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alability and Security in Identifier-to-Locator Mapping: Case Study for Locator/ID Separated Networks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恒奎 杨冬 +1 位作者 高德云 张宏科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1年第7期34-45,共12页
The locator/ID separation paradigm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to resolve the serious scalability issue that today's Internet is facing.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n with this issue to alleviate the routing ... The locator/ID separation paradigm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to resolve the serious scalability issue that today's Internet is facing.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n with this issue to alleviate the routing burden of the Default Free Zone (DFZ), improve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nd support efficient mobility and multi-homing. However, in the locator/ID split networks, a third party is needed to store the identifier-to-locator pairs. How to map identifiers onto locators in a scalable and secure way is a really critical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SS-MAP, a scalable and secure locator/ID mapping scheme for future Internet. First, SS-MAP uses a near-optimal DHT to map identifiers onto locators, which is able to achieve the maxima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with reasonable maintenance overhead relatively. Second, SS-MAP uses a decentralized admission control system to protect the DHT-based identifier-to-locator mapping from Sybil attacks, where a malicious mapping server creates numerous fake identities (called Sybil identifiers) to control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mapping system. This is the first work to discuss the Sybil attack problem in identifier-to-locator mapping mechanisms with the best knowledge of the authors. 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 terms of scalability and security.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is scalable for large size networks and can resistant to Sybil atta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tor/id separation identifier-to-locator mapping SCALABILITY SECURITY Sybil attack
下载PDF
SEANet:一种现场、弹性、自治网络架构及技术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劲林 程钢 +1 位作者 尤佳莉 孙鹏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支持融合增量演进和变革换代,具有现场、弹性、自治特点的新型网络架构——SEANet,并从灵活弹性的控制能力、高效现场的服务处理、分层自治的现场解析几个方面,对SEANet路由转发原理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定义了SEANet在控制面和... 提出了一种支持融合增量演进和变革换代,具有现场、弹性、自治特点的新型网络架构——SEANet,并从灵活弹性的控制能力、高效现场的服务处理、分层自治的现场解析几个方面,对SEANet路由转发原理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定义了SEANet在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框架下,各部分的能力需求和功能特点。同时,以组播、多宿主网络、移动性和网内缓存多个典型场景为例,分析了SEANet在协议无关处理、动态地址后绑定、多地址和变地址需求上的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与地址分离 现场解析 低时延 协议无关处理
下载PDF
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下一种基于信任度模型的新型映射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万明 刘颖 张宏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3-145,共13页
通过分析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中可能存在的映射欺骗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缓解映射欺骗威胁的新型映射机制。该机制在映射理论中引入了基于反馈评判的信任度模型,通过对信任度的动态评判,增加了映射信息的可信性。同时,采用自证明... 通过分析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中可能存在的映射欺骗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缓解映射欺骗威胁的新型映射机制。该机制在映射理论中引入了基于反馈评判的信任度模型,通过对信任度的动态评判,增加了映射信息的可信性。同时,采用自证明标识代表隧道路由器的身份信息,有效地保障了映射信息源的真实性。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为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的映射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通过设定不同的信任度门限,能够有效缓解隧道路由器对虚假映射信息的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映射欺骗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与身份分离 基于反馈评判的信任度模型 映射信息 自证明标识 信任度
