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Characteristic of Aeolian Loessial Soils Samples
1
作者 Xin Zhao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and Ecological Geology,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Moscow,Russi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2-232,共1页
Comparative characteristic of aeolian loessial soils samples,whose sections are from North China (Beijing)and pre-Caucasia(Bujennovck).As far as we know,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can be researched in the area of loess.... Comparative characteristic of aeolian loessial soils samples,whose sections are from North China (Beijing)and pre-Caucasia(Bujennovck).As far as we know,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can be researched in the area of loess.For the sake of solving engineering and ecogeological problems,we have to begin with knowing loess’ composition,structure, physical,physicochemical,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irst of all—the property of sediment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ial SOILS NORTH China pre-Caucasia(Russia)
下载PDF
SOIL EROSION AND THE WATER &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LOESSIAL HILLY AREA OF SOUTHERN NINGXIA
2
作者 Li Shicheng Nigsxia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e, Yinchuan, China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Z1期93-96,共4页
1. General Situation of Soil Erosion The loessial hilly area of southern Ningxia, Situated at the south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middle-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part of Chinese Loess Pla-teau, cove... 1. General Situation of Soil Erosion The loessial hilly area of southern Ningxia, Situated at the south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middle-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part of Chinese Loess Pla-teau, covers an area of 1500 square kilometers with an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of 5-8℃,a precipitation of 300-500mm of which 70% taking place concentratively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June and September in form of rainstorm, The annual evap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ial HILLY Area SOIL EROSI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rainfall regime and its character indices on soil loss at loessial hillslope with ephemeral gully 被引量:4
3
作者 HAN Yong ZHENG Fen-li XU Xi-me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527-538,共12页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llslope soil loss with ephemeral gully and rainfall regime is important for soil loss prediction and erosion control. Based on 12-year field observation data, this paper quanti...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llslope soil loss with ephemeral gully and rainfall regime is important for soil loss prediction and erosion control. Based on 12-year field observation data, this paper quantified the rainfall regime impacts on soil loss at loessial hillslope with ephemeral gully. According to three rainfall parameters including precipitation(P), rainfall duration(t), and maximum 30-minute rainfall intensity(I_(30)), 115 rainfall events were classified by using K-mean clustering method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15 rainfall even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rainfall regimes. Rainfall Regime 1(RR1) had large I_(30) values with low precipitation and short duration, while the three rainfall parameters of Rainfall Regime 3(RR3) were inverse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ose of RR1; for Rainfall