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n Modern Church Architecture in Yan’an Area
1
作者 Li Wang Yongjian Qu 《Journal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Research》 2015年第4期180-188,共9页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ims at elaborating the architectural styles, interior space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of modern church architecture in Yan’an, analyzing 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ims at elaborating the architectural styles, interior space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of modern church architecture in Yan’an,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n modern church architecture in Yan’an and expound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as church architecture, which will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utiliz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Yan’a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CHURCH architecture Yan’an Area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下载PDF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总体性呈现
2
作者 韩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的核心概念,要从更悠远的历史纵深、更宽阔的时代视野、更美好的未来图景的协调贯通中加以总体性呈现。中华文化主体性以中华历史文化传统为立基之本,以铸牢中华...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的核心概念,要从更悠远的历史纵深、更宽阔的时代视野、更美好的未来图景的协调贯通中加以总体性呈现。中华文化主体性以中华历史文化传统为立基之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现实关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为核心命题,由此确立了本土化定位的基本依据。中华文化主体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在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确立了高度的主体自觉,在深化“第二个结合”的理解中坚定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在推进全体人民精神富有的历程中找准了明确的价值目标,由此明确了现代化追求的内生动力。中华文化主体性渗透着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根本原则,蕴含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彰显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光明前景,由此展现了全球化发展的开放胸怀。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传统赓续发展、精神独立自主和文明交流互鉴三方面贯通融合、有机统一的充分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本土化 第二个结合 现代化 全球化
下载PDF
地方院校本土课程“农俗文化”的内容建设与现代价值研究——以普洱地区为例
3
作者 陈靖晖 李嘉 +1 位作者 普惠娟 刘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64-68,共5页
经过岁月沉淀后形成的农俗文化是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已成为云南本地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云南普洱地区主要围绕茶山、林地、水稻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最终由茶俗文化、养生文化和稻作文化等共同组成了具... 经过岁月沉淀后形成的农俗文化是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已成为云南本地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云南普洱地区主要围绕茶山、林地、水稻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最终由茶俗文化、养生文化和稻作文化等共同组成了具有多民族特色的边地文化。基于普洱地区多民族农业习俗的“农俗文化”用二十四节气串联茶俗、养生习俗、稻作习俗、建造筑物习俗、吉祥文化和特色民俗活动6个部分,该课程内容具有民族性、功能性、工艺性和文化性。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继续继承、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俗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课程 农俗文化 茶俗文化 养生文化 稻作文化 现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传统心理的现代转变研究
4
作者 谢心翔 傅安国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心理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领域,它涉及个体—群体心理结构的质态变化。探索心理现代化,首先需要置身近百年来中西思想之争与古今差异之辩的背景之中。中国传统心理作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传统力量,对今天的国民心态、认知范式以... 心理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领域,它涉及个体—群体心理结构的质态变化。探索心理现代化,首先需要置身近百年来中西思想之争与古今差异之辩的背景之中。中国传统心理作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传统力量,对今天的国民心态、认知范式以及行为模式仍然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中国传统心理的现代转变,需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沃土,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的融合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也能为现代心理学的本土化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心理 心理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土心理学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科技融入海南智慧信息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
作者 叶棉 傅麒瑜 +1 位作者 郑果 邱海东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39-141,共3页
本文以“信息科学”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与环境艺术设计中信息空间设计诸如图书馆、博物馆、展厅相结合,融入海南本土地域文化,以期通过学科交叉碰撞来促进视觉空间感知引导积极的情绪表达。借助有效的嗅觉、触觉空间设计争夺用户... 本文以“信息科学”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与环境艺术设计中信息空间设计诸如图书馆、博物馆、展厅相结合,融入海南本土地域文化,以期通过学科交叉碰撞来促进视觉空间感知引导积极的情绪表达。借助有效的嗅觉、触觉空间设计争夺用户注意力、寻求关注和存在感,依靠合理规划空间使用动线,来优化海南信息空间功能以及提高用户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科技 智慧信息空间 海南本土建筑文化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生活美学中的符号与象征——中国传统建筑脊饰意象源流及其设计创新路径研究
