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2+)掺杂对富锂层状氧化物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影响
1
作者 解自奇 谭玉婷 +2 位作者 赵妮 周明东 颜文超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Mg^(2+)作为一种电化学惰性的阳离子,由于其离子半径(0.072 nm)与Li^(+)的离子半径(0.076 nm)相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取代富锂层状氧化物(LLOs)材料中Li^(+)的位置。然而,Mg^(2+)对LLOs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还存在争议。利用溶胶凝胶法成... Mg^(2+)作为一种电化学惰性的阳离子,由于其离子半径(0.072 nm)与Li^(+)的离子半径(0.076 nm)相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取代富锂层状氧化物(LLOs)材料中Li^(+)的位置。然而,Mg^(2+)对LLOs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还存在争议。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Mg^(2+)掺杂富锂正极材料Li_(1.2-x)Mg_(x)Mn_(0.54)Ni_(0.13)Co_(0.13)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晶体结构和元素价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Mg^(2+)掺杂导致LLOs材料晶胞参数的增加。通过与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比发现,Mg^(2+)掺杂有效地提高了LLOs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经过优化后,Mg-0.03样品展现出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291.9 mA•h/g,首圈库伦效率为7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层状氧化物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Mg^(2+)掺杂
下载PDF
Novel MOF shell-derive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Li-rich layered oxide cathode for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被引量:8
2
作者 Zhitong Xiao Jiashen Meng +5 位作者 Qi Li Xuanpeng Wang Meng Huang Ziang Liu Chunhua Han Liqiang Mai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Li-rich layered oxide 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high specific capacity(>250 mAh g^(-1)). However, these materials typically suffer from poor cycling stability and low rate perfo... Li-rich layered oxide 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high specific capacity(>250 mAh g^(-1)). However, these materials typically suffer from poor cycling stability and low rate performance. Herein, we propose a facile and novel metal-organic-framework(MOF) shell-derived surface modification strategy to construct NiCo nanodots decorated(~5 nm in diameter) carbon-confined Li_(1.2)Mn_(0.54) Ni_(0.13)Co_(0.13)O_2 nanoparticles(LLO@C&NiCo). The MOF shell is firstly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as-prepared 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 nanoparticles via low-pressure vapor superassembly and then is in situ converted to the NiCo nanodots decorated carbon shell after subsequent controlled pyrolysis.The obtained LLO@C&NiCo cathode exhibits enhanced cycling and rate capability 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95% after 100 cycles at 0.4 C and a high capacity of 159 mAh g^(-1) at 5 C,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LLO(75% and 105 mAh g^(-1)).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analyses after cycling demonstrate that the thin C&NiCo shell can endow LLO with high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indicating the undesired formation of the spinel phase initiated from the particle surface is efficiently suppressed. Therefore, this presented strategy may open a new avenue on the 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阴极 表面修正 MOF 存储 出壳 电子衍射分析 氧化物材料 MAH
原文传递
Mitigation of voltage decay in Li-rich layered oxides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3
作者 Wenhui Hu Youxiang Zhang +1 位作者 Ling Zan Hengjiang Co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1-159,共9页
Lithium-rich layered oxides(LLOs)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by researche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past decades due to their high specific capacities and high c... Lithium-rich layered oxides(LLOs)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by researche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past decades due to their high specific capacities and high charge-discharge voltages.However,as cathode materials LLOs have disadvantages of significant voltage and capacity decays during the charge-discharge cycling.It was shown in the past that fine-tuning of 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s was critical to the performances of this kind of materials.In this report,LLOs with target composition of Li1.17Mn0.50Ni0.24Co0.09O2 were prepared by carbonat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ies(EIS)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the materials and to