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A review
1
作者 Xiaowen Su Yanping Yuan +3 位作者 Zhaojun Wang Wei Liu Li Lan Zhiwei Lian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EI 2024年第6期853-862,共10页
Thermal comfort is critical for ensuring the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of occupants and knowing their thermal demand could help creat a satisfy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least energy waste.Theory of thermal comfort is bui... Thermal comfort is critical for ensuring the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of occupants and knowing their thermal demand could help creat a satisfy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least energy waste.Theory of thermal comfort is built based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uniform and stable environments,while there is still a gap when applying in evaluating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Therefore,an insight into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 is taken.The fundamental studies of thermal comfort in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 are explicated,including thermal comfort theory applied in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types of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 and corresponding studies,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thermal responses in the environments.Besides,the evaluation indices of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definitions and the comfort models are reviewed.Finally,future works in this research field are discussed.In general,the overall thermal comfort and local thermal comfort should be both taken into account in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 where skin temperatures and psychological thermal responses of occupants are different among local body segments.Moreover,as studies of local thermal comfort are mainly conducted in thermally neutral condition,the limits considering the state deviating thermal neutrality(slightly warm or cool),which is frequently found in reality,are encouraged to be studied.Finally,a well-defined comprehensive index should be proposed considering heat exchange of human body with their microenvironments and thus the comfort range of the index could be provided for designing of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thermal comfort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 comfort theory thermal response Evaluation indices
原文传递
面向老年人局部差异热需求的加热被褥设计
2
作者 顾舒婷 陈晨依 许静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5-182,共8页
