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TNF-Α、IL-6、IL-10和IL-13水平变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青 李琦 +3 位作者 毛宝龄 钱桂生 徐剑铖 陈正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79-2480,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 -13)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ARD...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 -13)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ARDS炎症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诊断ARDS病例22例和 SIRS 8例,以及正常对照10例,收集血样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Α、IL-6和IL-10、IL-13蛋白含量。结果:ARDS病人血浆TNF-Α、IL-6、IL-10、IL-13含量分别为(629.30±187.00)NG/L、(261.10±71.30)NG/L、 (458.10±111.93)NG/L、(5.21±2.02)NG/L,SIRS病人则分别为(206.10±85.90)NG/L、(141.40±41.50)NG/L、(259.60 ±54.34)NG/L、(1.69±0.39)NG/L,两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SIRS和ARDS病人的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NFΑ、IL-6是SIRS和ARDS演变中的重要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IL-13的过度释放在促进炎症反应失控和ARDS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3 脓毒症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IL-10,IL-6及IL-6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皮肤黑素瘤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桂书 任培蓉 +3 位作者 史丙俊 曾凡才 黄忠奎 熊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及其受体(IL-6R)基因多态性与黑素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黑素瘤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型分析。对于IL-6及IL-6R,选择11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且每种SNPs分为杂合...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及其受体(IL-6R)基因多态性与黑素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黑素瘤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型分析。对于IL-6及IL-6R,选择11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且每种SNPs分为杂合子组、纯合子变异体组和野生型组进行分析。对于IL-10,选择-1082(G/A),-819(C/T)和-592(C/A)三个位点的SNPs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在IL-6R基因中发现有4种SNPs(rs6684439,rs4845618,rs4845622,rs8192284)的杂合子组与黑素瘤易感性增高有关(相应的OR及95%CI分别为:1.71,1.12~2.77;1.74,1.04~2.72;1.65,1.05~2.71;1.66,1.06~2.68)。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IL-10-1082AA低表达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40.00%vs16.67%;P=0.045;OR=3.33,95%CI1.00~11.14),-1082GA中表达基因型下降(46.67%vs56.67%;P>0.05),-1082GG高表达基因型无明显差异(26.67%vs23.33%;P>0.05)。结论与高表达水平IL-10相关的基因型与黑素瘤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而低表达基因型则可能为危险因子,可能提高黑素瘤易感性;IL-6R可能与黑素瘤易感性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6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IFN-γ、IL-2、IL-4、IL-10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宫泽琨 张峻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各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的水平,以探求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SLE分为4种证型,气血热盛...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各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的水平,以探求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SLE分为4种证型,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血瘀型和气滞血瘀肝郁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不同证型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2、IL-4、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清IFN-γ、IL-4、IL-10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从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血瘀型到气滞血瘀肝郁型IFN-γ、IL-4、IL-10的水平依次递减,IL-2为依次递增,其中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与气阴两虚血瘀型和气滞血瘀肝郁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IFN-γ、IL-4、IL-10和IL-2水平可作为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辨证分型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IL-8、IL-10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戌年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8、IL-10与HBVDNA、ALT水平,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理,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离72例CHB临床血清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HBVDNA含量;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8、IL-10与HBVDNA、ALT水平,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理,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离72例CHB临床血清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HBVDNA含量;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IL-8、IL-10水平,以16位健康献血者的血清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CHB患者IL-8、IL-10明显升高,IL-10在HBVDNA阳性组高于HBVDNA阴性组,IL-8在ALT异常组明显高于ALT正常组。结论血清IL-8水平的升高与肝损害程度有关,IL-10水平升高与HBVDNA持续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含量 IL-1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临床意义 水平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HBVDNA阳性 血清IL-8 双抗体夹心法 IL-8水平 ALT水平 健康献血者 ALT异常 血清标本 PCR) 定量检测 正常对照 损害程度 持续感染 CHB 慢性化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白介素-10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剑锋 钟丽珍 +2 位作者 李萍 谢田刚 李志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急性期血清IL-10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择3d内首次发病患者,IL-10采用ELISA方法于发病72h内、第6~8天及第14~15天抽血检测,Ag-NORs于发病72h内、第14~15天抽血,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分析,以核... 目的研究脑卒中急性期血清IL-10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择3d内首次发病患者,IL-10采用ELISA方法于发病72h内、第6~8天及第14~15天抽血检测,Ag-NORs于发病72h内、第14~15天抽血,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分析,以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I.S%)作为Ag-NORs检测指标,对照组抽血检测1次。结果脑卒中组血清IL-10水平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不同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病情亦无明显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急性期Ag-NORs水平(I.S%)明显降低(P<0.01),发病后第14~15d较72h内高(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同一时期重度患者Ag-NORs水平较轻度患者低(P<0.05)。结论IL-10在脑卒中急性期明显增高,参与了卒中炎性损伤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治疗脑卒中的潜在药物。且脑卒中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炎症 细胞免疫 IL-10 AG-NORS
