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Branch and Diffuse Type of Streamers in Leader Restrike of Long Air Gap Discharge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赦 曾嵘 +2 位作者 庄池杰 周旋 丁玉剑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05-310,共6页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Ultra High Voltage (UHV) transmission project is to choose the external insulation distance, which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 air gap discharge mechanism. The leader-st...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Ultra High Voltage (UHV) transmission project is to choose the external insulation distance, which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 air gap discharge mechanism. The leader-streamer propagation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stages in long air gap discharge. In the conductor-tower lattice configuration, we have measured the voltage, the current on the high voltage side and the electric field in the gap. While the streamer in the leader-streamer system presented a conical or hyperboloid diffuse shape, the clear branch structure streamer in front of the leader was firstly observed by a high speed camera in: the experiment. Besides, it is found that the leader velocity, width and injected charge for the branch type streamer a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a diffuse type. We propose that the phenomenon results from the high humidity, which was 15.5-16.5 g/m3 in our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 high voltage long air gap discharge streamer LEADER RESTRIKE
下载PDF
Dynamic development model for long gap discharge streamer-leader system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被引量:1
2
作者 Jianghai GENG Quansheng WANG +3 位作者 Xiaomin LIU Ping WANG Fangcheng LYU Yujian DING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68-76,共9页
Establishing a long air gap discharge model considering the streamer-leader transition and randomness of the discharge path is of great signiflcan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 prediction and o... Establishing a long air gap discharge model considering the streamer-leader transition and randomness of the discharge path is of great signiflcan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 prediction and optimize external insulation design.Based on fractal theory and thermal ionization theory of streamer-leader transition,this work establishes a dynamic development model for the long air gap discharge streamer-leader system,which includes streamer inception,streamer development,leader inception,development of streamer-leader system and flnal jump.The positive discharge process of a 3 m rod plate is simulated to obtain the fract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scharge path and the law of leader development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discharge test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similar to test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eader path distribution,each stage time and leader velocity.Finally,a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a 50%breakdown voltage of the rod-plate gap and ball-plate gap is carried out,with results fairly consistent with test data,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air gap fractal theory thermal ionization streamer-leader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下载PDF