understand the improvements of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With the pH values increased from 7.5 to 8.5,the Li/Ni ratios in the compositions decreased from 5.17 to 4.64,and the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cycling stability and average discharge voltages were gained impressively.Especially,the material synthesized at pH=8.5 delivered a reversible discharge capacity of 263 mAhg−1 during the first cycle,with 79.0%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at the rate of 0.1 C and a superior capacity retention of 94%after 100 cycles at the rate of 1 C.Furthermore,this material exhibited an initial average discharge voltage of 3.65 V,with a voltage decay of only 0.09 V after 50 charge-discharge cycles.The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by varying the pH values in the synthesis proces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mitigation of layered-to-spinel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solid-electrolyte interface(SEI)resistance.We hope this work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alleviation of voltage and capacity decay issues of the LLOs cathod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ies cathode lithium-rich layered oxides voltage decay li1.17Mn0.50Ni0.24Co0.09O2
原文传递
Li-birnessite型层状二氧化锰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行康 常海涛 +4 位作者 甘健龙 张清顺 岳红军 吕东平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7,共4页
采用O2氧化法在碱性条件下氧化Mn2+,制备Li-birnessite型层状MnO2.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BET、热重等技术表征MnO2样品的性能.以放充电法测试Li-birnessite正极材料性能.结果表明,Li-birnessite结晶良好,层间距约为0.70 nm,呈球... 采用O2氧化法在碱性条件下氧化Mn2+,制备Li-birnessite型层状MnO2.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BET、热重等技术表征MnO2样品的性能.以放充电法测试Li-birnessite正极材料性能.结果表明,Li-birnessite结晶良好,层间距约为0.70 nm,呈球状或类球状.以Li-birnessite为正极材料的扣式电池在0.2 C(40 mA/g)条件下放电时容量高达203 mAh/g,且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二氧化锰 li—birnessite 可充性锂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TiO_2(B)表面修饰富锂层状氧化物Li(Li_(0.17)Ni_(0.2)Mn_(0.58)Co_(0.05))O_2正极材料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沁 袁文 高学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7-1264,共8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和沉淀法,制备了表面修饰TiO2(B)(2wt%、4wt%、6wt%和8wt%)的富锂层状氧化物Li(Li0.17Ni0.2Mn0.58Co0.05)O2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修饰T... 采用喷雾干燥法和沉淀法,制备了表面修饰TiO2(B)(2wt%、4wt%、6wt%和8wt%)的富锂层状氧化物Li(Li0.17Ni0.2Mn0.58Co0.05)O2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修饰TiO2(B)后样品的体相结构仍然保持初始样品的层状结构,仅氧化物颗粒表面附着有少量TiO2(B)纳米晶。示差扫描量热测试(DSC)表明,与初始样品比较,修饰TiO2(B)后样品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在2.0~4.8 V范围内进行恒流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显示,在0.1C(1C=300 m A/g)倍率下,修饰4wt%TiO2(B)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96.4 m Ah/g,首次库伦效率则由初始样品的77.7%提升到修饰TiO2(B)后样品的84.3%,100周循环后电极容量保持率由初始样品的69.5%提升到修饰TiO2(B)后样品的80.2%。即使在阶梯倍率的2C倍率下,修饰4wt%TiO2(B)的样品仍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166.5 m Ah/g)。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修饰TiO2(B)纳米晶可以显著改善富锂层状氧化物Li(Li0.17Ni0.2Mn0.58Co0.05)O2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富锂层状氧化物 表面修饰 TiO2(B)
下载PDF
非晶硼磷玻璃包覆Li[Li_(0.2)Co_(0.13)Ni_(0.13)Mn_(0.54)]O_2正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尚珂会 何巍 +2 位作者 艾新平 曹余良 杨汉西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7-251,共5页
采用聚合物热解的方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Li[Li0.2Co0.13Ni0.13Mn0.54]O2(RLMO),并对其进行硼磷玻璃(BPG)表面包覆。经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实验表明,材料颗粒尺寸在100~200 nm范围,其表面明显具... 采用聚合物热解的方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Li[Li0.2Co0.13Ni0.13Mn0.54]O2(RLMO),并对其进行硼磷玻璃(BPG)表面包覆。经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实验表明,材料颗粒尺寸在100~200 nm范围,其表面明显具有非晶包覆层,且表面包覆不会改变材料的主体结构。在2.0~4.8 V范围内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非晶硼磷玻璃包覆材料(BPG-RLMO)具有更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279.5 m Ah/g,30 m A/g)、高的首次库仑效率(91.3%)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6.4%,30 m A/g)。这些结果表明非晶硼磷玻璃包覆可有效抑制电解液的表面分解和所引起的表面结构破坏,提高了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为高性能富锂正极材料的发展提供一种可借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富锂层状氧化物 硼磷玻璃 包覆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条件对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芳凝 田建华 +1 位作者 朱希 单忠强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调节煅烧温度和陈化时间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富锂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结果表明材料的粒径随煅烧温度增加,逐渐增大;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当煅...