Regime 2(RR2), the precipitation, duration and I_(30) values were all between those of RR1 and RR3. Compared with RR2 and RR3, RR1 was the dominant rainfall regime for causing soil loss at the loessial hillslope with ephemeral gully, especially for causing extreme soil loss events. PI30(Product of P and I_(30)) was selected as the key index of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to fit soil loss equations. Two sets of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between soil loss and PI_(30) with and without rainfall regime classification were fitted. Compared with the equation without rainfall regime classification, the cross validation results of the equations with rainfall regime classification was satisfactor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ainfall regime classification could not only depict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precisely, but also improve soil loss equation prediction accuracy at loessial hillslope with ephemeral g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政体 玷污损失 降雨特性索引 黄土的 hillslope 短暂溪谷
下载PDF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Drying and Wetting Alternation on Ammonium Fixation in Manured Loessial Soil 被引量:2
4
作者 FANXIAOLIN LIL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5-161,共7页
EffectsofTemperatureandDryingandWettingAlternationonAmmoniumFixationinManuredLoessialSoilFANXIAOLINI;ZHANGYI... EffectsofTemperatureandDryingandWettingAlternationonAmmoniumFixationinManuredLoessialSoilFANXIAOLINI;ZHANGYIPINGandLILING(S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温度 湿度变化 铵固定 土壤氮
下载PDF
西北黄绵土区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张喜平 杨志奇 +2 位作者 王娜 魏志平 周喜旺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69-573,共5页
为了探讨西北黄绵土区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40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西北黄绵土区施用有机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氮肥和磷肥是限制... 为了探讨西北黄绵土区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40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西北黄绵土区施用有机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氮肥和磷肥是限制小麦产量和生长的重要因素,钾肥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不明显。施用化肥能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单施氮肥、在有机肥和氮肥配施的基础上配施磷肥和钾肥都会降低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单施氮肥会提高小麦籽粒沉降值,磷肥、钾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均会降低小麦籽粒沉降值;单施氮肥、有机肥和氮肥配施能延长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施用化肥会降低抗延伸阻力,有机肥对抗延伸阻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综上,该试验条件下,有机肥与氮肥配施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长期施用钾肥会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小麦 产量 品质 西北黄绵土
下载PDF
含有球状微塑料的黄绵土在各降雨条件下的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6
作者 陈亮 徐灿玮 司朋举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2-40,共9页
为研究不同粒径和含量球状微塑料的黄绵土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盐分运移变化规律,利用室内一维土柱模型开展垂直入渗试验,得到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各含量和粒径微塑料的土柱入渗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散点图。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绵土中低含量微塑... 为研究不同粒径和含量球状微塑料的黄绵土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盐分运移变化规律,利用室内一维土柱模型开展垂直入渗试验,得到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各含量和粒径微塑料的土柱入渗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散点图。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绵土中低含量微塑料显著促进NaCl溶液的入渗,高含量微塑料阻滞NaCl溶液的入渗,而降雨条件会改变微塑料临界含量;在黄绵土中稍小粒径微塑料显著促进NaCl溶液入渗,稍大粒径微塑料阻滞NaCl溶液的入渗;低含量和小粒径微塑料对降雨响应更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黄绵土 间歇降雨 盐分运移 降雨响应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高易溶盐含量的伊犁黄土流变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志超 张爱军 +3 位作者 任文渊 胡海军 王毓国 李双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9,共10页