低气压正极性1 m空气间隙冲击流注放电起始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锦洋 徐晓贇 +3 位作者 车俊儒 张宛霞 程晨 贺恒鑫 《湖南电力》 2023年第1期70-78,共9页
流注放电是正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过程中首个完整放电阶段,获取低气压流注放电特性对于理解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击穿机制和雷击接闪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冲击电压下流注放电临界体积模型,同时考虑气压对临界体积内负离子脱附速率的影响... 流注放电是正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过程中首个完整放电阶段,获取低气压流注放电特性对于理解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击穿机制和雷击接闪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冲击电压下流注放电临界体积模型,同时考虑气压对临界体积内负离子脱附速率的影响,建立了综合考虑气压、电极曲率半径及电压上升率等多种因素的流注放电起始模型,实现了不同工况下流注放电起始场强和起始时延等特征参数的计算。设计构建了基于低气压1 m空气间隙放电腔体的流注放电实验观测系统,实验获取了0.06 MPa、0.08 MPa及0.1 MPa三种气压条件下的流注放电起始时延分布特性,并进一步对模型计算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流注起始模型,在约化电场E/N恒定条件下,计算分析了气压、端部电极尺寸及电压上升率对流注放电起始平均电场和起始时延分散性的影响规律。该研究可为高海拔输变电工程设备绝缘配合和雷电屏蔽性能评估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空气间隙放电 低气压 流注起始 临界体积模型 放电时延
下载PDF
雷电冲击下天然酯的长间隙击穿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含博 杨杭 +2 位作者 凤永吉 吕伟杰 彭庆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451-6460,共10页
天然酯作为一种环保低碳液体电介质,被普遍认为是矿物油的良好替代品,但其在高场强、长间隙下的放电特性及绝缘性能尚不清晰。该文以天然酯绝缘油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流体动力学方程,考虑多种参与电离的甘油三酯分子的电离能、分子数密度... 天然酯作为一种环保低碳液体电介质,被普遍认为是矿物油的良好替代品,但其在高场强、长间隙下的放电特性及绝缘性能尚不清晰。该文以天然酯绝缘油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流体动力学方程,考虑多种参与电离的甘油三酯分子的电离能、分子数密度和温度对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建立天然酯流注放电仿真模型,研究不同雷电冲击电压和放电间隙的流注发展特性及典型分子的电离情况,分析流注模式转换与甘油三酯分子电离的联系,以及油隙对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酯的击穿特性不同于矿物油;流注模式转换与高电离能分子电离有关;间隙小于100 mm时,该模型有利于对雷电冲击电压与油隙关系进行模拟判断。该文可为研究天然酯流注发展特性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酯 仿真 流注放电 长间隙 高场强 甘油三酯分子
下载PDF
跨南海西南次海盆OBS、多道地震与重力联合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汪俊 邱燕 +4 位作者 阎贫 DELESCLUSE M 王彦林 PUBELLIER M 聂鑫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90,共10页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CFT剖面的速度结构模型,在重力异常资料的约束下建立了CFT剖面的综合地壳结构模型。讨论了沿CFT剖面出现的下地壳高速体、龙门海山的低密度物质等地质问题。结果表明,下地壳高速层在北部陆坡、西南海盆和南部南沙地块均有分布,厚度在0~4km之间,可能与陆缘下地壳物质和地幔物质熔融混合,以及深海盆海底扩张期间构造拉伸导致地幔蛇纹岩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南海盆 海底广角地震 长排列多道地震 层析成像 下地壳高速体 龙门海山
下载PDF
海试引发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洁 温宁 +3 位作者 罗文造 关晓春 王立明 王功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深水地球物理采集技术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勘探的不断升温,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文结合我国的地球物理海试实践,提出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的几点思考,地震采集参数的选择,重磁震采集过程的实时监控,总结海试过程深水地球物理采集的两方... 深水地球物理采集技术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勘探的不断升温,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文结合我国的地球物理海试实践,提出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的几点思考,地震采集参数的选择,重磁震采集过程的实时监控,总结海试过程深水地球物理采集的两方面进展,一是精确定位的长缆二维地震采集技术,二是高精度的重磁震联合质量监控的综合地球物理测量技术,为深水油气勘探提供采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参数 质量实时监控 精确定位长缆二维地震采集 重磁震联合采集
下载PDF
长间隙正极性放电流注-先导发展3维物理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谷山强 谢施君 +3 位作者 向念文 何俊佳 严碧武 李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903-2910,共8页