为改善老年人冬季睡眠热舒适性,提高睡眠质量,基于老年人睡眠局部差异热需求研究了分区加热被褥。使用暖体假人及人工气候舱模拟老年人冬季睡眠场景,进行睡眠实验,探究老年人冬季睡眠的加热需求,并比较电加热和热水袋2种加热方式的作用... 为改善老年人冬季睡眠热舒适性,提高睡眠质量,基于老年人睡眠局部差异热需求研究了分区加热被褥。使用暖体假人及人工气候舱模拟老年人冬季睡眠场景,进行睡眠实验,探究老年人冬季睡眠的加热需求,并比较电加热和热水袋2种加热方式的作用机制,以此为依据提出分区加热被褥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当被褥无加热时,老年人胸部、背部、手部和脚部皮肤温度低于热舒适温度0.5~2.6℃,而背部和脚部更适宜进行局部加热;热水袋加热方式因升温速率高且水温下降后给人体带来接触冷感,而电加热方式升温速率平缓且能维持皮肤温度在34.5~35℃的舒适范围;在背部和脚部组合电加热作用下,被下微环境整体温度得以提升,胸部和手部皮肤温度也升高至热舒适温度范围,即分区电加热方案可有效改善老年人整体及局部睡眠热舒适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性能分区加热被褥提供理论参考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睡眠热舒适 局部热需求 加热被褥 差异热需求 被服系统
下载PDF
基于暖体假人的套装局部热阻及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王飞祥 杨柳 +1 位作者 赵胜凯 翟永超 《暖通空调》 2024年第6期147-154,38,共9页
对多名成年男女全年各季节着装行为进行了现场调研,得到了我国成年男女全年各季节典型着装搭配情况。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暖体假人模型进行了各季节典型着装搭配下的套装热阻测试,得到了34组成套服装的整体与局部热阻值,建立了全年各季... 对多名成年男女全年各季节着装行为进行了现场调研,得到了我国成年男女全年各季节典型着装搭配情况。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暖体假人模型进行了各季节典型着装搭配下的套装热阻测试,得到了34组成套服装的整体与局部热阻值,建立了全年各季节典型套装的局部服装热阻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套装局部与整体热阻值的关系,获得了基于套装整体热阻值的局部热阻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服装热阻 整体服装热阻 套装 热舒适 暖体假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柔性光伏组件的重型卡车驾驶室供能系统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诗怡 赵斌 +3 位作者 石尔 裴彩钰 李子健 韩承煜 《太阳能》 2024年第4期29-40,共12页
中国重型卡车保有量大,驾驶员工作强度极大,驾驶室内空间有限且封闭,提高驾驶员的热舒适性对于缓解其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在提高驾驶员热舒适性的同时减少重型卡车的能源消耗,研发了一套基于柔性光伏组件的重型卡车驾... 中国重型卡车保有量大,驾驶员工作强度极大,驾驶室内空间有限且封闭,提高驾驶员的热舒适性对于缓解其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在提高驾驶员热舒适性的同时减少重型卡车的能源消耗,研发了一套基于柔性光伏组件的重型卡车驾驶室供能系统,以国产重型卡车中销量最高的车型为例搭建了重型卡车驾驶室实物模型,对使用柔性光伏组件供电和半导体制冷装置实现驾驶室局部温度控制和充放电技术集成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实验从局部温度控制策略、光伏发电与变负载充电关系这两个方面对本供能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长沙地区为例,经计算,重型卡车(平稳运行时)驾驶室内的夏季制冷总负荷为3995 W,使用6组(共18片)半导体制冷片组即可达到驾驶室局部的制冷效果。使用人工环境箱模拟长沙地区夏季、冬季环境温度进行局部温度控制效果实验,本供能系统的制冷和供暖效果均可满足人体的热舒适性需求,验证了所提出局部温度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根据光伏发电与变负载充电实验,1块XZL-A100型单晶硅柔性光伏组件的年发电量约为13.3 kWh,本供能系统的光伏发电模块采用6块单晶硅柔性光伏组件并联,发电量可以满足重型卡车驾驶室局部温度控制的用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光伏组件 重型卡车驾驶室 半导体制冷 光伏发电 局部温度控制 供能系统 热舒适性
下载PDF
基于局地气候区的校园室外热舒适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5
作者 钟鸿峰 何玥儿 +2 位作者 范悦 张琼 郑如轩 《世界建筑》 2024年第9期68-73,共6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校园室外热环境的重要性凸显,迫切需要科学的设计指引以提升校园热环境。然而,当前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空间或室内环境,缺乏多空间的对比研究,忽略了室外热环境多要素相互影响的复杂特性。基于此,研究基于局地气候区理论,选... 气候变化背景下校园室外热环境的重要性凸显,迫切需要科学的设计指引以提升校园热环境。然而,当前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空间或室内环境,缺乏多空间的对比研究,忽略了室外热环境多要素相互影响的复杂特性。基于此,研究基于局地气候区理论,选取了3类开放空间和3类建成环境,结合实测和问卷调研探究校园室外热舒适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夏热冬暖地区校园室外热环境营造提供设计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热舒适 局地气候区 空间形态 校园热环境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冷环境下局部电加热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昭华 陈雪 +2 位作者 倪军 杨玉桐 邹一凡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7-194,共8页
