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cylinder valve-controlled energy recovery device based on liquid piston
1
作者 Zheng Sun Zean Chen +2 位作者 Weian Li Yue Wang Jing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83-91,共9页
The isobaric energy recovery devic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seawater reverse osmosis system by recycling the residual pressure energy of high-pressure concentrated brine.Three-cylinder v... The isobaric energy recovery devic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seawater reverse osmosis system by recycling the residual pressure energy of high-pressure concentrated brine.Three-cylinder valve-controlled energy recovery device(TC-ERD)solves the fluid pulsation of traditional two-cylinder devices,but the use of a“liquid piston”exacerbates the mixing between brine and seawater.Herein,the evolutionary law of“liquid pisto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umetric mixing degree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liquid piston”first axially expands and then gradually stabilizes,isolating the brine and seawater.Additionally,as long as the volume utilization ratio(U_(R))of the pressure exchange cylinder remains constant,there will not be much difference in the volumetric mixing degree after stabilization of the“liquid piston”(Vm-max)regardless of changes in the processing capacity(Q)and cycle time(T_(0)).Therefore,the equation for Vm-max with respect to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Q,T_(0))is derived,which can not only predict the Vm-max of the TCERD,but also provide an empir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other valve-controlled devices with“liquid piston”.When the Vm-max is 6%,the efficiency of the TC-ERD at design conditions(30 m^(3)·h^(-1),5.0 MPa)is 9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ALINATION ENERGY RECOVERY MIXING liquid piston
下载PDF
Efficiency Analysis of an Arrayed Liquid Piston Isothermal Air Compression System for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2
2
作者 HU Shiwei XU Weiqing +4 位作者 JIA Guanwei CAI Maolin LI Jidong LU Yueke REN Te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7-29,共13页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The main advantages of CAES are its high energy capacit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The main advantages of CAES are its high energy capacit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s its low energy density,meaning a natural cavern is required for air storage.High-pressure air compress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A liquid piston gas compressor facilitates high-pressure compression,and efficient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mpression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air compression.In this paper,a near isothermal compress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surface area and heat exchange by using multiple tube bundles in parallel in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in order to obtain high-pressure air using liquid-driven compression.Air compression with a compression ratio of 6.25:1 is achieved by reducing the tube diameter and increasing the parallel tube number while keeping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cross-sectional area constant in order to obtain a high-pressure air of 5 MPa.The performances of this system are analyzed when different numbers of tubes are applied.A system compression efficiency of 93.0%and an expansion efficiency of 92.9%can be achieved when 1000 tubes are applied at a 1 minute period.A new approach is provided in this study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ssur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piston gas compressor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high-pressure air
原文传递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何青 时金凤 贾明祥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8,共9页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的大型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以及关键设备与相关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现状;对液体活塞、水泵和水轮机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归纳和说明...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的大型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以及关键设备与相关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现状;对液体活塞、水泵和水轮机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归纳和说明;分析了现有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对系统中液体活塞技术以及水泵和水轮机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已有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动力设备的选用以及示范项目的推进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 液体活塞 水泵 水轮机 可逆式水泵
