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弓 张玉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9,124,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其中独具特色的就是"文本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继承、丰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文本形式论,它把文本形式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其中独具特色的就是"文本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继承、丰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文本形式论,它把文本形式作为文艺存在的物质本体,凸显了文本形式的存在价值和审美价值,完善和丰富了文艺的创造本质、形式本质、精神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它包括文艺的形式本体论、创造本体论、精神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创作生产 精神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 文本价值论 形式本体论 创造本体论 精神本体论
下载PDF
日本古典文论中“心”范畴及其与中国之关联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向远 《东疆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24-31,111,共8页
日本古代文论中的"心"范畴,涉及到文论中的创作主体论、心词(内容与形式)关系论、审美态度论、主客统一论。日本的"心"、"有心"、"无心"均来自汉语,在语义上接受了中国影响,但在中国,这些都是... 日本古代文论中的"心"范畴,涉及到文论中的创作主体论、心词(内容与形式)关系论、审美态度论、主客统一论。日本的"心"、"有心"、"无心"均来自汉语,在语义上接受了中国影响,但在中国,这些都是哲学概念而不是文论概念,在日本则主要是文论概念。日本文论中的"心"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心.词"、"歌心"、"有心.无心"等概念,都与中国有关,都受到中国的影响,但比起中国文论中的"心"论,却具有较高的范畴化程度,"心"论在日本古典文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较中国的"心"论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论 日本古典文论 心.词 歌心 有心.无心
下载PDF
西汉作家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被引量:1
3
作者 汪耀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0-93,175,共4页
西汉的文学创作和学术论著反映出作家有关内容与形式的见解,无论是当时散文、辞赋创作中所反映的文学思想,或是司马迁、刘向、扬雄的文学观点,还是《淮南子》的文艺理论,它们都突出地显示了作家重视思想内容,讲究艺术形式,总结文学实践... 西汉的文学创作和学术论著反映出作家有关内容与形式的见解,无论是当时散文、辞赋创作中所反映的文学思想,或是司马迁、刘向、扬雄的文学观点,还是《淮南子》的文艺理论,它们都突出地显示了作家重视思想内容,讲究艺术形式,总结文学实践,力求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从而展现出西汉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崭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理论 内容 形式 统一
下载PDF
“爽”的古代诗学范畴内涵辨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振华 吴咏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爽"是中国古典诗学中一个较为灵活和复杂的批评范畴。"爽"的本义为"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爽"的词义、组合词汇、运用范围与内在意蕴不断发展,为"爽"成为一独特的诗学范畴做了... "爽"是中国古典诗学中一个较为灵活和复杂的批评范畴。"爽"的本义为"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爽"的词义、组合词汇、运用范围与内在意蕴不断发展,为"爽"成为一独特的诗学范畴做了准备。作为诗学范畴的"爽"既主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用于人物品藻的美学范畴的"爽"发展而来,又动态地掺合了人们对使用"爽"这一语词描述的其他事物的体验与感受。自刘勰《文心雕龙》问世以来,"爽"及其相关词汇的丰富、范畴的运用和字义的发展与成熟,越来越清晰和频繁地反映在文学批评话语之中。明中后期,"爽"及其相关诗学范畴的运用逐渐走向成熟。作为诗学范畴的"爽"的具体内涵,指向一种明豁畅达、清朗不俗的特质,涉及创作主体、作品的语言体式、情致意境,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呈现的作品的总体风格等各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范畴 人物品藻 具体内涵 创作主体 语言体式 情致意境 总体风格
下载PDF
从多元构型到范式创造——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探索与创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西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
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形态与知识生产问题的探索,是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既受到20世纪西方人文领域反思知识学思想背景和"后理论"趋势的影响,也是新时期在对西方文论观... 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形态与知识生产问题的探索,是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既受到20世纪西方人文领域反思知识学思想背景和"后理论"趋势的影响,也是新时期在对西方文论观念和方法的频频借鉴和移植后,国内文论研究界对中国文论知识生产的深刻反思和自觉的理论认知。从知识生产的多元构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范式建构,彰显了中国文论知识形态探索的艰难过程、历史经验及发展空间。它深刻启示我们,以中国的文化思想和审美精神为根基,面向当代人的生命存在和文艺活动的现实发展与需要,创构以"人文—审美阐释"为核心的中国文论范式及话语形态体系,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论知识形态建构与知识生产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构型 范式创造 文学理论 知识形态 人文—审美阐释
下载PDF
中西翻译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志辉 刘庆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9-162,共4页
任何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但是,在中国和西方的翻译理论中,都存在着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翻译活动普遍认为就是将原文的信息或内容转换到译文中来,而原文的形式则无关紧要。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任何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但是,在中国和西方的翻译理论中,都存在着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翻译活动普遍认为就是将原文的信息或内容转换到译文中来,而原文的形式则无关紧要。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用带有这种倾向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文学翻译是不可取的。在翻译中只注重内容的传达而忽视形式的重要性,必然会造成内容的流失,或者译作不能再现原作的文学性和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翻译理论 重内容、轻形式 文学翻译