流变学研究方法可以揭示黏弹性物质的流动和变形规律,常被应用于土体结构的力学稳定性及长期变形参数研究。为了深入探究伊犁黄土类土的黏弹性和结构稳定性,该研究采用流变仪对不同含水率和易溶盐(Na2SO4)含量的伊犁黄土类土进行了稳态... 流变学研究方法可以揭示黏弹性物质的流动和变形规律,常被应用于土体结构的力学稳定性及长期变形参数研究。为了深入探究伊犁黄土类土的黏弹性和结构稳定性,该研究采用流变仪对不同含水率和易溶盐(Na2SO4)含量的伊犁黄土类土进行了稳态和动态流变试验,引入Bingham模型对小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曲线进行了拟合,并分析解释了稳态和动态流变试验的演化过程。同时,讨论了含水率及易溶盐含量对稳态和动态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定量分析了流变参数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稳态剪切过程中土体由固态向类固态转化,并最后趋于流态,具有剪切变稀行为;随着含水率及易溶盐含量增大,屈服应力和黏度均减小,且屈服应力在300~1 100 Pa之间。随着含水率和易溶盐含量增大,动剪切强度参数和黏弹性参数均线性减小,土体的结构稳定性降低。当剪切应变小于0.1%时,土体处于线性黏弹区,损耗因子变化不大;剪切应变大于0.1%时,损耗因子逐渐增大。高含水率及高易溶盐含量的土壤最先到达屈服点,说明高含水率和高易溶盐含量不利于土体结构的稳定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易溶盐含量对流变参数的影响程度变小。研究定性和定量地表征了伊犁黄土类土的流变特性,为深入认识黄土类土的黏弹性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水分 土壤 伊犁黄土类土 流变特性 稳定性
下载PDF
生物炭添加对黄绵土水分补给和消退的影响
8
作者 马凌云 张风宝 +2 位作者 杨佳燕 李元元 杨明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3,共9页
[目的]明确雨季生物炭添加对黄绵土储水、保水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利用生物炭改良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以及确定合理的生物炭施用量提供基本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多层一体式土壤水分温度测量系统(JDTS-01)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进行野外定点... [目的]明确雨季生物炭添加对黄绵土储水、保水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利用生物炭改良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以及确定合理的生物炭施用量提供基本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多层一体式土壤水分温度测量系统(JDTS-01)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进行野外定点观测,并使用烘干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校正,研究黄绵土0—40 cm土层水分动态变化与补给、消退情况。基于双变量相关分析探讨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土壤水分补给和消退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①整体上生物炭添加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低生物炭添加量增加了深层土壤水分,而高生物炭添加量增加了表层土壤水分,2.5%左右的生物炭添加量可能是影响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拐点。②添加生物炭后,0—20 cm土层水分补给量增大,20—40 cm土层水分补给量减小。降雨带来的水分补给能够很大程度上滞留在土壤耕层,添加生物炭量较大时土壤水分补给效果更好;0—20 cm土层中添加生物炭处理的水分消退更快,而不添加生物炭的土壤水分入渗土层更深。③生物炭添加可以促进黄绵土土壤水分补给,减弱土壤水分消退,有利于降雨后土壤储水。[结论]生物炭添加能够改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减小土壤水分深层入渗量和增加耕层土壤储水量,在添加量大于4%时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性质 土壤水分 水分补给 水分消退 黄绵土
下载PDF
模拟降雨下前期含水量对黄绵土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淡彩虹 许欢欢 +3 位作者 王兵 张慧妮 李家明 马金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探究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及产流产沙关系,以安塞黄绵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6个前期土壤含水量处理(5%,10%,15%,20%,25%,30%),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来系统研究前期土壤含水量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每个... 为探究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及产流产沙关系,以安塞黄绵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6个前期土壤含水量处理(5%,10%,15%,20%,25%,30%),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来系统研究前期土壤含水量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每个含水量处理设置2个重复,坡面坡度为15°,设计雨强为90 mm/h,降雨历时为1 h。结果表明:(1)随着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幂函数减小,产流量线性增大。(2)坡面土壤流失量随前期土壤含水量增大呈幂函数增加,高含水量组(29.3%)土壤流失量分别是低含水量组(5.8%和10.6%)和中含水量组(15.3%,20.4%,25.1%)的86.1,8.9倍。当前期含水量接近饱和时,坡面侵蚀加剧,土壤流失量迅速增加。(3)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坡面产流量与产沙量呈幂函数关系,当产流速率超过1.4 L/min,产沙量迅速增加甚至翻倍,呈“水大沙多”的特点。前期土壤含水量通过影响入渗产流和改变径流泥沙关系双重作用来影响坡面产沙。因此,对黄绵土坡面而言,应注意防范连绵持久降雨后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可采取耕作、植被覆盖等措施维持适当土壤含水量使土层不饱和来减少侵蚀。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水土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土壤含水量 产流产沙 产流产沙关系 初始产流时间 黄绵土