下载PDF
改进Kademlia协议的P2P网络资源发现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苏扬 张琦 唐善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4-469,共6页
标准Kademlia协议在P2P网络内容监控中获取资源信息时,存在搜索效率低下、全面性不佳等问题,据此提出一种采用改进Kademlia协议的P2P网络资源发现算法。该算法在分布式哈希路由表的基础上实现一个可动态修改自身ID的自定义P2P节点,改进K... 标准Kademlia协议在P2P网络内容监控中获取资源信息时,存在搜索效率低下、全面性不佳等问题,据此提出一种采用改进Kademlia协议的P2P网络资源发现算法。该算法在分布式哈希路由表的基础上实现一个可动态修改自身ID的自定义P2P节点,改进Kademlia协议通过自定义P2P节点被其他节点记录在路由表中的位置来提高节点收到资源搜索消息的数量,高效获取P2P网络中传输的资源搜索与下载消息。实验对比表明:和标准Kademlia协议相比,采用改进Kademlia协议的资源发现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发现资源搜索与下载消息的数量,能找到更多P2P网络中传输的资源及正在搜索或下载这些资源的节点。从而实现P2P网络监控中对资源进行有效定位和发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路 KADEMLIA协议 分布式哈希表 资源定位 动态修改节点id
下载PDF
SAMS:一种新型身份/位置分离方案
5
作者 杨芫 徐明伟 +4 位作者 杨家海 董庆洲 陈文龙 王会 张志超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406,共13页
当前互联网中的IP地址同时标识主机身份和主机位置,这种语义重载主要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它使得核心网络路由表项数量急剧增长,引起路由可扩展性问题.另一方面,主机难以在不改变身份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多宿主和移动中的高速切换.... 当前互联网中的IP地址同时标识主机身份和主机位置,这种语义重载主要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它使得核心网络路由表项数量急剧增长,引起路由可扩展性问题.另一方面,主机难以在不改变身份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多宿主和移动中的高速切换.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主机的身份和位置分离,即分别使用相互独立的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目前身份/位置分离方案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方案只是针对某一个问题,不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此外身份位置分离之后的真实身份问题也很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身份/位置分离方案SAMS(Scalable Authentic Mobile identifier-locator Separation scheme),它将用户身份标识、主机身份标识、边缘网络位置标识和核心网络位置标识分离,并设计合理的体系结构将这4种标识结合在一起,对路由可扩展性,主机多宿主和移动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并支持真实身份.文中实现了SAMS的原型系统,并在CERNET2主干网上进行了规模部署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系统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位置分离 路由可扩展 身份认证 主机移动 多宿主中图法
下载PDF
基于TTCN-3的LISP协议一致性测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庆 张圣琨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应用测试和测试控制表示法第三版(testing and test control notation version 3,TTCN-3)设计了一种名址分离协议(locator/identity separation protocol,LISP)的一致性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根据LISP协议标准RFC6830和RFC6833,运用抽... 应用测试和测试控制表示法第三版(testing and test control notation version 3,TTCN-3)设计了一种名址分离协议(locator/identity separation protocol,LISP)的一致性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根据LISP协议标准RFC6830和RFC6833,运用抽象语法规则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ASN.1)描述报文结构,设计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脚本。脚本通过自动下发配置,构造数据报文,完成交互过程。对LISP基本功能实现的9个测试点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9个测试点均通过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P TTCN-3 一致性测试
下载PDF
分离机制下一种互联网安全接入方法
7
作者 王凯 高阳阳 秦雅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7,共6页
重点研究身份与位置分离机制下源地址真实性保障方面的方法,提出了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唯一且不变的终端身份标识EID结构,并设计了一种保障源地址真实性的安全接入方法,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协议流程和协议格式,保证了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 重点研究身份与位置分离机制下源地址真实性保障方面的方法,提出了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唯一且不变的终端身份标识EID结构,并设计了一种保障源地址真实性的安全接入方法,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协议流程和协议格式,保证了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源地址即终端身份标识EID的真实性.最后使用SVO形式化逻辑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 源地址真实性 安全接入方法 终端身份标识 SVO形式化逻辑
下载PDF
新型IP承载网构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少武 《信息通信技术》 2013年第3期71-74,共4页