下载PDF
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检定及使用过程中的垂直度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东旭 屠彬彬 程静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6期46-48,共3页
液体活塞压力计稳定性较高,常被作为量值传递和溯源的标准器。但在实际使用中,其大多未配置相应的水平仪或水平仪精度不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本文设计了两组试验,分别对其检定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倾角和垂直度变化对活塞有效面积... 液体活塞压力计稳定性较高,常被作为量值传递和溯源的标准器。但在实际使用中,其大多未配置相应的水平仪或水平仪精度不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本文设计了两组试验,分别对其检定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倾角和垂直度变化对活塞有效面积和输出压力引起的变化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生产和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塞式压力计 垂直度 水平仪 活塞有效面积
下载PDF
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液封结构设计及优化
5
作者 张璟 王硕琨 杜文海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以某300 MPa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重新将其设计为液体密封结构,用甘油(C_(3)H_(8)O_(3))作密封液体,利用篦齿结构实现降压,提高了超高压压缩机的活塞密封寿命和密封效果。CFD仿真分析了液驱活塞压缩机循环密封液体的流场及... 以某300 MPa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重新将其设计为液体密封结构,用甘油(C_(3)H_(8)O_(3))作密封液体,利用篦齿结构实现降压,提高了超高压压缩机的活塞密封寿命和密封效果。CFD仿真分析了液驱活塞压缩机循环密封液体的流场及油液各处的压力分布和循环流量。从齿宽、齿高、间距和齿数等参数对篦齿的降压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的篦齿几何参数,CFD仿真计算显示该密封设计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为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密封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液驱活塞压缩机 计算流体力学 活塞液封 篦齿优化
下载PDF
多管阵列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震领 许未晴 贾冠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传热性能和压缩/膨胀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管阵列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方法,设计了液体活塞结构与管式换热结构耦合的多管阵列压缩/膨胀机,液体活塞结构实现高压密封,管式换热结构增加换热面积以提高换热量,采... 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传热性能和压缩/膨胀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管阵列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方法,设计了液体活塞结构与管式换热结构耦合的多管阵列压缩/膨胀机,液体活塞结构实现高压密封,管式换热结构增加换热面积以提高换热量,采用隔膜式结构实现气-液隔离避免空气的溶解,采用水箱储存压缩热并在空气膨胀时释放。建立了系统热力学模型和传热学模型,分析了多管束参数对空气压力、温度和压缩功的影响,使空气从0.8 MPa增压至5 MPa,采用1000根管、压缩时间60 s时,可实现空气压缩效率达到70%。为高压和高效的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近等温压缩 多管阵列 液体活塞
下载PDF
高效稳定双罐式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过程热力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宇飞 金鹏 +4 位作者 王海洋 李向东 王焕然 席光 李瑞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共12页
为确保双罐式液体活塞膨胀过程的连续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运行方式。该运行方式下,膨胀阶段完成后液体活塞进入膨胀后的吸气阶段,实现罐体水位的下降,从而保证了循环稳定性。通过建立相关的热力学模型,探究了... 为确保双罐式液体活塞膨胀过程的连续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运行方式。该运行方式下,膨胀阶段完成后液体活塞进入膨胀后的吸气阶段,实现罐体水位的下降,从而保证了循环稳定性。通过建立相关的热力学模型,探究了高压空气在近等温膨胀过程中的热力性能变化特性,并揭示了不同运行特征下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的释能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该运行方式使系统在第二次循环后进入稳定循环阶段;系统呈现出较好的等温性能,当膨胀比为5时,循环过程中空气最低温度达到282.3 K;空气与液滴换热占比随喷嘴数量的变化较为显著,喷嘴数量由2增加至18时,空气与液滴换热占比由20.2%增加至72.8%;在单个循环周期时长为4 800 s时,液体活塞膨胀释能效率和液体活塞膨胀释能量提升率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6%和18.1%;液体活塞运行条件不同情况下,最佳喷淋时刻的无量纲压力存在差异。该研究为提高双罐式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过程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塞 近等温膨胀 热力性能 喷淋
下载PDF
振荡条件下金属颗粒对气液两相流动与混合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余波 邓晰文 +1 位作者 雷基林 肖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机活塞腔的换热性能,通过加入金属颗粒来提升振荡状态下的两相混合程度。采用振荡流动试验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金属颗粒在振荡状态下的运动学特性和两相振荡流动特性,进一步讨论转速、充液率对金属颗粒运动...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机活塞腔的换热性能,通过加入金属颗粒来提升振荡状态下的两相混合程度。采用振荡流动试验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金属颗粒在振荡状态下的运动学特性和两相振荡流动特性,进一步讨论转速、充液率对金属颗粒运动和最大气泡直径和混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是影响气液两相流振荡流动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转速的增加,金属颗粒到达方腔上壁面时间缩短,瞬时速度增大,相对于270 r/min,330 r/min冲击上壁面的平均速度变化率增加133%,冲击壁面的强度增加。相对于25%充液率,75%充液率的金属颗粒冲击上壁面的最大瞬时速度降低68%,充液率过高,降低颗粒冲击上壁面强度。50%充液率左右和高转速条件下,颗粒冲击壁面强度降低,但气液两相流混合程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内冷油腔 气液两相流 可视化 金属颗粒
下载PDF
