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fter multiple complete cycles in China
1
作者 Lei Huang Qun Lu +16 位作者 Jiangbo Du Hong Lv Shiyao Tao Shiyao Chen Xiuzhu Li Xiumei Han Kun Zhou Bo Xu Xiaoyu Liu Hongxia Ma Yankai Xia Guangfu Jin Hongbing Shen Xiufeng Ling Zhibin Hu Jichun Tan Feiyang Diao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61-368,I0002-I0006,共13页
There were few studies of 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s(CLBRs) based on multicenter reproductive clinical data from the general Chinese population.Here we report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including 14 311 women with1... There were few studies of 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s(CLBRs) based on multicenter reproductive clinical data from the general Chinese population.Here we report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including 14 311 women with17 315 cycles,in three reproductive centers to evaluate two estimated parameters of CLBRs with multiple transfer cycl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 in a Chinese population.We found that CLBRs were related to female age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By the fourth transfer cycle,the conservative and optimal estimates of CLBRs were 52.95% and 77.30% in women under 30 years of age,and 18.17% and26.51% in those 37 years of age or older,respectively.The two estimates were 44.70% and 63.15% in women with endometrial thickness more than 7 mm,and 32.05% and 46.18% in those with less than 7 mm,respectively.In addition,body mass index(BMI),duration of infertility,and infertility diagnoses may also be related to CLBRs on certain conditions.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on CLBRs after multiple transfer cycles of IVF/ICSI treatment on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both infertile couples and clinic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Dual Trigg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During the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Antagonist Cycle on Final Oocyte Maturation and 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in Women with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2
作者 Yu-meng REN Yan-bin WANG +4 位作者 Min FU Qiu-xiang ZHANG Huan SHEN Hong-jing HAN Fu-mei GAO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2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Objective It is well known that a dual trigger treatment can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in high or normal ovarian responders.However,it is not clear whether dual triggering also benefits p... Objective It is well known that a dual trigger treatment can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in high or normal ovarian responders.However,it is not clear whether dual triggering also benefits patients with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dual trigger treatment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agonist combined with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for final follicular maturation improves the 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CLBR)during the GnRH-antagonist cycle in patients with DOR.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patients with DOR who received a GnRH-antagonist protocol during IVF and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cycles at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1,2017 through December 31,2017.Oocyte maturation was triggered by GnRH combined with hCG(n=110)or hCG alone(n=71).Embryos were transferred on the third day after oocyte retrieval or during a subsequent freeze-thaw cycle.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years.Results The dual trigger treatment did not affect CLBR,which is an overall determinant of the success rate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Women in the dual trigger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of fertilization than those in the hCG group(90.1%vs.83.9%,P=0.040).Conclusion Dual trigger with GnRH agonist and hCG did not improve CLBR in patients with DOR,but did slightly improve fertilization rate,oocyte count,and embryo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trigger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 protocols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年轻女性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贺玲 黄永汉 林静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中心行AIH助孕的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的302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6组:...