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xygen quenching in a LAB based liquid scintillator and the nitrogen bubbling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华林 邓景珊 王乃彦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71-575,共5页
The oxygen quenching effect in a Linear Alkl Benzene (LAB) based liquid scintillator (LAB as the solvent, 3 g/L 2, 5 diphe-nyloxazole (PPO) as the fluor and 15 mg/L p-bis-(o-methylstyryl)-benzene (bis-MSB) as... The oxygen quenching effect in a Linear Alkl Benzene (LAB) based liquid scintillator (LAB as the solvent, 3 g/L 2, 5 diphe-nyloxazole (PPO) as the fluor and 15 mg/L p-bis-(o-methylstyryl)-benzene (bis-MSB) as the h-shifter) is studied by measuring the light yield as a function of the nitrogen bubbling time. It is shown that the light yield of the fully purged liquid scintillator is increased by 11%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room atmospheric pressure. A simple nitrogen bubbling model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light yield (oxygen quenching factor) and the bubbling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Alkl Benzene oxygen quenching nitrogen bubbling liquid scintillator
原文传递
Enhancing water splitting via weakening H_(2) and O_(2) adsorption on NiCo-LDH@CdS due to interstitial nitrogen doping: A close look at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n transfer
2
作者 Azam Pirkarami Sousan Rasouli Ebrahim Ghasem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18-130,I0004,共14页
This paper is a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venient approach to fabricating a very efficient hybrid photo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This photoelectrocatalyst consists of nickel-cobalt layered double hyd... This paper is a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venient approach to fabricating a very efficient hybrid photo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This photoelectrocatalyst consists of nickel-cobalt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as the core,cadmium sulfide as the shell,and nitrogen,hence NiCo-LDH@CdS-N.For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 be improved,the H_(2) and O_(2) binding energy needs to be weakened.The interstitial nitrogen doping on NiCo-LDH@CdS can increas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 a great extent.NiCoLDH@CdS nanoparticles are obtained by subjecting to nitriding the NiCo-LDH@CdS electrode coated with polyvinylpyrrolidone nanosheets.This electrode has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allows fast transfer of electrons,and exhibits long-term stabilit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veal that interstitial nitrogen doping largely reduces H_(2) and O_(2) binding energy and lowers the activation barrier for the formation and splitting of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splitting Interstitial nitrogen doping NITRIDING Two-redox/semiconductor liquid junctio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下载PDF
面向池塘圈养模式的气液混合泵的参数优化及增氧试验
3
