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寨地权习惯法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探析——基于滇中北部地区武定县S村的考察
1
作者 徐建平 杜心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中,其传统的土地权利习惯规则历经发展与变迁,仍然保留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习惯。通过总结这些土地使用的习惯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功能,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习惯法 民族文化 彝族
下载PDF
彝族本土刑法与国家刑法的司法实践对比分析--以凉山彝族农村人命案司法实践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林英 张洁 《民族学刊》 2012年第3期60-67,103,共8页
当今世界,主流社会与边缘社会制度的共存与发展问题已经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凉山彝族本土司法体系完备而灵活,至今依旧有效地发挥着秩序规范运行的功能,其中本土刑法制度尤其如此。当下,在乡村彝人的心目中,本土司法依然具有根深蒂固的... 当今世界,主流社会与边缘社会制度的共存与发展问题已经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凉山彝族本土司法体系完备而灵活,至今依旧有效地发挥着秩序规范运行的功能,其中本土刑法制度尤其如此。当下,在乡村彝人的心目中,本土司法依然具有根深蒂固的存在空间和坚实基础。不少彝族民众对本土司法的熟悉和依赖程度,在某些领域远远大于国家法,国家司法、执法机关在当地的适用和执行一直有限。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文献检索、综合分析、比较论证等方法专门针对彝族本土刑法与国家刑法在实体法的条款规定、程序操作、刑罚与赔偿等方面作了深入对比与分析,以期寻求展现当地处理刑事案件的最佳本土模式或有效经验,从而为促进凉山彝区民族法治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本土司法 国家刑法 司法实践 彝族人命案
下载PDF
少数民族法文化保护与法制建设的落实——以彝族地区为例
3
作者 任渝婉 王鹏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8-100,共3页
少数民族法是中国法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存在,其以特有的方式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彝族地区的民族法制角度切入,先是简要分析了少数民族法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少数民族法是中国法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存在,其以特有的方式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彝族地区的民族法制角度切入,先是简要分析了少数民族法文化的内涵及功能,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法文化的价值,突出了少数民族法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然后,从彝族法文化价值与和谐社会构建角度入手,探讨了彝族法文化保护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彝族地区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互补与冲突,并以此为据对彝族民族法文化保护与法制建设的落实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关联性研究
下载PDF
德古对凉山彝区社会发展的功能研究——人类学的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梅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9,共5页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近年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凉山彝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不再是过去自我封闭的社会,与外界的交流、交往、交融越来越频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但与此同时,彝区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近年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凉山彝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不再是过去自我封闭的社会,与外界的交流、交往、交融越来越频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但与此同时,彝区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凉山彝族腹心地区和多民族杂居区的彝族聚居村落的彝族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于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惯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从人类学视角分析当前彝区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彝区德古的相关实例,探究德古对当今彝区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德古 家支 习惯法
下载PDF
防疫文化资本:凉山彝族瘟疫认知与应对的人类学省思 被引量:2
5
作者 唐钱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1期99-109,155,共12页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为全球与地方交织共生的疫情防控提出新要求,也为客观审视族群防疫地方性知识与实践提供了新视野。以四川凉山彝族民间社会新冠疫情应对为思考点,从历时与共时视角审视该族群疫病应对的地方性知识及实践。研究...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为全球与地方交织共生的疫情防控提出新要求,也为客观审视族群防疫地方性知识与实践提供了新视野。以四川凉山彝族民间社会新冠疫情应对为思考点,从历时与共时视角审视该族群疫病应对的地方性知识及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拟人论医学体系”,彝族形成了神、鬼、自然的疫病起源观,并以“仪式抗疫”为核心,构建起毕摩、民众、社区三重防疫体系。彝族防疫地方性知识与实践的文化资本特性体现为,其对族群与社区共同体健康的维系及其构筑的防疫集体意识。研究提出,从“作为文化体系”视角审视族群防疫地方性知识及实践,在国家防疫健康治理中考量族群文化因素,以此实现国家防疫公共卫生实践与族群防疫行为间的健康治理协同,从而为全球视野与地方视角中的协同抗疫提供对话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疫文化资本 防疫地方性知识 彝族 仪式抗疫 健康治理
