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文学述论
1
作者 潘志刚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的人生履历丰富,著作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泛。他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文词曲类作品,还有兵书、书法等著作,显示出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景观。官抚辰诗歌雄杰之气与禅韵之风并存,其词作展示了乱世的别情与柔情,体现出词家本...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的人生履历丰富,著作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泛。他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文词曲类作品,还有兵书、书法等著作,显示出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景观。官抚辰诗歌雄杰之气与禅韵之风并存,其词作展示了乱世的别情与柔情,体现出词家本色特征。官抚辰是儒家思想践行者,其散文以书、议、序类最为亮眼,创作主体意识强烈,塑造了晚明一位坚硬不屈、具有担当的士人形象。官抚辰无疑是明清之际湖北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黄冈 文学景观 官抚辰 湖北文学史
下载PDF
从佛教信仰“由禅入净”看晚明家具的装饰意趣--以“卍”字符纹饰为例
2
作者 周坤鹏 仪平策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3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以“卍”为代表的佛教符号在晚明时期成为日用家具上流行的装饰题材。这种文化现象既与晚明心学思潮影响下佛教的复兴有关,也与各阶层民众,特别是大批掌握文化主导权的文人居士,其佛教信仰“由禅入净”“禅净圆融”的具体状况渊源颇深... 以“卍”为代表的佛教符号在晚明时期成为日用家具上流行的装饰题材。这种文化现象既与晚明心学思潮影响下佛教的复兴有关,也与各阶层民众,特别是大批掌握文化主导权的文人居士,其佛教信仰“由禅入净”“禅净圆融”的具体状况渊源颇深。与孕育了空灵、简约之美的禅宗有所不同的是,净土宗对佛教偶像和佛教符号极为倚重。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净土宗风靡的文化语境,作为祈愿“往生”的重要凭借和承载着“福德圆满”之义的“卍”字符成为晚明家具装饰的一大创意源泉。这种此岸与彼岸、世俗与信仰的契合和统一在佛教符号纹饰家具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融合成一种具有多重维度丰富涵义的吉祥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净土宗 晚明 家具 文化
下载PDF
从周作人到任访秋:“晚明起源说”述论
3
作者 李占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周作人不同意胡适进化论的文学史观,更反对“革命文学”的观点。他将新文学的源头追溯至晚明,构筑了“言志派”文学与“载道派”文学交织变动的文学发展二元模式。作为周作人早年的学生,也是最早的新文学研究者之一,任访秋虽然亦将新文... 周作人不同意胡适进化论的文学史观,更反对“革命文学”的观点。他将新文学的源头追溯至晚明,构筑了“言志派”文学与“载道派”文学交织变动的文学发展二元模式。作为周作人早年的学生,也是最早的新文学研究者之一,任访秋虽然亦将新文学的源头定位为晚明,但是他对新文学的认识与研究与周不尽相同,二人在新文学渊源研究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任访秋 晚明起源说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新文学渊源
下载PDF
中晚明“山人侠”略论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宗美 袁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41,共7页
山人是明代兴起的特殊社会群体,山人之任侠则使中国古代侠史上涌现出新型的一个类别即"山人侠"。侠是明代山人文化的核心和明代山人的精神内涵。山人以侠的方式和气质塑造自我,参与现实,影响社会,实现了其存在价值。对山人尚... 山人是明代兴起的特殊社会群体,山人之任侠则使中国古代侠史上涌现出新型的一个类别即"山人侠"。侠是明代山人文化的核心和明代山人的精神内涵。山人以侠的方式和气质塑造自我,参与现实,影响社会,实现了其存在价值。对山人尚侠之风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明代底层文人成为山人后的生活走向,也使我们能进一步探索山人的核心价值。侠的叙写和侠气的抒发,成为山人文学创作的动机与主要内容,给明代文学带来了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山人在塑造自己侠的形象同时,也完成了他们作为一种文学形象、文学题材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明 山人侠 文学
下载PDF
明清间天主教文献出版的演变 被引量:5
5
作者 何朝晖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147,共12页
明清间基督宗教第三次进入中国,这一时期在中国活动的主要是天主教各修会传教士。在传教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相关文献得到刊刻出版,这些文献可分为西学文献和宗教文献两大类。参与天主教文献出版的有皇室和官方、士大夫、教会、书商等... 明清间基督宗教第三次进入中国,这一时期在中国活动的主要是天主教各修会传教士。在传教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相关文献得到刊刻出版,这些文献可分为西学文献和宗教文献两大类。参与天主教文献出版的有皇室和官方、士大夫、教会、书商等,他们的出版活动有各自不同的动机和特点。晚明士大夫大力刊行天主教文献对西学和天主教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入清以后教会成为天主教文献出版的主要力量。清廷禁教后传教活动转入地下,但天主教文献的出版并未完全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文献 出版 晚明 清代
下载PDF
唐宋词集“副文本”及其传播指向——以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为讨论中心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水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6-53,共8页
