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维摩小说中“地方”的建构与空间叙事
1
作者 张艳庭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作为洛阳代表性的青年作家,维摩在小说中形塑了一道独特的河洛文学景观。维摩通过空间叙事,建构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地理和全球地方感。通过书写场域的分化与聚合,完成了一种变化的、辩证的、动态的人性书写。通过在小说中融入不同社会阶... 作为洛阳代表性的青年作家,维摩在小说中形塑了一道独特的河洛文学景观。维摩通过空间叙事,建构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地理和全球地方感。通过书写场域的分化与聚合,完成了一种变化的、辩证的、动态的人性书写。通过在小说中融入不同社会阶层的杂语,建构出一个杂语世界,通过这样的叙事,维摩在一种现代视域下重塑了地方的价值,并生成了小说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景观 空间叙事 地方 场域 洛阳
下载PDF
清末的白话报人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关联
2
作者 张向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4,共11页
清末的白话报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扮演的角色,可分为“推动者”“游离者”“反对者”三类。“推动者”之于文学革命的意义显而易见,但那些游离于文学革命之外的白话报人,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以其精神或行动,间接地支持了文学革命。文... 清末的白话报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扮演的角色,可分为“推动者”“游离者”“反对者”三类。“推动者”之于文学革命的意义显而易见,但那些游离于文学革命之外的白话报人,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以其精神或行动,间接地支持了文学革命。文学革命中“推动者”与“反对者”之间的“文白之争”,表面上是语言形式与文学观念之争,其实质是文学的“权位”(“正宗”)之争。由于清末白话报人的代际差异和籍贯、文学趣味的不同,他们在文学革命中发生了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报人 文学革命 “文学正宗” 代际 籍贯 文学趣味
下载PDF
欧亚主义与萨维茨基的地缘诗学
3
作者 杨明明 《中国俄语教学》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彼·尼·萨维茨基是欧亚主义的奠基人与领袖,他认为文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一样,是认识俄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基于地理学视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俄罗斯文学观。俄罗斯文学构成了萨维茨基的欧亚主义理论与地缘诗学的起点,在此基础... 彼·尼·萨维茨基是欧亚主义的奠基人与领袖,他认为文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一样,是认识俄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基于地理学视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俄罗斯文学观。俄罗斯文学构成了萨维茨基的欧亚主义理论与地缘诗学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文学殖民理论、文学地理学方法和情节地概念共同构成了其地缘诗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萨维茨基将地理学方法引入文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克服形式方法所导致的文本阐释危机,更是促进了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欧亚主义在文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他还运用地理学方法对俄罗斯文学情节地演变展开追踪,从文学的角度印证了俄罗斯国家的欧亚特性与本质,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了欧亚主义的理论维度与阐释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尼·萨维茨基 欧亚主义 地缘诗学 文学殖民 情节地
下载PDF
文学旅游的审美消费:以水泊梁山为例 被引量:31
4
作者 姜辽 徐红罡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9,共9页
文学旅游在浅阅读时代具有非凡意义。现代阅读方式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审美模式和获取知识的路径,对我国文学的现代生存提出挑战。通过文学旅游获取知识,并接受审美教育已成为鲜活的时代话题,具有新的时代意义。该研究选择《水浒传》... 文学旅游在浅阅读时代具有非凡意义。现代阅读方式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审美模式和获取知识的路径,对我国文学的现代生存提出挑战。通过文学旅游获取知识,并接受审美教育已成为鲜活的时代话题,具有新的时代意义。该研究选择《水浒传》故事发祥地水泊梁山为案例,通过访谈和网络博客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消费模型,再次收集网络博客数据对该研究的理论饱和度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文学作品作为"前结构"或"前理解"存在,是文学旅游者的一种期待视界,对文学作品的熟识程度决定了文学审美的深度。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消费体现为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的有机融合,其中前者是后三者的起点,审美感知通过人物、往事、故事环境、小说情节等展开审美想象;审美感知借助景观、人物、环境达到审美理解;审美感知能够激发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情感,包含对作品、作者、人物、时事的评价以及自我励志。该研究理论上可以拓宽文学旅游的研究视角,实践上可以为文学资源的旅游开发和传统人文精神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旅游地 审美 阅读 水泊梁山
下载PDF
