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rategy for Loading Oblique Photogrammetry Models and Multilayer Basemap Data 被引量:2
1
作者 Weiye Zhang Zhiqing Tang +3 位作者 Guangyang Zhu Bing Dai Zhuorong Song Jun Li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9年第7期1-8,共8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rone technology and oblique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the acquisition of oblique photogrammetry models and basemap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 and quickly.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rone technology and oblique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the acquisition of oblique photogrammetry models and basemap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 and quickly.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basemap leads to excessively redundant basemap tiles requests in 3D GIS when loading oblique photogrammetry models, which slows down the system.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speed of running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a dynamic strategy for loading basemap tiles. Different from existing 3D GIS which loading oblique photogrammetry models and basemap tiles inde-pendently, this strategy dynamically loads basemap tile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height of view and the range of loaded oblique photogrammetry models. We achieve dynamic loading of basemap tiles by predetermining whether the basemap tiles will be covered by the oblique photogrammetry mode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trategy can grea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redundant requests from the client to the server while ensuring the user’s visual requirements for the oblique photogrammetric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loadING of Basemap Tiles OBLIQUE PHOTOGRAMMETRY model data Visualization 3D TILE CESIUM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e modified global ocean tide model with local tides of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on load gravity in China and its neighbor area
2
作者 周江存 孙和平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5年第3期354-360,379,共8页
By using 11 global ocean tide models and tidal gauge data obtained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the influence of the ocean loading on gravity field in China and its neighbor area is calculated in this pa... By using 11 global ocean tide models and tidal gauge data obtained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the influence of the ocean loading on gravity field in China and its neighbor area is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sults from original global models and modified models with local tide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above calculation.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s at the position near the sea are so large that the local tide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calculation. When the global ocean tide models of CSR4.0, FES02, GOT00, NAO99 and ORI96 are chosen, the local effect for M2 is less than 0.10 × 10-8 m·s-2 over the area far away from sea. And the local effect for O1 is less than 0.05 × 10-8 m·s-2 over that area when choosing AG95 or CSR3.0 models. This numerical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choice of model is a complex problem because of the inconsistent accuracy of the models over the areas of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ocean tide model local tides data modification ocean tide loading
下载PDF
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的干扰特征及干扰机制研究
3
作者 朱成林 甘卫军 +5 位作者 贾媛 徐芳芳 张正帅 鞠佳斌 冯志军 刘克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8-1411,共14页
