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Livable City Researche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Kai WANG Chengx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3年第5期25-26,30,共3页
Livable city research involves multiple disciplines such as urban geography, city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background of livable city in China was elaborated from three aspects: accelerating urbanizati... Livable city research involves multiple disciplines such as urban geography, city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background of livable city in China was elaborated from three aspects: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increasing city problems,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city becoming a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Then the researches of livable city were overviewed from four aspects: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evaluation standard, evaluation method, organ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rrelative references. And prospects of livable city researches we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able city PROGRESS PROSPECT
下载PDF
The Quest for Livable City Centers:A Study in Famagusta(Gazimagusa),North Cyprus
2
作者 Reihaneh Rafie Manzelat Derya Oktay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9年第1期23-30,共8页
Concern about the livability of urban spaces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findings from analyses aiming to quantify livability in particular places such as city centers.In traditional cities,city centers have ... Concern about the livability of urban spaces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findings from analyses aiming to quantify livability in particular places such as city centers.In traditional cities,city centers have always been known by their diverse functions,activiti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However,today,with the effect of fast urbanization and the growth of cities outwards of the city centers,we lose the meaning and use of the concept of city center in many cases.This paper therefore aim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city centers and tries to identify the main parameters to achieve livability.Based on these,a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ity center of Famagusta,a city in North Cyprus with a serious problem in its central area,to achieve livability.The study contributes some experiential evidence to investigate the claimed benefits and deficiencies in terms of effects of physical,social and economic parameters on the overall perception of livability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Famagusta and cities of similar development tr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 CENTER LIVABILITY livable city CENTER urban growth Famagusta(Gazimagusa)
下载PDF
Xiamen,A Livable City
3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8年第Z3期52-55,共4页
People say the best way to know the layout of a city is to see it from the sky.Seen from the sky,Xiamen is circled entirely by water,newly built buildings standing in order like toy bricks.With new architecture,a well... People say the best way to know the layout of a city is to see it from the sky.Seen from the sky,Xiamen is circled entirely by water,newly built buildings standing in order like toy bricks.With new architecture,a well arranged layout and adjacent waters,Xiamen represent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ewly uprising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 BANK MALL Xiamen A livable city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ivable City in Nanning
4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3年第12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 英语语法
下载PDF
中国主要城市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
5
作者 谭凯炎 房世波 俄有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人居气候舒适性是评判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91-2020年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每日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模型,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总体水平、舒适度年内变化类型、冬夏两季的空间差异,并... 人居气候舒适性是评判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91-2020年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每日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模型,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总体水平、舒适度年内变化类型、冬夏两季的空间差异,并剖析了城市的夏季炎热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城市年平均气候舒适度高于舒适等级水平,但空间差异明显,31个主要城市一年中舒适天气累计日数均超过半年,年平均舒适日数为231天,总体人居气候环境良好。中国31个主要城市气候舒适性年内变化可分为寒冬凉夏型、冷冬凉夏型、冷冬热夏型、暖冬长夏型及四季舒适型5种类型;春秋季节天气普遍舒适,冬夏两季气候舒适性空间差异很大,冬季的差异大于夏季的,12座城市适合夏季避暑,比较适合冬季避寒的城市有海口、广州、昆明、南宁和福州。夏季酷热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近30年其夏季的酷热日数和酷热程度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性 室外天气舒适指数 宜居城市 旅游与康养 避寒避暑气候
