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owth and Holographic Storage Properties of Sc, Fe Co-Doped Lithium Niobate Crystals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威 张乃东 雷清泉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75-778,共4页
The holographic storage properties of Fe (0.03% (mass fraction) Fe2O3):LiNbO3 doped with Sc at different levels (0, 1%, 2%, 3%) were investigated. The Sc threshold concentration in Fe:LiNbO3 was implied to be ... The holographic storage properties of Fe (0.03% (mass fraction) Fe2O3):LiNbO3 doped with Sc at different levels (0, 1%, 2%, 3%) were investigated. The Sc threshold concentration in Fe:LiNbO3 was implied to be about 3% (mole fraction) because O-H vibration absorption peak of Sc (3%):Fe:LiNbO3 was at 3508 cm^-1, compared with 3484 cm^-1 of crystals with lower Sc doping level. Sc(3%):Fe:LiNbO3 exhibited higher optical damage resistance ability. The threshold intensity (wavelength 488 nm) of Sc (3%):Fe:LiNbO3 was 2.2 ×10^2 W ·cm^-2, two orders of mas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Fe:LiNbO3. Holographic storage properties of the crystals were determined in an extraordinary polarized laser of wavelength 632.8 nm by a two-wave coupling method. It wa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holographic storage properties, the optimal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Sc was 2% (mole fraction) among this crystal s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niobate crystal Sc doping holographic storage properties rare earths
下载PDF
Formation Enthalpy Calculation of Oxygen Vacancy Defect in Doped Lithium Niobate Crystals
2
作者 QIANGLiang-sheng LIYao +2 位作者 TANGDong-yan XUChong-quan WEIYong-de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5-67,共3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 is deduc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rmal weight-loss experiment, the formation enthalpies of congruent and several doped LN crystal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 is deduc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rmal weight-loss experiment, the formation enthalpies of congruent and several doped LN crystals have been calcul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enthalpy of oxygen vacancies can be decreased evidently by doping valence-changeable 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discussed and a new reduction process of the photorefractive LN crystal at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was proposed, and the reduced crystals showed a good effect in practic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tion enthalpy calculation Oxygen vacancy defect doped lithium niobate crystal