法国学者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理解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明末清初出现的唐宋词集副文本大致包括:封面、标题、牌记、序跋、题词、目录、正文、注释、插图、评语、附录等,这些副文本所包蕴的内涵各... 法国学者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理解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明末清初出现的唐宋词集副文本大致包括:封面、标题、牌记、序跋、题词、目录、正文、注释、插图、评语、附录等,这些副文本所包蕴的内涵各不相同,在文本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亦有所差别,因此,其传播指向也有区别,能从不同角度起到扩大正文本的传播效果、拓展正文意义空间的直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副文本 明末清初 文学传播 意义解释
下载PDF
徐的《红云社约》与红云诗社——晚明文人雅集之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庆元 于莉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92,共8页
万历三十六年(1608)夏,闽中荔枝大熟,绛囊挂树,夕阳照射,满天红云,谢肇淛与徐结餐荔会,组织红云诗社,徐作《红云社约》。社友频繁聚会城中名胜,遍尝佳品,作品甚多。荔枝,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唐宋以来文人津津乐道,蔡襄为作《荔... 万历三十六年(1608)夏,闽中荔枝大熟,绛囊挂树,夕阳照射,满天红云,谢肇淛与徐结餐荔会,组织红云诗社,徐作《红云社约》。社友频繁聚会城中名胜,遍尝佳品,作品甚多。荔枝,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唐宋以来文人津津乐道,蔡襄为作《荔枝谱》,到明代已形成荔枝文化。《红云社约》是一篇有特色的小品。红云社是一个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很能体现文人雅兴的诗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学 晚明小品 谢肇涮 徐[火勃] 红云诗社 红云社约 餐荔会
下载PDF
佛教与袁宗道的文学革新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伟 薛希洪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6-82,共7页
以三袁为代表的晚明性灵派,开启了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阶段。一般的看法都将性灵论归功于袁宏道。实际上,袁宏道性灵论的提出,袁宗道功不可没,其文学革新思想是性灵论的先声。作为三袁之长,袁宗道精通佛教,运用禅宗的心性论,... 以三袁为代表的晚明性灵派,开启了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阶段。一般的看法都将性灵论归功于袁宏道。实际上,袁宏道性灵论的提出,袁宗道功不可没,其文学革新思想是性灵论的先声。作为三袁之长,袁宗道精通佛教,运用禅宗的心性论,在思想上打破程朱理学的僵化教条限制,文学上追求革新,要求摆脱束缚,反对雷同,反对摹拟,恢复个性,写出各具特色的直抒胸臆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晚明 袁宗道 文学革新 心性
下载PDF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自娱”——论晚明戏剧艺术功用观念之嬗变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衍发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3期82-88,共7页
晚明戏曲艺术在功用观念上完成了由"文以载道"向"文以自娱"的嬗变。这种嬗变是明中后期以来心学的播布、市民文艺的繁荣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等彼此间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艺术功用观念由此前极端重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 晚明戏曲艺术在功用观念上完成了由"文以载道"向"文以自娱"的嬗变。这种嬗变是明中后期以来心学的播布、市民文艺的繁荣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等彼此间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艺术功用观念由此前极端重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教化观念的非审美功能,转向以高扬艺术审美情感、重视艺术自身特征的审美功能,从而推动了晚明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和发展。而戏曲艺术娱乐观念的流行,预示着戏曲文学传统功利主义功能的淡化,而其作为艺术本体的审美特性得到了强化与凸显,这对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特质的丰富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嬗变过程中,虽然艺术的教化功用观念已经明显下降,且退居次要地位,但其作为功能体系中惟一涉及作品社会意义的重要审美标准,必将仍旧是艺术审美与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以载道 文以自娱 功用嬗变 戏剧艺术 晚明
下载PDF
著姓望族与明末词坛——以嘉兴钱氏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彤彤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4-189,共6页