6
作者 徐子涵 刘偲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9-180,共12页
中国传统脊饰作为体现生活美学的一种视觉意象符号,具有直观的象征性。脊饰造型设计先是模仿吸收自然元素中的客观之“象”,再经过审美感知融汇形成主观“意象”,然后以此作为审美主体创意设计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达。脊饰的审美意象表... 中国传统脊饰作为体现生活美学的一种视觉意象符号,具有直观的象征性。脊饰造型设计先是模仿吸收自然元素中的客观之“象”,再经过审美感知融汇形成主观“意象”,然后以此作为审美主体创意设计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达。脊饰的审美意象表现不仅是对自然物象形态的模仿,而且重在抽象简化、概括提炼,挖掘出自然物态中的审美文化元素,将其提升、转化为一种符号语言,使脊饰成为具有抽象性、象征性和伦理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象征性和抽象性的“意象”设计为脊饰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其超越了物质实用层面,成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从历史脉络、文化内涵、意象解读、造型特点等四个维度解析中国传统建筑脊饰的外在形式构成与内在审美表现,并以文化创意、公共空间环境和虚拟现实设计的视角,将中国传统建筑脊饰中的造型图案等“意象”符号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可为开启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创新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思维 中国传统建筑脊饰 意象 文化符号 现代设计
下载PDF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路径
7
作者 田仁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71-173,共3页
地方红色文化是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在各地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将其有机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中,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历史认知、增强情感认同、强化奋斗精神、促进知行转... 地方红色文化是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在各地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将其有机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中,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历史认知、增强情感认同、强化奋斗精神、促进知行转化。要紧密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点,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多措并举提升教师资源整合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挖掘内生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红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思政课
下载PDF
地方文化元素在黄山西站站房中的应用
8
作者 谢玉军 赫全胜 +4 位作者 高驰 赵庆国 刘新乐 欧利平 张泽宁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高铁客站作为铁路在城市的窗口和交通枢纽,其设计不仅要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更需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通过梳理黄山地区地方文化元素,探讨黄山西站站房设计理念及其文化元素表现形式,将建筑造型与地域特色相融合,将内部空间... 高铁客站作为铁路在城市的窗口和交通枢纽,其设计不仅要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更需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通过梳理黄山地区地方文化元素,探讨黄山西站站房设计理念及其文化元素表现形式,将建筑造型与地域特色相融合,将内部空间与装饰艺术相结合,对黄山地区名山、名湖、名茶等典型文化元素在黄山西站建筑设计、内部装饰中的表现形式进行详细阐述,探讨相应文化元素的汲取及形成过程。黄山西站投入运营后,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积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西站 高铁站房 地方文化 建筑设计 内部装饰
下载PDF
地域文化的融合--以江南之心文化馆为例
9
作者 李建成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地域文化是各个地区的特色历史文化,是地区建筑呈现特异性、历史感和场所感,使当地民众产生情感依存和自豪感的精神载体。建筑设计要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将建筑与地域文化融合,创造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作品。该文分析地域... 地域文化是各个地区的特色历史文化,是地区建筑呈现特异性、历史感和场所感,使当地民众产生情感依存和自豪感的精神载体。建筑设计要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将建筑与地域文化融合,创造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作品。该文分析地域文化的特征,探索地域文化与文化馆建筑融合的设计原则,并以江南之心文化馆为例,根据项目地域文化的主要元素进行建筑创作,用实例分析文化馆建筑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设计策略、必要性及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融合 文化馆 在地性 建筑创作
下载PDF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10
作者 张晓鹰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4期178-180,共3页
传统建筑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历史与文明,独特的建筑元素、形制和空间设计手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建筑文化逐渐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危机。因此,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 传统建筑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历史与文明,独特的建筑元素、形制和空间设计手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建筑文化逐渐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危机。因此,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现代建筑的需求和创新,我们有机会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文化底蕴的建筑作品。文中将深入探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期为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贡献思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 设计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探索--以西安热雪奇迹室内冰雪乐园为例
11
