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变”时空下民族“隐言”的表达--以《中国文艺》为中心
1
作者 高姝妮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中国文艺》是沦陷时期北平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自创刊起便以刊载“纯文学”的办刊原则表明了疏离政治的文化立场,从而引起了北平有识文人的关注与认同。他们以此为文学阵地,秉持着民族心绪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间接表明了对日伪政权... 《中国文艺》是沦陷时期北平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自创刊起便以刊载“纯文学”的办刊原则表明了疏离政治的文化立场,从而引起了北平有识文人的关注与认同。他们以此为文学阵地,秉持着民族心绪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间接表明了对日伪政权的不满。然而在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欲求文学的自救以重振民族精神,终究举步维艰,于是《中国文艺》以“隐言”的表达策略拓展民族启蒙话语空间,展写有识文人的民族情怀,呈现出民族文学的创作追求。在《中国文艺》所集结的作家的共同努力下,荒芜的北平文坛得到复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平文坛的民族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民族启蒙 “隐言” 华北沦陷区文学
下载PDF
“运”而不“动”:华北沦陷区日伪铁路“爱护村运动”及其效果
2
作者 符静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0,共8页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控制铁路沿线治安、打击反日力量,从1937年开始陆续将华北沦陷区铁路沿线的村庄划入“爱护村”范围,并开展了规模庞大的铁路“爱护村运动”。日伪通过各种手段动员铁路沿线村民尽心护路,但效果并不如预期。“...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控制铁路沿线治安、打击反日力量,从1937年开始陆续将华北沦陷区铁路沿线的村庄划入“爱护村”范围,并开展了规模庞大的铁路“爱护村运动”。日伪通过各种手段动员铁路沿线村民尽心护路,但效果并不如预期。“爱护村”加重了华北农民的生活负担,其中无法解决的经费困境和农村劳动力匮乏问题,不仅使民众与日伪离心,也使日军与伪政权内部产生了矛盾分歧。这场由日伪运作、多方参与的“爱护村运动”在1945年最终随着日本战败而走向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护村” 华北沦陷区 华北交通株式会社 “新民会”
下载PDF
抗战后期中共沦陷城市工作政策探析——以晋察冀和山东分局城工部门工作为中心
3
作者 王富聪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抗战初期,中共在沦陷城市坚持开展秘密抵抗活动。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加强了沦陷城市工作,积蓄力量。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中共中央为推进沦陷城市工作的开展,以便里应外合夺取敌占大中城市,制定了一些政策,并进行了广泛的动员。中共动... 抗战初期,中共在沦陷城市坚持开展秘密抵抗活动。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加强了沦陷城市工作,积蓄力量。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中共中央为推进沦陷城市工作的开展,以便里应外合夺取敌占大中城市,制定了一些政策,并进行了广泛的动员。中共动员全党,在思想上促使各级党委加大对城市工作的重视力度,在组织上健全各级城工组织机构编制,配备专职城工干部,促进了城市工作的快速发展。但各地党委在贯彻落实政策环节也出现许多偏差,中共及时检讨并纠偏,最终促使城市工作总体上取得了突出成效,对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工部 沦陷城市 山东分局 晋察冀分局 抗日战争 华北根据地
下载PDF
《中国文艺》诗歌的民族“隐喻”
4
作者 高姝妮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华北沦陷区严苛的政治语境使含蓄抒情的诗得到了意外发展,在情感意蕴和创作手法上,诗显现着审美意义的现实超越。在北平文学内外交困之时,《中国文艺》诗人将现实的苦闷和压抑化为心灵的疮疤,用忧伤标记着时代的精神烙印,他们的诗作不... 华北沦陷区严苛的政治语境使含蓄抒情的诗得到了意外发展,在情感意蕴和创作手法上,诗显现着审美意义的现实超越。在北平文学内外交困之时,《中国文艺》诗人将现实的苦闷和压抑化为心灵的疮疤,用忧伤标记着时代的精神烙印,他们的诗作不仅抒怀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与不满,还以含蓄抒情的方式潜隐地表明创作立场,由此建构了民族“隐喻”的表达方式,拓展了文学启蒙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华北沦陷区文学 新诗 散文诗 民族“隐喻”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的“村政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同乐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9,85,共8页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本在国际上更加孤立。在物资贫乏、战争迁延日久、军需储存消耗殆尽、兵源枯竭及劳动力缺乏的情形下,日军对华北的依赖性日益加大。在华北,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人力散布在农村,而农村又掌握在中国抗日革命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本在国际上更加孤立。在物资贫乏、战争迁延日久、军需储存消耗殆尽、兵源枯竭及劳动力缺乏的情形下,日军对华北的依赖性日益加大。在华北,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人力散布在农村,而农村又掌握在中国抗日革命的势力手里,华北日军只控制着寥若晨星的点和线。华北日伪通过"村政建设"向敌后抗日军民展开农村争夺战。"村政建设"主要源于中国历史上统治者控制乡村的统治术,也仿效了日本和伪满洲国的"街村制",体现了日伪利用中国旧有制度,实行法西斯统治的狡诈性。其目的在于根绝共产党及八路军抗日活动的民众基础。随着日军无条件投降,华北日伪的"村政建设"彻底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华北沦陷区 “村政建设” 统治模式
下载PDF