分析承载网的分组化发展趋势和IP互联网面临的挑战,归纳围绕IP网络的10个基本问题,阐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在未来新型IP承载网方面的研究;着重介绍NDN、ID/Locator分离、SDN的技术创新点及解决的问题,指出未来新型IP承载网构建的一揽... 分析承载网的分组化发展趋势和IP互联网面临的挑战,归纳围绕IP网络的10个基本问题,阐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在未来新型IP承载网方面的研究;着重介绍NDN、ID/Locator分离、SDN的技术创新点及解决的问题,指出未来新型IP承载网构建的一揽子全面解决方案仍有待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承载网 IPV4 IPV6 数据命名网络 身份位置分离 软件定义网络
下载PDF
边缘网关负载分析
9
作者 鄂跃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5-97,共3页
为定性地描述核心-边缘分离网络中的网关负载,根据映射表项索引方式和映射表覆盖范围,将位置标识与身份标识分离协议和网络地址翻译的网关细分为5类,从映射表项数和处理复杂度方面对网关负载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设计新的核心-边缘分离... 为定性地描述核心-边缘分离网络中的网关负载,根据映射表项索引方式和映射表覆盖范围,将位置标识与身份标识分离协议和网络地址翻译的网关细分为5类,从映射表项数和处理复杂度方面对网关负载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设计新的核心-边缘分离体系结构或网关映射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分离 网关 位置标识与身份标识分离协议 网络地址翻译 映射
下载PDF
基于LISP协议的网络构架的研究
10
作者 易著梁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3-25,76,共4页
身份和位置分离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IP技术固有的缺陷,使得IP地址既表示终端身份又表示终端网络地址的双重属性给网络管理、用户安全性、网络可扩展性带来诸多不便。在分析HIP、Shim6、LISP等现有身份和位置分离... 身份和位置分离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IP技术固有的缺陷,使得IP地址既表示终端身份又表示终端网络地址的双重属性给网络管理、用户安全性、网络可扩展性带来诸多不便。在分析HIP、Shim6、LISP等现有身份和位置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对基于LISP协议的网络构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网络 身份和位置分离 LISP协议
下载PDF
基于LISP协议的移动性安全机制
11
作者 王强 高海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4-27,共4页
文章提出了基于LISP协议的安全加密机制,给出了双层网络设备管理的扁平式网络结构。当节点域内切换时,位置更新机制通过映射服务器和入口隧道路由器实现;而切换发生在节点域间时,节点位置更新机制通过映射服务器之间报文信息传递即可完... 文章提出了基于LISP协议的安全加密机制,给出了双层网络设备管理的扁平式网络结构。当节点域内切换时,位置更新机制通过映射服务器和入口隧道路由器实现;而切换发生在节点域间时,节点位置更新机制通过映射服务器之间报文信息传递即可完成。由于采用扁平式网络结构减少了信令交互和报文丢失,优化了移动节点映射位置更新机制和报文交互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灵活的解析模型,计算节点映射位置更新信令开销、和移动切换解析成功率。最后给出了不同移动性机制的性能指标对比,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基于LISP协议的安全加密机制的理论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协议 位置更新、灵活切换 身份与位置标识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位置标识与身份标识分离协议的移动性快速切换方法
12
作者 许东晓 蒋铃鸽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现有的位置标识与身份标识分离协议(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LISP)需要在其基础上部署移动IP(Mobile IP,MIP)才能实现移动性.针对此方案切换延时长、丢包率高、部署相对复杂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快速切换方法(FM-LIS... 现有的位置标识与身份标识分离协议(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LISP)需要在其基础上部署移动IP(Mobile IP,MIP)才能实现移动性.针对此方案切换延时长、丢包率高、部署相对复杂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ISP协议的快速切换方法(FM-LISP).改进方法吸取了MIP快速切换FMIPv6中链路层触发的机制,并结合LISP协议本身特性,省去了FMIPv6中转交地址分配、冲突地址检测及双向隧道的建立,简化了切换过程.仿真结果表明,FM-LISP在切换延时方面较LISP+MIP方案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并利用原接入路由器的缓存功能,有效地降低了丢包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协议 位置标识 身份标识 快速切换 移动IP 互联网协议
下载PDF
基于分离映射的混合交换路由系统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朱伟伟 罗洪斌 +1 位作者 陈哲 苏伟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年第2期7-10,共4页
当今互联网采用"尽力而为"的IP分组转发模式进行数据包的传输,IP分组转发模式对所有的数据包进行一视同仁的转发而不加以区分,这种转发模式不能够满足当今网络服务多样性的要求。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离映射的混合交换... 当今互联网采用"尽力而为"的IP分组转发模式进行数据包的传输,IP分组转发模式对所有的数据包进行一视同仁的转发而不加以区分,这种转发模式不能够满足当今网络服务多样性的要求。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离映射的混合交换路由系统,根据数据流的特性将某些数据流直接利用底层物理资源采用电路交换的方式进行数据包的传输,而对其他流仍然用IP分组进行尽力而为的转发。文中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案的设计和实现,并对其主体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网络 身份与位置分离 混合交换路由 多协议标签交换
下载PDF
从标准热点看承载网的发展演进
14
作者 樊晓兵 《中国新通信》 2009年第7期5-8,共4页