考虑气液耦合作用的柱塞泵三角槽空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伟 夏士奇 +2 位作者 孙成杰 杨斌 王成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柱塞泵在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空化现象,建立了液压油黏度计算方程。方程在考虑黏温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了气液耦合作用的影响。根据柱塞泵结构特点,建立了柱塞泵内部流体域仿真模型,并通过压力特性试验验证了模型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柱塞泵在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空化现象,建立了液压油黏度计算方程。方程在考虑黏温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了气液耦合作用的影响。根据柱塞泵结构特点,建立了柱塞泵内部流体域仿真模型,并通过压力特性试验验证了模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探究了三角槽宽度角和深度角结构参数对柱塞泵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在出口压力均值上的对比误差小于4%,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柱塞泵工作实况;考虑气液耦合作用的黏度模型在配流盘内、外死点处均存在黏度下降;三角槽宽度角和深度角的增加均导致气体体积分数下降,有利于抑制空化现象,且内死点空化现象较外死点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空化 黏度 气液耦合 三角槽
下载PDF
补油参数对离子液体氢气压缩机的性能影响
10
作者 金漪 郭怡 +1 位作者 唐宇明 曹峻豪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8,共9页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建立了离子液体压缩机的能耗分析模型,分析了离子液体压缩机中的能量转化机制,将整个系统的能量损耗分为液压损耗、油缸损耗和气缸损耗,再进一步根据损耗发生部件和原因细分为溢油损耗、补油损耗、管...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建立了离子液体压缩机的能耗分析模型,分析了离子液体压缩机中的能量转化机制,将整个系统的能量损耗分为液压损耗、油缸损耗和气缸损耗,再进一步根据损耗发生部件和原因细分为溢油损耗、补油损耗、管道损耗、缓冲损耗、摩擦损耗、进气阀损耗、排气阀损耗和换热节能等7个部分,对单级离子液体压缩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所有压损中,溢油损耗、补油损耗、缓冲损耗是最主要的3个部分,通过调节补油压力和补油泵流量可改变这3个损耗的大小并影响压缩机的绝热效率;补油压力的变化主要影响溢油损耗值,当补油压力从1 MPa增大到6 MPa,溢油损耗增大了20.6%,绝热效率降低了10.57%;补油泵流量变化主要影响补油损耗值,当补油泵流量从20 L/min增大到120 L/min,补油损耗增大了35.8%,绝热效率降低了21.84%。研究可为离子液体氢气压缩机的高效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压缩机 能量分析 自由活塞 绝热效率
下载PDF
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孔道内液柱活塞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一卉 丁信伟 +1 位作者 姜海峰 张立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3-887,共5页
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是利用正位移原理工作的流体能量回收装置,核心部件是沿周向开有轴向贯通孔道的转子,其通过转子孔道内形成的液柱活塞传递能量并控制掺混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孔道内流体质量传递模型,说明了... 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是利用正位移原理工作的流体能量回收装置,核心部件是沿周向开有轴向贯通孔道的转子,其通过转子孔道内形成的液柱活塞传递能量并控制掺混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孔道内流体质量传递模型,说明了液柱活塞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影响液柱活塞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系统流量和转子转速对液柱活塞形成和运动规律有较大影响,液柱活塞能够根据流量变化和转子转速进行自适应调节,因此能够稳定地在孔道内往复移动以保证获得最大的容积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柱活塞 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 掺混 能量回收
下载PDF
气-液双作用热声发动机结构参数不一致性对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爽 张丽敏 罗二仓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2,共8页
针对气-液双作用行波热声发动机结构参数不一致性对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讨论了回热器长度、液体活塞摩擦阻力以及液体活塞质量不对称的情况下,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仅改变一个基本单元的一... 针对气-液双作用行波热声发动机结构参数不一致性对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讨论了回热器长度、液体活塞摩擦阻力以及液体活塞质量不对称的情况下,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仅改变一个基本单元的一个特定的结构参数时,整个气-液双作用行波热声发动机性能参数均发生改变,并且表现出不对称性。系统结构参数的不一致性对体积流率、压力振幅、相位以及气体温度的沿程分布均有明显影响。回热器产生的净声功率受结构参数不对称性影响显著,甚至可能出现某一基本单元回热器不产生声功率或消耗声功率的情况,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热声发动机 双作用 液体活塞 不对称
下载PDF
气液耦合振动对热声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珂 林小钢 +2 位作者 黄忠杰 金滔 陈国邦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5-1627,共3页
进行了气液耦合振动驻波型热声发动机定量模拟。重点比较分析了单纯气体振动系统和引入[EMIM][BF_4]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液体活塞的气液耦合振动系统的运行参数,并考察了液体活塞的质量对热声发动机谐振频率、压力振幅以及板叠热端温度等... 进行了气液耦合振动驻波型热声发动机定量模拟。重点比较分析了单纯气体振动系统和引入[EMIM][BF_4]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液体活塞的气液耦合振动系统的运行参数,并考察了液体活塞的质量对热声发动机谐振频率、压力振幅以及板叠热端温度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发动机 液体活塞 室温离子液体
下载PDF
气液耦合振动热声发动机的压力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珂 雷田 +2 位作者 林小钢 金滔 张玙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46,共5页
采用气液耦合振动是提升热声发动机系统压力振幅以及降低谐振频率的有效方式。根据热声理论,对气液耦合振动热声发动机系统进行了模拟,重点讨论了平均工作压力对压力振幅、压比和谐振频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热声板叠产生声功率以... 采用气液耦合振动是提升热声发动机系统压力振幅以及降低谐振频率的有效方式。根据热声理论,对气液耦合振动热声发动机系统进行了模拟,重点讨论了平均工作压力对压力振幅、压比和谐振频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热声板叠产生声功率以及各部件消耗声功率随平均工作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实验,以验证模拟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模拟计算和实验数据均表明,增大平均工作压力可显著提升系统压力振幅,这对于利用其驱动后续负载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发动机 气液耦合振动 液体活塞
