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河南方言“维”组字声母考
1
作者 陈凤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3-97,共5页
古止摄合口三等以母字“维惟唯”等照例应该归于零声母,但是在河南大多数方言中却读同微母[v]。文章借助明清河南韵书、韵图等材料爬梳了这组字的读音,发现“维惟唯”等字被记作独立连声小韵或与微母字同小韵不绝于书。联系这组字在《... 古止摄合口三等以母字“维惟唯”等照例应该归于零声母,但是在河南大多数方言中却读同微母[v]。文章借助明清河南韵书、韵图等材料爬梳了这组字的读音,发现“维惟唯”等字被记作独立连声小韵或与微母字同小韵不绝于书。联系这组字在《中原音韵》已读微母,推断它们在河南方言读入微母至少已有700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河南文献 “维”组字声母 考证
下载PDF
元明清蒙古族汉诗研究的力作——评《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2
作者 多洛肯 姚丽娟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是研究元明清蒙古族诗歌的新例证。该书创新点众多,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新体系,对古代蒙古族汉诗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观照,展现了蒙汉间的民族交融和文学交融;二是丰富多元的文献搜集,对生卒行...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是研究元明清蒙古族诗歌的新例证。该书创新点众多,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新体系,对古代蒙古族汉诗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观照,展现了蒙汉间的民族交融和文学交融;二是丰富多元的文献搜集,对生卒行年、著作流播、交游考论进行了清晰深入的考证;三是厘清古代蒙古族诗人汉诗发展脉络,从思想史、社会史和整体历史角度揭示了元明清蒙古族诗歌的发展进程和差异产生的原因。该书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改变了研究方法,拓宽了研究范围,不仅系统地呈现出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发展历程,而且揭示了元明清蒙古族与汉族在不断交融碰撞中共同书写中国古代诗歌史的内涵和意义。这对于当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借鉴和榜样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蒙古族 文学交融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策略新探——以明清小说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科玉 向甜甜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2-68,共7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其蕴含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符合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下高校所践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对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小说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可尝试将...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其蕴含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符合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下高校所践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对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小说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可尝试将其与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内容与设计里,并在考试与考核中注重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教学策略 明清小说
下载PDF
论魏晋经学与文学复古之风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运好 程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经学尤其《诗经》仍然是支撑魏晋文学的主流意识之一。在诗歌体式上,魏晋文学大量摹拟《诗经》,以四言为主;在诗歌题材和主旨上,直接摹拟《诗经》,创造出拟经诗、补亡诗、拟《诗》诗三种类型,复古之风达到了空前炽烈的局面;在艺术风格上... 经学尤其《诗经》仍然是支撑魏晋文学的主流意识之一。在诗歌体式上,魏晋文学大量摹拟《诗经》,以四言为主;在诗歌题材和主旨上,直接摹拟《诗经》,创造出拟经诗、补亡诗、拟《诗》诗三种类型,复古之风达到了空前炽烈的局面;在艺术风格上,以雅颂为主、又以风入雅,从而对如何继承《诗经》的文学传统提供一次集大成式的探索,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经学 文学 复古
下载PDF
雷火神针产生、发展及适应证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星 罗家麒 +1 位作者 王和生 刘兰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考察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文献及近现代文献,结合当时寒冷的自然环境及灸法发展的社会背景,梳理古代雷火神针疾病谱的变化及其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探讨其适应证的改变。回顾中医古籍,发现与当时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相适应,雷火神针适应证主... 考察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文献及近现代文献,结合当时寒冷的自然环境及灸法发展的社会背景,梳理古代雷火神针疾病谱的变化及其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探讨其适应证的改变。回顾中医古籍,发现与当时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相适应,雷火神针适应证主要是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侵袭、临床症状为疼痛的疾病,如鹤膝风、鸡脚风、脚气病等痹病,附骨疽及流注等外科病,杨梅疮及麻风等传染病。通过近现代文献梳理发现,雷火神针在演变过程中逐渐由实按灸变化为悬灸,药物组成及操作手法等亦发生改变,应用局限于原发性痛经、慢性胃炎、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对于附骨疽、流注、杨梅疮及麻风等疾病应用较少。建议应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法,并研究其起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神针 明清古籍 适应证 风寒湿 疼痛 痹病 外科病
下载PDF
“台阁体”非“七子”复古对立考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宝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7-32,共6页