我国南北方地区中医防治流行性感冒用药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萌 张诏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9期13-15,22,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南北方地区中医防治流感的用药差异,为不同地域流感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中1993-2013年发表的中医药防治流感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建立流感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对南北方流感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我国南北方地区中医防治流感的用药差异,为不同地域流感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中1993-2013年发表的中医药防治流感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建立流感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对南北方流感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北方流感中医防治用药均以清热药、解表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尤其是发散风热药和清热解毒药应用最多。不同的是,南北方有16味药物存在使用差异,北方注重清热泻火、益气养阴、止咳平喘;南方兼重理气化湿。结论:不同地域、气候对流感病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病机和组方用药。我国南北方地区防治流感中医用药存在差异,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文献研究 用药差异 南北方 卡方检验
下载PDF
日伪新民会与华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琪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新民会是日本侵略军在华北沦陷区建立的一个政治组织,是华北日军进行殖民统治和"思想战"的工具。新民会在沦陷区建立起了以宣传"新民思想"、"中日亲善"、复古、反共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为主要实施对象,... 新民会是日本侵略军在华北沦陷区建立的一个政治组织,是华北日军进行殖民统治和"思想战"的工具。新民会在沦陷区建立起了以宣传"新民思想"、"中日亲善"、复古、反共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为主要实施对象,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训练为主要方式的奴化教育网,对整个沦陷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其奴化教育手段多样、身心并重,给沦陷区人民造成极大伤害,也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带来极恶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会 奴化教育 青少年训练 华北沦陷区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逄增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15,2,共1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主义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开放现代的、具有普泛价值的人性观念和世界文学的普遍原则作为价值标准。在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中,要处理好困扰在文学史写作中的经典与非经典、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规律与非规律、进化与非进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书写范式 港台文学 沦陷区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女性文学
下载PDF
张深切移居北京的背景及其“文化救国”实践——抗战时期居京台籍文化人研究之一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泉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6年第2期80-88,共9页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虽与祖国分离,但与大陆、特别是大陆的沦陷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使得在殖民语境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台湾人、特别是文化人的身份认同趋向,交叉纠结。本文在简析不同沦陷区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台湾作...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虽与祖国分离,但与大陆、特别是大陆的沦陷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使得在殖民语境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台湾人、特别是文化人的身份认同趋向,交叉纠结。本文在简析不同沦陷区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台湾作家张深切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七七事变后移住北京沦陷区的原因和“文化救国”的实践,对抗战时期台湾作家的民族国家认同,作一历时的个案考察,为客观地界定沦陷区作家的立场提供一种叙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文学 台湾作家 文化身份认同 张深切
下载PDF
权力、金钱与立场的博弈——从新民会的全联会看日伪在华北沦陷区的基层统治矛盾 被引量:4
10
作者 符静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6,共10页
1940-1944年,日伪华北新民会中央总会在日军顾问的操纵下连续召开了五届正式全体联合协议会,其目的在于笼络各路汉奸、缓和基层矛盾以及制造倾听民意的声势。然而,历届全联会议案从筛选、讨论到后续执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暴露了日... 1940-1944年,日伪华北新民会中央总会在日军顾问的操纵下连续召开了五届正式全体联合协议会,其目的在于笼络各路汉奸、缓和基层矛盾以及制造倾听民意的声势。然而,历届全联会议案从筛选、讨论到后续执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暴露了日伪基层骨干与日军及其汉奸代言人之间的矛盾。华北日军通过全联会拉拢基层汉奸以实现以华制华的目的未能如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联会 新民会 华北沦陷区
下载PDF