下载PDF
Cu∶Co∶Mg∶LiNbO_(3)晶体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3
作者 陈小奇 张耘 刘林凤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LiNbO_(3)晶体及不同Mg浓度下的Cu∶Co∶LiNbO_(3)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Cu∶LiNbO_(3)和Co∶LiNbO_(3)晶体禁带宽度分别为3.279 eV和3.333 eV,在带隙中出现的杂质能级主要由Cu 3d和Co 3d轨道贡献。在抗光折...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LiNbO_(3)晶体及不同Mg浓度下的Cu∶Co∶LiNbO_(3)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Cu∶LiNbO_(3)和Co∶LiNbO_(3)晶体禁带宽度分别为3.279 eV和3.333 eV,在带隙中出现的杂质能级主要由Cu 3d和Co 3d轨道贡献。在抗光折变Mg离子物质的量浓度达到阈值(约6%)时,光折变掺杂离子在3.069 eV和2.363 eV处表现出较好的光吸收。研究表明,与低浓度Mg离子掺杂晶体相比,Mg离子物质的量浓度达到阈值浓度(约6%)时,存储参量中的衍射效率增强、动态范围增加和灵敏度增高,在双光存储应用中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掺铌酸锂晶体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抗光折变
下载PDF
掺镁铌酸锂晶体抗光折变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勇发 李兵 +11 位作者 陈云琳 黄自恒 陈绍林 张玲 刘士国 许京军 阎文博 刘宏德 王岩 谢翔 张万林 张光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研究了掺镁掺铁铌酸锂晶体的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 ,首次发现当掺镁量超过通常所说的阈值 (第一阀值 )时 ,Fe3+ 离子和部分Fe2 + 离子的晶格占位由锂位变为铌位 ,但仍有部分Fe2 + 离子留在锂位 .晶体缺陷化学分析表明 ,继续增加掺镁量 ... 研究了掺镁掺铁铌酸锂晶体的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 ,首次发现当掺镁量超过通常所说的阈值 (第一阀值 )时 ,Fe3+ 离子和部分Fe2 + 离子的晶格占位由锂位变为铌位 ,但仍有部分Fe2 + 离子留在锂位 .晶体缺陷化学分析表明 ,继续增加掺镁量 ,占锂位的Fe2 + 离子数将逐渐减少 ;当掺镁量达到另一个适当的值 (第二阀值 )时 ,全部Fe2 + 都占铌位 ,晶体的抗光折变能力空前提高 ,这种现象称作双阈值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镁 铌酸锂晶体 抗光折变 微观机理 吸收光谱 双阈值效应
下载PDF
Mg∶In∶LiNbO_3晶体波导基片光损伤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悟生 许士文 +1 位作者 王锐 徐玉恒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共4页
在LiNbO3中掺入 3%MgO和 1%In2 O3(摩尔分数 ,下同 ) ,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了 3%Mg∶2 %In∶LiNbO3晶体。极化后 ,对晶体进行氧化和还原处理。利用光斑畸变法 ,测试了晶体在 488.0nm波长下的抗光损伤能力 ,结果表明 :Mg∶In∶LiNbO3... 在LiNbO3中掺入 3%MgO和 1%In2 O3(摩尔分数 ,下同 ) ,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了 3%Mg∶2 %In∶LiNbO3晶体。极化后 ,对晶体进行氧化和还原处理。利用光斑畸变法 ,测试了晶体在 488.0nm波长下的抗光损伤能力 ,结果表明 :Mg∶In∶LiNbO3晶体抗光损伤能力比LiNbO3晶体提高 2个数量级以上。通过Li空位模型 ,研究了Mg∶In∶LiNbO3晶体抗光损伤能力增强的机理。利用苯甲酸质子交换法制备了几种晶体的光波导基片 ,并采用m -线法测试了 y切型波导基片在 632 .8nm波长下的光损伤阈值 ,Mg∶In∶LiNbO3光波导基片的抗光损伤能力也相应提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In:LiNb03晶体 波导基片 光损伤性能 研究 掺杂铝酸锂晶体 引上法晶体生长
