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percutaneous permeation of repellent DEET and sunscreen oxybenzone from emulsion-based formulations in artificial membrane and human skin
1
作者 Tao Wang Donald Miller +1 位作者 Frank Burczynski Xiaochen G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2014年第1期43-51,共9页
Insect repellent DEET and sunscreen ingredient oxybenzone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minimizing vector-borne diseases and skin cancer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mulsion type,addition ... Insect repellent DEET and sunscreen ingredient oxybenzone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minimizing vector-borne diseases and skin cancer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mulsion type,addition of thickening agent and droplet size in three emulsion-based lotions on percutaneous permeation of DEET and oxybenzone using in vitro diffusion experiments,in order to minimize overall systemic permeation of the substances.Formulation C(water-in-oil emulsion)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all permeation of DEET through human skin(56%)compared to Formulation A(oil-in-water emulsion).Formulation B(oil-in-water emulsion with thickening agent xanthan gum)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size of oil droplet containing DEET(16%),but no effect on oil droplets containing oxybenzone.Adding xanthan gum also increased overall permeation of DEET and oxybenzone(21%and 150%)when compared to Formulation A;presence of both ingredients in Formulation B further increased their permeation(36%and 23%)in comparison to its single counterparts.Overall permeation of oxybenzone through LD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by 26%-628%than that through human skin;overall permeation of DEET through human sk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by 64%-338%than that through LD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on Human skin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Concurrent use Insect repellent SUNSCREEN
原文传递
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李杰辉 庄智勇 +2 位作者 黄阿勇 蔡金表 郭超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35-13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正骨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7例接受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正骨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7例接受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者作为观察组,另外24例接受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患指与健侧指周径差、静态两点辨别觉、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和患者自评量表(PEM)等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健侧指周径差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指静态两点辨别觉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VSS评分及PE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在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人工皮膜 指端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真皮再构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静 伍津津 +4 位作者 鲁元刚 朱堂友 李文维 贺萍 杨宏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4期572-573,T002,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实验家兔后血管和基底膜的形成情况,以了解移植后真皮的再构建情况。方法:别将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移植后2个月、正常人皮肤、正常兔皮肤石蜡块切片,用抗第Ⅷ因子多抗及抗层粘连蛋... 目的:探讨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实验家兔后血管和基底膜的形成情况,以了解移植后真皮的再构建情况。方法:别将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移植后2个月、正常人皮肤、正常兔皮肤石蜡块切片,用抗第Ⅷ因子多抗及抗层粘连蛋白多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和基底膜的形成情况。结果: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后1个月及2个月真皮内可见较多新生血管,以移植后1个月明显,且真皮浅层血管数量较正常皮肤多;部分表、真皮交界处层粘连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可见不连续的基底膜。结论: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移植实验家兔后真皮再构建良好,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皮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壳多糖 人工皮肤移植 真皮再构建