抽水干扰在钻孔应变观测中常见且影响显著,为了能真实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须对其干扰机制进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基坑工程及其伴随的工程降水逐步增多,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的干扰比普通单井抽水干扰更为严重.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观测有... 抽水干扰在钻孔应变观测中常见且影响显著,为了能真实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须对其干扰机制进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基坑工程及其伴随的工程降水逐步增多,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的干扰比普通单井抽水干扰更为严重.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观测有何干扰特征、干扰机制如何、干扰数据能否修复等问题对地震异常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莱阳体应变受到附近御龙湾项目工程降水干扰的观测案例,研究了工程降水的干扰特征,修复了干扰畸变,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干扰机制.结果表明:(1)工程降水在干扰体应变趋势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了方向明确、量级稳定的固体潮畸变,可以通过一阶差分逆运算进行修复.修复固体潮畸变并扣除背景速率后,工程降水干扰量级达-15.65×10^(-9)/d;(2)通过建立基于集中载荷模型的网格算法,模拟出工程降水在体应变异常初期和后期分别产生6.61×10^(9) N和1.73×10^(10) N的集中力载荷,干扰量级明显大于常见的单井抽水干扰,压性干扰集中于体应变仪与抽水井连线的垂直方向;(3)通过固体潮畸变特征及力学机制分析确定了工程降水造成固体潮畸变的干扰机制为"抽水引起压性趋势下降—抽水暂停引起张性台阶上升—抽水引起压性趋势下降"周期行为,固体潮畸变时间间隔(频次)和钻孔水位之间呈显著同步特征,线性系数为0.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应变 工程降水 固体潮畸变 集中载荷模型 干扰机制 数据修复
下载PDF
算力-热力灵活性协同的数据中心能量管理方法
4
作者 王天琪 于浩 +3 位作者 赵金利 宋关羽 习伟 李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69-4079,I0022,I0023,共13页
随着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成为电能消耗的重要部分。多样化的数据处理需求、大量的计算用电及制冷用电,在带来高能耗问题的同时也为数据中心的运行调度提供了灵活性。因此,协同考虑计算灵活性和热灵活性,制定数据中心优化运行... 随着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成为电能消耗的重要部分。多样化的数据处理需求、大量的计算用电及制冷用电,在带来高能耗问题的同时也为数据中心的运行调度提供了灵活性。因此,协同考虑计算灵活性和热灵活性,制定数据中心优化运行策略,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数据中心运行经济性。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算力-热力灵活性协同的数据中心能量管理方法。首先,考虑数据负载灵活调度、冷却系统温度变化以及冷热通道热惯性等精细化要素,实现了信息技术设备和冷却设备的协同建模。其次,进行模型的线性化转换,降低了求解难度。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灵活性协同的数据中心能量管理,从而降低数据中心运行能耗及成本。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数据负载调度 热灵活性 精细化建模 能量管理 经济运行
下载PDF
颗粒度动态控制的负载均衡算法的大数据分析
5
作者 袁伟 施佳 +2 位作者 孙永强 周舶 肖斌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9期146-148,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动态颗粒度控制算法,此算法融合了延迟进程生成与负载内联的特点,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优化算法,解决了传统负载均衡方法在动态环境下处理并行任务的难题。旨在最大化并行处理效率并削减不必要的开销。为大数据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动态颗粒度控制算法,此算法融合了延迟进程生成与负载内联的特点,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优化算法,解决了传统负载均衡方法在动态环境下处理并行任务的难题。旨在最大化并行处理效率并削减不必要的开销。为大数据分析和并行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的负载均衡方案,对提升系统性能与降低成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处理 负载均衡 数学建模 算法设计 大数据分析
下载PDF
基于GRU门控循环单元的火电AGC数据建模及应用
6
作者 董建宁 张淇钧 +5 位作者 陈衡 冯福媛 潘佩媛 徐钢 王修彦 刘彤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6-413,共8页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灵活性,使用数学模型或仿真软件对火电AGC变负荷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而深度学习作为最火热的研究方法之一,将其应用于传统火电机组的大量数据集,可快速、轻便构建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的火电机组...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灵活性,使用数学模型或仿真软件对火电AGC变负荷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而深度学习作为最火热的研究方法之一,将其应用于传统火电机组的大量数据集,可快速、轻便构建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的火电机组AGC变负荷数据模型,对火电机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优化。对比不同循环神经网络框架,选择表现最优的GRU门控循环单元对火电机组变负荷过程进行数据建模,并通过遍历法提高模型精度,并结合自身数据集和物理仿真模型进行数据模型的多重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搭建的数据模型可模拟火电机组在实际变负荷过程中的运行状况,并可模拟不同负荷指令组下的AGC变负荷过程,从而对最佳负荷指令组进行优化。根据模拟结果,在机组75%~100%THA升负荷过程中,调节精度提高了28.4%,在100%~75%THA降负荷过程中,调节精度提高了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深度学习 门控循环单元 数据模型 负荷指令
下载PDF
面向抗冲击结构尺寸优化的自训练分类判断优化设计方法
7