下载PDF
基于掺镁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的内腔单共振连续可调谐光参量振荡器 被引量:22
6
作者 苏辉 李志平 +2 位作者 段延敏 王小蕾 朱海永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4-1409,共6页
为了用简单、紧凑的谐振腔获得稳定的激光输出,大的调谐范围和转换效率,设计了信号光单共振V型光学参量振荡(OPO)腔,采用内腔式抽运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晶体(PPMgLN)的光学参量振荡技术获得了连续中红外宽波段调谐激光的输出。用808nm半... 为了用简单、紧凑的谐振腔获得稳定的激光输出,大的调谐范围和转换效率,设计了信号光单共振V型光学参量振荡(OPO)腔,采用内腔式抽运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晶体(PPMgLN)的光学参量振荡技术获得了连续中红外宽波段调谐激光的输出。用808nm半导体激光抽运Nd∶YVO4晶体产生的1 064nm激光作为光参量振荡的基频光,通过V型腔灵活控制激光光斑并改变PPMgLN的极化周期和控制温度实现了2 249~3 706nm中红外的连续宽波段调谐激光输出。在半导体激光抽运功率为10.5W,极化周期为29.98μm,控制温度为411K的情况下获得了最高650mW的中红外激光输出,对应的中心波长为3 466nm,线宽为2.6nm,具有较好的单色性。在7.5W的入射功率下,最高808nm抽运光到闲频光的转化效率达7.73%,对应输出功率为580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掺杂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 光学参量振荡器 内腔单共振 温度调谐
下载PDF
大直径、高掺镁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其紫外光折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军 张玲 +6 位作者 孔勇发 乔海军 刘士国 黄自恒 陈绍林 李剑韬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580,共5页
我们生长了掺镁量分别为3.0mol%、5.0mol%、7.8mol%、9.0mol%的76mm高掺镁铌酸锂晶体,检测了这些晶体的生长条纹情况,并利用双光耦合配置测试了这些晶体在351nm紫外光下的光折变性能。从实验结果看,采用同成分共熔点铌锂配比的高掺镁铌... 我们生长了掺镁量分别为3.0mol%、5.0mol%、7.8mol%、9.0mol%的76mm高掺镁铌酸锂晶体,检测了这些晶体的生长条纹情况,并利用双光耦合配置测试了这些晶体在351nm紫外光下的光折变性能。从实验结果看,采用同成分共熔点铌锂配比的高掺镁铌酸锂晶体生长条纹比较多;虽然高掺镁铌酸锂晶体在可见光波段有很好的抗光折变能力,但是在紫外光下具有良好的光折变性能,可以作为优良的紫外光折变材料使用。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掺镁量在5.0mol%的铌酸锂晶体具有最佳的紫外光折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掺镁 晶体生长 紫外 光折变
下载PDF
掺镁铌酸锂晶体吸收边紫移及占位离子的离子极化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洪喜 徐崇泉 +1 位作者 商学彬 徐玉恒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23-526,共4页
测量了系列Mg^(2+):LiNbO_3晶体的吸收边,根据晶体吸收边紫移和离子极化理论,提出:Mg^(2+)将首先取代位于Li^+位的Nb^(5+),当浓度超过5mol%后,才开始进入正常Li^+位。此模型可解释Mg^(2+):LiNbO_3抗光折变增强和光电导增大的机制。
关键词 晶体 掺镁铌酸锂 吸收边 离子极化
下载PDF
Mg:Ce:Fe:LiNbO_3晶体生长及其全息存储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义杰 代丽 徐朝鹏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在同成分LiNbO3(LN)中,掺入MgO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2%,4%,6%,掺入(质量分数)0.1%CeO2和0.08%Fe2O3,采用提拉法生长了优质的Mg:Ce:Fe:LN晶体。检测了Mg:Ce:Fe:LN晶体的红外透射光谱和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6%Mg:0.1%Ce:0.08%Fe:LN晶体的OH... 