下载PDF
模拟皮肤“出汗”性能的测量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益松 夏明 李玲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自行研制了模拟皮肤出汗性能测量仪,对用作模拟皮肤的3种微孔膜复合织物在不同皮肤温度和水压条件下的出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种模拟皮肤的出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但都与水压力和皮肤表面温度正相关,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水... 自行研制了模拟皮肤出汗性能测量仪,对用作模拟皮肤的3种微孔膜复合织物在不同皮肤温度和水压条件下的出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种模拟皮肤的出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但都与水压力和皮肤表面温度正相关,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压力的影响会减小;2层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复合织物的出汗能力最高,3层PTFE膜复合织物次之,2层乳胶膜复合织物最低;3种模拟皮肤都呈现出一定的膨胀率,3层PTFE膜复合织物的膨胀率稍小;3种模拟皮肤在皮肤平均温度为24℃、水位高度为1.5m条件下的湿阻与其出汗能力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膜复合织物 模拟皮肤 皮肤出汗 出汗暖体假人
下载PDF
丝素共混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孟芳 薛金增 +2 位作者 闵思佳 张海萍 朱良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2-135,共4页
介绍丝素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等聚合物的共混膜,比较分析丝素共混膜的结构、力学性能;综述了丝素共混膜作为细胞培养底物、可控药物释放载体、人工皮肤、人工肌腱、酶固定材料等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介绍丝素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等聚合物的共混膜,比较分析丝素共混膜的结构、力学性能;综述了丝素共混膜作为细胞培养底物、可控药物释放载体、人工皮肤、人工肌腱、酶固定材料等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丝素与聚合物共混制膜在生物医学和药学材料上应用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丝素膜 共混膜 人工皮肤 人工肌腱
下载PDF
活性人工皮肤的骨架——一种新型胶原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汉萍 牟善松 +1 位作者 屠美 狄静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93-293,296,共2页
以从成年牛筋腱中提取的I型胶原、甲壳糖、透明质酸(HA雪为基材,采用冷冻干燥、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胶原复合膜。通过生理盐水耐受力测试,强度检测,比较交联前后的体外降解等研究新型胶原复合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含甲壳糖8%... 以从成年牛筋腱中提取的I型胶原、甲壳糖、透明质酸(HA雪为基材,采用冷冻干燥、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胶原复合膜。通过生理盐水耐受力测试,强度检测,比较交联前后的体外降解等研究新型胶原复合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含甲壳糖8%,10%的胶原复合膜是较理想的活性人工皮肤骨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甲壳糖 透明质酸 活性人工皮肤 胶原复合膜
下载PDF
复合磷脂组成对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透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行为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汤清涵 张会 +6 位作者 沈菁菁 江雯怡 沈昊雯 刘露 马敏 顾薇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考察蛋磷脂(EPC)与氢化大豆磷脂(HSPC)构成的复合磷脂组成对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透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行为的影响。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脂质体通过冻-融循环工艺改性聚碳酸酯膜制得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细胞膜电阻仪测... 目的考察蛋磷脂(EPC)与氢化大豆磷脂(HSPC)构成的复合磷脂组成对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透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行为的影响。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脂质体通过冻-融循环工艺改性聚碳酸酯膜制得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细胞膜电阻仪测定膜电阻,并且考察了香附四物汤5种活性成分阿魏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透过不同复合磷脂组成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行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复合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复合磷脂比例对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电阻起到调节作用,在EPC∶HSPC=3∶1摩尔比时达到最大,此时屏障功能最强,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在此复合磷脂比例下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上透过量最少。在EPC∶HSPC=3∶1~1∶3的范围内,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透过量随HSPC的增加而增大。DSC检测结果说明在EPC∶HSPC比例为3∶1时EPC与HSPC融合为均一相。结论应用复合磷脂比例可以有效控制脂质体皮肤膜的屏障功能,从而有可能用于模拟不同状态下的真实皮肤以考察中药活性组分的透皮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脂 脂质体 人工皮肤膜 体外透皮吸收 香附四物汤