作者 于安澜 郭讯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以西安热雪奇迹室内冰雪乐园为例,在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古都西安探索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路径,从规划布局、形态构思、立面构思、空间打造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打造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又满足新时代发展要... 以西安热雪奇迹室内冰雪乐园为例,在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古都西安探索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路径,从规划布局、形态构思、立面构思、空间打造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打造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又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冰雪主题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现代建筑 冰雪运动场馆 建筑设计
下载PDF
成都地区建筑在地性研究基础
12
作者 鲜文卓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呈现出越来越单一的“千城一面”状态,原本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逐渐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失去了其独特性。因此,如何在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的基础上进行适应场地本身的在地性建筑创作,成为一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呈现出越来越单一的“千城一面”状态,原本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逐渐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失去了其独特性。因此,如何在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的基础上进行适应场地本身的在地性建筑创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符合成都地区的在地特征为导向,发掘可应用到成都地区建筑在地创作的关键因素,以期能够实现在地性表达的有效转译和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性 成都地区 建筑 地方文化
下载PDF
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冯晨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6期168-170,共3页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文化活动。传统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在城市化进程与全球化影响下,传统建筑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改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文化活动。传统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在城市化进程与全球化影响下,传统建筑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改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建筑的价值与意义,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共生。因此,研究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设计 现代建筑设计 文化传承 技术创新
下载PDF
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审美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14
作者 姜东博 《中国厨卫》 2024年第7期186-188,共3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及其象征意义,包括传统图案、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等;然后阐述了西方传统装饰元素及其象征意义,包括建筑雕塑、壁画与彩绘以及木材与石材的使用;同时探讨了传统装饰元素的现代化演绎,包括创新性融合、可...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及其象征意义,包括传统图案、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等;然后阐述了西方传统装饰元素及其象征意义,包括建筑雕塑、壁画与彩绘以及木材与石材的使用;同时探讨了传统装饰元素的现代化演绎,包括创新性融合、可持续性和环保考虑以及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等;最后分析了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审美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设计师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相融合,可以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感的装饰效果,不仅传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还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审美 建筑装饰设计 实践
下载PDF
三峡地区近代天主教堂的本土化建构特征——以石磙淌天主教堂为例
15
作者 吕思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2期198-201,共4页
以湖北长阳石磙淌天主教堂为代表的三峡地区的近代天主教堂具有西方宗教文化和本土化特色相融合的特征,是本土建筑技术和西方建筑形式结合的新的建筑体系。受三峡地区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对三峡地区宗教建筑... 以湖北长阳石磙淌天主教堂为代表的三峡地区的近代天主教堂具有西方宗教文化和本土化特色相融合的特征,是本土建筑技术和西方建筑形式结合的新的建筑体系。受三峡地区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对三峡地区宗教建筑的研究尚待深入。文章以石磙淌天主教堂为例,分析三峡地区近代天主宗教建筑的本土化建构特征,探讨其对历史建筑保护及乡土建筑建造的价值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文化交融 宗教建筑 本土化
下载PDF
文化自信背景下对中国古代捶丸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16
作者 曹卫 武二前 赵晓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74-79,共6页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介绍了捶丸的发展历史,阐释了古代捶丸运动中可挖掘的价值,包括礼仪与健身、公平与诚信品质培养等层面的价值。因古代捶丸消逝时间太久已变得鲜为人知,近几年虽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推出“现代捶丸”运...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介绍了捶丸的发展历史,阐释了古代捶丸运动中可挖掘的价值,包括礼仪与健身、公平与诚信品质培养等层面的价值。因古代捶丸消逝时间太久已变得鲜为人知,近几年虽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推出“现代捶丸”运动,但该运动并未受到大众关注和参与。捶丸作为中国本土化运动,不仅能在多种场地中进行,且适合各阶层人士参与。为使“现代捶丸”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该文提出几点建议:首先,鼓励高校开设“现代捶丸”相关课程,推动其在高校生根发芽;其次,加大对“现代捶丸”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国民了解该项运动;最后,利用“现代捶丸”与高尔夫球的相似关系,努力将大量高尔夫球的受众群体发展为“现代捶丸”的参与者或爱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捶丸 现代捶丸 文化自信 体育运动 高尔夫 本土化
