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八角炭疽病新病原鉴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旺姣 邹东霞 +3 位作者 黄乃秀 吴耀军 覃世杰 蒋晓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42-2245,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八角炭疽病病原菌,为防治八角炭疽病提供病原学基础。【方法】对采自广西玉林、崇左、河池、百色、防城港等市八角炭疽病样本,进行单孢分离,致病性测定,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原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TU... 【目的】通过研究八角炭疽病病原菌,为防治八角炭疽病提供病原学基础。【方法】对采自广西玉林、崇左、河池、百色、防城港等市八角炭疽病样本,进行单孢分离,致病性测定,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原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TUB2)、肌动蛋白(ACT)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H)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菌株在PDA培养基25℃暗培养7 d后,菌落呈圆形,灰白色至灰黑色,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圆柱状,顶端钝圆,基部平截,光滑,大小为(17.09±1.11)μm×(5.26±0.55)μm,分生孢子附着孢近椭圆形,浅褐色,边缘光滑完整,大小为(7.72±0.77)μm×(5.45±0.68)μm;病原菌ITS、TUB2、ACT和GPDH四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显示,供试菌株与包括模式菌株在内的哈锐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orii Weir&Johnst)聚在同一进化分支上。【结论】确定八角炭疽病病原菌为哈锐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orii),其为八角炭疽病一种新的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炭疽病 哈锐炭疽菌 病原菌鉴定
下载PDF
三种调味品的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龄 陆静芬 +3 位作者 姚扣翔 黄品篯 李夏 徐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8-21,25,共5页
桂皮、茴香和花椒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调味品。为了对它们的安全性作出精确的评价,我们用黑腹果蝇(Drosophla melanogaster)的野生型原种Oregon K品系和Basc(Muller-5)品系作为材料,从其F-2检查了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三种调味品对它们生... 桂皮、茴香和花椒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调味品。为了对它们的安全性作出精确的评价,我们用黑腹果蝇(Drosophla melanogaster)的野生型原种Oregon K品系和Basc(Muller-5)品系作为材料,从其F-2检查了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三种调味品对它们生殖细胞三个发育阶段(成熟精子、精细胞和精母细胞)的伴性隐性致死(SLRL)的诱变性。三种调味品均以模拟实际烹煮的方式提取,其浓度为(250mg/ml)。经用Kastenbaum-Bowman方法对所有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为MMS阳性对照组与所有测试组比较时,其SLRL的诱变率均远远超过正常对照组(CK)的二倍,差异显著。根据资料,Oregon K品系的SLRL自发突变率多年来都稳定在0.4%。而所有测试组包括阴性对照组的SLRL诱变率均未超过此界限,因此可以认为这三种调味品均不具有SLRL诱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性隐性致死 桂皮 茴香 花椒 果蝇
下载PDF
八角疮痂病及其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缉健 黄端昆 +5 位作者 陈进宁 何水秋 罗桂标 朱朝安 熊福昆 封春荣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9,共4页
证实中华简管蓟马Haplathripschinensis的危害是造成八角疮痂病的原因,研究了中华简管蓟马的习性、发生、分布,对八角造成的损失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八角 疮痂 中华简管蓟马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