下载PDF
基于不同皮肤模型的复方南星止痛膏透皮吸收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乔鹏丽 魏旭超 +4 位作者 瞿叶清 董洁 殷书梅 郑仕中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omposite phospholipid liposome-based artificial skin membrane,CPLASM)以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Compound Nanxing Zhitong Plaster,CNZP)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建立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桂皮... 目的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omposite phospholipid liposome-based artificial skin membrane,CPLASM)以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Compound Nanxing Zhitong Plaster,CNZP)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建立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桂皮醛、丹皮酚、丁香酚、水杨酸甲酯和欧前胡素)的HPLC分析方法。制备CPLASM并与市售人工皮肤膜Strat-M^(TM)、真实皮肤(猪耳皮和大鼠皮)一起用于考察CNZP体外透皮吸收行为,通过透皮吸收参数分析,比较不同人工皮肤膜与真实皮肤之间的相似度。结果HPLC法能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在活性成分中,桂皮醛和丁香酚的透皮吸收能力最强。CPLASM、Strat-M^(TM)与猪耳皮测定的5种活性成分表观渗透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8和0.9433,与大鼠皮测定的5种活性成分表观渗透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3和0.9460。结论应用CPLASM能够有效表征CNZP中活性成分体外透皮吸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南星止痛膏 透皮吸收 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 猪耳皮
下载PDF
人工皮二胡与蟒皮二胡声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昊辰 付晓东 《演艺科技》 2020年第4期57-64,共8页
从音乐声学的角度,通过响度、动态范围、谐音时域能量、非谐波成分、频响曲线等方面,对人工皮二胡与蟒皮二胡的音强与音色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 二胡 皮膜 人工皮 蟒皮 音乐声学 声学特性
下载PDF
三维重组人体皮肤模型在与表皮基底膜相关皮肤内稳态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蒋丹丹 Morgan Dos Santos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3-599,共7页
背景:日趋成熟的皮肤组织工程技术正在皮肤学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皮肤组织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构建具有完善的表皮基底膜的体外重组皮肤模型,这是因为表皮基底膜作为真皮和表皮的交界,将两大部分彼此连接起来,... 背景:日趋成熟的皮肤组织工程技术正在皮肤学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皮肤组织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构建具有完善的表皮基底膜的体外重组皮肤模型,这是因为表皮基底膜作为真皮和表皮的交界,将两大部分彼此连接起来,并且使表皮角质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得以产生影响深远的交互作用。只有形成了正常的表皮基底膜,皮肤才具备了稳定性的基础。目的:综述表皮基底膜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对皮肤内稳态的重要影响,同时总结三维重组人体皮肤模型在表皮基底膜研究中的应用,为相关的皮肤病理学和生理学研究提供解决方案。方法:以"skin"、"basement membrane"、"dermal epidermal junction"、"skin equivalent"、"reconstructed skin"、"skin homeostasis"为关键词,使用Pub Med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至2016年9月的相关文献,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和排除,选择和本文研究目的高度相关的5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表皮基底膜的作用不仅限于结构上的功能,它同时还具有选择性透过屏障的功能,并参与调节细胞行为、信号传导的过程,是表皮完整性和皮肤维持内稳态的基础,表皮基底膜分子的异常表达会导致皮肤出现病理学或生理学变化;(2)随着皮肤组织工程的发展,体外重建皮肤模型能够与人体皮肤在结构和组分上达到很好的相似性,从而成为表皮基底膜研究的重要手段,并且可应用于皮肤抗衰老研究和大疱性疾病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基底膜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皮肤老化 皮肤内稳态 体外重建人体皮肤模型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甲壳胺人工皮膜与凡士林纱布治疗中厚层皮片供区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黄秦邶 陈陆平 +1 位作者 吕惠玲 蔡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77-78,共2页
目的比较甲壳胺人工皮膜与凡士林纱布治疗中厚层皮片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骨外科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以大腿部作为中厚层皮片供区的病例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采取甲壳胺人工皮膜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取凡士林纱布治疗),对... 目的比较甲壳胺人工皮膜与凡士林纱布治疗中厚层皮片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骨外科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以大腿部作为中厚层皮片供区的病例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采取甲壳胺人工皮膜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取凡士林纱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平均6个月随访,对照组瘙痒、皲裂或者溃疡以及脱屑的发生率为45.8%,高于观察组13.6%;色素脱失或沉着、瘢痕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两点辨别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壳胺人工皮膜能有效地保护中厚层皮片供区创面,再生皮肤外形良好,质量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层皮片供区 甲壳胺人工皮膜 凡士林纱布