众多学者在论著中把"前七子"的复古作为"台阁体"文学的对立面来看待,把"台阁体"文学的最早代表认定为杨士奇。然而,对明代学者关于"台阁体"文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系统考察后我们发现,明代&qu... 众多学者在论著中把"前七子"的复古作为"台阁体"文学的对立面来看待,把"台阁体"文学的最早代表认定为杨士奇。然而,对明代学者关于"台阁体"文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系统考察后我们发现,明代"台阁体"文学应该起源于宋濂,明代的文学复古也源于明初宋濂等人的"台阁体"文学,只是到何、李时期达到高潮。"台阁体"文学不应作为"前七子"复古的对立,而应看成明代复古文学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理解"台阁体"文学以及明代复古运动的历史,我们必须立足于文献,澄清和修正目前学界对于"台阁体"与"前七子"关系认识上的部分偏误,并对"台阁体"进行一些翻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阁体”文学 “前七子” 复古 对立 考论 起源
下载PDF
安徽省图书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的修复 被引量:5
7
作者 臧春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2013年初,为配合古籍数字化,安徽省图书馆开始修复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通过分析破损现状、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修复专家、制订修复方案、选配纸张、清洗书页、修补书页、书皮及托纸、修整书页、装订书册、残片修复与函套制作、... 2013年初,为配合古籍数字化,安徽省图书馆开始修复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通过分析破损现状、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修复专家、制订修复方案、选配纸张、清洗书页、修补书页、书皮及托纸、修整书页、装订书册、残片修复与函套制作、完善修复记录,经精心修复,修复质量合格、效果满意。论文着重探讨了"古籍修复需要讲究依据"、灵活运用"修旧如旧"原则、保留修复资料等相关问题。此修复研究可为行业修复此类古籍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 古籍修复 修复研究
下载PDF
再论明代复古文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启柱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明代文学的复古是明代政治思想在文学领域的影响所致。故我们不能脱离明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孤立地来论明代复古文学运动。
关键词 明代 复古文学 唐宋派 七子派 王世贞
下载PDF
太仓两王氏诗人与晚明清初的诗坛流风 被引量:1
9
作者 姚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73,共5页
以晚明清初太仓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两大家族诗人们的诗歌创作及诗歌观念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王世贞、王衡等人的诗歌与晚明文坛复古、性灵之风的关系,及王时敏、王昊等人的创作对清初诗坛宗唐、宗宋之争的反映,认为他们以复古为主、融合... 以晚明清初太仓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两大家族诗人们的诗歌创作及诗歌观念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王世贞、王衡等人的诗歌与晚明文坛复古、性灵之风的关系,及王时敏、王昊等人的创作对清初诗坛宗唐、宗宋之争的反映,认为他们以复古为主、融合性灵的文学主张及以宗唐为主、融合宗宋诗风的创作风貌,创造了一条以融通之法解决文学分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王氏诗人 复古 性灵 宗唐 宗宋
下载PDF
论明代复古文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启柱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7-101,共5页
从考察明代复古文学源流的角度出发 ,对明代复古文学酝酿流变、七子派与茶陵派的关系、李梦阳何景明的分歧争论等重要问题进行讨论 。
关键词 明代 复古文学 李梦阳 何景明
下载PDF
谢榛诗歌特征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7-101,共5页
谢榛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以诗著名嘉靖间,布衣终老。其诗以近体见长,能熔铸变化,较少模拟之习。尤精于五律,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句响字稳,气逸调高,在明代诗坛上卓然自立。其议论时政、忧国忧民者深婉多慨、不乏英风侠概,感慨... 谢榛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以诗著名嘉靖间,布衣终老。其诗以近体见长,能熔铸变化,较少模拟之习。尤精于五律,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句响字稳,气逸调高,在明代诗坛上卓然自立。其议论时政、忧国忧民者深婉多慨、不乏英风侠概,感慨身世、思念故园者则情真笔老、深切感人。但也有不少诗格卑下之作,其弊则在过多依靠技法,从而缺乏鲜明个性和内在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明代文学 复古派 后七子
下载PDF
晚明闽派对王世贞复古思想接受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玉宝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对晚明闽派数位重要作家作品的考察,揭示了王世贞对隆庆、万历前期闽中文坛的较大影响,并且指出这种影响呈现越来越弱的走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派、竟陵派的先后崛起导致后七子的影响愈来愈弱,同时也和闽中诗人强烈... 通过对晚明闽派数位重要作家作品的考察,揭示了王世贞对隆庆、万历前期闽中文坛的较大影响,并且指出这种影响呈现越来越弱的走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派、竟陵派的先后崛起导致后七子的影响愈来愈弱,同时也和闽中诗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振兴闽派的地域自觉意识有关。晚明闽中诗家如邓原岳、谢肇淛、曹学佺等努力张大闽派一贯的风雅传统,逐渐摆脱了后七子的巨大影响,抵消了公安派、竟陵派对闽派的冲击,使晚明闽派成为一个重要诗派继续屹立于明代诗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坛 晚明闽派 复古思想 王世贞
下载PDF
严监生:精明、懦弱的悲剧人物——论严监生并非吝啬鬼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克勤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17-20,共4页
从《儒林外史》的客观内容和吴敬梓的主观创作愿望来看,严监生并非吝啬鬼,而是一个精明、懦弱的悲剧人 物。在他身上可以反观作者对财产的看法。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明清小说 儒林外史 严监生
下载PDF
明代古文选本的“家族相似性”探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天熙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8-32,92,93,共7页