文艺作品隐性构建地方旅游形象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宏芳 明庆忠 王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文艺作品与地方和旅游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影响地方旅游形象生成的文艺作品有静态和动态两类,并兼具自在性与中立立场、地域指向性、可传播性及可读性。文艺作品促进地方旅游形象的构建是一个从地方走向大众的流程,构建机理主要体现在大... 文艺作品与地方和旅游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影响地方旅游形象生成的文艺作品有静态和动态两类,并兼具自在性与中立立场、地域指向性、可传播性及可读性。文艺作品促进地方旅游形象的构建是一个从地方走向大众的流程,构建机理主要体现在大众传媒的广泛性和印刷技术改进成为文艺作品传播的强势动力;经由文艺作品对旅游者赋予地方的意义与情感,潜在旅游者生成"他乡向往";文艺作品符号化了地方意象,促进了地方感的形成。整个地方旅游形象的生成是一个意象→地方形象→地方旅游形象的过程,其本质是旅游场域下文艺作品意象符号化的过程。在如火如荼刻意塑造地方旅游形象的背景之下,借力文艺作品是实现地方的深度宣介、特色凸显和旅游形象的生动打造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作品 构建 地方旅游形象 机理
下载PDF
论“三言”中的文学地理分布 被引量:2
6
作者 费团结 陈曦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28-32,43,共6页
"三言"中经常写到的地方,主要是历史上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三言"较少写到的地方,大都处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这种文学地理分布特点,既与&qu... "三言"中经常写到的地方,主要是历史上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三言"较少写到的地方,大都处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这种文学地理分布特点,既与"三言"所写地方的发展繁荣程度有关,也与古代白话小说产生的历史情境有关。同时,这也是作家创作受自己熟悉的出生地及生活经历影响的一个结果。通过对"三言"中文学地理的宏观和微观考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古代作家的地理空间想象特点及其作品强烈的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文学地理分布 城市 地域性
下载PDF
山东文学旅游资源与“文学山东”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领娣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9-103,共5页
山东文学旅游资源承传久远,数量丰裕类型多样,广布于全省诸多区域。在国内旅游产业由大众观光游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时代语境中,深入挖掘山东文学旅游资源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及审美内涵,实施整体性规划设计与开发,遵循建构主义真实性原则... 山东文学旅游资源承传久远,数量丰裕类型多样,广布于全省诸多区域。在国内旅游产业由大众观光游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时代语境中,深入挖掘山东文学旅游资源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及审美内涵,实施整体性规划设计与开发,遵循建构主义真实性原则,将真实性文学地方与社会建构结合,构建"文学山东"旅游空间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拓展山东省作为"文化圣地"之内涵、丰富山东地方形象和提升山东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方 文学山东 文学旅游资源 地方形象 社会建构
下载PDF
论刘清韵及其《小蓬莱仙馆传奇》 被引量:2
8
作者 单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80,共5页
刘清韵是中国近代戏曲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既有表现真挚友情的,也有谱写刚直侠义的,还有反映炎凉世态的,而敷衍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婚姻的作品数量最多,它们的题材多有依据,主题新颖别致,人物鲜明生动,情节集... 刘清韵是中国近代戏曲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既有表现真挚友情的,也有谱写刚直侠义的,还有反映炎凉世态的,而敷衍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婚姻的作品数量最多,它们的题材多有依据,主题新颖别致,人物鲜明生动,情节集中简练,结构紧凑完整,语言雅洁自然。分析这些传奇对深入认识刘清韵的思想倾向与准确把握近代妇女的精神状态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清韵 戏曲 《小蓬莱仙馆传奇》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以来地方感理论渗入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烈刚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5期93-102,共10页
地方感理论在文学研究领域已经从译介阶段走入运用阶段,对于深化文学与地理、空间等的关系,扩展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多角度阐释和解读文学作品等产生了积极影响。综合梳理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多集中于对地方的依附和... 地方感理论在文学研究领域已经从译介阶段走入运用阶段,对于深化文学与地理、空间等的关系,扩展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多角度阐释和解读文学作品等产生了积极影响。综合梳理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多集中于对地方的依附和依恋、异域书写与文学想象、地方书写与文化认同、生态批评语境下的地方与地方感、地方意义的阐释与文学空间的解读、地方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地方感的失落与重构等方面。今后,有必要借鉴地方感理论研究成果,继续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群体,加强地方理论与文本研究的融合,从地方角度扩展文学批评的空间,从而推动文学研究走向新的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书写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失地感 文学研究 文学空间