作者 裴凯 王永江 +3 位作者 黄庆兰 朱明 何绪刚 冯耀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探究气液混合泵能否满足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对水体溶氧的需求,基于气液(氧气-水)混合泵搭建溶氧试验平台,在不同水温、不同出水压力和不同气水体积比的条件下,测试气液混合泵溶氧性能,并在池塘圈养桶(直径4 m,高2 m,养殖水体... 为探究气液混合泵能否满足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对水体溶氧的需求,基于气液(氧气-水)混合泵搭建溶氧试验平台,在不同水温、不同出水压力和不同气水体积比的条件下,测试气液混合泵溶氧性能,并在池塘圈养桶(直径4 m,高2 m,养殖水体体积20 m^(3))内进行增氧试验。溶氧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出水压力为0.25 MPa、气水体积比为0.01~0.05时,在不同水温(5.6、13.5、30.3)条件下出水溶解氧与水温成反比,溶解氧在47.93~20.60 mg/L变化;氧气吸收效率与气水体积比呈反比,氧气吸收效率在91%~33.7%变化;动力效率与气水体积比成正比,动力效率在22.32~55.12 kg/(kW·h)变化。基于圈养桶的增氧试验结果显示,在有鱼耗氧的条件下(黄颡鱼,单个桶内养殖密度为13.19~16.49 kg/m^(3)),使用功率3 kW的气液混合泵为4个圈养桶增氧时,每个桶内水体溶解氧在光照时间内可达11 mg/L,夜间稳定保持在8 mg/L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气液混合泵可应用于高密度的水产养殖,并能有效应对夏季高温供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溶氧 气液混合 纯氧增氧 池塘圈养
下载PDF
微重力下火箭推进系统液氧贮箱内气泡脱离半径研究
4
作者 李文韬 黄文昊 梁国柱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研究微重力下液氧贮箱内气泡脱离半径是运载火箭推进系统推进剂在轨沸腾与换热计算的基础.与常重力和低重力环境不同,微重力下Marangoni效应变得突出.为了求解气泡脱离半径,构建包含浮力、惯性力、压差力、表面张力、黏性阻力和Marangon... 研究微重力下液氧贮箱内气泡脱离半径是运载火箭推进系统推进剂在轨沸腾与换热计算的基础.与常重力和低重力环境不同,微重力下Marangoni效应变得突出.为了求解气泡脱离半径,构建包含浮力、惯性力、压差力、表面张力、黏性阻力和Marangoni力的气泡动力学模型.针对现有Marangoni力计算公式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依托数值仿真方法,拟合得到了更精确的修正因子计算公式,进而扩充了Marangoni力计算模型的适用范围.使用运载火箭液氧贮箱常规工作压力0.3 MPa下的饱和液氧物性参数,计算得到气泡所受合力随半径的变化关系以及气泡脱离半径随重力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气泡的脱离行为可以由微重力区、过渡区和低重力区三个区域来划分.微重力区内可以形成厘米级甚至米级的大气泡,而低重力区内只能形成0.1 mm级的小气泡.相比之前的模型,本文模型可以同时适用于三个区,更全面地揭示了微重力下液氧贮箱内的气泡脱离特性,可以为液氧贮箱换热特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液氧贮箱 池沸腾 气泡动力学 MARANGONI效应 气泡脱离半径
下载PDF
变重力下低温液氮界面流动及温度分布
5
作者 章敏 刘秋生 +1 位作者 陶跃群 何乃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62,共17页
为了研究残余重力加速度g对液氮贮箱自加压期间贮箱内流体的流动、相分布、温度分布以及压强分布的影响,针对液氮贮箱,采用流体体积(Volume-of-Fluid,VOF)方法数值模拟了不同g条件下液氮贮箱的自加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大g情况下,贮... 为了研究残余重力加速度g对液氮贮箱自加压期间贮箱内流体的流动、相分布、温度分布以及压强分布的影响,针对液氮贮箱,采用流体体积(Volume-of-Fluid,VOF)方法数值模拟了不同g条件下液氮贮箱的自加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大g情况下,贮箱内压强沿g的方向逐渐增大,贮箱内气枕的温度随贮箱壁面的持续漏热而不断升高,且靠近壁面区域气体的温度最高,靠近液体区域气体的温度最低;随着g的减小,贮箱内的液体更容易沿贮箱壁面爬升,贮箱内流体温度差异性逐渐减小;在小g情况下,贮箱内流体流动稳定后会将气枕包裹于贮箱中部,形成球形气泡,贮箱内流体温度的差异性随时间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在零重力环境下,贮箱壁面漏热(q_(w)=0.5 W·m^(–2))存在与否对贮箱内流体运动和相分布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在起始一段时间间隔△t_(f)(0≤△t_(f)≤40 s)内,除贮箱壁面附近之外,q_(w)存在与否对贮箱内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也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界面变形 温度分层 贮箱壁面漏热 数值仿真
下载PDF
重复使用液氧贮箱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希敏 刘德博 +4 位作者 董曼红 阮小鹏 马云龙 杨瑞生 王晓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重复使用贮箱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关键部件,使用寿命长,受力复杂,构型独特,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的难点,为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研制方法,本文对重复使用液氧贮箱的设计、制造与试验进行研究。在传统火箭贮箱研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研究,... 重复使用贮箱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关键部件,使用寿命长,受力复杂,构型独特,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的难点,为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研制方法,本文对重复使用液氧贮箱的设计、制造与试验进行研究。在传统火箭贮箱研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研究,阐述了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和贮箱材料选择,发明了液氧贮箱的前支撑、消能器与箱内附件的连接结构;对箱底的成型工艺和箱体的焊接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整体旋压成型工艺优于传统的瓜瓣拼焊工艺,真空电子束焊接可以保证箱体质量和尺寸精度;关于试验的创新包括用试片级前支撑结构选型试验和强度极限试验取代全尺寸真实环境试验,进行箱外消能器测试而不是箱内测试,以及将光纤检测技术纳入传统的箱体静力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 液氧贮箱 设计 制造 试验
下载PDF
实验室液氮罐液位监管系统的设计
7