为探究冷环境下电加热服加热位置对人体热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利用碳纤维加热片分别对人体8个部位进行加热,探究局部热敏感性及热偏好的差异,并根据局部热敏感分区的结果进行两两组合加热,校验局部热敏感分区的科学性。结果表明:不同部位... 为探究冷环境下电加热服加热位置对人体热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利用碳纤维加热片分别对人体8个部位进行加热,探究局部热敏感性及热偏好的差异,并根据局部热敏感分区的结果进行两两组合加热,校验局部热敏感分区的科学性。结果表明:不同部位间的热敏感性与偏好加热温度存在显著差异,脚部对整体热感觉影响最大(影响因子为0.112),其次是背部(影响因子为0.082),四肢偏好加热温度高于躯干2.1~3.7℃;单部位加热时(除脚部)不能达到全身热舒适性,应采用组合加热,且组合加热脚部与背部效果最佳;从能耗角度分析,局部加热时应首先加热脚部,其次可组合加热胸腰、腹腰部位,加热需求更大时可组合加热背部与脚部。本文研究结果为局部电加热服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加热片 加热部位 电加热服装 局部热敏感性 热舒适性
下载PDF
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的成都街道空间冬季热舒适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郝又佳 陈岚 +2 位作者 谭林 欧阳金龙 陈春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为探究街区空间布局与空间形态特点、微气候环境和使用者环境感知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理论并结合林荫空间对街道的限定,在成都市选出6条符合相应指标的街道,在冬季进行热舒适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时空下,不同LCZ分区下的... 为探究街区空间布局与空间形态特点、微气候环境和使用者环境感知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理论并结合林荫空间对街道的限定,在成都市选出6条符合相应指标的街道,在冬季进行热舒适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时空下,不同LCZ分区下的街道微气候数值有差异。紧凑型街道温度波动大于开敞型;开敞型街道湿度波动范围大于紧凑型。(2)紧凑低层型街道和开敞中层型街道是最为舒适的两种街道类型。(3)人群对微气候的热感觉与热舒适具有二次线性关系,街道空间形态会对人的热偏好产生影响。(4)空间形态与行为活动会影响人的热期望与热中性范围。因此,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街道空间特征,还应将街道所处环境、使用群体属性及活动特征纳入考量,以创造更为舒适的街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区 街道空间 微气候 热舒适 生理等效温度
下载PDF
寒冷环境下人体热舒适提升策略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宇宸 曹彬 《暖通空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在-10℃和-20℃的寒冷环境下,针对2种典型的人体热舒适提升策略,开展了受试者实验。研究表明:在-10℃工况下,持续性局部接触式加热不能显著提升人员热舒适,而间歇性的环境温度提升对人员热舒适有明显改善作用;在-20℃工况下,2种方式对... 在-10℃和-20℃的寒冷环境下,针对2种典型的人体热舒适提升策略,开展了受试者实验。研究表明:在-10℃工况下,持续性局部接触式加热不能显著提升人员热舒适,而间歇性的环境温度提升对人员热舒适有明显改善作用;在-20℃工况下,2种方式对人员热舒适均有比较显著的提升效果。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热感觉不均匀度是导致两工况下局部接触式加热效果不同的原因。针对寒冷环境下人体局部与整体热评价的相关性展开分析,发现手部和脚部对整体热评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为解决寒冷环境下人员热舒适需求的设备开发和实际工程问题(例如冬季运动场馆热环境营造)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环境 热舒适 热感觉 温度阶跃 局部加热
下载PDF
冷却顶板系统的供热性能及热舒适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田喆 王硕 +1 位作者 朱能 张诚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9-1114,共6页
冷却顶板供热可能对人员整体和局部热舒适产生影响.通过搭建全尺寸冷却顶板实验系统,以Fanger热舒适模型和ASHRAE 55—2004等标准为依据,对冷却顶板供热房间的热环境和热舒适效果进行了全面测评,着重分析了供热量与局部热不舒适之间的... 冷却顶板供热可能对人员整体和局部热舒适产生影响.通过搭建全尺寸冷却顶板实验系统,以Fanger热舒适模型和ASHRAE 55—2004等标准为依据,对冷却顶板供热房间的热环境和热舒适效果进行了全面测评,着重分析了供热量与局部热不舒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冷却顶板供热可以满足相关标准对整体热舒适的要求,但由于垂直温差和辐射不对称温度的作用,供热量超过限定值时会引起局部热不舒适,建议冷却顶板供热量不宜超过117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顶板 供热工况 整体热舒适 局部热不舒适
下载PDF