作者 王春彭 高汝鑫 +2 位作者 廉艳平 成湛山 李明健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61-1875,共15页
抗冲击结构在军民安全领域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但其优化设计因涉及极端载荷下的强非线性而面临结构响应求解耗时与灵敏度分析困难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自训练分类判断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自训练分类判断... 抗冲击结构在军民安全领域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但其优化设计因涉及极端载荷下的强非线性而面临结构响应求解耗时与灵敏度分析困难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自训练分类判断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自训练分类判断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求解抗冲击结构尺寸优化列式.与基于回归代理模型的传统方法不同,自训练分类判断代理模型可以减少样本集构建计算成本.同时,提出了面向分类判断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约束处理策略及个体适应度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开展的波纹夹芯结构抗爆性能和聚脲/陶瓷复合板抗侵彻性能优化设计,验证了其有效性和高效性.为抗冲击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优化方法,以期保障极端冲击载荷下装备结构服役性能和人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载荷 数据驱动 代理模型 序列优化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加工单元虚拟调试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徐凯 曹锦江 +2 位作者 王瑞琪 刘嘉良 徐艳林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4期100-104,108,共6页
为了解决智能制造设备实物电气调试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不如实物调试直观等问题,以数控机床上下料电气控制调试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虚拟调试可视化平台。首先,通过以太网I/O模块把数控机床上下料I/O信号与电脑相连;其次,利用3D Max... 为了解决智能制造设备实物电气调试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不如实物调试直观等问题,以数控机床上下料电气控制调试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虚拟调试可视化平台。首先,通过以太网I/O模块把数控机床上下料I/O信号与电脑相连;其次,利用3D Max建模软件设计实物数字孪生模型,再利用Unity 3D软件进行可视化场景和虚拟调试动画设计;然后,开发以太网I/O模块数据采集软件,利用采集的输入数据驱动三维模型动画并输出相应的状态,最终达到上下料虚拟调试可视化的目的。研究表明,虚拟调试可视化技术减轻了实物调试成本,特别降低了调试可能引起的实物损坏风险和人身安全,增加了调试效果的直观性,提高了项目开发效率,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智能制造设备调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调试 可视化 数据采集 上下料 建模
下载PDF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精度提升策略分析
9
作者 顾东峰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9期105-107,共3页
旨在提出提升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精度的策略。综合考虑数据预处理与清洗、特征工程与选择、建模算法与模型融合等多方面因素,采取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精细化数据处理、优化特征提取与选择,并运用先进的建模算法和模型融合技术,有效... 旨在提出提升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精度的策略。综合考虑数据预处理与清洗、特征工程与选择、建模算法与模型融合等多方面因素,采取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精细化数据处理、优化特征提取与选择,并运用先进的建模算法和模型融合技术,有效提高了负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工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未来能源规划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数据预处理 模型融合
下载PDF
基于GRU门控单元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章家义 龚圣辉 聂堃 《粘接》 CAS 202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准确预测电力负荷,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供需平衡,为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以门控循环单元模型(GRU)为基础模型,通过设定最大均值差异算法阈值,从而选择迁移学习的模型,最终实现电力负荷... 准确预测电力负荷,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供需平衡,为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以门控循环单元模型(GRU)为基础模型,通过设定最大均值差异算法阈值,从而选择迁移学习的模型,最终实现电力负荷雨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准确预测电力负荷数据,相较于BPNN模型和LSTM模型,所提出模型的MAPE值更低,为17.5%,分别降低了15%和7.5%,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可用于电力负荷预测实际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 迁移学习 GRU模型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监控流量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11
作者 钟掖 龙玉江 +1 位作者 赵威扬 张光益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9期155-159,共5页