日伪在华北沦陷区新闻统制述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贵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2-119,共8页
抗日战争时期 ,日伪当局在华北沦陷区迅速建立起严密的新闻统制系统 ,提出了一整套新闻统制的政策策略 ,严密控制新闻宣传媒体 ,为其殖民统治服务。日伪在华北沦陷区的新闻统制具有严密性。
关键词 日伪 华北沦陷区 新闻统制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留日学生群体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善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伪政权为培养奴化人才,积极推行留日教育,留日学生的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留学前的学历背景来看,普通留学生应具备高级中学毕业或同等及以上学历;就留学地区而言,真正出国留学的基本都是到日本;在留日人数方面...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伪政权为培养奴化人才,积极推行留日教育,留日学生的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留学前的学历背景来看,普通留学生应具备高级中学毕业或同等及以上学历;就留学地区而言,真正出国留学的基本都是到日本;在留日人数方面,抗战时期留日学生总数在一万人左右;从留学科目来看,学习医、工、理、商和师范科的人数相对较多;就留日学校而言,大多数留学生都能进入日本专科以上学校就读;在留学经费方面,虽然补助费名目繁多,但自费生仍占多数,公、自费生比例约为1∶2.5;从留学生性别来看,女性留学生相对较少,男女比例约为6.5∶1;就留学生籍贯而言,留日人数最多的是奉天省,其次是吉林省、关东州、滨江省和锦州省等日伪统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东北沦陷区 留日学生
下载PDF
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化的特点——奴化思想教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惠康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23-126,共4页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使文化为侵华战争服务,在沦陷区实施的奴化思想教育,是一种具有欺骗性、侵略性、组织性和高度的垄断性等特点的文化现象。奴化思想教育不仅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而且在物质上对我国教育硬件设施...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使文化为侵华战争服务,在沦陷区实施的奴化思想教育,是一种具有欺骗性、侵略性、组织性和高度的垄断性等特点的文化现象。奴化思想教育不仅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而且在物质上对我国教育硬件设施进行损坏。其实质是日本"兴亚院"文化部进行的一场"教育一体化"的政治阴谋,是一种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这种侵略比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侵略更为疯狂、残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 日本帝国主义 沦陷区 奴化教育 民族意识
下载PDF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反思——兼论刘晓丽的《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晓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9-34,共6页
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始于海外,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的研究也有了重要的进展。在此大背景下,进入21世纪后,特定时空下的伪满洲国文学状况的研究,也有了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正视并发掘这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例如,近... 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始于海外,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的研究也有了重要的进展。在此大背景下,进入21世纪后,特定时空下的伪满洲国文学状况的研究,也有了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正视并发掘这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例如,近期重要成果之一的《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1]一书出版,可视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标志性节点。但是,文学理论探讨的深入和文学史格局在发生突破时,经常会产生新的理论悖论或是困惑。论文借这本专著出版的契机,就近年来伪满洲国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此项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 文学状况 中国现代文学史 沦陷区文学
下载PDF
日本侵华时期河北沦陷区的教师教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洪成 钱露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8-93,共6页
日本侵华时期,对河北沦陷区实施殖民奴化教育,其中在河北沦陷区推行的教师教育是其实施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伪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详细地规定了教师教育制度,并对教师队伍进行清理、整顿,对教师实施奴化管理。但... 日本侵华时期,对河北沦陷区实施殖民奴化教育,其中在河北沦陷区推行的教师教育是其实施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伪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详细地规定了教师教育制度,并对教师队伍进行清理、整顿,对教师实施奴化管理。但是,广大爱国教师并未屈服,他们利用一切时机开展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时期 河北沦陷区 教师教育 奴化管理 反奴化教育
下载PDF
沦陷区文学运动与文学理论批评初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玉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1-87,共7页