下载PDF
基于药性特征的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规律性认识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军 刘培 +4 位作者 蒋秋冬 姚映芷 张会 姚俊宏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05-4312,共8页
应用透皮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是解决外用制剂吸收难题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中药挥发油是一大类性质优良的PE,品种总数达到300余种,而目前有作为PE报道的中药挥发油仅为34种,近90%的中药挥发油从未作为PE应用,研究开发潜力巨... 应用透皮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是解决外用制剂吸收难题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中药挥发油是一大类性质优良的PE,品种总数达到300余种,而目前有作为PE报道的中药挥发油仅为34种,近90%的中药挥发油从未作为PE应用,研究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其研究主要是遵循化学促渗剂的研究思路,通过透皮促渗效果和药效学评价来进行筛选,效率不高。中药挥发油是中药辛味的主要物质基础,药性理论有"辛能开腠理"的认识,文献研究发现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与药性特征显著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存在药性特征规律"的观点,并提出了基于系统研究和数据挖掘阐明药性特征规律,从不同类型中药挥发油中选择和发现高效低毒的透皮促渗剂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应用脂质体人工皮肤膜技术结合评价指标优选,实现高通量评价中药挥发油PE促渗效果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为中药挥发油PE的研究、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PE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方法。此外,还提出了微乳型制剂研究可能是中药挥发油PE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中药药性 透皮促渗剂 辛味 微乳 脂质体人工皮肤膜
原文传递
脂质人工皮肤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会 陈军 +3 位作者 蒋秋冬 张梦盼 王群 段金廒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经皮给药制剂的设计和处方优化中需要大量应用动物或人的皮肤开展透皮吸收实验,而真实皮肤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并且质量的重现性得不到保证,这为人工皮肤模型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基础。脂质人工皮肤膜是以脂质成分为基质、模仿皮肤的脂... 经皮给药制剂的设计和处方优化中需要大量应用动物或人的皮肤开展透皮吸收实验,而真实皮肤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并且质量的重现性得不到保证,这为人工皮肤模型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基础。脂质人工皮肤膜是以脂质成分为基质、模仿皮肤的脂质组成或结构从而模拟皮肤屏障功能的模型,可作为药物高通量筛选的工具,并且其组成或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从而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笔者综述常用脂质人工皮肤膜的组成、制备、应用、表征技术等,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动物皮肤 人皮肤 脂质人工皮肤膜
原文传递
人工胶原膜对大鼠皮肤创伤促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杰 王德文 +5 位作者 彭瑞云 崔雪梅 高亚兵 曹晓哲 赵梅兰 李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0-282,285,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胶原膜 (代号rackderm)对皮肤创伤创面的作用及其机制 ,为进一步将其作为人工皮肤支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rackderm的表面结构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孔径大小 ;制备动物背部创伤模型 ,分别应用人工胶原膜... 目的 :观察人工胶原膜 (代号rackderm)对皮肤创伤创面的作用及其机制 ,为进一步将其作为人工皮肤支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rackderm的表面结构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孔径大小 ;制备动物背部创伤模型 ,分别应用人工胶原膜和油纱布包扎创面 ,分阶段取材后 ,宏观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并应用病理学手段 ,结合图像分析观察rackderm的生物学作用。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rackderm为多孔结构 ,孔径介于 2 0~ 4 0 μm ,允许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长入 ;宏观观察rackderm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早于油纱布组 ,组织学观察显示该组肉芽组织含量明显多于油纱布组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促进伤口愈合的生长因子在该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rackderm初步满足作为人工皮肤支架的物理条件 ,作为人工敷料 ,对创伤后造成的皮肤缺损 ,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皮肤 人工胶原膜 创伤愈合 皮肤移植
原文传递
应用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表征香附四物汤活性部位生物药剂学性质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敏 瞿叶清 +7 位作者 殳叶婷 李钰 朱学敏 刘培 顾薇 徐飞 陈军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8-1055,共8页