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调节煅烧温度和陈化时间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富锂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结果表明材料的粒径随煅烧温度增加,逐渐增大;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当煅烧温度为850℃,陈化时间为10 d时,材料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倍率性能。在2.0~4.8 V的电压范围内以0.1 C充放电循环60周后放电比容量仍为206.7 m Ah·g-1,2.0 C时的放电比容量为125.6 m 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层状氧化物 溶胶-凝胶法 陈化时间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巍 陈要忠 高学平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富锂层状氧化物xLiMO_(2)·(1-x)Li_(2)MnO_(3)(M=Ni、Co和Mn等)具有高比容量的优势(>250 mAh/g),成为下一代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总结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富锂层状氧化物的晶体结构... 富锂层状氧化物xLiMO_(2)·(1-x)Li_(2)MnO_(3)(M=Ni、Co和Mn等)具有高比容量的优势(>250 mAh/g),成为下一代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总结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富锂层状氧化物的晶体结构、能级特征、反应机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目前困境所采取的结构调控和可行策略,为富锂层状氧化物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富锂层状氧化物 高比容量 稳定性
下载PDF
石墨烯包覆富锂层状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侯孟炎 王珂 +1 位作者 董晓丽 夏永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200,共6页
应用共沉淀结合固相烧结合成了富锂层状氧化物(Li-rich layered oxide,LLO)Li1.2Ni0.13Co0.13Mn0.54O2.对制备的富锂材料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包覆后,再经300oC空气中煅烧,制备了石墨烯(Graphene,Gra)卷绕包覆的复合材料(LLO... 应用共沉淀结合固相烧结合成了富锂层状氧化物(Li-rich layered oxide,LLO)Li1.2Ni0.13Co0.13Mn0.54O2.对制备的富锂材料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包覆后,再经300oC空气中煅烧,制备了石墨烯(Graphene,Gra)卷绕包覆的复合材料(LLO/Gra).使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电化学方法表征所得样品.结果表明,富锂层状氧化物均匀地卷绕在石墨烯中.与原始富锂材料相比,石墨烯包覆后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石墨烯卷绕可以改善富锂材料的导电性,提高材料的放电倍率性能,在2.0至4.8 V电压范围内,0.1C(20 m A·g-1)电流充放电下,容量达270 m Ah·g-1,1C倍率下复合物的放电容量接近200 m Ah·g-1,比原始LLO材料170 m Ah·g-1提高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层状氧化物 石墨烯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碳包覆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铝修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永平 林沛沛 +7 位作者 黄辉 夏阳 梁初 张俊 王奕顺 韩健峰 周彩红 张文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9-1196,共8页
采用氧化铝修饰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修饰改性中的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能使Al... 采用氧化铝修饰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修饰改性中的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能使Al_2O_3纳米颗粒均匀包覆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有效增强了复合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在600 mA·g^(-1)电流密度下,该复合材料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86mAh·g^(-1)。经过500次循环后,其可逆放电比容量仍高于132 mAh·g^(-1),初始容量保持率高达71%。此外,电压衰退也被有效抑制,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氧化铝 富锂锰材料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氧化锰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晓静 李淑华 +2 位作者 何泽珍 唐毅 刘兴泉 《化工科技》 CAS 2003年第6期43-48,共6页
层状氧化锰锂逐渐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笔者综述了层状氧化锰锂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及不同元素的掺杂改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索新的合成方法以及多组分掺杂改性以提高其应用可能性... 层状氧化锰锂逐渐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笔者综述了层状氧化锰锂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及不同元素的掺杂改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索新的合成方法以及多组分掺杂改性以提高其应用可能性仍是今后层状氧化锰锂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氧化锰锂 结构 性能 掺杂改性 固相反应法 离子交换法 共沉淀法
下载PDF
层状锂锰氧化物制备及性能改进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敬华 舒东 +1 位作者 张永生 孟跃中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锂锰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层状锂锰氧化物 ,理论容量高达 2 85mAh/ g。着重论述了层状锂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如高温固相反应法、离子交换法、乳胶干燥法等 ,讨论了相应的电化学性能、结构特征。
关键词 理论容量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锂锰氧化物
下载PDF
导电炭黑对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贤凯 邵泽超 +1 位作者 常增花 王建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1,共9页