服装局部热阻与总热阻的动静态关系及其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文欢 钱晓明 +2 位作者 师云龙 范金土 牛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115,共5页
为研究人体在静止站立和行走时服装局部热阻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真人测试和假人测试服装总热阻之间的关系,利用热流计法测定人体设定的10个部位的热流密度,计算得到服装局部的热阻,通过面积系数计算得到站立和行走状态的服装总热阻;然... 为研究人体在静止站立和行走时服装局部热阻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真人测试和假人测试服装总热阻之间的关系,利用热流计法测定人体设定的10个部位的热流密度,计算得到服装局部的热阻,通过面积系数计算得到站立和行走状态的服装总热阻;然后对不同测试条件下各部位服装的动静态热阻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斜率,并探讨了不同状态对服装热阻的影响。结果显示:动态热阻明显低于静态热阻,10个部位动静态模拟斜率依次为0.72、0.75、0.87、0.74、0.76、0.83、0.82、0.90、0.61、0.64;斜率小于或等于0.76的部位受运动的影响显著。最后得到真人测试的静态热阻和动态热阻,真人和假人测试得到的静态热阻以及动态热阻之间的数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热阻 热流密度 局部热阻 总热阻 热舒适性
下载PDF
电热坐垫和暖脚板作用下局部热舒适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甲 李念平 +3 位作者 何颖东 谭畅 颜金波 李娜 《暖通空调》 2018年第8期60-67,共8页
采用电热坐垫和暖脚板对人体足部、大腿和臀部进行局部加热,分析了受热部位热感觉和热舒适的变化及局部热感觉(热舒适)与整体热感觉(热舒适)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热坐垫和暖脚板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局部和整体热舒适;随着电热坐垫和暖... 采用电热坐垫和暖脚板对人体足部、大腿和臀部进行局部加热,分析了受热部位热感觉和热舒适的变化及局部热感觉(热舒适)与整体热感觉(热舒适)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热坐垫和暖脚板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局部和整体热舒适;随着电热坐垫和暖脚板表面温度的提高,臀部、大腿和足部的热感觉明显改善;足部热感觉投票值(TSV)高于大腿和臀部,但当背景温度为16℃和18℃时,大腿对整体热感觉和热舒适的影响最大;不均匀偏冷环境中,人体局部热感觉大于热中性时,局部热舒适较好,整体热感觉接近热中性时,整体热舒适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坐垫 暖脚板 局部热感觉 局部热舒适 整体热感觉 整体热舒适 个性化舒适系统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夏季局部送风非均匀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千茹 金权 +1 位作者 端木琳 李祥立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采用受试者主观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头部、前胸、后背、胳膊、手、腿和脚部单独进行局部送风冷刺激条件下,对整体和非刺激部位热感觉的影响,发现各部位热感觉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各部位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探... 采用受试者主观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头部、前胸、后背、胳膊、手、腿和脚部单独进行局部送风冷刺激条件下,对整体和非刺激部位热感觉的影响,发现各部位热感觉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各部位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探讨了非均匀环境下整体热可接受度与整体热舒适及局部热可接受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肢体末端的局部刺激仅能对其周围部位产生明显影响,对其他部位影响不大;躯干部位局部刺激能影响全身各个部位,从而导致身体热感觉的区域化差异;整体热舒适和整体热可接受度密切相关,局部热不可接受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不会影响整体热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热环境 局部送风 热舒适 热感觉 热可接受度 主成分回归
下载PDF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舒适章节解读——热舒适 被引量:4
13
作者 喻伟 赵栩远 李百战 《建筑技术》 2018年第5期489-492,共4页
对《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舒适章节中热舒适条文进行解读,其中控制项条文对围护结构热工特性进行了强制规定;评分项条文分别从供暖空调热湿环境整体热舒适与局部热舒适,自由运行建筑热湿环境适应性热舒适与营造,室内环境湿度控制等方面进... 对《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舒适章节中热舒适条文进行解读,其中控制项条文对围护结构热工特性进行了强制规定;评分项条文分别从供暖空调热湿环境整体热舒适与局部热舒适,自由运行建筑热湿环境适应性热舒适与营造,室内环境湿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并对热湿环境监控和发布进行了要求,体现了标准的可感知性;提高与创新中强调了基于人体热感觉的供暖空调系统调控方法,体现了标准以人为本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热舒适 局部热舒适 适应性热舒适 监控系统