下载PDF
宜居视角下莆田城市住区规划研究
6
作者 张邹 李红丽 梁容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3期10-12,21,共4页
本文通过对莆田市城市住区现状本底和地域特色情况进行解析,从构建宜居住区的视角出发,分别对莆田市城中村、旧居住区、新建住区以及保障性住房提出统筹规划,以期改善城市面貌,继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特色和品质,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满... 本文通过对莆田市城市住区现状本底和地域特色情况进行解析,从构建宜居住区的视角出发,分别对莆田市城中村、旧居住区、新建住区以及保障性住房提出统筹规划,以期改善城市面貌,继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特色和品质,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宜居住区 人居环境 城市品质
下载PDF
人口密度与城市宜居性关系的一般性规律探索
7
作者 尹春 孙斌栋 姚夏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91,共13页
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社会实践一直追求的目标,而优化城市人口密度是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以中国城市和美国城市作为主要研究案例,比较不同情境下人口密度与城市宜居性关系的研究结果,总结人... 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社会实践一直追求的目标,而优化城市人口密度是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以中国城市和美国城市作为主要研究案例,比较不同情境下人口密度与城市宜居性关系的研究结果,总结人口密度和城市宜居性的关系规律。研究发现,在低密度情境下,提高人口密度有助于缩短出行时耗,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而在高密度情境下,提高人口密度却会延长出行时耗,加剧空气污染,损害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兼顾低密度和高密度情境下,人口密度与城市宜居性之间的关系应遵循更具一般性的倒U型规律,即在低密度情境下,提高人口密度有助于增加城市宜居性;而在高密度情境下,提高人口密度则会降低城市宜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密度 建成环境 宜居城市 健康城市 国际比较
下载PDF
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沙宜居性评价
8
作者 叶贝贝 夏安桃 陈丹珣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2期231-237,共7页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构建宜居城市,对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选择长沙市为案例,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经济6个层面选取了24项具体指标,结合熵值法、 ArcGIS等方法和软...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构建宜居城市,对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选择长沙市为案例,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经济6个层面选取了24项具体指标,结合熵值法、 ArcGIS等方法和软件,对长沙9个区县的宜居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沙城市宜居性整体水平较高,呈现“中间高两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芙蓉区、望城区、开福区、岳麓区形成了主要核心区向四周辐射递减;从各个维度而言,宜居性呈现较强的空间分异,不同行政区在不同准测层下的宜居水平具有很大差别;长沙市宜居性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解释力则相对较弱。基于此,从宏观指引和微观行动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宜居城市 客观性评价 长沙
下载PDF
高发展强度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及影响机理的探测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9
作者 唐文魁 周正 +1 位作者 岳隽 高雨欣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在当前全球城市竞争的背景下,宜居城市既是世界城市发展建设与价值提升的目标,也是我国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落脚点。深圳作为国内高发展强度城市,系统性、结构性地了解居民的宜居满意度对指导深圳未来的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 在当前全球城市竞争的背景下,宜居城市既是世界城市发展建设与价值提升的目标,也是我国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落脚点。深圳作为国内高发展强度城市,系统性、结构性地了解居民的宜居满意度对指导深圳未来的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深圳居民宜居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基础,利用地理探测器分别从宜居因子和居民属性两个层面,分析了深圳市宜居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居民对深圳宜居性总体感知差异明显,需求层次较低的生存发展因子题项解释力较高,高需求层次的环境适宜因子和服务供给因子题项解释力较低,说明深圳居民在高生活压力下呈现出需求层次倒置的现象;第二,宜居满意度在深圳不同居民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来看,非本地户籍、青年、居住年限短、民营企业员工、原特区外辖区、城中村、男性、低学历等居民群体对深圳市宜居满意度较低;第三,生存发展因子与居民的居住辖区、户籍属性交互后解释力增强最为明显。目前空间资源稀缺、人口持续流入和购房及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为深圳的宜居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能有效针对深圳原特区外辖区、非本地户籍居民的生存发展因子,特别是对住房条件方面进行改善,将最大效益提升深圳宜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居民满意度 问卷调查 地理探测器 深圳市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宜居度——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10
作者 金祥义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6,共15页
基于2005—2019年全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宜居度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宜居度,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和PSM匹配的稳健性检验后,核心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智... 基于2005—2019年全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宜居度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宜居度,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和PSM匹配的稳健性检验后,核心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创新驱动效应和创业促进效应来促进城市宜居度的提升;异质性检验显示,城市区位、地理特征、人口规模和发展模式对政策反应有显著区别,东部城市、沿海城市、人口规模更大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受政策影响的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证实了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宜居度。因此,加大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完善数字中国体系的现实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市宜居度 多时点DID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研究
11