研究了导电炭黑Super P的添加量对高电压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交流阻抗分析Super P添加量影响电极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高电压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电极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均随Super P添加量增加呈先提高... 研究了导电炭黑Super P的添加量对高电压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交流阻抗分析Super P添加量影响电极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高电压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电极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均随Super P添加量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Super P的电极具有最优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这是因为提高Super P添加量能够增加Super P颗粒与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颗粒之间的电接触,从而在电极中构建更为完善的电子导电网络,降低电极内部组分之间的阻抗,减小电极的极化,然而Super P添加量超过5%时,易发生团聚,不利于其充分发挥导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电极 导电炭黑 电化学性能 极化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富锂锰正极材料中锰含量调控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姚智豪 沈晓彦 +5 位作者 徐嘉 胡丹丹 张世明 高明霞 刘永锋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8,共8页
本研究通过调控富锂锰材料中Mn的含量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优化,采用简单高效的喷雾干燥结合高温煅烧制备了Li_(1.2)Ni_(0.13)Co_(0.13)Mn_(0.54+x)O_(2)(x=0~0.15)富锂锰正极材料,研究了Mn含量对材料的结构和首次库伦效率、循环性能... 本研究通过调控富锂锰材料中Mn的含量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优化,采用简单高效的喷雾干燥结合高温煅烧制备了Li_(1.2)Ni_(0.13)Co_(0.13)Mn_(0.54+x)O_(2)(x=0~0.15)富锂锰正极材料,研究了Mn含量对材料的结构和首次库伦效率、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电压衰退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Mn含量提高可在材料中生成一种具有高结构稳定性的Li_(4)Mn_(5)O_(12)尖晶石相,可有效提高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随Mn含量的增加,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提高,但其容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Mn含量的适量提高,对循环过程中放电电压的衰减基本没有影响,但若含量过高由于材料中尖晶石含量过高会引起较大的电压下降。本研究给出了优化的富锂锰正极材料成分,分析了相应电化学性能提高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正极材料 成分 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阳离子无序和表面化学残留物对层状氧化物阴极初始库仑效率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刘晋利 吴涵峰 +4 位作者 刘志北 吴英强 王莉 卑凤利 何向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109,共11页
锂层状氧化物LiNi_(0.6)Co_(0.2)Mn_(0.2)O_(2)(NCM622)是电动汽车高能锂离子电池中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目前NCM622的一个问题是其初始库仑效率(ICE)只有约87%,比LiCoO_(2)或LiFePO_(4)至少低6%。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在烧... 锂层状氧化物LiNi_(0.6)Co_(0.2)Mn_(0.2)O_(2)(NCM622)是电动汽车高能锂离子电池中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目前NCM622的一个问题是其初始库仑效率(ICE)只有约87%,比LiCoO_(2)或LiFePO_(4)至少低6%。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的表面化学残留物(如LiOH和Li_(2)CO_(3))和Li/Ni阳离子混排对IC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从825℃提高到900℃时,样品的ICE从80.80%提高到86.68%,而相应的Li/Ni阳离子混排和表面化学残留物也有所减少。进一步地,我们使用HNO_(3)溶液洗涤去除825℃烧结后的样品的表面残留物,发现尽管Li/Ni阳离子紊乱有所增加,但ICE提高3.57%。这些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烧结工艺和后处理技术将表面残留量和Li/Ni阳离子混排降至最低是获得高ICE并改善NCM622电化学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层状氧化物 首圈库仑效率 表面残碱 锂镍阳离子混排
下载PDF
基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复合正极体系研究
16
作者 黄幸 万里杨 +2 位作者 顾庆文 邱报 刘兆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5-1528,共4页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具有超高放电比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电压衰减、循环稳定性不佳、倍率性能较差和高压电解液匹配难度大等问题阻碍了其产业化应用,当前单独应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仍极具挑战。因此,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其他商业化的...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具有超高放电比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电压衰减、循环稳定性不佳、倍率性能较差和高压电解液匹配难度大等问题阻碍了其产业化应用,当前单独应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仍极具挑战。因此,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其他商业化的正极材料进行复合应用,可能是快速推进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研究了基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复合正极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引入三元材料、钴酸锂或锰酸锂会降低复合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引入磷酸锰铁锂后复合正极的倍率性能降低;引入磷酸铁锂后可以提高复合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在2.0~4.6 V、1 C下,磷酸铁锂-富锂锰基复合正极循环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7.2%,10 C下放电比容量可达9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复合正极材料
下载PDF
Nb包覆对富锂锰基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俊 刘亚飞 陈彦彬 《矿冶》 CAS 2022年第3期74-79,共6页