下载PDF
海上繁花又是梦——试析虹影新作《上海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炜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1-74,共4页
虹影的《上海王》是她声称“重写海上花”系列的第一部,她以“虚构自传”的形式来叙写了筱月桂在上海急剧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起伏跌宕的命运中洞彻了梦魇般的人生繁华。筱月桂的“上海王”经历只是“女性白日梦”一场,在“原乡”的模式... 虹影的《上海王》是她声称“重写海上花”系列的第一部,她以“虚构自传”的形式来叙写了筱月桂在上海急剧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起伏跌宕的命运中洞彻了梦魇般的人生繁华。筱月桂的“上海王”经历只是“女性白日梦”一场,在“原乡”的模式下渗透出的也只是失乡的困惑,在女性自我发现的旗帜下却遮蔽了作为人的个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上海王》 白日梦 原乡 作品研究
下载PDF
朦胧诗:中国当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先驱 被引量:3
11
作者 禹明华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朦胧诗作为我国当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给诗坛乃至当代文学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它使诗歌打破了建国以来的种种文学禁锢,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不仅把朦胧诗看作一个新诗流派,只从艺术创新方面... 朦胧诗作为我国当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给诗坛乃至当代文学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它使诗歌打破了建国以来的种种文学禁锢,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不仅把朦胧诗看作一个新诗流派,只从艺术创新方面来判断其意义和价值。而是把它纳入到整个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把握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诗 现代主义 文学思潮 文学地位
下载PDF
唐代迁谪诗文述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尚义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8-30,共3页
唐代遭受迁徙、贬谪之苦的众多诗人所创作的“迁谪诗文” ,是唐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迁谪诗文颇能体现出迁谪文学的本质特点 ,对后世的迁谪文学的发展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唐诗 迁谪诗人 迁谪文学
下载PDF
由籍贯看东魏文士的地理分布
13
作者 宋燕鹏 高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9-24,共6页
从籍贯来看,东魏文士中山东士族是主力,其次是汉化少数民族士族,再次是关中士族、地方士族和非士族,最后是南来士族。东魏文士籍贯分布的不平衡是政治形势造成的。东魏是北魏后期文学成果的集中时期,也是对南朝宋齐文学因素的消化时期,... 从籍贯来看,东魏文士中山东士族是主力,其次是汉化少数民族士族,再次是关中士族、地方士族和非士族,最后是南来士族。东魏文士籍贯分布的不平衡是政治形势造成的。东魏是北魏后期文学成果的集中时期,也是对南朝宋齐文学因素的消化时期,同时也为北齐文学达到北朝文学的顶峰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东魏是北朝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 文士 籍贯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大陆周瑜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寅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6-69,共4页
受《三国演义》影响,以往的学者更多地关注周瑜的形象及其与诸葛亮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已经走出旧有的模式,周瑜与孙吴政权的关系、周瑜军事思想及其在赤壁之战中杰出的指挥才华得到研究者的更多关注。对周瑜家... 受《三国演义》影响,以往的学者更多地关注周瑜的形象及其与诸葛亮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已经走出旧有的模式,周瑜与孙吴政权的关系、周瑜军事思想及其在赤壁之战中杰出的指挥才华得到研究者的更多关注。对周瑜家族、周瑜的交游圈研究不断深入。周瑜的成才环境、成才道路及其个人的人才观等方面的关系也得到一些初步审视和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瑜研究 归宿研究 文学形象 历史形象
下载PDF
两汉宗室文人籍贯考辨——基于目前三种籍贯推断方式的讨论
15
作者 易小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6,共6页
两汉宗室文人大多数没有籍贯记载。确定他们的籍贯,需要结合其世系、排行、生年、生地和婚龄等情况进行专门考证。但目前几部代表性的著作只是按照从开国皇帝原籍、从京师或从诸侯王封国这三种方式推断。这三种做法是否符合史实,需要结... 两汉宗室文人大多数没有籍贯记载。确定他们的籍贯,需要结合其世系、排行、生年、生地和婚龄等情况进行专门考证。但目前几部代表性的著作只是按照从开国皇帝原籍、从京师或从诸侯王封国这三种方式推断。这三种做法是否符合史实,需要结合这些宗室文人的世系、排行及生平事迹进行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宗室文人 籍贯 推断方式
下载PDF
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晨 朱竑 安宁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7期68-76,共9页