下载PDF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乡土特色”与“现代追求”
17
作者 顾萍 周兰萍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是体现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及繁衍发展的连续性、促进“乡土特色”与“现代追求”的交融,保持本土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深刻彰显了乡土之美、人文之蕴和农耕之道,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在乡村...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是体现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及繁衍发展的连续性、促进“乡土特色”与“现代追求”的交融,保持本土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深刻彰显了乡土之美、人文之蕴和农耕之道,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在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德性修养的涵育、思维方式的改进、艺术审美的提高和劳动意识的培养都是耕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应然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耕读文化 乡土特色 现代追求
下载PDF
从正本清源到与古为新——以上海松江方塔园为例
18
作者 黄忆薰 《智能城市应用》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不断扩大,为跟上社会发展潮流,风景园林设计趋同现象日益加重,地域文化牲严重缺失。文中通过解析上海松江方塔园如何在历史文化内涵、自然精神、地域特性等方面对本土文化进行理...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不断扩大,为跟上社会发展潮流,风景园林设计趋同现象日益加重,地域文化牲严重缺失。文中通过解析上海松江方塔园如何在历史文化内涵、自然精神、地域特性等方面对本土文化进行理解和运用,进而总结其设计方法和理念,以期能从中发现适合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使现代设计真正做到从正本清源到与古为新,为创造既能展现本土地域文化特性的风景园林设计又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文化 地域特性 风景园林设计 正本清源 与古为新
下载PDF
地方文化融入现代包装设计研究——以恩施州核桃湾村助农产品为例
19
作者 陈方婧 《绿色包装》 2024年第4期86-90,共5页
为了拓宽恩施州核桃湾村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把更多原生态的富硒农产品带入到消费者的视野中,引导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笔者团队通过访谈、调研、设计、验证等科学的设计流程,将地方文化融入核桃湾村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在包装的材料选择上... 为了拓宽恩施州核桃湾村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把更多原生态的富硒农产品带入到消费者的视野中,引导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笔者团队通过访谈、调研、设计、验证等科学的设计流程,将地方文化融入核桃湾村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在包装的材料选择上,选择可降解、可再生、可回收、轻量化的环保材料,为市场差异化竞争,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奉献一份力量。让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用好的设计能推动文化传承,创造经济效益,提升艺术审美,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 环保材料 包装设计 助农产品 现代包装
下载PDF
Local seismic culture in Irania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evidence from Yazd earthen architecture 被引量:1
20
作者 Hamed Azizi‑Bondarabadi Neda Haji Sadeghi 《Built Heritage》 CSCD 2022年第2期1-23,共23页
Iran,located in one of the most earthquake-prone regions of the world,has experienced a very large number of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that brought about considerable loss of human life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The cou... Iran,located in one of the most earthquake-prone regions of the world,has experienced a very large number of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that brought about considerable loss of human life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The coun‑try possesses a vast number of monumental and vernacular built heritages that are constantly threatened by earth‑quakes.As vernacular techniques for dwellings comply with the needs,comfort,utility,and functionality of people,it is expected that endemic earthquake-resistant techniques make an essential contribution to Irania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The city of Yazd presents a unique and rich vernacular for earthen construction within Iranian architectural heritage,which has resulted i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historic fabric of the city as a World Heritage Site since 2017.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exploring diferent local seismic cultures worldwide,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essential part of Iranian local seismic culture by recognising and classifying the vernacular earthquake-resistant techniques used in the earthen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of Yazd.The techniques were collected by surveying the historic fabric,using data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and interviewing traditional builders and local conservators.Next,the seismic infuence of each technique was evaluated using examples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adobe constructions during the 2003 Bam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seismic culture Vernacular earthen architecture ADOBE Yazd Ira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