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中心行AIH助孕的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的302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6组:自然周期组(NC组,n=380)、克罗米芬组(CC组,n=57)、CC联合促性腺激素(Gn)组(CC+Gn组,n=78)、Gn组(n=1712)、来曲唑组(LE组,n=430)以及LE联合Gn(LE+Gn组,n=367),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H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一般情况比较:6组间体质量指数(BMI)、窦卵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优势卵泡数、不孕因素整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及精液处理方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结局比较:6组患者间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整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LE+Gn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NC组(分别为20.7%vs.9.5%;16.3%vs.7.4%)(P<0.05);6组间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多胎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矫正混杂因素后,LE+Gn治疗方案和优势卵泡数均是临床妊娠和活产的保护因素(OR>1,P<0.05),而不孕年限是临床妊娠和活产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LE联合Gn方案可显著提高AIH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可作为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AIH助孕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人工授精 治疗方案 年轻女性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下载PDF
卵巢功能减退患者多周期累积与非累积胚胎移植临床结局比较
4
作者 王宇维 王聪 +1 位作者 方颖 杨晓葵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减退(DOR)患者多周期累积与非累积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至2022-12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进行IVF-ET治疗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不孕患者174例的...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减退(DOR)患者多周期累积与非累积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至2022-12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进行IVF-ET治疗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不孕患者174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已完成所有胚胎移植及最终随访。收集患者的基础内分泌、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及窦卵泡计数,记录促排卵治疗后的卵巢反应参数及妊娠结局等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多周期累积胚胎移植(累积组)与非累积胚胎移植(非累积组)两种IVF-ET治疗的临床结局。结果DOR患者多周期累积胚胎移植与非累积胚胎移植两组间的累积妊娠率(35.24%vs.27.54%)、早期流产率(32.43%vs.26.32%)及累积活产率(21.90%vs.1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移植策略、BMI、首次取卵年龄、AMH、胚胎移植数、优质胚胎移植数、累积获卵数等多个因素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不同的胚胎移植策略(OR=1.522,95%CI 0.608~3.814)对活产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对于DOR患者,进行多周期重复取卵后的累积胚胎移植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累积妊娠率及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减退 累积胚胎移植 多周期累积活产率
下载PDF
第3天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卵裂球数目与助孕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胡婷婷 胡益祥 +11 位作者 张颖 印惠荣 汪伟伟 松迪 林莎莎 许亚军 叶红 杜惠 胡元波 蔡艳萍 颜宏利 冯景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第3天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卵裂球数目及助孕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首次接受胚胎移植、采用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 目的探讨第3天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卵裂球数目及助孕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首次接受胚胎移植、采用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助孕、胚胎质量为Ⅰ级或Ⅱ级的患者资料。共1788个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纳入研究,先分为单胚胎移植和双胚胎移植两大类,每类再根据卵裂球数目分为≤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8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在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中,≤6个细胞组36个(IVF 21个、ICSI 15个),7个细胞组53个(IVF 25个、ICSI 28个),8个细胞组204个(IVF 146个、ICSI 58个),9个细胞组36个(IVF 22个、ICSI 14个),≥10个细胞组50个(IVF 34个、ICSI 16个);在新鲜双胚胎移植周期中,≤6个细胞组59个(IVF 27个、ICSI 32个),7个细胞组72个(IVF 48个、ICSI 24个),8个细胞组1178个(IVF 820个、ICSI 358个),9个细胞组44个(IVF 24个、ICSI 20个),≥10个细胞组56个(IVF 24个、ICSI 32个)。