沦陷区文学运动及文学理论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衡量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标准去衡量它。在沦陷区,文学上保持民族血脉、心理上的不屈服、逃避都应该视为一种反抗。大致... 沦陷区文学运动及文学理论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衡量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标准去衡量它。在沦陷区,文学上保持民族血脉、心理上的不屈服、逃避都应该视为一种反抗。大致说来,沦陷区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包括五个方面:抗战文学与批评;汉奸文学与理论;乡土文学与理论;现实主义文学与批评;洋场文学、都市文学及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 文学运动 文学理论批评 汉奸文学
下载PDF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在当前的突破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晓明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2-67,共6页
关于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状况,以及身处其中的文化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精神感受和审美追求的研究,始终没有很好地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进入21世纪,这一情形有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开始正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 关于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状况,以及身处其中的文化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精神感受和审美追求的研究,始终没有很好地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进入21世纪,这一情形有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开始正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这些研究涉及对伪满洲国文学整体的把握,对具体作家具体创作的分析,以及原始文献的系统搜集和整理。伪满洲文学研究在当前的突破值得关注,这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出现了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文学状况 中国现代文学 沦陷区文学
下载PDF
梅娘笔下的东北沦陷区社会生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莉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从梅娘小说聚焦描写东北沦陷区的广大民众到上层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及心理世界入手,分析梅娘小说创作致力于开掘民族奴性心理和悲剧命运形成因由的特质,指出梅娘小说承载着深厚而丰富的现实主义内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梅娘小说 东北沦陷区 社会生活
下载PDF
论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与沦陷区文学的互动——从作家迁徙角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学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20世纪40年代众多作家从沦陷区迁徙到国统区,也有不少作家从国统区迁徙到沦陷区。作家迁徙过程中主编的文艺刊物促进了国统区文学与沦陷区文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从作家迁徙角度来看,国统区文学与沦陷区文学之间的互动显示出两者文学关系... 20世纪40年代众多作家从沦陷区迁徙到国统区,也有不少作家从国统区迁徙到沦陷区。作家迁徙过程中主编的文艺刊物促进了国统区文学与沦陷区文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从作家迁徙角度来看,国统区文学与沦陷区文学之间的互动显示出两者文学关系的复杂性,突破了以往研究者将国统区文学与沦陷区文学孤立起来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徙视阈 国统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 互动
下载PDF
生存在残酷时代——从沦陷区文学背景看张爱玲散文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凌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36-39,共4页
张爱玲的散文作品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上海沦陷区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的生活,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平常琐碎之中,表现战火纷飞的年代安稳的世俗社会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要义。本文试把张爱玲还原于上海沦陷区那样一种严酷而独特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时... 张爱玲的散文作品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上海沦陷区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的生活,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平常琐碎之中,表现战火纷飞的年代安稳的世俗社会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要义。本文试把张爱玲还原于上海沦陷区那样一种严酷而独特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时代氛围中,历史、辩证地看待其文学活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文中所表达的对现实、对人生飞扬一面的否定和对物质、对人生安稳一面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散文 沦陷区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