下载PDF
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0水平与重度抑郁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7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白介素-10(IL-10)水平与发病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DSM-IV标准诊断为MDD的患者3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ELISA检测两组人外周静脉血IL-10水平。多元回归分析MDD发病年龄...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白介素-10(IL-10)水平与发病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DSM-IV标准诊断为MDD的患者3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ELISA检测两组人外周静脉血IL-10水平。多元回归分析MDD发病年龄、病程等参数与IL-10水平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和MDD组IL-10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768>0.05)。MDD患者的年龄、性别、HDRS评分与IL-10水平无明显相关(P=0.956、0.896、0.786>0.05),MDD发病年龄≥20岁的患者IL-10水平高于发病年龄≤19岁患者(t=10.25,P=0.008<0.05),MDD患者病程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56,P=0.013<0.05)。结论较高水平的IL-10可能与晚发病MDD的机制相关;IL-10的水平随着疾病进展而降低,表明易感个体抑郁症症状发作和疾病进展可能涉及抗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白介素-10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IL-10基因启动子-592A/C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7
作者 马彬 张铁英 +1 位作者 万艳 詹福寿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592A/C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47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和150例健康对照组IL-10基因启动子-592A/C多态性位点进行...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592A/C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47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和150例健康对照组IL-10基因启动子-592A/C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IL-10基因SNP-592A/C的AA、AC、CC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5.58%、42.86%和11.56%,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7.33%、44.67%和8.00%,2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基因SNP-592位点A、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7.01%和32.99%,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9.67%和30.33%,2组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启动子-592A/C位点可能与宁夏地区汉族人群胃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宁夏汉族 胃癌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组织中NSES-100β蛋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向兰 洪广亮 +2 位作者 卢中秋 邱俏檬 李萌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9-1083,I0012,共6页
目的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和脑组织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头孢派酮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的干预。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A组,n=10)、创伤弧菌脓毒症组(B组,n=40)、抗菌药物... 目的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和脑组织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头孢派酮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的干预。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A组,n=10)、创伤弧菌脓毒症组(B组,n=40)、抗菌药物干预组(C组,n=40)和抗菌药物对照组(D组,n=10)左后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构建大鼠脓毒症模型,腹腔注射头孢派酮钠180mg/kg和左氧氟沙星18ms/kg干预。观察B、c组大鼠染菌后6、12、24、48h血清NSE、s-100β,脑组织TNF-a、IL-6、IL-10转录和蛋白水平及光镜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NSE、S—100B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24h达峰值。与相同时间点B组比较,C组血清NSE、S—100β12、24、48h均有明显减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大鼠脑组织各时间点TNF-a、IL-6、IL-10转录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TNF—a在6h即达峰值,而IL-6水平12h达峰值,IL-10水平在48h达峰值。与B组相同时间点比较,6、12、24h点C组大鼠脑组织TNF-a水平明显降低,12、24、48h点脑组织IL-6水平亦明显下调,而脑组织IL-10水平在各时间点均较B组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B组大鼠脑组织间质水肿严重,组织结构紊乱,炎症细胞侵润,血管扩张。C组大鼠脑组织间质水肿减轻,炎症细胞侵润程度降低。结论NSE、S-100B蛋白的表达随着脑组织炎症的加重逐渐升高,敏感地反应创伤弧菌脓毒症脑损伤的变化。使用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抑制脑组织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减低血清NSE、S—100β蛋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脓毒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Β蛋白 TNF—a IL-6 IL-10
下载PDF
早期显性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胡晓燕 聂芳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显性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检测53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25例、二期梅毒28例)和65名正...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显性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检测53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25例、二期梅毒28例)和65名正常人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结果早期显性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一期梅毒患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血清IL-10水平则低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早期显性梅毒患者中IL-2与IL-10呈负相关(r=-0.760,P=0.000),与TNF-α呈正相关(r=0.633,P=0.000),而IL-10与INF-α无明显相关性(r=-0.063,P=0.575)。结论 IL-2、IL-10和TNF-α均参与了梅毒的发病,IL-10表达上调可能是二期梅毒发生辅助性T(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梅毒
下载PDF
