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动现代性视角下的记者工作现状探析
1
作者
贺琛
李淑晖
张雨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亦出现了媒介生态失衡现象,集中表现为媒介公信力屡受质疑以及记者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为媒介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亦出现了媒介生态失衡现象,集中表现为媒介公信力屡受质疑以及记者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为媒介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这个视角,本文通过对记者的深度访谈、对叙事文本的梳理,分析了当前的记者工作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新闻工作
记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的记者: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修正——基于自媒体的新闻实践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颖
陈堂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175,共7页
“新闻专业主义”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热议。中国传统传媒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将媒介视为精英式的、垄断的技术,进而构建新闻业专业壁垒的实践性新闻话语体系。在自媒体时代,这一套垄断性话语...
“新闻专业主义”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热议。中国传统传媒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将媒介视为精英式的、垄断的技术,进而构建新闻业专业壁垒的实践性新闻话语体系。在自媒体时代,这一套垄断性话语体系受到了挑战。基于自媒体话语空间实践,将媒介视为一套拥有自身运行方式的逻辑,在中国不断媒介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自媒体结构性“下沉”而重构的新闻业,新闻专业主义已不再是仅属于专业媒体人的规训,因突破了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壁垒,而成为自由表达和公共参与的社会文化,进而成为监督社会的新形态,然而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成为新型新闻专业主义的杂质。因此,媒介融合的理念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法,并借此对社会的舆论形成监督和引导。自媒体所创造的新闻生产关系修正了原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自媒体
媒介化
流动性记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新闻伦理的理念反思与维度重构
3
作者
牛静
胡文韬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32,共10页
流动的现代性社会打破了线性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稳定的时空坐标,导致既有的秩序与规范加速液化。在此社会现实下,新闻业也呈现出流动性特征,表现为衣帽间式共同体建构复合型新闻生产场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再塑新闻生产流程、时空压缩形成...
流动的现代性社会打破了线性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稳定的时空坐标,导致既有的秩序与规范加速液化。在此社会现实下,新闻业也呈现出流动性特征,表现为衣帽间式共同体建构复合型新闻生产场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再塑新闻生产流程、时空压缩形成全球性的流动新闻实践。这些变化带来了复杂而又多变的伦理道德问题,究其原因是传统新闻伦理以职业封闭性、条例规则性和标准普适性为建构逻辑,在多重流变的传播语境下缺乏实践的解释力和规制的约束力。所以可以将建构开放的、动态的、可对话的新闻伦理视为伦理建构的一个思考路径,以此来协调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新闻实践的主体、技术与多元文化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伦理
流动性
现代性
维度重构
原文传递
液态新闻业:流动现代性的回响与新变
4
作者
郭毅
《传媒观察》
CSSCI
2023年第10期16-22,共7页
“液态新闻业”由荷兰学者杜兹率先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学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生活”的观点,描述了后现代社会新闻业的动态变迁。然而在坎图拉、科约宁、嘉德等学者对液态新闻业的补充论述中,对“液态新闻...
“液态新闻业”由荷兰学者杜兹率先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学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生活”的观点,描述了后现代社会新闻业的动态变迁。然而在坎图拉、科约宁、嘉德等学者对液态新闻业的补充论述中,对“液态新闻业”的阐释逐渐偏离了鲍曼和杜兹的早期论述。这些论述强调从固态到液态并非新闻业的线性进化,液态新闻业的出现也不代表固态新闻业的终结。“液态新闻业”最终成为一套在新闻业“变化”中审视“不变”的话语,而这也是“流动的现代性”中我国新闻界需要关注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新闻
新闻理论
新闻文化
后现代
创新
原文传递
题名
流动现代性视角下的记者工作现状探析
1
作者
贺琛
李淑晖
张雨
机构
湖南商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7-120,共4页
基金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目名称为"流动现代性视角下的媒介生态环境研究"
+1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名称为基于四元一体的大众传媒责任体系构建研究"(BCZX081)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亦出现了媒介生态失衡现象,集中表现为媒介公信力屡受质疑以及记者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为媒介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这个视角,本文通过对记者的深度访谈、对叙事文本的梳理,分析了当前的记者工作现状。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新闻工作
记者
Keywords
liquid
modernity
news work
journalist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的记者: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修正——基于自媒体的新闻实践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颖
陈堂发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175,共7页
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卓越培育计划:新媒体环境下被遗忘权的实现路径”(2020GYB05)。
文摘
“新闻专业主义”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热议。中国传统传媒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将媒介视为精英式的、垄断的技术,进而构建新闻业专业壁垒的实践性新闻话语体系。在自媒体时代,这一套垄断性话语体系受到了挑战。基于自媒体话语空间实践,将媒介视为一套拥有自身运行方式的逻辑,在中国不断媒介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自媒体结构性“下沉”而重构的新闻业,新闻专业主义已不再是仅属于专业媒体人的规训,因突破了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壁垒,而成为自由表达和公共参与的社会文化,进而成为监督社会的新形态,然而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成为新型新闻专业主义的杂质。因此,媒介融合的理念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法,并借此对社会的舆论形成监督和引导。自媒体所创造的新闻生产关系修正了原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自媒体
媒介化
流动性记者
Keywords
journalist
ic professionalism
We Media
mediatization
liquid journalist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新闻伦理的理念反思与维度重构
3
作者
牛静
胡文韬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32,共10页
基金
华中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流动的现代性社会打破了线性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稳定的时空坐标,导致既有的秩序与规范加速液化。在此社会现实下,新闻业也呈现出流动性特征,表现为衣帽间式共同体建构复合型新闻生产场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再塑新闻生产流程、时空压缩形成全球性的流动新闻实践。这些变化带来了复杂而又多变的伦理道德问题,究其原因是传统新闻伦理以职业封闭性、条例规则性和标准普适性为建构逻辑,在多重流变的传播语境下缺乏实践的解释力和规制的约束力。所以可以将建构开放的、动态的、可对话的新闻伦理视为伦理建构的一个思考路径,以此来协调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新闻实践的主体、技术与多元文化间的关系。
关键词
新闻伦理
流动性
现代性
维度重构
Keywords
journalist
ic ethics
liquid
ity
modernity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液态新闻业:流动现代性的回响与新变
4
作者
郭毅
机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传媒观察》
CSSCI
2023年第10期16-2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媒体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仪式传播研究”(20BXW100)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计算传播视角下新时代中国核心政治话语海外学术传播研究”(2022CDJSKJC01)的研究成果。
文摘
“液态新闻业”由荷兰学者杜兹率先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学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生活”的观点,描述了后现代社会新闻业的动态变迁。然而在坎图拉、科约宁、嘉德等学者对液态新闻业的补充论述中,对“液态新闻业”的阐释逐渐偏离了鲍曼和杜兹的早期论述。这些论述强调从固态到液态并非新闻业的线性进化,液态新闻业的出现也不代表固态新闻业的终结。“液态新闻业”最终成为一套在新闻业“变化”中审视“不变”的话语,而这也是“流动的现代性”中我国新闻界需要关注的议题。
关键词
液态新闻
新闻理论
新闻文化
后现代
创新
Keywords
liquid
journalism
journalism theory
journalist
ic culture
post-modern
innovation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动现代性视角下的记者工作现状探析
贺琛
李淑晖
张雨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动”的记者: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修正——基于自媒体的新闻实践
吴颖
陈堂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新闻伦理的理念反思与维度重构
牛静
胡文韬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4
液态新闻业:流动现代性的回响与新变
郭毅
《传媒观察》
CSSCI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