本文介绍了标准化组织如IETF、ITU-T中与承载网相关的技术标准化热点,并在此基础对这些技术热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目前运营商网络的状况,从业务、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对承载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承载网 分组时钟同步 IPV6 控制面 路由 身份与位置分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位置与身份标识分离协议的映射查询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前斌 王磊 唐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互联网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路由系统的可扩展性。针对如何减少核心路由表规模,如何减小路径查询长度,如何避免IP语义过载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位置与身份标识分离(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LISP)协议和Chord算法提出了一... 互联网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路由系统的可扩展性。针对如何减少核心路由表规模,如何减小路径查询长度,如何避免IP语义过载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位置与身份标识分离(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LISP)协议和Chord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映射方法 LISP-Chord。LISP-Chord映射查询机制采用Chord算法,将端标识—路由位置(endpoint identifiers-to-routing locators,EID-to-RLOC)映射关系分布式的存储在映射服务器(MapServ-er)上进行资源查询。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ISP-MAP,LISP-Chord协议具有更低的路由表复杂度,更低的节点加入退出开销以及更低的查询跳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与标识分离 CHORD算法 可扩展性 映射关系
原文传递
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的可证明三元认证接入协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苏 关建峰 +1 位作者 潘华 张宏科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58-62,共5页
针对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接入协议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可证明的三元认证接入协议,实现了所有通信实体(终端、接入交换路由器和认证服务器)的双向认证,有效地防止了未授权终端的接入,防止了伪造的认证服务器和非法的接入交换路由器.通过... 针对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接入协议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可证明的三元认证接入协议,实现了所有通信实体(终端、接入交换路由器和认证服务器)的双向认证,有效地防止了未授权终端的接入,防止了伪造的认证服务器和非法的接入交换路由器.通过对Ballare-Rogaway模型的扩展和性能分析可知,该协议基于BR扩展模型是可证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 三元认证 可证明安全 接入协议
原文传递
基于OpenLISP的身份/位置分离移动性方案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粤娴 王宝生 +2 位作者 邓文平 唐竹 高先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7-121,共5页
位置/身份分离协议(LISP)重要的开源项目为OpenLISP.但是,OpenLISP本身并不支持网络移动性.为此,分析了OpenLISP的实现架构,将数据平面从Fred BSD内核移植到了Linux内核,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移动性支持功能扩展,最后通过网络基本通信功能... 位置/身份分离协议(LISP)重要的开源项目为OpenLISP.但是,OpenLISP本身并不支持网络移动性.为此,分析了OpenLISP的实现架构,将数据平面从Fred BSD内核移植到了Linux内核,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移动性支持功能扩展,最后通过网络基本通信功能测试、移动通信功能测试以及移动场景下VLC播放器视频传输试验,其ping测试的平均延时为1.230 ms,平均移动切换延时为2.009 s,验证评估了OpenLISP对网络移动性支持的功能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LISP 位置/身份分离协议开源实现 位置/身份分离协议 移动性支持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标识分离映射网络的子网移动性管理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雪霞 郜帅 +1 位作者 王利利 张宏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9,共7页
标识分离映射网络成功实现了身份与位置分离,解决了单点移动性问题,但是没有考虑子网移动性管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分级多层映射机制的子网移动性支持方案,通过子网多身份标识到唯一路由标识的多对一映射机制,在实现子网整... 标识分离映射网络成功实现了身份与位置分离,解决了单点移动性问题,但是没有考虑子网移动性管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分级多层映射机制的子网移动性支持方案,通过子网多身份标识到唯一路由标识的多对一映射机制,在实现子网整体移动性支持的同时,又降低了网络整体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开销,优化了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说明,在子网移动过程中,与普通节点单独注册相比,采用基于分级多层映射机制的块注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整体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开销,尤其是核心网的信令开销,从而避免核心网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分离映射网络 子网移动性 身份与位置分离 分级多层映射
原文传递
一种ELT报文编码协议的快速判定方法
19
作者 刘冰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2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于数据进制转换的基本原理和COSPAS/SARSAT规定的ELT编码规范格式,提出一种可以通过不借助专用工具或专门途径直接判读15 Hex ID确定ELT部件实际编码协议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技术可行性论证说明和实证分析研究。
关键词 应急示位发射机 编码协议 15位十六进制代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