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L-18、IL-10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飞琴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白细胞介素(IL)-1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8例1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胃肠解痉药、止泻药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白细胞介素(IL)-1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8例1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胃肠解痉药、止泻药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布汀片200 mg,po,tid,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8、IL-10和TNF-α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TNF-α较前明显下降,IL-10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时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5例,均较轻微。结论:曲美布汀治疗1BS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8、TNF-α水平。升高血清IL-10的水平,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布汀 肠易激综合征 白介素-18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IL-2 IL-6 IL-10和TNF-α表达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岩 马兰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504-505,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并与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存在自身免疫调节的异常,检测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与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芦菲 杨铭华 钱朝霞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9期641-643,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IL-8和IL-10水平变化与HI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8与IL-10的水平。HIE组32例,对照组24例。结果HIE治疗...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IL-8和IL-10水平变化与HI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8与IL-10的水平。HIE组32例,对照组24例。结果HIE治疗前血清中IL-8与IL-10水平明显高于HIE治疗后及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中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中IL-8和IL-10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8和IL-10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IL-8与IL-10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IL-10及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及痰液中升高的意义
13
作者 林燕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了-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及痰液的表达,从而探讨AECOPD与免疫机制中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26名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2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E... 目的观察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了-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及痰液的表达,从而探讨AECOPD与免疫机制中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26名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2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及痰液IL-10及TNF—α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及痰液的IL-10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但两组患者的血清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而观察组的痰液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4);观察组的TNF-α含量均比对照组升高,两组患者血清和痰液TNF—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08)。结论IL-10与TNF—α升高可能与AECOPD的免疫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免疫学 细胞因子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α
下载PDF
CD19+CD24high CD38high调节性B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梅 史肖鹤 +3 位作者 王炜 李世平 侯慧清 吴冰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及其细胞因子IL-10、TGF-β水平,探讨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IL-10、TGF-β在NMOSD急性期的变化及可能作用;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GFAP水平,结合EDSS评分,探讨GFAP与疾... 目的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及其细胞因子IL-10、TGF-β水平,探讨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IL-10、TGF-β在NMOSD急性期的变化及可能作用;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GFAP水平,结合EDSS评分,探讨GFAP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NMOSD急性期患者27例为实验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入组的NMOSD患者进行EDSS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数量,PCR法检测外周血IL-10、TGF-β、GFAP的mRNA水平,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NMOSD组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与EDSS之间无线性关系。NMOSD组IL-10、TGF-β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MOSD组GFA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FAP与EDSS之间无线性关系。结论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在NMOSD急性期发病中数量和功能上均受损,血清GFAP水平增高,但不能反应复发患者疾病残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玲珠 张赛男 蒋永泼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本院所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麻醉时静脉注入生理盐水,研究组患者在麻...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本院所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麻醉时静脉注入生理盐水,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静脉注入与对照组等量的右美托咪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IL-6与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脓毒症能够有效调整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使患者围术期血清IL-10水平升高,血清IL-6和TNF-α降低,有益于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转,效果理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鼻息肉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分析
16
作者 张鲁平 郑春泉 史桂英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47-349,I0005,共4页