作者 付美鑫 杨丽萍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针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进行宜居性研究,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通过归纳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少部分城市宜居性建设情况良好,仍有大部分城市的宜居性建设还需进一步改善... 针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进行宜居性研究,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通过归纳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少部分城市宜居性建设情况良好,仍有大部分城市的宜居性建设还需进一步改善。其中,苏南地区城市宜居性最好,苏中地区发展缓慢,苏北地区还需加强城市宜居性建设。重视宜居城市实施规划编制、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等能有效推动城市宜居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因子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下载PDF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实施路径研究
12
作者 张懿 《住宅产业》 2024年第4期25-27,共3页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模式,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关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美丽宜居公...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模式,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关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实施路径,从理念创新、规划布局、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出发,为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园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规划建设 实施路径
下载PDF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Mitigate Vehicular Emission through Roadside Greeneries: A Case Study on Arterial Roads of Dhaka City
13
作者 Meher Nigar Neema Jinat Jahan 《Journal of Data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14年第1期32-39,共8页
With the surge of human population, the need for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and people also concomitantly increases, resulting in urban air pollution through emission from motorized traffic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 With the surge of human population, the need for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and people also concomitantly increases, resulting in urban air pollution through emission from motorized traffic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ext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an urban setting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pollutants of vehicular fuel combustion. Many effective measures are required in cities to sequester carbon thereby helping to reduce automobile pollution. Roadside greeneries can serve as ecological elements which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from vehicular emissions by their direct involvement in absorbing vehicular emitted carbon. In this context, in this study an attempt has been taken to assess contribution of roadside greeneries in absorbing vehicula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 case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on arterial roads of mega city Dhaka to quantify the vehicular carbon emission and correlate it with roadside trees to absorb the emitted carbon dioxide. It is noted that in Dhaka city, carbon dioxide i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ninety percent of air pollution. To achieve our goals, two busiest arterial roads (namely Mirpur Road and Rokeya Shoroni Road)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o quantify vehicular carbon emission as well as assess carbon absorption by roadside greeneries. Carbon absorption by different sizes of trees has been quantified using the amount of woody biomass. In addition, absorption by grass-shrubs-herbs has been quantified by the area they cover. The results thus obtained show that indeed the road with more side greeneries absorbs more vehicular emitted carbon dioxide. It is therefore evident that plantation of more roadside trees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of reducing air pollution and consequently turning a city to become healthier and more suitable for li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ular EMISSION ROADSIDE Greenerie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MITIGATION HEALTHY and livable city
下载PDF
宜居水平对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任薇 张立宇 《上海城市管理》 2023年第1期55-67,共13页
在回顾宜居城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国内21所超大与特大城市宜居水平的评价框架,并对其宜居水平进行测量;采用因子分析法简化宜居因子变量,进一步考察宜居性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公共服务... 在回顾宜居城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国内21所超大与特大城市宜居水平的评价框架,并对其宜居水平进行测量;采用因子分析法简化宜居因子变量,进一步考察宜居性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四个维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城市宜居状况;得益于经济发展实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方面的突出优势,超大城市宜居水平明显高于特大城市;通过回归分析可知,经济发展因子叠加公共服务因子的效用对于人口规模的解释力度较强,这进一步验证了“七人普”结果中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原因。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保持竞争力,超大与特大城市仍需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和公共服务供需匹配角度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宜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特大城市 宜居城市 七人普 人口规模