该研究基于文化环及其拓展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凤凰古城作为文学旅游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结论指出:(1)沈从文及其文学作品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中的"湘西世界",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所构建的"现实中的边城&... 该研究基于文化环及其拓展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凤凰古城作为文学旅游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结论指出:(1)沈从文及其文学作品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中的"湘西世界",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所构建的"现实中的边城"与旅游者的"口碑中的凤凰古城"共同构建了"想象中的凤凰古城",即待阅读的"凤凰古城文本",并使这一文本公共化;(2)作为文化消费者,旅游者在文学旅游地的构建与重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联系整个社会文化建构过程的纽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建构模型,以期对旅游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相关研究及具体应用进行补充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旅游地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 文化环 凤凰古城
下载PDF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返乡”原因初探
17
作者 林啸轩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3-56,共4页
故乡是大江健三郎在几十年文学生涯中不断书写的对象。故乡是想象力的源泉,是自卑情结的宿命之地,是大江打开文学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故乡 想象力 自卑情结 文学新局面
下载PDF
文学史视野中的香港南来作家
18
作者 计红芳 《华文文学》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南来作家及其创作在香港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确是一个难题。我们不应抹杀他们在香港文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和推动作用,也不认为他们对香港文学具有主导或指导作用。同时,香港学者或作家拒斥南来作家的"排南&qu... 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南来作家及其创作在香港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确是一个难题。我们不应抹杀他们在香港文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和推动作用,也不认为他们对香港文学具有主导或指导作用。同时,香港学者或作家拒斥南来作家的"排南"情绪也是很不公正的。南来作家和本土作家的文学经验互补促进,和谐共存,才构成完整的文学香港想象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南来作家 文学史定位 推动 谐存
下载PDF
论谢默斯·希尼诗歌的“位置”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燕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5-114,139,共10页
"位置"或"地域"这一概念在谢默斯·希尼诗歌中不仅指涉令人感怀的地理方位,更是激发诗人新奇想象与对爱尔兰文化传承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的催化剂,据此希尼得以反观社会政治现实。希尼寓不同地域于诗歌表达,在挖... "位置"或"地域"这一概念在谢默斯·希尼诗歌中不仅指涉令人感怀的地理方位,更是激发诗人新奇想象与对爱尔兰文化传承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的催化剂,据此希尼得以反观社会政治现实。希尼寓不同地域于诗歌表达,在挖掘爱尔兰性、唤起爱尔兰民族记忆的同时,亦不断反思"地域"与诗歌的关系、诗歌的地位,以及诗人甚至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定位。本文以《挖掘》、《托兰人》和《斯特森岛》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探讨希尼诗歌中的"位置"观,旨在证明:诗人在面对社会现实义务与自我艺术追求相矛盾时应保持中立,并主动承担彰显文学内省特性与文学良知功效的诗学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位置”观 艺术追求 文学良知
下载PDF
地方知识与精神空间的开拓——论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地名书写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蕾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7-104,共8页
地名书写是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蕴含了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宗教图腾、民族语属等地方性知识。从历时性角度看,地名作为书写意象是由新疆诗歌散文的传统表现内容、艺术风格所决定,是作家主体经验的地方性知识。从共时... 地名书写是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蕴含了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宗教图腾、民族语属等地方性知识。从历时性角度看,地名作为书写意象是由新疆诗歌散文的传统表现内容、艺术风格所决定,是作家主体经验的地方性知识。从共时性角度,即从艺术审美接受方面看,读者的需求、市场的选择、文化定位等因素给地名书写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地名书写深化为浓厚地域色彩的精神空间书写。因此,作家的地名书写跟随地域文化的发展一同经历撕裂、重合、再构的社会化过程,也将对中国当代文学精神空间的建构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书写 文学传统 文学接受 精神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