在同成分LiNbO3(LN)中,掺入MgO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2%,4%,6%,掺入(质量分数)0.1%CeO2和0.08%Fe2O3,采用提拉法生长了优质的Mg:Ce:Fe:LN晶体。检测了Mg:Ce:Fe:LN晶体的红外透射光谱和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6%Mg:0.1%Ce:0.08%Fe:LN晶体的OH-振动吸收峰紫移到3532cm-1,其光损伤阈值比Ce:Fe:LN晶体提高2个数量级以上。用二波耦合光路测试晶体的衍射效率,写入时间和擦除时间。计算了光折变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结果表明:Mg:Ce:Fe:LN晶体全息存储性能优于Fe:LN晶体和Ce:Fe:LN晶体。以4%Mg:0.1%Ce:0.08%Fe:LN晶体作为全息记录材料,实现了总存储页面为3200幅图像的存储,再现图像清晰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和铁共掺杂铌酸锂晶体 全息存储 红外光谱 衍射效率 提拉法生长 Mg:Ce:Fe:LiNbO3晶体
下载PDF
Hf:LiNbO3晶体的生长与其抗光损伤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波 毕建聪 +1 位作者 李春亮 徐玉恒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86-1589,共4页
同成分LiNbO3(LN)中分别掺入摩尔分数为2%,4%,4.5%的HfO2,用提拉法生长3种Hf:LN晶体。测试了Hf:LN晶体光学均匀性和红外光谱。以质子交换法制备Hf:LN波导基片,采用全息法测量Hf:LN波导基片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Hf:LN晶体具有较高的光... 同成分LiNbO3(LN)中分别掺入摩尔分数为2%,4%,4.5%的HfO2,用提拉法生长3种Hf:LN晶体。测试了Hf:LN晶体光学均匀性和红外光谱。以质子交换法制备Hf:LN波导基片,采用全息法测量Hf:LN波导基片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Hf:LN晶体具有较高的光学质量;4%Hf:LN晶体和4.5%Hf:LN晶体的OH-吸收峰由LN晶体的3482cm-1移到3488cm-1。4%Hf:LN晶体和4.5%Hf:LN晶体光损伤阈值比LN晶体高1个数量级;掺4%Hf4+在Hf:LN晶体中达到阈值浓度。讨论了OH-吸收峰移动和Hf:LN晶体光损伤阈值提高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铪铌酸锂晶体 光损伤阈值 双折射梯度 全息法 提拉法
下载PDF
掺镁铌酸锂单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宪林 邵宗书 +2 位作者 孙友轩 祝琍 王瑞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0-76,共7页
研究了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各组元的有效分凝系数;掺镁浓度对晶体相匹配温度、相匹配角、光学均匀性、点阵常数和密度的影响。讨论了进入晶体内的Mg^(2+)离子取代Li^+离子或Nb^(5+)离子的可能性。从含MgO大约7%(x_(m)摩尔含量,以下同... 研究了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各组元的有效分凝系数;掺镁浓度对晶体相匹配温度、相匹配角、光学均匀性、点阵常数和密度的影响。讨论了进入晶体内的Mg^(2+)离子取代Li^+离子或Nb^(5+)离子的可能性。从含MgO大约7%(x_(m)摩尔含量,以下同)的固液同成分配比熔体中生长出具有最佳光学与相匹配特性的晶体,适合于批量生产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镁 铌酸锂 单晶 晶体生长
下载PDF
掺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玉祥 郑威 +1 位作者 刘彩霞 王锐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457,共4页
在LiNbO3(LN)中掺进 0 .0 1%Fe2 O3(质量分数 )和 10 .9%K2 O(摩尔分数 )助熔剂 ,用顶部籽晶 (TSSG)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 (SLN∶Fe) ,以及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同成分掺铁铌酸锂 (CLN∶Fe)。测试了晶体的晶格常数、吸收光谱... 在LiNbO3(LN)中掺进 0 .0 1%Fe2 O3(质量分数 )和 10 .9%K2 O(摩尔分数 )助熔剂 ,用顶部籽晶 (TSSG)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 (SLN∶Fe) ,以及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同成分掺铁铌酸锂 (CLN∶Fe)。