下载PDF
客机地面作业中客舱送风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积洪 公丕健 +1 位作者 王阳 姬雨初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6-30,共5页
客舱内的温度直接关系到舱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对旅客和机组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以民航现役主力单通道客机为原型构建了包含5排座椅和人体模型的客舱环境模型,针对客机在夏季地面作业阶段,运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送风温度下舱... 客舱内的温度直接关系到舱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对旅客和机组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以民航现役主力单通道客机为原型构建了包含5排座椅和人体模型的客舱环境模型,针对客机在夏季地面作业阶段,运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送风温度下舱内温度场和流场。在满舱情况下将空中乘务员也考虑在内,分别对旅客和乘务员的头部、腰部和脚踝进行采样计算,根据预测平均评价和不满意百分比指标,通过Matlab编程计算确定适宜的送风温度范围,同时分析了客舱温度场以及探讨乘务员和旅客的局部热舒适性。本研究为飞机地面空调操作人员提供了参考,并为飞机地面空调控制以及制定国内飞机客舱环境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生理模型 送风温度范围 局部热舒适 飞机地面空调 非结构网格
下载PDF
多种局部供冷方式下人体热反应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念平 李娜 +4 位作者 何颖东 何梅玲 李甲 颜金波 谭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0-148,共9页
研究了热湿环境中不同局部供冷方式(辐射、传导、对流)下人体热反应特性.通过在热湿室内环境的试验房间内试验,收集人体主观反应数据,分析不同局部供冷方式对人体局部与整体产生的舒适效果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热湿环境中不同局部供冷... 研究了热湿环境中不同局部供冷方式(辐射、传导、对流)下人体热反应特性.通过在热湿室内环境的试验房间内试验,收集人体主观反应数据,分析不同局部供冷方式对人体局部与整体产生的舒适效果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热湿环境中不同局部供冷方式作用下受试者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不同,局部对流供冷小于5 min、局部传导供冷10 min、局部辐射供冷20 min后受试者可达到稳定.对照组中对整体热反应影响程度较大的身体部位为颈部、大腿、背部;而在不同局部供冷作用下,对整体热反应影响最大的部位发生变化,变为被直接冷却的身体部位,分别为上臂(辐射)、前臂(传导)及头部(对流).根据热舒适投票值进行回归分析,环境温度低于27.55℃时,局部辐射供冷方式最优;27.55~28.96℃时,局部对流供冷方式最优;高于28.96℃时,局部传导供冷方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觉 热舒适 局部供冷
下载PDF
个人舒适系统作用下的杭州市冬季住宅居民热舒适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淑琴 陈悦 +5 位作者 华颖 孔舒怡 张彦彤 王子煜 刘佳琪 徐怡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3-232,共10页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冬季普遍使用红外线加热器、暖脚器、局部暖风机等个人舒适系统来供暖.为了探究个人舒适系统作用下的热舒适特征,选取杭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现场测试与实验室测试方法对个人舒适系统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冬季普遍使用红外线加热器、暖脚器、局部暖风机等个人舒适系统来供暖.为了探究个人舒适系统作用下的热舒适特征,选取杭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现场测试与实验室测试方法对个人舒适系统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2月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个人舒适系统使用率超过50%,典型日内18:00到20:00为使用高峰.个人舒适系统可使人体附近局部操作温度平均升高2.7℃.在个人舒适系统作用下中性操作温度为15.8℃,从舒适和节能的角度考虑,应尽量控制人体附近操作温度在13.9~20℃.个人舒适系统作用下对热感觉有显著影响的人体部位是头部、手部和脚部;各部位的最适皮肤温度分别为头部33℃,前胸37℃,上臂35℃,后背36℃,腹部37℃,下臂36℃,手部31℃,大腿36℃,小腿38℃,脚部35℃.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冬季住宅居民采取个人供暖设备以提升热舒适度的定量需求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舒适系统 住宅 冬季 局部热舒适 夏热冬冷地区