明清两代,江南诸府出现了众多著姓望族,各著姓望族在当地、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皆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针对其在词体创作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我们以明末嘉兴钱氏为例,通过研究,发现其族在明末词坛的交流与互动、词坛盛韵的铸就、词学观念... 明清两代,江南诸府出现了众多著姓望族,各著姓望族在当地、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皆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针对其在词体创作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我们以明末嘉兴钱氏为例,通过研究,发现其族在明末词坛的交流与互动、词坛盛韵的铸就、词学观念的接受与反拨、词风的丰富与深化等方面都充当了重要角色。由此我们认为,明清两代出现众多著姓望族与词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对词坛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嘉兴钱氏 明末词坛 家族文学
下载PDF
憨山德清注《庄》动机与年代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红蕾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5,共4页
明代文人于《庄子》情有独钟。憨山德清注《庄》不同于明代士人的“以佛解庄”,而是别出机杼“以佛化庄”——通过憨山德清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憨山德清注庄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儒、释、道三家互不相... 明代文人于《庄子》情有独钟。憨山德清注《庄》不同于明代士人的“以佛解庄”,而是别出机杼“以佛化庄”——通过憨山德清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憨山德清注庄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儒、释、道三家互不相融或限于浅层交流的局面,从深层次上发掘三家的内在关联。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在明代士大夫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佛教与士大夫沟通的桥梁和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憨山德清 庄子内篇注 晚明佛教
下载PDF
泰州学派与晚明文学的情性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晓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泰州学派是阳明心学中思想最为殊异的一派,其学术思想在晚明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其主张"人欲是合理的,百姓日用即是天理"的思想,冲击了主张存理去欲的程朱理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对晚明文学形成表现自我和享乐人生的情... 泰州学派是阳明心学中思想最为殊异的一派,其学术思想在晚明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其主张"人欲是合理的,百姓日用即是天理"的思想,冲击了主张存理去欲的程朱理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对晚明文学形成表现自我和享乐人生的情性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晚明文学一改明初正统的诗文创作面貌,形成了更加自由的创作风气;同时,自然情性的完全释放,也导致此时文学创作某种程度上走向泛情化,真情、自我和滥情交织在一起,在极大兴盛的表象下,隐含着本然之性与合理之情的矛盾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晚明文学 情性思想
下载PDF
艾南英、张自烈时文之争与晚明时文选政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2-56,共5页
艾南英因时文房选与江左文人发生争论,成为晚明文坛的一段公案。因张溥等的离间策略,艾氏与张自烈就编选时文展开争辩,并认为张自烈的《国朝今文辩》大量抄袭自己编选的《今文定》、《今文待》。有证据表明,张自烈编选时文之举受到了江... 艾南英因时文房选与江左文人发生争论,成为晚明文坛的一段公案。因张溥等的离间策略,艾氏与张自烈就编选时文展开争辩,并认为张自烈的《国朝今文辩》大量抄袭自己编选的《今文定》、《今文待》。有证据表明,张自烈编选时文之举受到了江左文人的唆使,论争实际是艾南英与江左文人矛盾的延续。艾南英强调以江右古文传统改造时文,而张自烈编选时文"重经",与江左重秦汉的文学主张接近。二人论争是地域文学传统之争在时文领域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南英 张自烈 时文 地域文学传统 晚明文学
下载PDF
绮丽审美风格与晚明文学现代性——以晚明小品文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妥建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147,共6页
晚明小品文绮丽审美风格赓续南朝文学颓废审美风格传统而具有新质。在思想格调层面,它躲避宰制儒家崇高精神所标举的明道、宗圣等规约,注重个体极致性的审美愉悦,日益表现出唯美—颓废精神;在创作主体方面,由有位的士人转变为山人、处... 晚明小品文绮丽审美风格赓续南朝文学颓废审美风格传统而具有新质。在思想格调层面,它躲避宰制儒家崇高精神所标举的明道、宗圣等规约,注重个体极致性的审美愉悦,日益表现出唯美—颓废精神;在创作主体方面,由有位的士人转变为山人、处士等身份低微的士阶层,进而题材内容告别宏大叙事而转向个人性的小叙事;在感性形式方面,它于长行文字八股时文文体之外,大兴独抒性灵的短札书牍等,极为注重以女性化的譬喻方式为代表的细节描写。这些新变不仅表现出晚明文人独特的审美个性和审美自由,形成晚明社会普遍性的文人文化,而且将宋明宰制儒家所标举的阳刚的崇高审美风格转变为阴柔的唯美—颓废审美风格,表现出中国审美文化中人与文的觉醒,从而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学 小品文 绮丽 精致化 颓废审美风格
下载PDF
《楞严经》与晚明北宗禅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志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7,154,共6页
在中国禅宗史的"经典叙事"中,北宗禅在宋代以来似乎只是中国禅宗史的一个注脚,甚至几近消失。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考察了楞严学背景下晚明时期北宗禅的历史图景,并由此指出:北宗禅在历经千百年之后,终... 在中国禅宗史的"经典叙事"中,北宗禅在宋代以来似乎只是中国禅宗史的一个注脚,甚至几近消失。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考察了楞严学背景下晚明时期北宗禅的历史图景,并由此指出:北宗禅在历经千百年之后,终于在《楞严经》的流行的背景之中获得了合法性和话语权;楞严学背景之下的北宗禅,在晚明时期成为禅学思潮讨论的一个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佛教对自身传统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楞严经》 晚明 北宗禅