测试了晶体的晶格常数、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Li+取代反位铌(NbLi4 +)和占据锂空位 ,使SLN∶Fe晶体的晶格常数变小。SLN∶Fe晶体的吸收边相对于CLN∶Fe晶体发生了紫移。SLN∶Fe晶体的OH吸收峰移到 3 466cm- 1 。利用二波耦合光路测试了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和响应时间 ,计算了有效载流子浓度。测试结果表明 :SLN∶Fe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达到 2 8cm- 1 ,而CLN∶Fe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为 18cm- 1 ;SLN∶Fe晶体的响应速度比CLN∶Fe晶体提高了 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 掺铁铌酸锂 晶体生长 光学性能 研究 提拉法 顶部籽晶溶液
下载PDF
Mg:Mn:Fe:LiNbO_3晶体永久性全息存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义杰 郑威 +1 位作者 朱青松 周玉祥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0-453,共4页
在Mn∶Fe∶LiNbO3中掺进 6%MgO(摩尔分数 )采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Mg∶Mn∶Fe∶LiNbO3晶体。晶体在Li2 CO3粉末中经 5 0 0℃下2 4h的还原处理和在Nb2 O3粉末中经 110 0℃下 10h的氧化处理。晶体的测试结果表明 ,Mg∶Mn∶Fe∶LiNbO3晶... 在Mn∶Fe∶LiNbO3中掺进 6%MgO(摩尔分数 )采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Mg∶Mn∶Fe∶LiNbO3晶体。晶体在Li2 CO3粉末中经 5 0 0℃下2 4h的还原处理和在Nb2 O3粉末中经 110 0℃下 10h的氧化处理。晶体的测试结果表明 ,Mg∶Mn∶Fe∶LiNbO3晶体的抗光散射能力比Mn∶Fe∶LiNbO3晶体提高 1个数量级以上。采用He-Ne激光作为记录光 ,紫外光作选通光 ,用双光子法测试Mg∶Mn∶Fe∶LiNbO3晶体二波耦合衍射效率。双光子稳态衍射效率为 η0 =5 2 % ,固定衍射效率为 ηG=2 9% ,记录时间为 40min ,记录速度比Mn∶Fe∶LiNbO3晶体提高 3倍。对记录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铌酸锂晶体 全息存储 衍射效率 提拉法晶体生长
下载PDF
掺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生长(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淑华 王继扬 +4 位作者 刘宏 胡小波 张怀金 吴剑波 秦晓勇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用改进的提拉技术从富锂[摩尔比n(Li2O)/n(Nb2O5)=58.5/41.5]熔体中生长了φ40mm×60mm的掺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LiNbO3)晶体。利用X荧光光谱分析了晶体中铌离子(Nb5+)和镁离子(Mg2+)的含量。通过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峰研究了晶体... 用改进的提拉技术从富锂[摩尔比n(Li2O)/n(Nb2O5)=58.5/41.5]熔体中生长了φ40mm×60mm的掺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LiNbO3)晶体。利用X荧光光谱分析了晶体中铌离子(Nb5+)和镁离子(Mg2+)的含量。通过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峰研究了晶体中缺陷的结构,初步断定晶体中Mg2+的掺杂浓度已达到抗光伤阈值的浓度。生长晶体的比热容[0.69J/(g.K)]高于同成分LiNbO3晶体的比热容[0.64J/(g.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镁铌酸锂晶体 近化学计量比 提拉法
下载PDF
中红外PPMgLN光参变振荡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宇宙 万勇 +3 位作者 邓华荣 李燕凌 薛亮平 张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8-371,共4页