负载均衡技术存在平均均衡时延较长的问题,无法满足目前的网络均衡需求,故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监控流量负载均衡技术。通过软件定义网络设计负载均衡架构,建立监控流量负载均衡模型,优化监控流量链路负载;在硬件设备中,分离数据平面... 负载均衡技术存在平均均衡时延较长的问题,无法满足目前的网络均衡需求,故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监控流量负载均衡技术。通过软件定义网络设计负载均衡架构,建立监控流量负载均衡模型,优化监控流量链路负载;在硬件设备中,分离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部署多种功能模块,改造子域控制器,并通过单个粒子最优位置的更新迭代,优化网络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技术的平均时延小于50 ms,保持在较小范围,表明该技术具有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监控流量 负载均衡 数据管理 均衡模型 SDN监控
下载PDF
机理-数据混合驱动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
12
作者 高攀 秦川 +2 位作者 武思远 王珂 黄奇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2,共8页
为准确评估电网中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数据驱动方法融合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驱动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电网层级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基于热力学等值模型建立气象敏感负荷... 为准确评估电网中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数据驱动方法融合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驱动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电网层级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基于热力学等值模型建立气象敏感负荷的机理聚合模型,并以聚合功率与估算功率误差最小为目标,采用控制变量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确定机理聚合模型的等效参数(温控负荷设备数量、温度设定值等),同时综合考虑用户舒适度与意愿度等因素评估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估算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与温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获得的机理聚合模型等效参数及需求响应潜力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敏感负荷 机理-数据混合驱动 需求响应潜力 热力学等值模型 聚合建模
下载PDF
基于Web的高铁接触网BIM模型数据轻量化及加载渲染优化
13
作者 许建国 韩建民 王红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6,共8页
为解决高铁接触网建筑信息模型(BIM)在Web浏览器中加载速度慢和渲染卡顿的问题,提出基于Web的高铁接触网BIM模型数据轻量化和加载渲染优化算法。首先,针对接触网BIM模型数据的特点,提出构件参数属性数据轻量化、几何实例合并与三维数据... 为解决高铁接触网建筑信息模型(BIM)在Web浏览器中加载速度慢和渲染卡顿的问题,提出基于Web的高铁接触网BIM模型数据轻量化和加载渲染优化算法。首先,针对接触网BIM模型数据的特点,提出构件参数属性数据轻量化、几何实例合并与三维数据转换算法,以减少模型文件大小和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其次,结合KD树结构和接触网工程点多线长的特点,提出以线路里程数据和接触网支柱信息为划分维度的算法,实现接触网BIM模型空间划分和索引优化,提升大规模BIM模型的加载渲染性能;最后,进行某区段和全线高铁接触网工程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基于商用平台构建的模型文件大小对比,该区段和全线接触网BIM模型的轻量化文件大小分别压缩为原始文件的8.8%和17.0%,区段文件优化后渲染帧率提升500%,全线提升1800%,提高了网络传输和渲染效率。该方法在Web浏览器场景下的有效性得到验证,为高铁接触网工程数字化设计、智能建造和智能运维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接触网 建筑信息模型(BIM) 数据轻量化 加载渲染优化 构件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应用的天然气负荷预测
14
作者 韩鹏 李虹霖 《移动信息》 2024年第2期253-255,共3页
文中深入探讨了基于大模型的天然气负荷预测方法。在天然气行业,准确预测负荷对优化资源分配和降低运营成本至关重要。首先,分析了预测所需的关键数据源和类型,包括历史负荷数据、气候模式和用户行为等。接着,详细讨论了特征提取的方法... 文中深入探讨了基于大模型的天然气负荷预测方法。在天然气行业,准确预测负荷对优化资源分配和降低运营成本至关重要。首先,分析了预测所需的关键数据源和类型,包括历史负荷数据、气候模式和用户行为等。接着,详细讨论了特征提取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数据可视化在初步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还对传统预测方法与基于大模型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强调了后者在处理大规模、复杂数据集方面的优势。最后,探讨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过程和风险管理策略,突出了其在天然气负荷预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负荷预测 大模型 数据分析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广的区域供热系统热力站负荷预测模型准确率提升方法研究
15
作者 白云 林小杰 +2 位作者 钟崴 罗政 章宁 《暖通空调》 2024年第9期143-152,158,共11页
开展了热力站数据生成模型研究,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建立了数据生成模型,通过学习气象、室温、热力站运行数据的联合分布,对原始训练数据进行增广,为预测模型训练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从而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在北京... 开展了热力站数据生成模型研究,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建立了数据生成模型,通过学习气象、室温、热力站运行数据的联合分布,对原始训练数据进行增广,为预测模型训练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从而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在北京市某热力站进行了验证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热力站一次侧电动调节阀开度和二次网供水温度的预测误差分别降低约7%和11%;同时,应用准确率提升后的负荷预测值进行供热量调节得到的预计室温与室温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可进一步降低5.44%。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模型能够扩展预测模型的预测范围,基于去噪扩散概率模型的生成模型能够在原预测范围内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本文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区域供热系统热力站负荷预测能力与按需精准调控水平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热 热力站 负荷预测 数据增广 生成对抗网络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生成模型