比较各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在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中,8个细胞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均P<0.05),活产率高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均P<0.05),流产率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个细胞组中ICSI助孕的胚胎移植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IVF助孕(均P<0.05),而≤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中IVF和ICSI 2种助孕方式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新鲜双胚胎移植周期中,8个细胞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均P<0.05),流产率与≤6个细胞组、7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于9个细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细胞组ICSI助孕的胚胎移植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IVF助孕(均P<0.05),而7个细胞组、8个细胞组、9个细胞组、≥10个细胞组中IVF和ICSI 2种助孕方式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第3天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可首选8个细胞胚胎,其次是9个细胞胚胎、≥10个细胞胚胎、7个细胞胚胎、≤6个细胞胚胎;8个细胞胚胎在ICSI助孕方式下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IVF高,可以优先选择;对于一部分ICSI助孕患者在无其他优质胚胎情况下,移植≤6个细胞的胚胎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裂球数目 单胚胎移植 助孕方式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下载PDF
宫腔粘连术后胚胎移植活产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张馨雨 杨硕 +5 位作者 陈茜 宋雪凌 杨艳 张佳佳 马彩虹 李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胚胎移植助孕活产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胚胎移植共643例资料。比较术后治疗方案及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胚胎移植助孕活产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胚胎移植共643例资料。比较术后治疗方案及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以活产率为主要终点指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活产的因素。结果643例中,宫腔粘连为轻度20.5%(132/643),中度63.6%(409/643),重度15.9%(102/643)。宫腔镜术后至第一周期胚胎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6(73,225)d。临床妊娠率32.7%(210/643),活产率24.7%(159/6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26,95%CI:0.880~0.974,P=0.003)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OR=1.188,95%CI:1.030~1.370,P=0.018)是活产的预后因素。轻度粘连组和中度粘连组中年龄增大活产率显著降低(P=0.004、0.018),重度粘连组随着年龄增加活产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526)。术后雌激素用量、人工周期数目、手术与移植间隔时间、新鲜或冻融胚胎移植、移植的胚胎类型对活产无显著影响。结论年龄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是宫腔粘连术后胚胎移植活产的预后因素。宫腔粘连术后新鲜胚胎移植或冻融胚胎移植、术后至胚胎移植间隔时间对活产结局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活产率 胚胎移植
下载PDF
健脾安胎方可改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7
作者 刘青 林芳萱 +4 位作者 缪晨韵 李超 闻国芬 张松英 章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6-312,共7页
目的:评价健脾安胎方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两枚冷冻优胚移植后的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移植期常规... 目的:评价健脾安胎方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两枚冷冻优胚移植后的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移植期常规用药+健脾安胎方,对照组仅予移植期常规用药。评估两组一般情况、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277例病例(观察组134例,对照组143例)完成研究并纳入统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55.9%和68.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8%和56.7%)和活产率(分别为37.8%和50.7%)均升高(均P<0.05)。亚组分析发现,高龄患者(≥35岁)中,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抗米勒管激素<1.68 ng/mL)中,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基本生命体征均无异常;均无皮疹、腹泻等不良事件。结论:健脾安胎方能提高接受IVF-ET移植患者的胚胎着床率,降低移植胚胎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安胎方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安全性
下载PDF
羟氯喹治疗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8
作者 张学沛 唐秀能 +4 位作者 李娜 廖莎莎 刘云媛 何冠兰 张宏亮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0-341,共12页
目的 系统评价羟氯喹(HCQ)用于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SinoMed、WanFang Data、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HCQ治疗OAPS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 目的 系统评价羟氯喹(HCQ)用于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SinoMed、WanFang Data、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HCQ治疗OAPS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由2名研究员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GRADE profiler 3.6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GRADE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5项队列研究,3项RCT,共644例OAPS患者(732例次妊娠)。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HCQ能显著提高OAPS患者的活产率[RR=1.29,95%CI(1.10,1.51),P=0.001]及狼疮抗凝物转阴率[RR=1.29,95%CI(1.13,1.47),P <0.001]、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RR=1.27,95%CI(1.12,1.45),P <0.001]、抗β2糖蛋白Ⅰ抗体转阴率[RR=1.31,95%CI(1.12,1.52),P <0.001],显著降低早期(<10周)流产率[RR=0.31,95%CI(0.10,0.93),P=0.04]。但在降低早产率、晚期(>10周)流产率及先兆子痫发生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2项研究描述了HCQ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和眼睛干涩,症状均轻微;3项RCT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HCQ组低于对照组[RR=0.40,95%CI(0.25,0.66),P <0.001],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可靠。GRADE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纳入指标的证据质量为低或极低级,弱推荐。结论 HCQ能显著提高OAPS活产率及抗磷脂抗体转阴率,降低10周前胎儿流产率,不良反应较少,但对降低早产、10周后胎儿流产及先兆子痫发生率证据不足。由于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 活产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IVF/ICSI-ET中胚胎实时监测系统与常规形态学评估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分析