利用长间隙放电3维仿真模型对实际的放电现象进行机理分析、放电特性预测与绝缘设计评价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流注-先导系统起始和动态发展的物理机制基础上,分析了初始电晕起始与流注发展的基本物理过程,推导了基于模拟电荷法与电位畸... 利用长间隙放电3维仿真模型对实际的放电现象进行机理分析、放电特性预测与绝缘设计评价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流注-先导系统起始和动态发展的物理机制基础上,分析了初始电晕起始与流注发展的基本物理过程,推导了基于模拟电荷法与电位畸变法的流注空间电荷增量对电位畸变贡献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热电离理论的流注-先导转化模型,并利用电介质击穿模型(DBM)模型将2维模型外延至3维空间,从而完成了对长间隙放电正极性流注-先导发展全过程的3维仿真模型构建。利用该模型进行仿真获得的先导平均轴向速度为1.58~1.62cm/μs,空间电荷电位畸变系数KQ的平均值介于3.8×10-11~4.4×10-11 C/(V m)之间,并得到了不同间隙长度下击穿电压与先导发展过程等的变化规律,与长间隙放电试验综合同步观测平台在平均轴向速度、末跃高度等方面所获得的试验数据较为符合,证明了模型在3 m棒-板间隙下模拟正极性流注-先导发展方面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间隙放电 流注 先导 模拟电荷法 热电离 电位畸变
下载PDF
长空气间隙放电研究的挑战与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曾嵘 庄池杰 +3 位作者 余占清 陈赦 李志钊 陈维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45-2955,共11页
开展空气间隙放电的理论研究,是支撑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提升电力系统雷击防护水平的现实需求。通过分析特高压下长空气间隙放电的工程需求,以及雷电绕击输电线路的先导发展模型、电气几何模型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归纳了当前长空气间隙... 开展空气间隙放电的理论研究,是支撑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提升电力系统雷击防护水平的现实需求。通过分析特高压下长空气间隙放电的工程需求,以及雷电绕击输电线路的先导发展模型、电气几何模型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归纳了当前长空气间隙研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物理模型的内在复杂性、测试手段的局限性及数值求解方法的不确定性。同时,基于过去30多年测量、计算方法的长足进步,指出目前我国开展长空气间隙放电研究的重大机遇。另外,还简要总结了国内外长空气间隙放电研究的发展历程及流注先导模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成果,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在973项目的支持下,在长空气间隙放电的微观机理与宏观过程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目标做了初步展望,包括:1)明晰不同尺度流注起始及发展的规律;2)更深入认识流注转化为先导的规律及机理;3)清晰描述先导的发展过程特征参数;4)建立更完备的长空气间隙击穿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长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5)建立更科学的雷击闪络先导发展模型及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方法;6)提出工程实用的更优化的长空气间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空气间隙放电 流注 先导 流注起始特性 雷电上行先导 放电过程观测 放电过程数值仿真
下载PDF
高海拔正极性操作波下放电起始时延特性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平 肖智勇 +3 位作者 汪鑫宇 陈雅茜 丁玉剑 耿江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7-864,共8页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逐渐降低,导致空气间隙绝缘强度降低,研究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的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对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及输变电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光电倍增管、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搭建光电联合检测系统...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逐渐降低,导致空气间隙绝缘强度降低,研究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的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对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及输变电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光电倍增管、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搭建光电联合检测系统,分别在西藏羊八井(海拔4300 m)、北京(海拔50 m)特高压试验基地开展了3m球–板间隙的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拔4300 m地区长间隙放电仍具有初始流注、流注–先导转化、先导发展等典型长间隙放电阶段,而高海拔流注起始升压时延均值53.53μs、有效电子形成的统计时延均值18.74μs均小于低海拔地区。临界体积、负离子密度、负离子寿命是统计时延的主要影响因素。当间隙施加相同操作波时,高海拔临界体积增长率为6.92 dm^(3)/μs,低海拔临界体积增长率为3.32 dm^(3)/μs,高海拔下临界体积增长速率显著增加。同时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度增加导致负离子密度增加,且高海拔下负离子寿命较短,更易电离出自由电子,因此高海拔统计时延均值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 长空气间隙放电 流注 起始时延 临界体积模型
下载PDF
棒-板长间隙正极性放电仿真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京 文习山 +2 位作者 蓝磊 王羽 姚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2-1397,共6页