目的评价应用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PLASM)测定参数表征香附四物汤(XSD)活性部位透皮吸收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HPLC方法同时测定XSD活性部位中活性成分(阿魏酸、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 目的评价应用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PLASM)测定参数表征香附四物汤(XSD)活性部位透皮吸收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HPLC方法同时测定XSD活性部位中活性成分(阿魏酸、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的质量分数并测定其油水分配系数。制备CPLASM,用其测定XSD活性部位的体外透皮吸收参数,并与猪耳皮测得的透皮吸收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XSD活性部位(pH 5.5)中阿魏酸、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1.220±0.280、0.670±0.085、0.920±0.110、1.040±0.092、1.030±0.093(n=3)。应用CPLASM和猪耳皮测得的各成分透皮吸收参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高于0.9。与经典的油水分配系数相比,5种活性成分透过CPLASM 6 h的累积透过率可以有效表征其透过猪耳皮的渗透系数。结论应用CPLASM测定中药活性成分体外透皮吸收参数能够有效表征中药活性部位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四物汤 生物药剂学 复合磷脂 脂质体人工皮肤膜 透皮吸收 阿魏酸 四氢非洲防己碱 延胡索乙素 洋川芎内酯I 洋川芎内酯H
原文传递
体外构建皮肤基底膜的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元刚 伍津津 +2 位作者 张教扬 杨桂红 杨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观察制备的组织工程皮肤基底膜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取门诊正常儿童包皮环切术之包皮,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顺序消化得到角质形成细胞(KC)和成纤维细胞(Fb)悬液。制备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浸没培养3 d后,继续行气液界面培养。将培养7... 目的观察制备的组织工程皮肤基底膜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取门诊正常儿童包皮环切术之包皮,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顺序消化得到角质形成细胞(KC)和成纤维细胞(Fb)悬液。制备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浸没培养3 d后,继续行气液界面培养。将培养7、10、15 d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用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石蜡包埋、切片,行HE及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基底膜的重要成分:Ⅳ型胶原、Ⅶ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LN)的存在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培养的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结构分化良好,大致可分为基底层、棘层和角质层,各层均有数量不等的扁平梭形细胞。PAS染色显示真皮表皮间有一均匀红染的条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Ⅳ型胶原、Ⅶ型胶原及LN呈阳性表达。结论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基底膜构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组织工程 皮肤 人工 基底膜
原文传递
人工皮膜联合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探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锋 钞东明 +1 位作者 谌煜 王建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皮膜联合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诊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2名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采用人工皮膜联合磨痂... 目的 :探讨人工皮膜联合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诊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2名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采用人工皮膜联合磨痂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包扎疗法。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创面色素沉着深浅以及瘢痕严重程度,同时比较2组患者IL-6和IL-8的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愈合创面色素沉着以及瘢痕增生情况也均优于对照组;而IL-6、IL-8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皮膜联合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显著,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升愈合质量,而且有助于降低创面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皮膜 磨痂 深Ⅱ度烧伤
原文传递
体外实验用人工皮肤模型的研究简介 被引量:4
18
作者 岑月眉 闻萍 +1 位作者 李久盛 曾祥琼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43-1549,共7页
体外试验是研究经皮药物制剂、化妆品等活性成分的渗透动力学,从而预测活性成分经过人体皮肤渗透特性的重要手段。体外试验研究过程中,渗透介质的选择是人工皮肤膜扩散试验恰当反应活性成分经皮渗透特性的关键。国内外研究报道的渗透介... 体外试验是研究经皮药物制剂、化妆品等活性成分的渗透动力学,从而预测活性成分经过人体皮肤渗透特性的重要手段。体外试验研究过程中,渗透介质的选择是人工皮肤膜扩散试验恰当反应活性成分经皮渗透特性的关键。国内外研究报道的渗透介质有动物皮肤、离体人体皮肤和人工皮肤膜型。本文对目前体外试验研究的渗透介质的使用情况,及活性成分体外实验研究与经皮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介绍,对介质的组成和特性进行了对比,并对未来人工皮肤模型的设计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试验 渗透介质 活性成分 经皮传导 人工皮肤膜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