9
作者 成桂红 郑爱燕 +7 位作者 丁洁 邹琴燕 许咏乐 朱蕊 王馥新 吴惠华 李红 孟庆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TLM组和CMA组,分别选择最优胚胎行单胚胎移植(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患者第1次胚胎移植未获临床妊娠,则进行第2次,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的累积活产率和其他妊娠结局差异。同时收集IVF/ISCI受精后第3天胚胎培养液15μl,进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TLM组与CMA组的累积活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早产率、累积早期自然流产率、累积异位妊娠率、累积早产率、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M组新生儿性别比低于CM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培养液拉曼光谱分析预测临床妊娠率的准确度为67.21%。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年轻女性中,进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时TLM评估胚胎优势不明显,需警惕基于动力学参数的胚胎选择可能影响性别比。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尚不能很好地预测胚胎的种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胚胎实时监测 常规形态学 拉曼光谱分析 累积活产率
下载PDF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联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袁振亚 袁牧 +2 位作者 朱云霞 宋雪梅 林继慧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评估联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T)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FET的RIF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评... 目的评估联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T)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FET的RIF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评估检测不同分为4组:接受ERT评估(基于转录组测序的ERT技术模型)后移植经PGT检测筛选的整倍体囊胚RIF患者(联用组,n=138)、均未接受ERT评估和PGT检测移植RIF患者(RIF组,n=324)、仅接受ERT评估后移植RIF患者(ERT组,n=147)和仅接受PGT检测筛选整倍体囊胚移植RIF患者(PGT组,n=121),比较4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FET结局,并对RIF患者活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5.79%(273/285)接受ERT评估的RIF患者的内膜容受期会推迟1~2 d,根据ERT评估结果相应调整了移植时间。各组患者的FET结果显示,联用组的胚胎种植率、宫内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PGT组、ERT组与RI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施PGT、接受ERT、接受优质囊胚移植、女方年龄4个变量是获得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联用ERT与PGT是治疗RIF的一次成功尝试,可在单独应用ERT、PGT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RIF患者的FET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种植失败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活产率
下载PDF
不同国家与地区辅助生殖临床数据特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永杰 董杰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拉丁美洲公开的2018年辅助生殖技术(ART)数据,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ART助孕周期数、人群特点、ART助孕原因及助孕结局。方法搜集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拉... 目的通过比较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拉丁美洲公开的2018年辅助生殖技术(ART)数据,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ART助孕周期数、人群特点、ART助孕原因及助孕结局。方法搜集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拉丁美洲已公布的2018年ART数据,比较不同ART类型的治疗周期数、接受ART治疗的病因、女性年龄情况、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胎率及单胚胎移植占比等。结果不同于其他国家与地区,我国ICSI周期数明显少于IVF周期数;我国和日本的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数明显多于新鲜周期。我国不孕不育夫妇进行ART治疗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因素和男方因素,分别占47.90%和31.70%。我国接受ART治疗的女性中,大部分年龄小于<35岁,占ART治疗总人数的64%;而日本有51%接受ART治疗的女性年龄>40岁。相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我国与美国的ART鲜胚移植周期与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较高。我国的ART多胎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而单胚胎移植比例相对较低。结论2018年我国不同类型的ART治疗周期、不孕女性年龄及不孕原因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同,虽然我国ART治疗成功率较高但多胎率也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ART移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国家 地区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多胎率
下载PDF
Acupuncture improves the live birth of patients with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12