作者 冯伟 赵爱军 +1 位作者 顾斌杰 张旦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5,共6页
为解决实验室液氮罐液位监测装置使用繁琐及缺乏系统化管理等问题,设计1套实验室液氮罐液位监管系统。系统主要由监测终端、云服务器和客户端等部分组成。通过称重传感器采集液氮罐的重量信息,判断液氮罐液位是否低于阈值,利用4G Cat.1... 为解决实验室液氮罐液位监测装置使用繁琐及缺乏系统化管理等问题,设计1套实验室液氮罐液位监管系统。系统主要由监测终端、云服务器和客户端等部分组成。通过称重传感器采集液氮罐的重量信息,判断液氮罐液位是否低于阈值,利用4G Cat.1通信技术、云服务器、前端WEB页面及微信小程序等典型物联网技术实现液氮罐的液位监管。系统采用无损安装,不破坏罐体,操作便捷,成本低廉,适用多种品牌型号的液氮罐。通过测试验证,该系统称重精度高、平均功耗低,运行稳定可靠,具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罐 液位监测 4G通信 云服务器 WEB 微信小程序
下载PDF
基于液氮冷凝的LNG罐箱BOG回收技术研究
8
作者 郑志 吕艳丽 +2 位作者 姚景 郝成名 王树立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3期94-97,共4页
液化天然气蒸发气组分中甲烷占绝大多数。甲烷增温潜势高,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为了强化源头控制和资源化利用,针对LNG罐箱储运过程中放空排放的BOG(蒸发气),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氮冷能利用的LNG罐箱BOG冷凝法回收利用工艺,建... 液化天然气蒸发气组分中甲烷占绝大多数。甲烷增温潜势高,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为了强化源头控制和资源化利用,针对LNG罐箱储运过程中放空排放的BOG(蒸发气),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氮冷能利用的LNG罐箱BOG冷凝法回收利用工艺,建立了BOG液氮冷凝回收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学模型,开展了新技术应用研究及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可以控制BOG的无组织排放,实现LNG罐箱放散BOG的回收利用,在能源资源化利用、污染物协同控制、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以及控制全球温度升高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冷凝 BOG LNG罐箱 回收技术 化工企业
下载PDF
废硝酸在铁盐生产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刘伟仁 郑子荣 +3 位作者 杨合雄 何开景 樊文星 邱菲菲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8期47-50,共4页
利用硫酸酸洗废液与废硝酸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性,使废硝酸发生分解,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作为氧气氧化催化剂制备铁盐产品,剩余产物经进一步处理,回收了有价物质,去除了有害杂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废硝酸处置工艺路线,降低了废硝酸的处理... 利用硫酸酸洗废液与废硝酸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性,使废硝酸发生分解,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作为氧气氧化催化剂制备铁盐产品,剩余产物经进一步处理,回收了有价物质,去除了有害杂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废硝酸处置工艺路线,降低了废硝酸的处理难度和成本,实现了危险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盐 氧气氧化 催化剂 废硝酸 硫酸酸洗废液 一氧化氮 硝态氮
下载PDF
新型运载火箭射前预冷液氧贮箱热分层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程向华 厉彦忠 +1 位作者 陈二锋 张化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2-1136,共5页
针对新型运载火箭液氧贮箱的热分层现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液氧贮箱内部的物理场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贮箱内部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液氧热分层的形成过程及原因.研究表明:回流口截面以上区域的传热以对流方式为... 针对新型运载火箭液氧贮箱的热分层现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液氧贮箱内部的物理场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贮箱内部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液氧热分层的形成过程及原因.研究表明:回流口截面以上区域的传热以对流方式为主,底部区域则主要是逐层导热;贮箱内部主体区域形成轴向温度分层,底部区域产生径向温度分层,最低温度区域偏移至底部封头右侧;气枕区形成逆时针速度旋涡,液相主体区产生顺时针速度旋涡,贮箱底部由于流场影响产生逆时针速度旋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贮箱 运载火箭 推进剂 热分层
下载PDF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液氧贮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戈 刘长军 +1 位作者 李效东 李公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2,共7页
回顾了航天系统液氧贮箱的历史沿革 ,论证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贮箱材料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聚合物基体和纤维选择 ,复合材料的成型 。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液氧贮箱 相容性 环氧树脂 增强纤维 热固化成型 电子束固化工艺 测试 航天器
下载PDF
火箭液氧贮箱热分层现象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向华 厉彦忠 陈二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3,27,共5页