长间隙放电模型常被用于仿真放电过程、分析机理及预测放电参数,对于绝缘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棒-板长间隙正极性放电过程,提出了一种仿真模型。在假设流注区轴向电位梯度恒定的前提下,通过比较背景场与实际场求取流注区位置,... 长间隙放电模型常被用于仿真放电过程、分析机理及预测放电参数,对于绝缘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棒-板长间隙正极性放电过程,提出了一种仿真模型。在假设流注区轴向电位梯度恒定的前提下,通过比较背景场与实际场求取流注区位置,提出双圆柱模型以计算长间隙放电过程中的空间电荷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先导发展速度并根据气体热力学理论分析了不同时刻产生的先导在放电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建立了正极性长间隙放电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10m棒-板间隙正极性放电过程仿真,仿真结果在先导长度、空间电荷量、击穿时间及击穿电压等主要参数上与实验数据均较为符合,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间隙放电 空间电荷 双圆柱模型 流注 先导 仿真
下载PDF
长空气间隙放电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11
作者 陈维江 曾嵘 贺恒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1295,共15页
长间隙放电研究是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外绝缘设计和雷电屏蔽问题研究的基础。为此,从长间隙放电特性试验、长间隙放电机理和长间隙放电过程仿真模型等3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工作者在长间隙放电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了目前... 长间隙放电研究是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外绝缘设计和雷电屏蔽问题研究的基础。为此,从长间隙放电特性试验、长间隙放电机理和长间隙放电过程仿真模型等3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工作者在长间隙放电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认为:放电特性试验研究难以穷举实际输变电工程间隙,也无法准确获得实际过电压应力下间隙的绝缘特性;现有长间隙放电机理研究缺乏对流注区域空间电荷分布规律、先导通道特征参数的深刻认识,一些常见假设如流注几何形状和区域电场恒定、先导起始的临界温度及先导通道特性等,或没有测量证实,或带来与实际情况的较大偏差;空间电荷计算模型中不同的流注形状和电场分布假设,选取流注、先导的转换条件,以及将先导通道视为具有一定通道压降的导体,都使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值存有明显偏差。最后指出,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应重视长间隙放电基础研究,深入开展长间隙放电观测技术和放电参数测量研究,获得流注空间电荷分布、流注-先导转换临界温度和先导通道电场与温度等关键特征参数,指导建立和完善长间隙放电仿真模型,以准确预测长间隙放电特性,最终实现输变电工程外绝缘精细化设计,同时为雷电屏蔽理论和模型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间隙放电 放电特性试验 放电机理 放电仿真模型 流注 先导 空间电荷
下载PDF
海洋长排列单源单缆准三维窄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桂林 丁龙翔 +1 位作者 李福元 张宝金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8-834,共7页
南海北部陆坡潮汕凹陷中生界构造复杂,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结果不能满足地质目标要求,而该海域环境复杂不适合常规的多缆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因此,本文根据长排列单源单缆地震资料采集特点,采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南海北部陆坡潮汕凹陷中生界构造复杂,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结果不能满足地质目标要求,而该海域环境复杂不适合常规的多缆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因此,本文根据长排列单源单缆地震资料采集特点,采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准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在处理中,针对性地应用了气枪震源气泡效应压制、组合方法多次波压制、高质量多维插值、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等关键技术,首次在该区域获得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成果,解决了以前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地质上能够准确揭示逆冲构造内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排列 单源单缆 准三维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 海洋地质调查 地震资料
下载PDF
海上地震探测传输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康 段发阶 +2 位作者 陈劲 何智刚 王凯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103,107,共4页
采用流水线逐级上传的方法解决了电缆外部需要大量缓存的问题,采用基于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和双绞线的传输方式,实现了100m长度下160Mb/s的稳定传输,克服了传统系统中用光纤传输时不易维护的不足。系统在满足高速... 采用流水线逐级上传的方法解决了电缆外部需要大量缓存的问题,采用基于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和双绞线的传输方式,实现了100m长度下160Mb/s的稳定传输,克服了传统系统中用光纤传输时不易维护的不足。系统在满足高速率传输的同时,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安装容易、体积小等优点,使电缆传输成功应用于海上地震数据传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DS 高速长距离数据传输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海上拖缆
下载PDF