作者 SUN Junjian XIE Henghui +3 位作者 LI Huanhuan TIAN Xiangming FANG Yigong ZHOU Wenhu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830-838,共9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patients with cryo-thawed embryo transfer(CET).METHODS:In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all eligible women und...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patients with cryo-thawed embryo transfer(CET).METHODS:In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all eligible women undergoing RIF were recruited in our center from January 1,2018 to December 31,2021.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by whether an acceptanc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before CET,including the acupuncture group(Acu-group,55 cycles)and control group(Con-group,244 cycles).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with pregnancy outcomes.RESULTS:The Acu-group had higher live-birth rate(LBR)[54.5%vs 41.0%,respectively;odds ratio(OR)=1.105,95%confidence interval(CI)(1.029,1.187),P=0.006]and ongoing pregnancy rate(OPR)[56.4%vs 43.0%,respectively;OR=1.100,95%CI(1.025,1.181),P=0.008]than the Con-group.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rates of implantation[OR=1.070,95%CI(0.996,1.149),P=0.064],clinical pregnancy[OR=1.065,95%CI(0.997,1.138),P=0.061],biochemical pregnancy[OR=1.002,95%CI(0.903,1.112),P=0.967],or miscarriage[OR=0.778,95%CI(0.551,1.099),P=0.155].Perinatal outcom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S:Acupuncture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LBR and OPR in RIF patients with CET cycles,suggesting a potential adjuvant therapy of acupuncture to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s in RI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cryo-thawed embryo transfer live birth rate
原文传递
卵泡期与黄体期长方案鲜胚移植周期活产率和累积活产率比较
13
作者 郑娟 胡巨伟 周黎明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比较卵泡期长方案与黄体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后鲜胚移植周期的活产率和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探讨两种垂体降调节方案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于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目的比较卵泡期长方案与黄体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后鲜胚移植周期的活产率和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探讨两种垂体降调节方案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于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采用卵泡期长方案或黄体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969个周期),并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卵泡期组(使用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461个周期)和黄体期组(使用黄体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150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女性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不孕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泡期组的Gn天数显著高于黄体期组[(11.0±3.3)d vs.(10.6±3.1)d](P<0.01),Gn总剂量显著低于黄体期组[(2390.9±331.3)U vs.[(2645.5±308.1)U](P<0.01)。两组患者的优势卵泡数、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泡期组HCG日E 2、LH及P水平均显著低于黄体期组(P<0.01)。两组患者的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泡期组鲜胚移植周期活产率略低于黄体期组(44.81%vs.49.34%),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26)。卵泡期组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0.87%vs.1.59%)及每取卵周期累计活产率(68.11%vs.70.76%)均略低于黄体期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女性,使用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可获得与黄体期长方案相似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促排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活产率 累积活产率
下载PDF
大于38岁女性冻融移植周期单囊胚与双囊胚移植妊娠结局比较
14
作者 何毅超 郑炜炜 +1 位作者 林盛 祝晓丽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35-440,共6页