采用CFD技术,通过对液氧贮箱内部物理场数值模拟,揭示了贮箱内部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液氧热分层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原因。研究表明,回流口截面以上区域传热以对流方式为主,底部区域则主要是逐层导热。贮箱内部主体区域形成轴向温度分... 采用CFD技术,通过对液氧贮箱内部物理场数值模拟,揭示了贮箱内部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液氧热分层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原因。研究表明,回流口截面以上区域传热以对流方式为主,底部区域则主要是逐层导热。贮箱内部主体区域形成轴向温度分层,底部区域产生径向温度分层,最低温度区域偏移至底部封头右侧。液相主体区产生顺时针速度漩涡,贮箱底部由于流场影响产生逆时针的速度漩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贮箱 运载火箭 回流 热分层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范瑞祥 田玉蓉 黄兵 《火箭推进》 CAS 2012年第4期9-16,共8页
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开展,新型120 t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该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贮箱增压系统设计被列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在对国内外主要液体运载火箭增压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120 t... 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开展,新型120 t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该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贮箱增压系统设计被列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在对国内外主要液体运载火箭增压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120 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贮箱增压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液氧贮箱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组合的常温氦气加温增压,煤油贮箱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组合的常温氦气增压方案,并针对液氧贮箱采用常温氦气加温增压的方案开展了理论分析和全尺寸系统级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增压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加热增压 液氧煤油发动机 贮箱增压
下载PDF
液氧贮箱增压过程中气枕空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尚存存 耑锐 王文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1,65,共6页
液氧贮箱增压气体输送过程中,气枕空间的温度场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会引起相界面附近低温液体的温升。基于双膜阻理论建立热质交换模型,通过模拟贮箱内非稳态热流过程,分析气枕空间在增压气体输送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及其对于贮箱内低... 液氧贮箱增压气体输送过程中,气枕空间的温度场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会引起相界面附近低温液体的温升。基于双膜阻理论建立热质交换模型,通过模拟贮箱内非稳态热流过程,分析气枕空间在增压气体输送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及其对于贮箱内低温液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贮箱 增压过程 热分层 气枕空间
下载PDF
不同回流位置液体火箭发动机循环预冷回路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向华 厉彦忠 陈二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650,共5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循环预冷是复杂的传热过程并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回流口位置则是影响管路预冷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回流位置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预冷效果的影响,文中采用一维均相平衡态流体模型,通过离散化方法分析了不同回流...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循环预冷是复杂的传热过程并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回流口位置则是影响管路预冷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回流位置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预冷效果的影响,文中采用一维均相平衡态流体模型,通过离散化方法分析了不同回流位置时循环预冷过程中泵体温度的变化规律及预冷管路中流体各参数的分布趋势,得出回流上升管出口最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预冷回路^+ 回流 液氧贮箱 截面含气率
下载PDF
微重力下低温液氧贮箱热分层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展 孙培杰 +2 位作者 李鹏 厉彦忠 晋永华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1,53,共8页
