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ver biochemistry profile,significance and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biliary tract complications pos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Yogesh M Shastri Nicolas M Hoepffner +4 位作者 Bora Akoglu Christina Zapletal Wolf O Bechstein Wolfgang F Caspary Dominik Faus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2819-2825,共7页
AIM: To correlate the significance of liver biochemical tests in diagnosing pos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biliary complications and to study their profile before and after endoscopic therapy.METHODS:... AIM: To correlate the significance of liver biochemical tests in diagnosing pos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biliary complications and to study their profile before and after endoscopic therapy.METHODS: Patients who developed biliary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sed in detail for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laboratory tests, treatment offered, response to it, follow up and outcomes. The profile of liver enzymes was determined. The safety, efficacy and outcomes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ERC) were also analysed. RESULTS: 40 patients required ERC for 70 biliary complications. GGT was found to be 〉 3 times (388.1 ± 70.9 U/mL vs 168.5 4± 34.2 U/L, P = 0.007) and SAP 〉 2 times (345.1 ± 59.1 U/L vs 152.7 ± 21.4 U/L, P = 0.003) the immediate post OLT values. Most frequent complication was isolated anastomotic res in 28 (40%). Sustained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26 (81%) patients. CONCLUSION: Biliary complications still remain an important problem post OLT. SAP and GGT can be used as early, non-invasive markers for diagnosis and also to assess the adequacy of therapy. Endoscopic management is usual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the majority of these biliary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biochemistry Biliary lesion ischemic type biliary lesions Endoscopic therapy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相关性
2
作者 吕华东 蓝瑞芳 +1 位作者 陈强棠 劳小芳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后是否发生sICH分为sICH组和无sIC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后是否发生sICH分为sICH组和无sIC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预测sICH的效能。结果 血管内治疗术后36 h内,15例(18.75%)患者发生sICH。sICH组和非sICH患者的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FIB-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入院时FIB-4较高、高龄为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FIB-4预测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sICH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 入院时FIB-4与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有关,其可作为sICH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症状性颅内出血 肝纤维化 相关性
下载PDF
柴胡煎剂治疗肝脏缺血性损伤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汪爽 高毅 詹兴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后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以及柴胡煎剂的治疗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肝门完全阻断的模型,观察肝脏缺血性损伤后柴胡组和普食组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术后1d各组... 目的 研究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后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以及柴胡煎剂的治疗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肝门完全阻断的模型,观察肝脏缺血性损伤后柴胡组和普食组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术后1d各组肝窦内皮细胞孔隙加大,内皮破坏,内皮之间可见孔道,内皮细胞核内染色质浓聚,核膜仍完整;肝细胞肿胀,线粒体明显肿胀,基质变化,粗面内质网肿胀,脱颗粒,粗面内质网增多,细胞内糖原减少,细胞内溶酶体增多。细胞膜特化部分如桥粒、毛细胆管区微绒毛有轻微破坏。术后4d普食组肝窦内皮细胞孔隙大,内皮细胞核内染色质浓集于核膜;肝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基质密度变淡,内嵴结构模糊;粗面内质网排列不规则,脱颗粒,细胞膜破裂,肿胀变性的细胞器游离于胞外。柴胡组肝细胞轻度肿胀,核形态规则,出现吞饮小泡,肝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结构模糊,部分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糖原颗粒减少,可见溶酶体及脂滴,内皮膜欠光滑,基底部与肝细胞膜联系欠紧密。术后7d普食组肝细胞仍见轻度肿胀,线粒体轻度肿胀,结构模糊,基质变化,其内嵴变短,膜结构欠清楚;粗面内质网排列欠规则,糖原颗粒较少,可见少量溶酶体及脂滴。内膜欠完整,基底部与肝细胞联系欠紧密,柴胡组肝细胞未见肿胀,基本恢复到正常形态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肝缺血 病理学 柴胡前剂
下载PDF