下载PDF
沙土与垆土种植怀山药中淀粉及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比较
10
作者 孟世龙 焦芬 +2 位作者 何青云 任泽玥 马凡怡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怀山药作为河南道地药食两用资源性植物,具有健脾补肺、保肝固肾益精之功效。怀山药富含抗性淀粉,可用于改善食品的品质、口感和加工工艺。本文利用循环压热法制备了沙土及垆土怀山药抗性淀粉,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理化性质的比较,旨在为... 怀山药作为河南道地药食两用资源性植物,具有健脾补肺、保肝固肾益精之功效。怀山药富含抗性淀粉,可用于改善食品的品质、口感和加工工艺。本文利用循环压热法制备了沙土及垆土怀山药抗性淀粉,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理化性质的比较,旨在为开发含科技附加值的怀山药农副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怀山药 垆土怀山药 土壤 抗性淀粉
下载PDF
生物炭对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3
11
作者 曾爱 廖允成 +2 位作者 张俊丽 眭彦伟 温晓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9-1015,共7页
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改良研究有较多的报道,但是关于北方石灰性土壤研究报道很少,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陕西关中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处理为:不施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10... 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改良研究有较多的报道,但是关于北方石灰性土壤研究报道很少,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陕西关中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处理为:不施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1000 kg.hm-(2T1)、5000 kg.hm-(2T2)、10 000 kg.hm-(2T3)、20 000 kg.hm-(2T4),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麦生育期定期采样(分蘖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内,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随生物炭施用量提高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T4最高,T2最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T4>T3>T2>T1>CK;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处理T1最高,T4和CK最低;土壤速效钾含量T4>T3>T2>T1>CK。综合来看,在上述研究条件下,生物炭高施用量比低施用量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但在生物炭低施用量下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塿土 土壤含水量 有机碳 速效养分
下载PDF
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88
12
作者 康玲玲 朱小勇 +2 位作者 王云璋 吴卿 魏义长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6-543,共8页
本文利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通过坡面小区试验,初步分析了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主要是以不溶态的形式随泥沙迁移,随径流迁移的可溶态养分很少;不同形态的养分在泥沙中有富集现象;养分流... 本文利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通过坡面小区试验,初步分析了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主要是以不溶态的形式随泥沙迁移,随径流迁移的可溶态养分很少;不同形态的养分在泥沙中有富集现象;养分流失量与雨强成正比;同一雨强条件下,土壤流失量与养分流失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人工降雨 雨强 黄土性土壤 养分流失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48
13
作者 徐明岗 于荣 +3 位作者 孙小凤 刘骅 王伯仁 李菊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5,共7页
对我国重点农区的6种典型土壤—红壤、灰漠土、垆土、潮土、褐土、黑土长期耕作施肥后的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探讨施肥对不同土壤活性有机质和CMI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 对我国重点农区的6种典型土壤—红壤、灰漠土、垆土、潮土、褐土、黑土长期耕作施肥后的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探讨施肥对不同土壤活性有机质和CMI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3、167、333mmol/L)将土壤活性有机质分为高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3部分。结果表明,只耕作不施肥(CK)10年后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CMI下降11.1~63.6,其中垆土、褐土下降幅度最大、黑土最小。施用化肥也使土壤活性有机质下降,其中单施氮(N)的潮土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达31.3%;化肥配合施用(NPK)的红壤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其余土壤相对较小。施肥使土壤活性有机质和总有机质含量增加,高于初始土壤和CK。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CMI均显著增加,CMI以红壤上升最大,达91.4,潮土最小,仅为4.6。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数量及CMI变幅大于土壤总有机质的变化幅度,以CMI变化为大,说明CMI是评价施肥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最好指标。土壤活性有机质分组结果表明,红壤活性有机质组成以高活性有机质为主;垆土、灰漠土活性有机质以高活性和中活性两部分为主;潮土以中活性有机质为主。施肥对红壤、灰漠土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明显,对垆土、潮土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垆土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CMI)