为了提高富锂锰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Nb_(2)O_(5)作为包覆剂,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对富锂锰基材料进行包覆改性。研究发现,Nb能够与材料表面的残存锂反应,生成LiNbO_(3);当Nb包覆量为0.2%时样品性能最佳:0.1C下放电比容量为285.6 mA·... 为了提高富锂锰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Nb_(2)O_(5)作为包覆剂,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对富锂锰基材料进行包覆改性。研究发现,Nb能够与材料表面的残存锂反应,生成LiNbO_(3);当Nb包覆量为0.2%时样品性能最佳:0.1C下放电比容量为285.6 mA·h/g,1C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5.9%,且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较低的电压衰减。富锂锰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能的提升可能归因于高温热处理使Nb扩散进入材料表层晶格,形成了较强的Nb—O键,减缓了循环过程中晶格氧的流失,从而稳定结构;同时,表面生成的快离子导体LiNbO_(3)不仅阻止了电解液对材料的侵蚀,而且促进了锂离子的扩散和电子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富锂锰基材料 Nb包覆 快离子导体
下载PDF
Atomic 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 research on Li_2MnO_3 electrode structure evolu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Yubo Yang Heng Su +5 位作者 Tianhao Wu Yuyuan Jiang Danmin Liu Pengfei Yan Haolai Tian Haijun Y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553-561,共9页
The mechanism research of structure-related reactions on Li_2MnO_3 is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manganese-rich layered oxides.Although there are some reports on the structure evol... The mechanism research of structure-related reactions on Li_2MnO_3 is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manganese-rich layered oxides.Although there are some reports on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Li_2MnO_3 during cycling process,the employed research techniques are very limited,mainly in/ex-situ X-ray diffraction,X-ray absorp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ere,atomic 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a method to study the local atomic arrangement on the basis of average spectroscopic information,i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study the loc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Li_2MnO_3 during electrochemical charge/discharge cycles.Th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Mn^(3+)/Mn^(4+) redox couple is activated and Mn ions are reduced during discharging process.Some Mn ions in Mn layers can significantly migrate to Li layers and occupy the octahedral sites.As a result,a portion of inserted Li ions can occupy the face-shared tetrahedron sites,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of local spinel-like structure.This work provides an important and suitable method based on the average spectroscopic inform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local structure of electrode material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as well as other advanced batte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ION battery lithium-manganese-rich layered oxideS Local STRUCTURE 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 STRUCTURE evolution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若干正极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勇 龚正良 +2 位作者 吴晓彪 郑建明 吕东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2570-2586,共17页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与其正极材料密切相关,富锂层状氧化物及新型聚阴离子化合物作为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引起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工作进展.重点针对材料结构、物...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与其正极材料密切相关,富锂层状氧化物及新型聚阴离子化合物作为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引起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工作进展.重点针对材料结构、物理化学(尤其是电化学)特性、电化学反应机理的原位谱学研究以及材料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总结、分析及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富锂层状固溶体 聚阴离子材料
原文传递
稳定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兆翔 马君 +3 位作者 高玉瑞 刘帅 冯欣 陈立泉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91-1614,共24页
因高能量密度和高能量转换效率,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交通中。富锂层状结构氧化物以高达300 m Ah·g^-1的可逆容量成为能量密度350 Wh·kg^-1及以上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候选正极材料。但是,欲使这类... 因高能量密度和高能量转换效率,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交通中。富锂层状结构氧化物以高达300 m Ah·g^-1的可逆容量成为能量密度350 Wh·kg^-1及以上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候选正极材料。但是,欲使这类材料获得实际应用,就必须解决循环过程中结构衰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重点介绍近几年来笔者所领导的研究组通过元素筛选实现材料的表面和体相掺杂,通过全新的结构设计稳定材料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努力。同时,为使读者对国内外重要研究组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也有所了解,我们也将从元素替代、结构一体化表面修饰(包括多层表面修饰和浓度梯度材料)、表面包覆和表面掺杂等方面介绍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最后,将对该类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并给出我们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层状氧化物 表面修饰 结构修饰 结构稳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