柴胡保护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毅 汪爽 詹兴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柴胡对急性肝脏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8)、普食组(n=24)和柴胡组(n=24),采用常温下肝门血流完全阻断60min制备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模型,动态检测术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氨酸转氨... 目的 探讨中药柴胡对急性肝脏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8)、普食组(n=24)和柴胡组(n=24),采用常温下肝门血流完全阻断60min制备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模型,动态检测术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5′-核苷酸酶(5′-NT)活性的变化。 结果 术后1d,各组大鼠血清ALT,AST(kU/L,(?)±s)均明显高于正常(ALT:普食组116±18或柴胡组105±18 vs 正常22±8;AST:192±25或175±23 vs 26±8,P<0.05);而5′-NT(U/g)活性明显低于正常(0.65±0.03或0.68±0.04 vs 1.65±0.09,P<0.05);术后4d,实验组上述指标虽部分恢复,但仍未达正常水平;其中普食组较柴胡组恢复慢,且有明显差异(普食组vs柴胡组,ALT 107±15 vs 62±12,AST 167±20 vs 71±14,5′-NT 0.82±0.04 vs 1.12±0.07,P<0.05);术后7d,柴胡组ALT,AST均恢复正常,而普食组尚未正常,柴胡组肝组织5′-NT(1.01±0.05 vs 1.50±0.08,P<0.05)明显高于普食组。 结论 柴胡对肝脏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血清转氨酶、保护肝功能、抑制肝损害,为临床上应用柴胡治疗肝脏手术后肝功能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 柴胡 药理学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2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史海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测试行为学、血清ALT、AST、HO-1含量、肝组织HO-1含量。结果: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 目的:探讨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测试行为学、血清ALT、AST、HO-1含量、肝组织HO-1含量。结果: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P<0.01),尤以针刺保肝护脑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HO-1和肝组织HO-1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针治疗后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HO-1和肝组织HO-1显著升高(P<0.01),尤以针刺保肝护脑组各项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头穴针刺更为显著,其治疗机理与调节HO-1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肝损伤 HO-1 针刺保肝护脑
下载PDF
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 肝损伤大鼠CAT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2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史海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CA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针刺保肝护脑组。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 目的:探讨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CA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针刺保肝护脑组。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肝组织CAT mRNA含量。结果: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缺血2 h(电针治疗前)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针刺对照组相比,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CAT、肝组织CATmRNA明显降低(P<0.01);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CAT、肝组织CATmRNA显著升高(P<0.01);与针刺对照组相比,针刺保肝护脑组血清ALT、AST、CAT和肝组织CAT mRNA各项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头穴针刺更为显著,其治疗机理与促进肝脏CAT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肝损伤 CATmRNA 针刺保肝护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4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宏英 刘艳 侯金岚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治疗组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加用中药外治,对照组单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1%,对照组治愈率为90.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治疗组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加用中药外治,对照组单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1%,对照组治愈率为90.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10.3%,对照组复发率为35.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阴道炎 中西药结合 外治法
下载PDF
肝纤维化-4指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克金 栾丽芹 +5 位作者 孙鸿 王学军 孙坚 吴成放 王文斌 庞潇丽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9期652-657,共6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程度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江北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程度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江北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应用肝纤维化-4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FIB-4≥2.67定义为严重肝纤维化。END定义为静脉溶栓后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时增加≥4分。通过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ND的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FIB-4对EN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13例患者,184例(58.8%)为男性,年龄(64.8±11.8)岁,中位基线NIHSS评分为6分(四分位数间距:4~9分),中位FIB-4为1.76(四分位数间距:1.28~2.56),45例(14.4%)发生END。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FIB-4较高与END显著独立相关(优势比2.121,95%置信区间1.422~3.162;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FIB-4对EN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689,95%置信区间0.595~0.784;P=0.001)。FIB-4的最佳截断值为1.82,其预测EN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1%和54.9%。结论FIB-4对AIS患者静脉溶栓后EN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疾病恶化 肝硬化 危险因素 试验预期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