下载PDF
塿土土壤剖面中N_2O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异 被引量:15
14
作者 梁东丽 同延安 +3 位作者 Ove Emteryd 李生秀 方日尧 张树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1-737,共7页
用土壤探头法对土玉米 -小麦轮作体系下不同剖面层次 N2 O浓度变化进行了 2 a的田间原位监测。结果表明 :土土壤剖面中 N2 O浓度具有较大的时间变异 ,表现为土壤 N2 O浓度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变化较大 ,以温度高、水分充足的 7~ 8月... 用土壤探头法对土玉米 -小麦轮作体系下不同剖面层次 N2 O浓度变化进行了 2 a的田间原位监测。结果表明 :土土壤剖面中 N2 O浓度具有较大的时间变异 ,表现为土壤 N2 O浓度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变化较大 ,以温度高、水分充足的 7~ 8月份为最高 ,温度较低的冬季最低 ;全年中土壤剖面中各层 N2 O浓度在降水或者灌溉后均有一个峰值。从空间上来看 ,土壤不同剖面层次的 N2 O浓度的变化以 60 cm土层最高 ,表层 1 0 cm最低 ,浓度在剖面中的变化顺序为 1 0 cm<30 cm<1 5 0 cm<90 cm<60 cm。 2 a的研究结果相比 ,降水量较高的 1 999年土壤剖面各层的 N2 O浓度较高。 2 a试验期间对照和施肥处理各土壤层次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7.1 %~ 2 9.4%和 1 0 .8%~ 5 0 .9% ,其中 1 999年变异系数分别为 2 0 .2 %~ 2 9.4%和 32 .1 1 %~5 0 .9% ,2 0 0 0年分别为 7.1 4%~ 1 8.4%和 1 0 .8%~ 2 5 .9%。从变异系数上来看 ,1 999年高于 2 0 0 0年 ;施肥处理高于对照 ;N2 O浓度较高的下层土壤高于 1 0 cm表层土壤。两个处理 N2 O出现的时间和剖面变化趋势相同 ,但施肥处理各时期、各土层的浓度均高于对照。这些结果充分说明土土壤存在明显的反硝化N2 O气态损失 ,施肥显著地增加了其产生量 ,深层土壤 N2 O的产生是土 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变异 空间变异 氧化亚氮 土壤 施肥处理 塿土 N2O浓度 反硝化作用 氮素循环
下载PDF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垆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被引量:47
15
作者 裴瑞娜 杨生茂 +2 位作者 徐明岗 樊廷录 张会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4008-4015,共8页
【目的】阐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磷与土壤磷素累积的响应关系,为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了黑垆土28年(1979—2007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磷素盈亏与土壤有效磷的变化特征。【结果】... 【目的】阐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磷与土壤磷素累积的响应关系,为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了黑垆土28年(1979—2007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磷素盈亏与土壤有效磷的变化特征。【结果】长期施用化肥(NP)、单施有机肥(M)及化肥与有机配施(NPM),土壤有效磷含量随试验年限的延长呈极显著(P<0.01)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加0.54、0.64和1.11mg·kg-1,而不施肥和单施氮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持平或下降趋势。土壤有效磷增加量随磷盈亏而变化,二者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施用化学磷肥、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中的磷素均有盈余,土壤中每盈余100kg·hm-2磷所能增加的土壤有效磷分别为3.85、0.29和0.53mg·kg-1。施用化学磷肥土壤有效磷的增加速率是施有机肥的11.6倍。【结论】土壤有效磷随土壤磷素盈余而变化与加入磷素形态密切相关,长期单施化学磷肥提升土壤有效磷的速率显著大于单施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黑垆土 有效磷 磷盈亏
下载PDF
黄土结皮的发育机理与侵蚀效应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卜崇峰 蔡强国 +2 位作者 张兴昌 程琴娟 吴淑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3,共8页
了解土壤结皮的发育特征及其对侵蚀的影响作用,是认识土壤侵蚀机理、建立精准侵蚀预报模型的重要理论支持之一。本文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探讨有无雨滴打击作用下黄土结皮的发育过程以及前期有无结皮时结皮侵蚀效应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 了解土壤结皮的发育特征及其对侵蚀的影响作用,是认识土壤侵蚀机理、建立精准侵蚀预报模型的重要理论支持之一。本文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探讨有无雨滴打击作用下黄土结皮的发育过程以及前期有无结皮时结皮侵蚀效应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随降雨的进行,黄土结皮发生层容重、抗剪强度(含水率为20%)不断增加,30min内形成厚度约3~4mm稳定结皮层;(2)消除雨滴打击后,黄土结皮发育过程同有雨滴打击时类似,但程度减弱。雨滴打击同湿润作用对黄土结皮形成的贡献作用基本相当;(3)降雨初期有、无结皮处理抗剪强度差别大,随后急剧下降并趋同,因而黄土结皮影响抗蚀性的作用微弱,累积溅蚀量的差异主要由溅蚀起始时间的变化引起;(4)黄土结皮的存在明显的减少入渗、增加径流,但结皮效应随降雨进行逐渐消失。溅蚀效应的函数表达式为C=0.6670ln(t)-3.2459,结合溅蚀量的计算式,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前期无结皮时某降雨历时的累积溅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结皮 发育机理 侵蚀效应