下载PDF
“晚明风流”的性别因素——以女艺人文人圈形成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宗美 刘建华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4期9-18,共10页
晚明文化与文学独一无二的意蕴可以概之以"晚明风流"。如果说铸就魏晋风度的主要因素是玄学,那么铸就晚明风流的主要因素除性灵思潮之外则是性别--一种取得重大突破的性别关系和性别交游,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无处不在的&qu... 晚明文化与文学独一无二的意蕴可以概之以"晚明风流"。如果说铸就魏晋风度的主要因素是玄学,那么铸就晚明风流的主要因素除性灵思潮之外则是性别--一种取得重大突破的性别关系和性别交游,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无处不在的"两性合奏"。晚明青楼女子超卓的才艺,多得益于师从文坛艺苑的名流;晚明的文坛领袖,多为狎妓征歌、纵情欢场的风流领袖;青楼举会的女性社交方式,在晚明是深刻影响文学、艺术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女性赴社,见证文人社集中的女性风流;演剧、观剧、造访、推介、偶遇等方式助益晚明情缘:晚明是文学风流的时代,而成其风流既有文人之风流,也有女性之风流,单一方面而言也就无所谓"晚明风流"。与其它时代不同,性别因素已成为晚明文学之"晚明性"的重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化 晚明文学 晚明风流 晚明女艺人 文人圈 女性社交
下载PDF
公共领域话语的中国意义——评《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宏伟 《云梦学刊》 2010年第3期37-45,共9页
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是一部开风气之作,以晚明地方士绅捐赠佛寺活动为其分析的核心,使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来考察晚明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公共领域作为一个生长于欧洲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西方观念,能... 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是一部开风气之作,以晚明地方士绅捐赠佛寺活动为其分析的核心,使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来考察晚明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公共领域作为一个生长于欧洲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西方观念,能否在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东方社会生长和发展,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市民社会体系或者是否存在着公共领域,卜正民这部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和靶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佛教 士绅社会 寺院捐赠 公共领域 卜正民 《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 哈贝马斯
下载PDF
明朝中后期狎妓之风与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滕新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9-164,共6页
明朝中后期娼妓业特别兴盛,文人学士狎妓成风。娼妓以其聪明才智促进了明代文学创作的繁荣,并带动了戏剧、音乐、舞蹈、民歌艺术的大发展,开拓了明代文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 明朝中后期 娼妓 文学
下载PDF
晚明个性化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及审美特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宇 《东南文化》 2000年第11期88-92,共5页
在晚明黑暗的政治、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双重影响下,由于长期的人性压抑使人向往自由与解脱。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以李贽、汤显祖与公安三袁为代表的重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与晚明个性... 在晚明黑暗的政治、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双重影响下,由于长期的人性压抑使人向往自由与解脱。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以李贽、汤显祖与公安三袁为代表的重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与晚明个性化书法风格作者的人生经历与生活历程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主观艺术思维,从嘉靖开始,出现了尚个性、尚表现、重情感的个性化书法风格,并形成了拙朴、厚重、古雅、姿媚等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社会条件 文艺风气 主观艺术思维 书法风格
下载PDF
钱谦益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及其理论根基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对师法宗尚做出解释。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在明清两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明末诗学思潮,给清代诗学确立了更宽阔、更深入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钱谦益 唐宋兼宗 佛学 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