下载PDF
侧墙热辐射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柳 童媛媛 +3 位作者 高斯如 史明洋 赵胜凯 翟永超 《暖通空调》 2021年第4期122-129,共8页
通过人工气候室实验,以24名身着热阻为0.6 clo夏季室内服装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中性空气温度(26℃)、侧墙热辐射条件下不同暴露时间对人体热反应与热舒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受试者在不均匀辐射环境中暴露时间的增加,受试者... 通过人工气候室实验,以24名身着热阻为0.6 clo夏季室内服装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中性空气温度(26℃)、侧墙热辐射条件下不同暴露时间对人体热反应与热舒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受试者在不均匀辐射环境中暴露时间的增加,受试者热感觉逐渐降低并趋近中性,热舒适度和热可接受度逐渐增大,平均皮肤温度无显著变化,心率略有降低;中性环境温度下,暴露时间为60、120、180 min时,5%局部热不舒适的不对称辐射温度限值分别为1.7、1.9、4.5℃。得到了不同部位热感觉、热舒适对全身热感觉、热舒适的影响权重,建立了适用于中性环境温度、侧墙热辐射环境下的人体热感觉和热舒适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辐射 侧墙 局部热暴露 暴露时间 不对称辐射温度 热舒适 热感觉
下载PDF
偏冷环境局部辐射供暖对热舒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坪 黄妍嫣 +1 位作者 魏晓雯 穆宜轩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2期52-55,共4页
偏冷环境下,利用局部辐射供暖可以改善热舒适性。在12.5℃和14.5℃的环境温度下,使用200 W、300 W、500 W的局部辐射热源分别对脚踝及背部进行局部辐射供暖,测试了35名受试者的皮肤温度,采用主观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受试者的热感觉投票... 偏冷环境下,利用局部辐射供暖可以改善热舒适性。在12.5℃和14.5℃的环境温度下,使用200 W、300 W、500 W的局部辐射热源分别对脚踝及背部进行局部辐射供暖,测试了35名受试者的皮肤温度,采用主观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受试者的热感觉投票。研究结果表明,局部供暖可以改善人体的热舒适性,其中背部供暖方式对改善人体热舒适的效果更好。在环境温度为12.5℃,对人体背部辐射功率为300 W时,TSV可达0.05;环境温度为14.5℃时,对人体背部辐射功率为200 W时,TSV也可达到-0.2。节能计算分析表明,偏冷环境下局部辐射供暖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在人数一定的情况下,房间面积越大,由于环境温度降低而减小的供热量也越大,节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冷环境 局部辐射供暖 热舒适性 热感觉投票 节能
下载PDF
局部降温在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琴 胡婷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局部降温对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单一体腔热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究局部降温对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单一体腔热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局部降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舒适度(Kolcab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依从性及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观察组Kolcab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降温可有效提升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灌注化疗舒适度,减轻患者痛感,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降温 腹腔热灌注 晚期结直肠癌 舒适度 依从性
下载PDF
生物气候建筑叙事 被引量:5
20
作者 闵天怡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6期51-57,共7页
通过对能量、气候、建筑的思考,首先定义了气候环境系统下的能量系统、建筑开启系统与人体反应系统,继而借助于建立在气候分析与热舒适理论之上的、以被动式气候调控策略为主导的生物气候学方法模型,从能量的流动维度,探索生物气候语境... 通过对能量、气候、建筑的思考,首先定义了气候环境系统下的能量系统、建筑开启系统与人体反应系统,继而借助于建立在气候分析与热舒适理论之上的、以被动式气候调控策略为主导的生物气候学方法模型,从能量的流动维度,探索生物气候语境下的建筑设计语言及范式。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议题下,为重新思考低能耗建筑的自主性法则提供了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建筑 能量 热舒适 生物气候学 被动式控制区 区域性气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