下载PDF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河川基流特点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钱云平 蒋秀华 +1 位作者 金双彦 张培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河川基流呈显著下降趋势,对黄河径流量减少产生一定影响。采用日流量过程线切割法计算了河龙区间黄土高原主要支流的基流量,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支流基流的特点,初...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河川基流呈显著下降趋势,对黄河径流量减少产生一定影响。采用日流量过程线切割法计算了河龙区间黄土高原主要支流的基流量,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支流基流的特点,初步分析了影响基流变化的各种因素,认为河龙区间基流变化对黄河水资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基流 日流量过程线切割法 基流指数 河川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下水补给
下载PDF
沃特多功能保水剂保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杨永辉 赵世伟 +2 位作者 黄占斌 白岗栓 刘娜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通过室内实验对沃特多功能保水剂在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持水性能及保水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水剂在土壤持水方面,对黑垆土效果最明显,持水性均高于对照。而对土和黄绵土来讲,效果不太明显。但在土壤导水方面,黄绵土的改善效果最明... 通过室内实验对沃特多功能保水剂在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持水性能及保水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水剂在土壤持水方面,对黑垆土效果最明显,持水性均高于对照。而对土和黄绵土来讲,效果不太明显。但在土壤导水方面,黄绵土的改善效果最明显,饱和导水率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多而增大;对黑垆土导水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土来讲饱和导水率在施入保水剂后反而降低。在土壤抗蒸发方面,保水剂抗蒸发作用明显,随用量的增多而各土壤的蒸发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保水性能 黑垆土 塿土 黄绵土
下载PDF
降雨强度对黄绵土坡地磷流失特征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裕元 邵明安 +2 位作者 郑纪勇 李秋芳 张兴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6,共8页
坡地磷(P)的流失是导致土壤质量退化与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探讨降雨特征对土壤P流失的影响机理对于坡地养分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以黄绵土(质地为粉质壤土)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雨强对坡地P随径... 坡地磷(P)的流失是导致土壤质量退化与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探讨降雨特征对土壤P流失的影响机理对于坡地养分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以黄绵土(质地为粉质壤土)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雨强对坡地P随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条件下坡地径流中溶解态磷(DP)含量达到0.18 mg/L以上。相同雨量时,径流中DP含量随雨强的增大而降低,泥沙浸提态磷(SEP)与全磷(STP)的含量与流失量以小雨强(0.91 mm/min)时为最大。坡面产流过程中DP、SEP及STP含量的变化均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其变化与径流含沙量呈正相关,而累积流失量则表现为加速增加的趋势。黄绵土坡地径流中不同形态P的含量随雨强的增大而降低,而总的流失量受雨强与产流过程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强度 黄绵土 坡地 磷流失 模拟降雨
下载PDF
黄土区坡耕地耕作对浅沟径流产沙及其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明明 王文龙 +5 位作者 李建明 朱宝才 史倩华 康宏亮 李艳富 李垚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4-123,共10页
为研究耕作对浅沟径流产沙及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坡度(15°、20°、25°)、雨强(1.0、1.5、2.0 mm/min)及放水流量(7.53∽23.45 L/min)3个处理,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放水冲刷的方法,测定了不同... 为研究耕作对浅沟径流产沙及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坡度(15°、20°、25°)、雨强(1.0、1.5、2.0 mm/min)及放水流量(7.53∽23.45 L/min)3个处理,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放水冲刷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浅沟径流量、产沙量。结果表明:1)2种浅沟水流均为紊流,耕作使浅沟水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分别减小0.95%∽30.77%、2.64%∽39.14%,阻力系数和糙率系数分别增加4.01%∽58.82%、0.88%∽27.87%;2)试验条件下,耕作使浅沟土壤剥蚀率增大9.48%∽37.87%,未耕作与耕作浅沟土壤剥蚀率分别与坡度—流量交互作用、雨强—坡度交互作用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及单位径流功率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未耕作浅沟发生剥蚀的临界剪切力、临界功率及临界单位径流功率分别为17.576 N/m2、5.036 W/(m2·s)、0.0381 m/s,耕作浅沟为10.585 N/m2、3.544 W/(m2·s)、0.0277 m/s;3)耕作使浅沟宽度增加1.98%∽31.79%,浅沟面积增大0.84%∽32.03%,下切深度降低2.82%∽26.67%;4)耕作使浅沟土壤侵蚀量增加0.91%∽22.80%,未耕作和耕作浅沟土壤侵蚀量分别占坡面土壤侵蚀总量的44.09%∽74.16%和42.44%∽56.44%,与雨强—流量交互作用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结果可为该区浅沟侵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径流 产沙 黄土区 坡耕地 浅沟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