为研究微重力下,在轨运行低温液氧箱体内部流体温度场分布,建立了相关数值模型,考虑了气液相变以及各空间辐射热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g为0 g_0时,表面张力驱使液相包裹气枕,并将球形气枕挤出壁面。由于箱内没有自然对流,箱体壁面... 为研究微重力下,在轨运行低温液氧箱体内部流体温度场分布,建立了相关数值模型,考虑了气液相变以及各空间辐射热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g为0 g_0时,表面张力驱使液相包裹气枕,并将球形气枕挤出壁面。由于箱内没有自然对流,箱体壁面流体会出现局部过热。当g增加到10^(-6)g_0时,表面张力作用仍较为明显。箱体内部物理场分布与0 g_0工况大致相同。当g增加到10^(-5)g_0时,液相已不能完全包裹气相,气相区一直与箱体顶部接触。当g增加到10^(-4)g_0时,此时箱体内部自然对流已十分明显,气相区大致呈带状,并与顶部壁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短时间内,自然对流可及时将外部漏热带入箱体内部。另外,箱体压力随时间增长呈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重力越小,箱体压力也越小。最后通过对比还发现,初始边界条件设置对箱体内部物理场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低温液氧箱体 热分层 空间辐射
下载PDF
不同搅拌系统气液氧传递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建业 张嗣良 唐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8-31,共4页
研究了搅拌槽中搅拌桨组合形式对气液氧传递特性的影响,主要采用Garcia-Ochoa和Gomez基于Higbie渗透理论提出的气液氧传递理论模型,在ANSYS CFX11.0软件基础上开发了用于模拟搅拌生物反应器中氧传递过程的方法。通过模拟比较了不同搅拌... 研究了搅拌槽中搅拌桨组合形式对气液氧传递特性的影响,主要采用Garcia-Ochoa和Gomez基于Higbie渗透理论提出的气液氧传递理论模型,在ANSYS CFX11.0软件基础上开发了用于模拟搅拌生物反应器中氧传递过程的方法。通过模拟比较了不同搅拌桨组合的气液氧传递系数,以及在有氧消耗和无氧消耗情况下反应器内饱和氧浓度的分布,发现上层为轴流式的三宽叶搅拌桨底层为径流式的六弯叶圆盘透平桨的组合形式氧供应能力最强,体积氧传递系数与桨的形式没有直接关系,同样的搅拌桨安装在不同的桨组合中或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所形成的体积氧传递系数是有差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气液氧传递系数 CFD模拟 搅拌桨组合
下载PDF
液氧贮箱增压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春富 李茂 王树光 《火箭推进》 CAS 2013年第4期80-84,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液氧贮箱增压过程进行研究。贮箱内流场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多相流模型考虑,选择标准双方程k-ε湍流模型分析湍流效应,气液两项之间的热量、质量转移通过自定义程序(UDF)求解。获得了贮箱压力、排液流量、气垫温度...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液氧贮箱增压过程进行研究。贮箱内流场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多相流模型考虑,选择标准双方程k-ε湍流模型分析湍流效应,气液两项之间的热量、质量转移通过自定义程序(UDF)求解。获得了贮箱压力、排液流量、气垫温度、液氧温度对贮箱内流场温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稳定增压过程中,贮箱液面无扰动,贮箱内温度分层分布;各参数变化时,对贮箱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是温度梯度的变化,并且各工况下液面附近和扩散器附近温度梯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贮箱 增压 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碱度对直流埋弧焊熔滴阶段电化学致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泉 杜则裕 +2 位作者 李云涛 刘鹏飞 王光耀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试验室设计各种碱度烧结焊剂在两种极性条件下进行快速焊接提取激冷态熔滴金属,应用LECO氧氮分析仪测定其氧氮含量,以间接分析焊接电弧阴极和阳极熔渣/液态金属界面发生的冶金电化学作用。结果表明,在焊丝末端熔滴生长阶段,直流反... 采用试验室设计各种碱度烧结焊剂在两种极性条件下进行快速焊接提取激冷态熔滴金属,应用LECO氧氮分析仪测定其氧氮含量,以间接分析焊接电弧阴极和阳极熔渣/液态金属界面发生的冶金电化学作用。结果表明,在焊丝末端熔滴生长阶段,直流反极性条件下存在电化学增氧,而直流正极性条件下则存在电化学脱氧。试验揭示出碱度对这种冶金电化学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碱度的增大,受熔渣离子特性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其产生的与热化学活性理论相反的电化学致氧效应愈加明显,从而成为有必要加以考虑的冶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度 电化学反应 埋弧焊
下载PDF
液氧/液甲烷低温推进剂深度过冷加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原 高炎 +3 位作者 高强 孙强 谢福寿 厉彦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141,共8页
为了提高低温推进剂深度过冷技术成熟度,以充分利用其在降低过冷装置系统质量、延长贮存时间等方面的工程应用优势,针对液氧/液甲烷低温推进剂组合,以70 K/97 K为目标开展深度过冷方案对比与流程设计,并通过搭建中等规模液氧和液甲烷快... 为了提高低温推进剂深度过冷技术成熟度,以充分利用其在降低过冷装置系统质量、延长贮存时间等方面的工程应用优势,针对液氧/液甲烷低温推进剂组合,以70 K/97 K为目标开展深度过冷方案对比与流程设计,并通过搭建中等规模液氧和液甲烷快速深度过冷加注实验系统进行可行性测试验证。结果表明:针对中大规模过冷装置系统,液氧系统采用常压液氮浴+负压液氮浴两级换热过冷方案(换热器均采用铝制板翅式换热芯),液甲烷系统采用常压列管式液氮浴式换热器过冷加注方案;为满足快速过冷加注需求,液氧/液甲烷系统均采用边过冷边加注的系统流程;在加注流量为1.0 L·s^(-1)左右的稳定测试阶段,液氧实验系统中入口温度约108 K的液氧经一级、二级换热器能够分别被冷却至约88 K及70 K以下,液甲烷实验系统也实现了97 K液甲烷的深度过冷与快速加注,成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能够为中国开展过冷低温推进剂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液氧/液甲烷 过冷加注方案 液氮浴式换热器 深度过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