目的探讨大于38岁女性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移植不同囊胚数目和质量时的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冻融囊胚移植且移植年龄大于38岁的249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24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大于38岁女性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移植不同囊胚数目和质量时的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冻融囊胚移植且移植年龄大于38岁的249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24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囊胚移植数目和质量分为5组:移植单个优质囊胚组(A组,94个周期),移植单个非优质囊胚组(B组,103个周期),移植双优质囊胚组(C组,10个周期),移植单个优质囊胚+单个非优质囊胚组(D组,18个周期)和移植双非优质囊胚组(E组,24个周期)。比较分析不同囊胚移植数目和质量组间的一般资料、胚胎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发现,D组的取卵年龄显著大于A组(P<0.05),C组的基础FSH(bFSH)显著低于A组,E组的bFSH显著低于B组(P均<0.05);各组间移植年龄、窦卵泡数、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用量、移植日内膜厚度、人工周期方案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组的获卵数显著大于B组[(12.67±4.98)vs.(10.69±4.08),P<0.05];各组间D3可用胚胎数、优胚数、囊胚培养数、囊胚形成数、囊胚冷冻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多胎率显著降低(6.00%vs.33.30%,P<0.05),组间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D组比较,着床率显著增高(53.20%vs.27.80%,P<0.05),活产率相似(35.10%vs.33.30%,P>0.05);A组与E组比较,多胎率显著降低(6.00%vs.33.30%,P<0.05),组间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E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显著降低(P<0.05),组间着床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于38岁高龄女性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若有优质囊胚,建议优先移植单个优质囊胚;若没有优质囊胚,也应考虑移植单个囊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囊胚移植 多胎率 活产率
下载PDF
首次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
15
作者 孙凯旋 修银玲 +4 位作者 王英华 张伊彤 陆晓黎 周静 于月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3-797,共5页
目的分析在首次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中,影响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58例首次行FET周期助孕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和未临床妊娠组;根据是否获得活产,分为活产组和... 目的分析在首次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中,影响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58例首次行FET周期助孕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和未临床妊娠组;根据是否获得活产,分为活产组和未活产组。比较取卵时女方年龄、移植时女方年龄、体重指数、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移植数目和形态等临床数据,分析影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独立因素。结果在1458个周期中,临床妊娠率为44.0%,活产率为34.0%。临床妊娠组和活产组移植时女方平均年龄分别明显小于未临床妊娠组和未活产组(P<0.05)。年龄<35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年龄≥35岁患者(P<0.05)。子宫内膜厚度≥8 mm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厚度<8 mm患者(P<0.05)。子宫内膜准备方案为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激素替代周期(P<0.05)。2个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单胚胎移植(P<0.05)。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卵裂期胚胎移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移植时女方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和移植胚胎形态是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FET周期移植时女方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和移植胚胎形态是临床妊娠和活产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冻融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下载PDF
子宫内膜厚度对宫腔内人工授精活产率的影响
16
作者 潘荣 文雯 +2 位作者 陈丽娟 柏海燕 师娟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8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时子宫内膜厚度与活产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孕症患者进行的8739个助孕周期。根据...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时子宫内膜厚度与活产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孕症患者进行的8739个助孕周期。根据进行IUI治疗后不孕症患者是否活产将其分为活产组(1239例)与非活产组(7500例)。根据人工授精助孕周期中排卵前最后一次B超时测量的子宫内膜厚度,将不孕症患者分为五组:3~6mm组(106例)、7~9mm组(3011例)、10~12mm组(4420例)、13~15mm组(1103例)、≥16mm组(99例)。比较各组间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在调整女性不孕症患者年龄及治疗方案对IUI活产率的影响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对IUI活产率的影响。结果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从3mm至≥16mm时,IUI助孕均有妊娠发生。②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7~15mm时(7~9mm组、10~12mm组、13~15mm组),IUI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子宫内膜厚度为3~6mm组和≥16m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475,P=0.750);子宫内膜厚度为7~15mm时(7~9mm组、10~12mm组、13~15mm组),IUI活产率均高于子宫内膜厚度为3~6mm组和≥16m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22,P=0.098)。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子宫内膜厚度为3~6mm相比,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7~9mm、10~12mm、13~15mm、≥16mm的IUI活产率分别是3~6mm的2.0倍(OR=2.048,95%CI:0.982~4.271)、1.8倍(OR=1.808,95%CI:0.855~3.826)、1.8倍(OR=1.820,95%CI:0.824~4.021)、1.0倍(OR=1.007,95%CI:0.345~3.208),但活产率的增加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结论薄型子宫内膜(<7mm)或者子宫内膜过厚(≥16mm)时较正常子宫内膜厚度的IUI活产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活产发生,子宫内膜厚度3~6mm并不是取消IUI助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人工授精 子宫内膜厚度 活产率 不孕症
下载PDF
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二次冷冻复苏移植后临床结局
17
作者 李晓芳 师娟子 +1 位作者 施文浩 柏海燕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73-877,共5页
