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治的“南”“北”与诗人的自我树立 |
仲浩文
|
《嘉兴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透过“地方路径”重写“文学中国”的深切探索——评李洪华著《江西当代文学史(1978—2018)》 |
温江斌
郭国煜
|
《宜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试论曹学佺金陵怀古诗的人文地景意象 |
陈芷瑄
|
《闽台文化研究》
|
2024 |
0 |
|
4
|
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 |
毛巧晖
|
《中国文艺评论》
|
2023 |
1
|
|
5
|
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分析《青木川》英文译本 |
刘中阳
彭潍坊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1
|
|
6
|
论新时期串场河文学的地方史书写 |
邵春驹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7
|
地方志的使用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深化 |
王志强
|
《上海地方志》
|
2023 |
1
|
|
8
|
元人诗文集中塞外霞城书写的文学地理空间 |
赵鸿飞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9
|
论金代后期洛西文人群体的创作与文学中心的形成 |
沈超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0
|
论中国文学经验的概念化 |
张卫东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1
|
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地方路径表达——黄景忠《潮汕新文学论稿》 |
温优华
|
《地方文化研究》
|
2023 |
0 |
|
12
|
吉林民间文学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转向 |
周梦焱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空间隐喻与风格暗指——文学地理学“自然气候”视野下的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
曹忠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4
|
从《青木川》英译看乡土文化意象对外传播的“舍”与“留” |
刘中阳
彭潍坊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3 |
0 |
|
15
|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 |
邹建军
周亚芬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87
|
|
16
|
“地域文学”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 |
曾大兴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17
|
论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 |
李志艳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8
|
简论文学地理学对现有文学起源论的修正 |
邹建军
张三夕
|
《长江学术》
|
2015 |
12
|
|
19
|
贬谪文学中“地景书写”的文化解读 |
赵环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学场域与媒介 |
黄万华
黄一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