下载PDF
凉山彝族新型德古调解现状与完善路径——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
6
作者 许林逸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1-67,共7页
凉山彝族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德古调解”逐渐与国家法治相结合,形成人民调解员模式、人民陪审员模式和德古文化协会模式三种模式下的新型德古调解。目前,新型德古在制度构成、司法保障和与国家法协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调解程序的完善... 凉山彝族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德古调解”逐渐与国家法治相结合,形成人民调解员模式、人民陪审员模式和德古文化协会模式三种模式下的新型德古调解。目前,新型德古在制度构成、司法保障和与国家法协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调解程序的完善上,应当细化程序规定,提升新型德古的文化和法律水平,通过德古协会进行监督。在司法保障的加强上,对调解协议进行形式规范,充分发挥法院的作用,并推动民族地区的补充立法。在与国家法的衔接上,构建当地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对“繁简分流”程序进行优化,从而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新型德古调解 纠纷解决 习惯法
下载PDF
“斯色毕”:传统医学有效性的地方案例
7
作者 李小芳 罗木散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23年第1期15-26,共12页
生物医学在当代社会仍然有许多难以攻克的难题,给了传统医学生存发展的空间。然而,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是否具有“有效性”,长期以来困扰着医学人类学。基于四川省美姑县洛觉村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社会十分推崇传统治... 生物医学在当代社会仍然有许多难以攻克的难题,给了传统医学生存发展的空间。然而,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是否具有“有效性”,长期以来困扰着医学人类学。基于四川省美姑县洛觉村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社会十分推崇传统治疗仪式“斯色毕”,认为其在治疗“斯色那”病症(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劳损伤、艾滋病等)时比生物医学更具有效性。传统医疗实践的“有效性”如何成为被当地人认可的共识、如何构建地方医学权威,正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研究认为:传统医学的“有效性”无法依靠单一的评价体系,需要理解治疗过程中不同患病群体所期望获得的治疗效果和意义,并且这种“有效性”的地方共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医疗资源缺乏与现代生物医学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斯色毕” 传统医学 医疗功效 地方知识
原文传递
国家、地方诉求与产业发展规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学理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7,共11页
源于费孝通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旨在从民族学角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作为学理佐证的"藏彝走廊"概念,在国家整体协调发展观引领下,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地区同步发展、共同富裕的角度提出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体... 源于费孝通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旨在从民族学角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作为学理佐证的"藏彝走廊"概念,在国家整体协调发展观引领下,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地区同步发展、共同富裕的角度提出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体现了国家和地方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诉求和权益,有区域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支撑。但在培育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实践过程中,国家诉求和地方发展的权益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之间也存在诸多复杂的二元对立社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内在矛盾。廓清国家、地方诉求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在市场基础、产业要素配置和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矛盾,理性认识带状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制约因素,区域文化产业才能得以有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国家诉求 地方权益 文化产业 产业发展规律
原文传递
做“干女儿”:中越边境地区壮族布傣外来媳妇的本地融合
9
作者 潘艳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以中越边境地区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布傣为个案,探讨壮族布傣社会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机制,通过让外来媳妇做"干女儿",即认一个本地干妈的文化策略,使外来媳妇家庭在当地缺失的"后亲"角色得以填补,从而确保了家庭各... 以中越边境地区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布傣为个案,探讨壮族布傣社会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机制,通过让外来媳妇做"干女儿",即认一个本地干妈的文化策略,使外来媳妇家庭在当地缺失的"后亲"角色得以填补,从而确保了家庭各项仪式实践得以顺利进行。这一文化机制不仅解决了跨族际婚姻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和社会紧张关系,维持了社会和谐有序的互动,同时也为外来媳妇快速融入地方社会生活,建立地方社会关系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女儿 中越边境 壮族布傣 外来媳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