下载PDF
论朱光潜对桐城派文论现代转化的贡献
7
作者 张器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朱光潜对桐城派文论的现代转化,功不可没。他立足中西文化比较的广阔视野,重视从美感经验出发,以自主回望的姿态对桐城派文论的若干重要范畴,诸如内容与形式、文以载道、阴阳刚柔风格等作了现代阐释,丰富了中国现代文论和美学思想。
关键词 桐城派文论 内容形式 文以载道 阴阳刚柔 现代转化
下载PDF
早期佛典翻译中的“文质论”文艺思想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研 普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魏晋南北朝,在佛典翻译的"文质之争"中,"文质论"从儒家的人格论与治道说发展成为在文学批评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文艺思想。佛典译家们对"内容与形式"层面的文质关系问题的深入探讨,对后世文学实用理论、... 魏晋南北朝,在佛典翻译的"文质之争"中,"文质论"从儒家的人格论与治道说发展成为在文学批评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文艺思想。佛典译家们对"内容与形式"层面的文质关系问题的深入探讨,对后世文学实用理论、接受理论、文学审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修辞层面,他们对佛典译文语言风格的文质论争也使得俗语与文言在书面使用中的冲突开始凸显出来。译家们的实践促进了文学语体风格的多元化,使得质朴、繁复成为汉语精约、含蓄的风格之外可欣赏的另一种"语趣",在通俗书面语产生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佛典翻译过程中不断深化的"文质论"终于在刘勰集南朝文艺理论之大成的《文心雕龙》中发展成为成熟、系统的文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典翻译 文艺思想 文质论 内容与形式 语言风格
下载PDF
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三次高潮——20世纪中国文学视界
9
作者 冯肖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6-19,22,共5页
中国传统文学以近代西方异质文化的侵入为契机 ,开始了新的文学的现代转型。从此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形成了三个相对完整的创作高潮 ,即 1 91 9年至 1 942年的新文学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期 ;1 942年至1 976的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期 ;1 ... 中国传统文学以近代西方异质文化的侵入为契机 ,开始了新的文学的现代转型。从此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形成了三个相对完整的创作高潮 ,即 1 91 9年至 1 942年的新文学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期 ;1 942年至1 976的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期 ;1 976年至 1 995年的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期。现实主义小说的三次创作高潮 ,经由分化而独立 ,由独立而强化 ,由强化而断裂 ,再由断裂而强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三次创作高潮 质体文本演变
下载PDF
陆机《文赋》创作论今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阳海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6-49,共4页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史第一篇较为系统的创作论专著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作理论 ,体现在 :辩证的文质观、正确的“怀霜临云”说、源与流的辩证统一、物化形象的构思过程、考辞就班的结构规律。
关键词 陆机 《文赋》 创作论 文质观 物化形象 艺术标准 结构规律
下载PDF
形式的辩证批评——詹姆逊“内在形式”理论评析
11
作者 李志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38-241,共4页
从亚里斯多德开始,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历代文艺理论家都对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詹姆逊在对文艺形式,特别是现代主义以来的文艺形式研究的基础上,继承了西方文艺理论在形式研究中的... 从亚里斯多德开始,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历代文艺理论家都对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詹姆逊在对文艺形式,特别是现代主义以来的文艺形式研究的基础上,继承了西方文艺理论在形式研究中的得失,提出了"内在形式"说,阐释了艺术形式与审美认识的辨证关系,以及历史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动力过程和运行机制,从而对形式问题进行了富有新意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内容 形式 内在形式 文艺理论
下载PDF
《文心雕龙》文体论之再认识
12
作者 杨爱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5-20,共6页
 文体论处于《文心雕龙》的关键地位,它决定着《文心雕龙》的本体性质,文体论论述了《文心雕龙》中包括的几个核心问题,即构思、体制和文质关系问题。《文心雕龙》的文体观对后代关于文体的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体论 创作论 写作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文艺理论启发论析——以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俊成 《工业设计》 2019年第2期89-90,共2页
21世纪以来,设计界就一直有人尝试对设计提出更加符合时代大方向发展的新思想。世界设计史也留下了许多的思想和经验,未来的设计更加充满了挑战与荆棘,通过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学习,对正在学习的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产生了许多共鸣与启发。... 21世纪以来,设计界就一直有人尝试对设计提出更加符合时代大方向发展的新思想。世界设计史也留下了许多的思想和经验,未来的设计更加充满了挑战与荆棘,通过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学习,对正在学习的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产生了许多共鸣与启发。通过马克思文艺理论多方面视角,主要从"文艺创作论"和"文艺批评论"两个方面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更深一步运用马克思文艺理论理解中国传统艺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设计 文艺创作论 文艺批评论 艺术形式 艺术语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