目的 回顾性评估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冷冻移植后临床及新生儿结局,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解冻移... 目的 回顾性评估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冷冻移植后临床及新生儿结局,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解冻移植治疗的患者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为实验组(n=13),并将女方新鲜周期取卵时年龄、移植囊胚级别、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指证以及分类作为匹配因素,按照1∶3配对,选取同周期新鲜囊胚活检、解冻后移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妊娠率以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科及新生儿结局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报道重大产科并发症和新生儿畸形。结论 将冻存的卵裂期胚胎解冻后培养至囊胚期进行活检,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冷冻后再次复苏行冻融移植周期的妊娠率、活产率及新生儿结局与新鲜囊胚活检后进行冻融移植无明显差异,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冻卵裂期胚胎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病例匹配对照研究 活产率 二次冷冻
下载PDF
拮抗剂方案鲜胚移植结合选择性单胚移植的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黄园斐 罗龙丹 +3 位作者 丁书芳 高晶 何柏松 叶天民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以单胚胎移植为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策略结局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10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新鲜胚胎移植治疗,根据其移植... 目的探讨以单胚胎移植为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策略结局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10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新鲜胚胎移植治疗,根据其移植胚胎数及胚胎发育时间分为A、B、C三组,A组第二天胚胎单胚胎移植(n=566),B组第二天胚胎双胚胎移植(n=410),C组第五天胚胎单胚胎移植(n=120),对三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的临床妊娠率(30.0%vs.33.1%)、活产率(23.6%vs.2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的临床妊娠率(40.0%vs.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的活产率(33.3%vs.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的临床妊娠率(30.0%vs.40.0%)、活产率(23.6%vs.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中心实行的单胚胎移植为主拮抗剂方案是安全有效的策略,双胎移植并未显著提高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F-ET 单胚胎移植 活产妊娠率 临床妊娠率 临床并发症
下载PDF
单个体外受精周期仅获得≤2个低评分卵裂期胚胎的处置方式探讨
19
作者 谭颖 马从顺 +4 位作者 崔媛媛 詹雪君 朱婉珊 刘宇 陈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77-1780,1786,共5页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周期仅获得≤2个4细胞或5细胞Ⅲ级低评分卵裂期胚胎新鲜移植或囊胚培养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且单个取卵周期配成≤2个4/5细胞Ⅲ级胚胎且无其它...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周期仅获得≤2个4细胞或5细胞Ⅲ级低评分卵裂期胚胎新鲜移植或囊胚培养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且单个取卵周期配成≤2个4/5细胞Ⅲ级胚胎且无其它胚胎的患者共185个周期,根据取卵后第3天(D3)患者意愿分为移植组(n=72)、养囊组(n=113),观察两组有效胚胎利用率、当次取卵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及累积活产率。结果:养囊组可用囊胚形成率为3.9%,208个低级别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共形成8枚可用囊胚,囊胚移植后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75.0%,移植周期活产率为50.0%;移植组妊娠率为19.4%,有效胚胎利用率(12.5%)高于养囊组(2.9%),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19.4%)及累积活产率(11.1%)均高于养囊组(5.3%、2.7%)(均P<0.05)。结论:4/5细胞低评分胚胎成囊率低下,但是一旦形成囊胚妊娠率较高;若患者无其它胚胎可选择且有强烈移植意愿,可在充分知情同意下进行新鲜移植,可获得一定妊娠率,但是此类胚胎新鲜移植仍需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极低评分胚胎 新鲜移植 囊胚培养 有效胚胎利用率 活产率
下载PDF
常规体外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王涛 张会娜 +5 位作者 刘子霞 李娜娜 徐玲 吴中伟 刘方 李美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7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受精方式不同将其分为IVF组(1042个周期)、R-ICSI组(131个周期)、卵胞浆... 目的:观察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7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受精方式不同将其分为IVF组(1042个周期)、R-ICSI组(131个周期)、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500个周期)。比较三组实验室指标[成熟卵(MⅡ)获取率、受精率、2原核(PN)率、多PN率、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水平、临床结局(妊娠率、活产率)。结果:R-ICSI组MⅡ获取率均低于IVF组与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2PN率低于ICSI组,但高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多PN率低于IVF组,但高于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与ICSI组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均低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活产率高于IVF组、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精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失败后行R-ICSI的活产率高于IVF、ICSI;优质胚胎率和可用胚胎率低于IVF;多PN率低于IVF,高于ICSI;2PN率低于ICSI,高于IVF;MⅡ获取率低于IVF和IC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体外受精 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活产率 优质胚胎率 可用胚胎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