下载PDF
某道路复杂电磁波仿真方法
16
作者 唐伟 叶青 +2 位作者 曹雪峰 杨天龙 武坤宝 《汽车电器》 2024年第7期76-78,共3页
5G时代,为了加强信息通信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维交互品质,在一些路段,尤其是隧道、地库安装了不同移动运营商的信号放大器、V-2X交互装置等,造成电磁波异常积聚、畸变,对智能汽车的敏感电子件具有较大影响,危及行车安全。文章通过对此类... 5G时代,为了加强信息通信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维交互品质,在一些路段,尤其是隧道、地库安装了不同移动运营商的信号放大器、V-2X交互装置等,造成电磁波异常积聚、畸变,对智能汽车的敏感电子件具有较大影响,危及行车安全。文章通过对此类道路电磁波进行采集、频谱分析、数据模型、仿真加载和虚实对比等方式进行研究,确定一套完整的复杂电磁波仿真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更好地甄别产品开发缺陷,提升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电磁波 数据模型 仿真加载 虚实对比
下载PDF
倾斜摄影模型轻量化及网络加载关键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杜伟松 曾渝 +2 位作者 李香颖 袁亚明 江健林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1期130-134,共5页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推行和开展,倾斜摄影模型作为城市级实景三维主要数据类型,因其高度还原的真实场景,逐渐在越来越多的行业生产中充当着数据基底的作用。尽管如此,这种高精度的模型也面临着数据量大、显示效率低等挑战。针对这些...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推行和开展,倾斜摄影模型作为城市级实景三维主要数据类型,因其高度还原的真实场景,逐渐在越来越多的行业生产中充当着数据基底的作用。尽管如此,这种高精度的模型也面临着数据量大、显示效率低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一套综合的模型轻量化和网络动态加载技术方案,以四川省某区域的倾斜摄影数据作为实例,验证了这些技术路线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倾斜摄影模型的显示效率,为其在多个行业的生产应用开辟了新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模型 OSGB 轻量化 数据加载
下载PDF
基于数据局部性的循环分块选择算法
18
作者 廖启华 聂凯 +2 位作者 韩林 陈梦尧 谢汶兵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9,共10页
现有的多面体编译框架(如Pluto,LLVM/Polly和GCC/Graphite)在进行循环分块时,都采用了固定分块大小,无法充分发挥不同硬件的缓存特性,导致存在较大的性能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涌现了许多基于多级缓存和数据局部性的循环分块算法,但这些... 现有的多面体编译框架(如Pluto,LLVM/Polly和GCC/Graphite)在进行循环分块时,都采用了固定分块大小,无法充分发挥不同硬件的缓存特性,导致存在较大的性能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涌现了许多基于多级缓存和数据局部性的循环分块算法,但这些算法往往只能优化特定循环程序或者缺乏综合考虑,不适合移植到通用编译器中。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局部性的循环分块选择算法,该算法不仅考虑了缓存替换策略的影响,还考虑了多核环境下的负载均衡问题。算法基于LLVM中的Polly模块实现,并选用Pluto和PolyBench中的部分测试用例进行单核和多核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单核环境下,相比LLVM/Polly的默认分块方法,该算法在两种硬件平台下分别获得了平均2.03和2.05的加速比,且在多核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并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局部性 多面体模型 循环分块 分块大小 负载均衡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负荷预测分析
19
作者 曹伟斌 周侃行 +2 位作者 李卓真 杨堤 王珂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4期260-261,共2页
阐述深度学习的应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负荷预测模型,包括神经网络模型选择和设计、网络结构和参数调整方法、模型训练和验证策略。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关键词 热负荷预测 深度学习 数据收集与处理 模型设计与训练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状态估计和模糊神经的中长期负荷预测
20
作者 张飞飞 沈嘉怡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可靠准确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可以使电力公司和发电公司更好地分配配电网络,并有助于在可再生能源并网时提高对电力系统的保护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和模糊神经网络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案。基于最小二乘状... 可靠准确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可以使电力公司和发电公司更好地分配配电网络,并有助于在可再生能源并网时提高对电力系统的保护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和模糊神经网络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案。基于最小二乘状态估计得到的潮流信息和来自神经网络得到的预测负荷作为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入,借由模糊神经网络生成高质量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最后在IEEE 30总线系统上进行验证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实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低于2.55%,比单独的最小二乘状态估计法和模糊神经网络法拥有更低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最小二乘状态估计 模糊神经网络 数据精细化 WLS-FNN负荷预测模型 IEEE 30总线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