下载PDF
论习近平以人为核心城市观的内涵和创新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建高 吴娟 《中国名城》 2023年第4期3-11,共9页
习近平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观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人民中心思想的体现。针对以土地经济为核心的城镇化导致的城乡差距拉大、城市人口过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要求从经济社会全局考虑城镇化,以人口城镇化促进... 习近平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观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人民中心思想的体现。针对以土地经济为核心的城镇化导致的城乡差距拉大、城市人口过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要求从经济社会全局考虑城镇化,以人口城镇化促进社会公平,降低城市人口密度,关注安全、健康、便利,把城市建设成为宜业宜居、舒适便利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强烈的、与时俱进的问题意识,重点突出、全面协调的问题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职能,追求高品质生活空间,注重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的民主参与,是习近平城市观的创新之处和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观 城镇化 以人为核心 公平共享 宜居 人口密度 人居环境
下载PDF
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内涵、评价及实践——基于文献综述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涵筠 朱震锋 +1 位作者 徐文煦 国欣蕊 《中国林业经济》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产物,我国“十四五”规划也充分强调了未来持续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在基本内涵、评价体系及实践路径等关键领域展开文献梳理和回顾,有效归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产物,我国“十四五”规划也充分强调了未来持续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在基本内涵、评价体系及实践路径等关键领域展开文献梳理和回顾,有效归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深刻内涵与特征,明确近年来学界关于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技术运用,归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实践模式和对策建议,最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并对未来关于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宜业城市 生态城市 宜居城市 宜业城市 城市品质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基于知-信-行模型的城镇居民环境感知效应研究
17
作者 李欣 卢烨鑫 +1 位作者 夏凤 彭建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8,共8页
环境保护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公众意识的觉醒和主动参与对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基于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建立了环境保护的知-信-行理论模型,探讨了环保态度如何在危机感的中介作用下对环保意愿、自感健康、环... 环境保护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公众意识的觉醒和主动参与对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基于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建立了环境保护的知-信-行理论模型,探讨了环保态度如何在危机感的中介作用下对环保意愿、自感健康、环保行动产生影响,揭示了其作用路径和机制,并分析了人口特征、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当前时代背景下对相关环境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社会调查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宜居城镇
下载PDF
公园城市语境下的社区空间微更新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健康公园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彦卿 李朝晖 《设计》 2023年第4期152-154,共3页
通过实施社区微更新方式来重塑人与城市关系,优化城市物质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阐述公园城市及社区微更新的概念,总结国内外社区空间微更新实例在微更新上的建设实践工作,针对本案特征,提出关于本案例相应空间优化及构建策略。... 通过实施社区微更新方式来重塑人与城市关系,优化城市物质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阐述公园城市及社区微更新的概念,总结国内外社区空间微更新实例在微更新上的建设实践工作,针对本案特征,提出关于本案例相应空间优化及构建策略。运用设计策略优化城市的空间建设。该方法可为城市空间再开发及社区微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空间优化 微更新 生态宜居 以人为本 口袋公园
下载PDF
中国城市建设模式的演进历程及其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海朋 《中国名城》 2023年第5期61-66,共6页
城市建设模式的重要性得到了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高度重视。实践部门不断推动城市建设模式从理念向实践转化。然而,目前有关城市建设模式演进的研究相对滞后。根据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识别出代表性城市建设模式。中国城市建设模式包括“荣... 城市建设模式的重要性得到了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高度重视。实践部门不断推动城市建设模式从理念向实践转化。然而,目前有关城市建设模式演进的研究相对滞后。根据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识别出代表性城市建设模式。中国城市建设模式包括“荣誉称号”类城市建设模式和“试点探路”类两种,进一步厘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模式的演进历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建设理念是从“以物为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演进;城市建设导向是从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演进;城市建设路径是从部分城市试点探索向全面推广实践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模式 宜居城市 韧性城市 智慧城市
下载PDF
基于舒适物理论的京津冀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
20
作者 孔伟 任亮 +1 位作者 赵佳慧 时兴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0-56,共7页
基于舒适物理论,从环境质量、教育生活、休闲娱乐、经济潜力、就业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等7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京津冀13个城市的建设水平进行评价... 基于舒适物理论,从环境质量、教育生活、休闲娱乐、经济潜力、就业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等7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京津冀13个城市的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天津市和石家庄市的城市建设水平居于前三位,河北省地级市之间的建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张家口市城市建设综合水平和各项指标水平均处于相对落后地位。张家口市应抓住多重机遇,并结合自身特点与区位条件,与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其他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物理论 宜居宜业宜游 城市建设 京津冀 张家口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