目的分析鼻息肉患者息肉组织及其外周血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探讨鼻息肉组织是否存在局部黏膜免疫系统。方法对17例鼻息肉患者的外周血、息肉组织及11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 目的分析鼻息肉患者息肉组织及其外周血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探讨鼻息肉组织是否存在局部黏膜免疫系统。方法对17例鼻息肉患者的外周血、息肉组织及11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息肉患者息肉组织的CD4+T细胞(24.01%±9.20%)低于其外周血(39.61%±7.41%,P<0.01),CD8+T细胞(35.81%±6.79%)高于其外周血(27.23%±4.30%,P<0.01),CD16+CD56+细胞、CD3+T细胞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T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10表达水平均高于外周血(P<0.01)。结论鼻息肉患者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提示鼻息肉组织可能存在局部黏膜免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干扰素Ⅱ型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影响IL-6和IL-10表达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尹鹏 石彦 +4 位作者 余佩武 钱锋 赵永亮 唐波 郝迎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对患者IL-6和IL-1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4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密闭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75例)及开腹组(71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对患者IL-6和IL-1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4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密闭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75例)及开腹组(71例)。按照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要求行胃癌D2根治术,术前及术后分别采集腹腔冲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腹腔冲洗液中IL-6、IL-10浓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IL-6的浓度分别为(34±13)μg/L和(35±12)μg /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110,P〉0.05);两组术后腹腔冲洗液中IL-6浓度分别为(4015±1592)μg /L和(6724±2112)μg /L,腹腔镜组术后腹腔冲洗液中IL-6〖JP〗的浓度显著低于开腹组(t=8.367,P〈0.05),且同种手术方式术后腹腔冲洗液中IL-6的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增高(t=-59.065,-87.123,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IL-10的浓度分别为(43±9)μg /L和(42±10)μg /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0,P〉0.05);两组术后腹腔冲洗液中IL-10的浓度分别为(92±32)μg /L和(62±23)μg /L,腹腔镜组术后腹腔冲洗液中IL-10的浓度显著高于开腹组(t=6.408, P〈0.05),且同种手术方式术后腹腔冲洗液中IL-10的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增高(t=-12.680,-6.802,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患者腹腔局部炎症反应较开腹胃癌D2根治术轻,对于防止IL-6介导的胃癌腹腔转移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腹腔冲洗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鼻炎患者血清中IL-27、IL-17、IL-10在变应性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甫文 陈贤明 +2 位作者 张贤 李建忠 陈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鼻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变应性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鼻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变应性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选者血清中的IL-27、IL-17以及IL-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中IL-27、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IL-27和IL-17呈负相关关系(r=-0.372,P=0.035),IL-27和IL-10呈正相关关系(r=0.524,P=0.026),而IL-17和IL-10无相关关系(r=0.519,P=0.318)。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IL-27和IL-10呈低表达,而IL-17呈高表达,IL-27可能对IL-17和IL-10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27
原文传递
荷瘤大鼠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维德 范智慧 +2 位作者 陈敏华 河福金 李洪民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肿瘤大鼠后,其外周血、肝脏局部组织、脾脏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取3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制作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RFA后1周组、RFA后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肿瘤大鼠后,其外周血、肝脏局部组织、脾脏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取3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制作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RFA后1周组、RFA后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2组分别于RFA处理后1周及2周处死,对照组不做RFA处理即处死。取射频灶周边(对照组取肿瘤周边)0.5cm范围内肝、脾组织及外周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10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肿瘤周边肝组织IL-10水平为(89.47±3.70),RFA后1周组为(81.62±10.19),RFA后2周组为(84.20±9.96),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脾脏组织IL-10水平为(96.32±0.89),RFA后1周组为(92.70±2.27),RFA后2周组为(96.34±0.97),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外周血IL-10水平为(95.92±2.31),RFA后1周组为(89.71±5.44),RFA后2周组为(87.67±11.11),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FA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原位灭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肿瘤组织所释放的IL-10对荷瘤宿主的免疫抑制状态,削弱IL-10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包括对机体及肿瘤局部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大鼠 肝肿瘤 白细胞介素-10 抗原提呈
原文传递
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8、IL-10及INF-γ的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焉春华 赵帅 +4 位作者 于方飞 于百全 杨原荻 张晓飞 邵玉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1期6092-6094,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8、IL-10及INF-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以及健康人(3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 目的:探讨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8、IL-10及INF-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以及健康人(3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IL-8、IL-10和INF-γ的水平。结果:①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与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以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②在缓解期,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血清中IL-8水平仍高于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和对照组的水平(P<0.05)。③在急性发作期,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和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血清中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在缓解期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④三组间血清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8是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炎症因子,并且始终参与其中。IL-10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抑炎因子,其缺乏可能是导致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IL-10 INF-Γ 支气管哮喘 高体重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