为了实现3.8μm激光输出,采用了1.064μm激光抽运周期性极化掺氧化镁铌酸锂晶体(MgO掺杂摩尔分数为0.05)的光参变振荡器技术,由理论分析得到1.064μm激光抽运PPMgLN实现激光输出时,输出波长与极化周期以及温度的关系曲线。实验中,当晶... 为了实现3.8μm激光输出,采用了1.064μm激光抽运周期性极化掺氧化镁铌酸锂晶体(MgO掺杂摩尔分数为0.05)的光参变振荡器技术,由理论分析得到1.064μm激光抽运PPMgLN实现激光输出时,输出波长与极化周期以及温度的关系曲线。实验中,当晶体周期为29.2μm、温度为400K时,实现了3.8μm激光输出;当抽运功率为35W、声光调Q频率为8kHz条件下,获得3.84μm激光输出的平均功率为3.9W,其转换效率为11.14%,激光光束质量为6.46。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获得较高转换效率的3.8μm激光输出,有望成为中红外激光对抗的激光干扰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参变振荡器 准相位匹配 周期性极化掺氧化镁铌酸锂晶体 中红外
下载PDF
Co^(2+),Zn^(2+)双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坩埚下降法生长及其光谱特性(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海平 王金浩 +1 位作者 章践立 张约品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26-1329,共4页
在LiNbO3中掺入0.1%(摩尔分数,下同)的CoO与3%,6%的ZnO,采用坩埚下降法技术生长了双掺杂的Co2+∶Zn2+∶LiNbO3晶体。用X射线衍射与差热分析表征了获得的晶体。测定了晶体不同部位在350~2 500 nm波段的吸收光谱。研究表明:Co离子位于LiN... 在LiNbO3中掺入0.1%(摩尔分数,下同)的CoO与3%,6%的ZnO,采用坩埚下降法技术生长了双掺杂的Co2+∶Zn2+∶LiNbO3晶体。用X射线衍射与差热分析表征了获得的晶体。测定了晶体不同部位在350~2 500 nm波段的吸收光谱。研究表明:Co离子位于LiNbO3晶体的崎变的氧八面体中,呈现+2价,沿着生长方向Co2+在晶体中的浓度逐渐减少。ZnO的掺杂有效地抑制了Co2+离子在晶体中的掺入,使得Co2+在晶体中浓度的分布变得均匀。同时发现:ZnO的掺入使得上部晶体的熔点升高。从化学组分的角度解释了产生熔点变化的原因。观测到了750 nm波长的荧光发射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锌双掺杂铌酸锂晶体 坩埚下降法 熔点 光谱
下载PDF
Mg:Mn:Fe:LiNbO_3晶体的全息存储性能(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威 桂强 +1 位作者 徐玉恒 雷清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3-1016,共4页
在同成分铌酸锂晶体中掺入0.03%Fe2O3和0.1%MnO2(质量分数),分别掺入0,1%,3%,4.5%,6%的MgO(摩尔分数),用提拉法生长了一系列Mg:Mn:Fe:LiNbO3晶体。检测了Mg:Mn:Fe:LiNbO3晶体的红外光谱和抗光损伤能力。掺0,1%,3%,4.5%Mg的Mg:Mn:Fe:LiN... 在同成分铌酸锂晶体中掺入0.03%Fe2O3和0.1%MnO2(质量分数),分别掺入0,1%,3%,4.5%,6%的MgO(摩尔分数),用提拉法生长了一系列Mg:Mn:Fe:LiNbO3晶体。检测了Mg:Mn:Fe:LiNbO3晶体的红外光谱和抗光损伤能力。掺0,1%,3%,4.5%Mg的Mg:Mn:Fe:LiNbO3晶体的OH-红外振动峰位于3484cm-1,而掺6%Mg的Mg:Mn:Fe:LiNbO3晶体红外振动峰移到3535cm-1。采用波长为632nm的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二波耦合方法测试晶体的全息存储性能。结果表明:Mg:Mn:Fe:LiNbO3晶体的写入时间和动态范围随掺镁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而光折变灵敏度略有上升,抗光损伤性能增强,其中掺镁量为3%Mg:Mn:Fe:LiNbO3晶体更适合作为全息存储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锰铁掺杂铌酸锂晶体 提拉法 红外光谱 全息存储
下载PDF
Li/Nb摩尔比变化对Mg:Sc: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威 桂强 +1 位作者 李光滨 徐玉恒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88-1092,共5页
