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轼“诗书一体”观:内涵、机理与成因 |
司新丽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2
|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样的应用及创新 |
张爱妮
李雅
|
《时尚设计与工程》
|
2024 |
0 |
|
3
|
从大千世界到内在心灵——五代文人的人生模式与文学书写 |
孙鸣晨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理念偏颇、标准错位和话语失范——关于当下戏剧批评学理品格之不足的反思 |
穆海亮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4 |
0 |
|
5
|
认知模式影响国外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解读 |
姚晓超
曾燕明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6
|
《四库全书总目》对台阁体的文学批评特色 |
史小军
潘林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7
|
新世纪文艺批评形态的走向与建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批评话语概述 |
于永顺
刘晋绘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8
|
诗化描述与理性论述:《文心雕龙》书写语言的两种模式 |
吴建民
唐萌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9
|
跨界融合:图书馆文创工作的发展新常态 |
高兵
|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10
|
主位推进模式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
李健
范祥涛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8 |
14
|
|
11
|
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当下思考 |
詹艾斌
唐婷
欧阳小勇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12
|
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格局、问题意识及方法范式 |
党圣元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3
|
“梁祝”母题的起源、传播及文艺样式考论 |
匡秋爽
王确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4
|
红色文学经典的历史范本——论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的文本价值与后世影响 |
宋剑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5
|
方言成分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方式及相关问题——以当代江西作家作品为考察对象 |
李胜梅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6
|
西汉天子文学侍从的身份特征及其创作形态 |
杨允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7
|
宋代公使钱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 |
叶烨
刘学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18
|
丰裕化社会的去经典化阅读 |
王健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9
|
“后现实主义”——今日俄罗斯文学的一道风景 |
周启超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20
|
范式革命与文艺学转型 |
李衍柱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