下载PDF
气液活塞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传昌 陆宏圻 廖定佳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9-134,共6页
气液活赛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用于输送有毒、高温或放射性液体。装置在运行时,气液活塞筒内的气液交界面必须稳定在活塞筒内,形成稳定的脉冲运动,才能保证装置正常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分析影响气液活塞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稳定性的... 气液活赛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用于输送有毒、高温或放射性液体。装置在运行时,气液活塞筒内的气液交界面必须稳定在活塞筒内,形成稳定的脉冲运动,才能保证装置正常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分析影响气液活塞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基础上,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导出了装置稳定性的基本方程组以及简化方程组。通过试验对上述理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活塞 脉冲液体射流泵 装置稳定性 脉冲时间比
下载PDF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青 王珂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9,共9页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应用先进的储能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配置灵活、效率高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应用先进的储能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配置灵活、效率高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及其等温控制技术,分析了现有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情况,重点分析比较了抽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和地面综合储能技术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尚待研究以及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 热力学循环 控温技术 液体活塞
下载PDF
一种风能供暖系统及其新型压缩机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国勋 留沧海 +1 位作者 张健平 刘丽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7-60,共4页
针对目前燃煤锅炉供暖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风能供暖的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储能实例进行了阐述;考虑到风能的不稳定,提出了利用高压压缩空气进行储能并对储能容积进行了计算。针对目前柱塞式压缩机效率低的问题,对液... 针对目前燃煤锅炉供暖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风能供暖的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储能实例进行了阐述;考虑到风能的不稳定,提出了利用高压压缩空气进行储能并对储能容积进行了计算。针对目前柱塞式压缩机效率低的问题,对液体活塞式压缩机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集成创新,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及热能再利用的压缩机,并对该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该新型压缩机具有较高的效率。用FLUENT软件对该压缩机进行了仿真,说明了该压缩机可以实现近似的定温压缩过程。利用该新型压缩机,能有效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和系统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供暖系统 液体活塞式压缩机 定温压缩 压缩空气储能 效率 高效换热 热能再利用 FLUENT仿真
下载PDF
循环氢往复式压缩机活塞杆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仕良 王强 王杜娟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52-54,共3页
循环氢往复式压缩机是化工生产装置的关键机组,其活塞杆断裂会严重影响装置的安全生产。通过对断裂的活塞杆进行宏观检验、断口扫描电镜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检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并结合机组的运行工况综合分析,认为循环... 循环氢往复式压缩机是化工生产装置的关键机组,其活塞杆断裂会严重影响装置的安全生产。通过对断裂的活塞杆进行宏观检验、断口扫描电镜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检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并结合机组的运行工况综合分析,认为循环氢往复式压缩机的氢气介质中带液,造成活塞杆的受力明显增大是导致应力集中部位发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断裂失效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氢往复式压缩机 带液 活塞杆 应力集中 疲劳断裂
下载PDF
被动活塞式气体流量主标准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永胜 白银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
研制成功的气体小流量标准装置以被动活塞式气缸作为主标准器。活塞采用水银环密封方式,该方式可有效降低活塞与缸体摩擦,并且消除泄露。通过活塞自重形成稳定被压,保证主标准器内压力和气体流量稳定。主标准器流量范围为3ml/min~10L/m... 研制成功的气体小流量标准装置以被动活塞式气缸作为主标准器。活塞采用水银环密封方式,该方式可有效降低活塞与缸体摩擦,并且消除泄露。通过活塞自重形成稳定被压,保证主标准器内压力和气体流量稳定。主标准器流量范围为3ml/min~10L/min,不确定度为0.2%(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活塞 +水银环
下载PDF
基于CFD的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鑫鑫 彭枧明 +1 位作者 孙铭泽 吴冬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4-541,共8页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室测试,对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活塞往复运动速度、角速度以及活塞外表面螺旋槽螺距与半径等参数对射流式冲击器前后腔之间泄漏...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室测试,对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活塞往复运动速度、角速度以及活塞外表面螺旋槽螺距与半径等参数对射流式冲击器前后腔之间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角速度以及活塞表面螺旋槽螺距均对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性能影响较小;活塞运动速度与泄漏量近似成正比例关系;随着活塞螺旋槽半径的增大,泄漏量会明显增大。活塞回程与冲程初期阶段,活塞运动速度较小,活塞处瞬时泄漏量占进入缸体前后腔流体流量的比例较大,使活塞无法快速加速运动,尤其是当活塞杆直径较大时,回程阶段泄漏量对活塞运动的影响更显著,导致冲击器工作性能大幅下降,甚至无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 活塞 缸体 泄漏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