掺入摩尔分数为1%MgO,0.5%Sc2O3和质量分数为0.03%Fe2O3,从 Li与Nb 摩尔比分别为0.85,0.94,1.05,1.20和1.38的熔体中用提拉法生长Mg:Sc:Fe:LiNbO3(Mg:Sc:Fe:LN)晶体。测试了晶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抗光损伤能力、衍射效... 掺入摩尔分数为1%MgO,0.5%Sc2O3和质量分数为0.03%Fe2O3,从 Li与Nb 摩尔比分别为0.85,0.94,1.05,1.20和1.38的熔体中用提拉法生长Mg:Sc:Fe:LiNbO3(Mg:Sc:Fe:LN)晶体。测试了晶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抗光损伤能力、衍射效率、响应时间和光折变灵敏度。结果表明:随着Li/Nb摩尔比增加,Mg:Sc:Fe:LN 晶体的吸收边发生紫移;n(Li)/n(Nb)=1.05 的晶体分别在3466,3481cm–1和3504 cm–1处出现 OH–吸收峰;n(Li)/n(Nb)=1.38 的晶体在3504cm–1和 3535 cm–1处出现OH–吸收峰。随n(Li)/n(Nb)的增加,Mg:Sc:Fe:LN 晶体的衍射效率减小,响应速度和光折变灵敏度增大。n(Li)/n(Nb)=1.05 的近化学计量比 Mg:Sc:Fe:LN 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钪铁掺杂铌酸锂晶体 提拉法 光折变性能 红外光谱
下载PDF
铟铈铜铌酸锂晶体光谱特性及抗光损伤能力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朝鹏 孙燕 +4 位作者 王利栓 管秀平 刘强 张晓玲 毕卫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8-701,共4页
在铌酸锂LiNbO3(LN)中掺入0.1 mol%CeO2,0.1 mol%CuO和0.5 mol%、1 mol%和1.5 mol%In2O3,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In:Ce:Cu:LN晶体。利用Avatar-360型FT-IR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晶体的红外光谱,发现In(3 mol%):Ce:Cu:LN晶体的OH-吸收峰由LN的3... 在铌酸锂LiNbO3(LN)中掺入0.1 mol%CeO2,0.1 mol%CuO和0.5 mol%、1 mol%和1.5 mol%In2O3,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In:Ce:Cu:LN晶体。利用Avatar-360型FT-IR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晶体的红外光谱,发现In(3 mol%):Ce:Cu:LN晶体的OH-吸收峰由LN的3 484 cm-1移到3 508 cm-1。利用WFZ-26A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分度计测试了晶体的紫外可见光谱,发现当In掺量小于3 mol%时,随In掺量的增加,基础吸收边向短波方向移动,即发生紫移,在掺入量达到3 mol%时,基础吸收边红移。采用透射光斑畸变法测试了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结果表明:In(3 mol%):Ce:Cu:LN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比其他样品明显增强,较Ce:Cu:LN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高出两个数量级。探讨了In:Ce:Cu:LN晶体OH-吸收峰及基础吸收边移动和抗光致散射能力增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铟、铈和铜铌酸锂晶体 光谱特性 抗光损伤能力
下载PDF
Sc:Fe:LiNbO_3晶体的生长和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威 桂强 +1 位作者 徐玉恒 雷清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4-318,共5页
研究双掺Fe(0.03wt%Fe2O3)和Sc(0,1,2,3mol%)铌酸锂晶体全息存储性能.通过晶体红外光谱测试发现:Sc:Fe:LiNbO3晶体中Sc的掺杂浓度超过3mol%时,Sc:Fe:LiNbO3晶体的O-H吸收峰的位置从低掺杂时的3484cm-1移动到3508cm-1。采用光斑畸变法测... 研究双掺Fe(0.03wt%Fe2O3)和Sc(0,1,2,3mol%)铌酸锂晶体全息存储性能.通过晶体红外光谱测试发现:Sc:Fe:LiNbO3晶体中Sc的掺杂浓度超过3mol%时,Sc:Fe:LiNbO3晶体的O-H吸收峰的位置从低掺杂时的3484cm-1移动到3508cm-1。采用光斑畸变法测得(3mol%)Sc:Fe:LiNbO3晶体抗光损伤能力为3.3×103W/cm2,比Fe:LiNbO3提高了二个数量级。晶体的红外吸收光谱和抗光损伤能力显示:Sc的掺杂浓度为3mol%时具有明显的阈值特征。采用波长为632nm的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二波耦合方法测试晶体全息存储性能。实验表明:在一系列Sc:Fe:LiNbO3晶体中,Sc(2mol%):Fe:LiNbO3晶体能获得最佳的光折变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掺钪 全息存储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