14种脂肪酸,根中的脂肪酸种类数相对最多;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花和叶中的含量(平均分别为56.46%和60.23%)总体大于茎和根(平均分别为41.56%和44.45%)。茎、叶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有机物,蘑菇醇为优势种类。越冬后脂肪酸和挥发性有机物种类数量显著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在冻伤植株中显著升高;就植株脂质营养指数而言,耐受越冬低温的植株其脂质营养品质提高。越冬造成海马齿两类化合物发生显著变化,其中C18脂肪酸代谢响应有重要贡献, C18:3(n-3)和蘑菇醇分别是脂肪酸与挥发性物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代谢产物,可能与抗冻应激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为推广海马齿种植以构建可持续近海生态修复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齿 北移越冬 挥发性有机物 脂肪酸 脂质营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