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材料回填地埋管换热器蓄能传热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卫波 孙露露 吴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93-199,共7页
为了探讨相变回填材料固液相变对地埋管换热器蓄能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带有相变的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数学模型,并利用显热容法对相变材料的相变问题进行了处理。基于模型的数值求解,分析了夏冬季运行工况下相变材料固液相变对U型... 为了探讨相变回填材料固液相变对地埋管换热器蓄能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带有相变的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数学模型,并利用显热容法对相变材料的相变问题进行了处理。基于模型的数值求解,分析了夏冬季运行工况下相变材料固液相变对U型埋管换热器蓄能性能及其周围土壤温度热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相变材料固液相变会减缓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变化趋势,缩小埋管热影响区域;夏季工况采用较低相变温度、冬季采用较高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均可以明显改善其换热效果,同时相变潜热大的相变材料可以明显增加地埋管的蓄能效果。研究结论对于缓解土壤热影响区域、改善地埋管换热器的蓄能传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递 相变材料 热泵 U型地热换热器 固液相变 传热性能 蓄能特性
下载PDF
蠕动泵驱动的毛细管环路传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莫海军 冯晨 +2 位作者 万珍平 付永清 汤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6,共6页
液态工质在满足一定内径要求的毛细管内会形成稳定的液柱--气塞系统。本文提出利用蠕动泵驱动毛细管内气液相间隔的工质单向循环流动,形成一个具有脉动热管效应的新型两相传热系统。搭建了系统实验装置,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当毛细管内径为... 液态工质在满足一定内径要求的毛细管内会形成稳定的液柱--气塞系统。本文提出利用蠕动泵驱动毛细管内气液相间隔的工质单向循环流动,形成一个具有脉动热管效应的新型两相传热系统。搭建了系统实验装置,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当毛细管内径为3 mm,管内工质流速恒定为7 m/min时,实验研究了不同充液率的两相传热系统在加热功率分别为60 W、80 W和100 W时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该传热系统的最佳充液率为20%,在加热功率为60、80、100 W时,充液率为20%的传热系统达到稳态时的热阻分别为0. 52、0. 38、0. 30℃/W,相比于传统的水冷传热系统其热阻分别降低了32. 5%、45. 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传热系统 蠕动泵驱动 传热特性 充液率 毛细管
下载PDF
地源热泵线源理论的两种改进模型介绍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乐云峰 《应用能源技术》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传统的常热流线源模型在建模时忽略了诸多因素,在应用上还存在局限性。通过考虑水分迁移对传热的影响以及在变热流情况下的传热,在传统线源模型上发展出了两种改进的线源模型,从而提高了传热计算精度,扩展了线源模型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埋地换热器 线源模型 热湿传递 变热流
下载PDF
液氯输送采用屏蔽泵和液下泵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东加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1998年第2期55-57,共3页
对屏蔽泵和液下泵输送液氯从结构特点,工艺要求,使用情况作了分析比较,对氯碱行业选用液氯输送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液氯 输送泵 屏蔽泵 液下泵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工况下核主泵的正转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荣生 王学吉 +3 位作者 卢永刚 王秀礼 付强 王海彬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71,共7页
在冷却液流失事故(LOCA)事故发生期间,核主泵将处于两相混合运行状态。主要对核主泵的正转全工况不同含气率冷却介质的泵水力性能、流道内部气体体积分布情况及流体流态进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计算与气液两相流试验进行... 在冷却液流失事故(LOCA)事故发生期间,核主泵将处于两相混合运行状态。主要对核主泵的正转全工况不同含气率冷却介质的泵水力性能、流道内部气体体积分布情况及流体流态进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计算与气液两相流试验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在正转逆流制动工况,核主泵的扬程曲线随含气率增加整体向下偏移,但其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在正转水泵工况和正转正流制动工况,随着流量增加,含气率对核主泵扬程特性的影响逐渐减小,且同流量下核主泵的扭矩和冷却剂介质密度成较为明显的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事故工况 核主泵 正转全特性 不同含气率 气体体积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