现存明代古文选本存在不少的选本族群现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选本的纵向广续族群,一类是丛书式的横向系列族群。从“家族相似性”理论视角考察发现,选本族群的成员间既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这种“相似”与“相异”,反映了明代... 现存明代古文选本存在不少的选本族群现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选本的纵向广续族群,一类是丛书式的横向系列族群。从“家族相似性”理论视角考察发现,选本族群的成员间既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这种“相似”与“相异”,反映了明代商业出版发达后受市场引导的以读者个体化需要为主的古文观与主流意识形态所规定的传统载道的古文观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文选本 家族相似性 编选思想 商品化 古文观
下载PDF
从晚明文坛“师心”与“师古”的博弈看晚明文学思潮的流变
15
作者 金霞 宋克夫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65-176,共12页
"师古"和"师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明代诗文流派纷呈,关于"师古"和"师心"的讨论尤为激烈。学术界通常认为晚明文坛中复古派主张"师古",否定"师心",公安派力... "师古"和"师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明代诗文流派纷呈,关于"师古"和"师心"的讨论尤为激烈。学术界通常认为晚明文坛中复古派主张"师古",否定"师心",公安派力主"师心",否定"师古",晚明文学思潮中"师古"和"师心"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但通过对晚明复古派和公安派文学思想考察,发现无论是复古派还是公安派,其文学思想中,"师心"和"师古"均共存,只不过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博弈状态。复古派力主"师古"的同时,也提倡"师心",公安派在力主"师心"之时也并未否定"师古"。二者博弈和相互作用成为推动晚明文学思潮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为观照晚明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以及晚明文学思潮流变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学 师心 师古 复古派 公安派
下载PDF
从行草狂放到碑学复古——晚明到清末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
16
作者 傅小凡 兰浩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化激荡,书法艺术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与文化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深层契合。探索一定历史书风变迁,有助于深刻解...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化激荡,书法艺术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与文化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深层契合。探索一定历史书风变迁,有助于深刻解读书家身世、时代思潮、社会政治等方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狂放 赵董书风 馆阁体 碑学复古
下载PDF
元明两代赋论述略
17
作者 何新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0-714,共5页
元明两代,以祝尧、刘埙、王世贞、胡应麟、陈山毓、张溥等人为代表的赋论十分活跃。元明两代赋论,以“祖骚宗汉”的复古理论倾向为主流,而与当时的学术及文学思潮相联系,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历史风貌,在古代赋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元明 赋论 复古倾向 成就 特点 古代文学
下载PDF
晚明文学复古思潮研究应充分重视文学社团
18
作者 张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7,共7页
晚明,复社、几社成为文坛的主流,为革除公安、竟陵创作之弊端,在文坛掀起了复古思潮。而文学社团特殊的运作方式对此期文学复古思潮的盛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文社把复古作为文学宗旨,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了文坛复古方向;... 晚明,复社、几社成为文坛的主流,为革除公安、竟陵创作之弊端,在文坛掀起了复古思潮。而文学社团特殊的运作方式对此期文学复古思潮的盛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文社把复古作为文学宗旨,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了文坛复古方向;文社社集宣扬文学复古,影响遍及全国;文社编选社稿往往将复古作为指导思想,分工合作的编选方式更有效地宣传了文学复古;社稿作者队伍的扩大,以及书商对社稿编选的参与,皆推动了文学复古思想的传播。因此,学术界对晚明文学复古思潮的研究就不能忽略文学社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复社 几社 复古思潮 文学社团
下载PDF
文艺思潮中的“古今之争”谈片
19
作者 吴世永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18-121,共4页
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与今、继承与创新、保守与激进的论争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明屠尔诺与钦提奥的古今之争和发生在中国明朝的前、后七子的古今之辨,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们通过"返回现场&quo... 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与今、继承与创新、保守与激进的论争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明屠尔诺与钦提奥的古今之争和发生在中国明朝的前、后七子的古今之辨,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们通过"返回现场",探讨中西方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今之争的真正原因,试图揭示这样一个基本的美学原理:不能简单地把传统与创新等同于错误与正确。不能用进步论的模式来否定传统,理性不可能从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零点"开始。只有深受传统的濡养,又不乏创新的激情,创造力才有其茁壮的"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潮 古今之争 文艺复兴 意大利 中国 明朝 前后七子
下载PDF
会通与嬗变——“古数复原”视角下的明末清初数学史
20
作者 宋芝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
为复原传统数学的整体结构及其与传统文化其他方面的天然联系,须从"古数复原"的视角研究明末清初数学史。中西数学会通导致了传统外算复兴,与外算复兴相伴随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上内算与外算的易位。内算、外算易位导致中国传... 为复原传统数学的整体结构及其与传统文化其他方面的天然联系,须从"古数复原"的视角研究明末清初数学史。中西数学会通导致了传统外算复兴,与外算复兴相伴随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上内算与外算的易位。内算、外算易位导致中国传统宇宙观的变换与儒家伦理遭受威胁,进而引起了传统数学所描述的"理"的变化,并进一步引起传统数学在儒学体系中地位的"嬗变"。由于中国人对理、器的不同态度,以及公共话语空间和私人话语空间的形成,这些会通结果在人们的话语空间中呈现的程度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数复原 中西数学会通 传统数学嬗变 明末清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