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5m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义刚 刘磊 +4 位作者 王卫 刘世增 郭纯海 文文 赵贤根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0-36,共7页
开展了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5 m棒-板间隙的放电试验,同步测量获得了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图像。根据放电不同阶段的电流特性,辨识了初始电流放电、二次流注放电和先导放电过程,并研究了电压幅值和电极形状对上述放电阶段的影响。试验... 开展了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5 m棒-板间隙的放电试验,同步测量获得了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图像。根据放电不同阶段的电流特性,辨识了初始电流放电、二次流注放电和先导放电过程,并研究了电压幅值和电极形状对上述放电阶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流注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与电压幅值和电极曲率半径均正相关,其抑制作用使得流注起始时延的平均值近似为常数;二次流注的平均速度为700~1 060 cm/μs,其随着电压幅值的增加逐渐增大,而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先导发展的平均速度为29~111 cm/μs,随电压幅值的增加线性增大,而随电极曲率半径增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冲击电压 长空气间隙放电 初始流注放电 二次流注放电 先导放电
下载PDF
水中超长脉冲放电的预击穿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显东 何桦 +2 位作者 肖天飞 熊鼎 李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100-6107,共8页
水中放电具有丰富的物化效应,在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预击穿过程对放电效应影响显著,很有必要厘清该过程中放电的发展机理。该文重点关注超长脉冲条件下(>100ms)水中针–板间隙的预击穿过程。研究表明,不同于脉冲... 水中放电具有丰富的物化效应,在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预击穿过程对放电效应影响显著,很有必要厘清该过程中放电的发展机理。该文重点关注超长脉冲条件下(>100ms)水中针–板间隙的预击穿过程。研究表明,不同于脉冲条件下的流注发展主导模式以及直流条件下的气泡运动主导模式,超长脉冲条件下遵循气泡循环演化–流注猝发击穿的预击穿模式。当电压等级较低时,放电经初始液相扰动阶段后,针电极表面产生的大量气泡进入生长形变—脱离/破裂的循环演化过程。但在发散式液体对流的带动下,气泡群落难以形成贯通链路引发间隙击穿。当电压等级较高时,气泡不断扩张至临界尺寸后,内部电离放电并转变为(亚音速)流注,打破了循环演化过程,迅速使间隙击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超长脉冲下气泡能否持续发展为流注并引发最终击穿,取决于使电极表面处气泡的生长膨胀(发展助力)与脱离破裂(发展阻力)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放电 超长脉冲 气泡循环演化 流注猝发击穿 动态平衡状态
下载PDF
基于光电倍增管的流注发展速度测量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泽众 庄池杰 +1 位作者 张赟 曾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0-925,共6页
由于流注发出光的光谱绝大部分位于300~400 nm区域内,为研究流注放电的重要物理特性,建立了基于光电倍增管的流注发展速度测量试验平台,在棒-板间隙放电试验的基础上,利用2个前面接了1 mm宽的窄缝的光电倍增管放置在垂直棒-板间隙轴线... 由于流注发出光的光谱绝大部分位于300~400 nm区域内,为研究流注放电的重要物理特性,建立了基于光电倍增管的流注发展速度测量试验平台,在棒-板间隙放电试验的基础上,利用2个前面接了1 mm宽的窄缝的光电倍增管放置在垂直棒-板间隙轴线的位置,一个对准棒电极头部,另一个对准距离棒电极一定距离处。利用该平台,测量了不同间隙长度下,不同半径棒电极施加直流的流注起始电压时的流注发展速度;以及棒电极上外加不同幅值的1.2/50μs冲击电压时的流注发展速度。从测量结果看出,不论外加电压是直流电压或是冲击电压,流注发展速度都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加,尤其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在试验的电压幅值138~280 k V范围内,流注发展速度也从111.1 cm/μs变大到222.2 cm/μs,且随着外加冲击电压的增大几乎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注 光电倍增管 长间隙放电 起始电压 发展速度
下载PDF
一种长间隙放电步进发展计算模型
17
作者 罗健 王述仲 《科技视界》 2018年第9期122-125,共4页
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输电线路间隙的最小操作冲击击穿电压不仅低于雷电波击穿电压,甚至低于工频击穿电压。因此,操作冲击下长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成为空间间隙选择的重要依据。目前,由于长空气间隙放电理论不够完善,针对长空气间隙放电... 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输电线路间隙的最小操作冲击击穿电压不仅低于雷电波击穿电压,甚至低于工频击穿电压。因此,操作冲击下长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成为空间间隙选择的重要依据。目前,由于长空气间隙放电理论不够完善,针对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的研究还是以模拟实验为基础,不仅实验结果无法覆盖所有实际情况,而且耗费大量资源。因此,有必要建立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仿真计算模型,预测操作冲击下不同电极结构的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这对推动长间隙放电理论发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注 先导 长空气间隙 放电仿真模型
下载PDF
长间隙鸟粪闪络机理及危险区域划分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胡峰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5,共6页
鸟粪闪络故障在输电线路上屡见不鲜,在220 kV及以下等级输电线路上发生次数更是居高不下,近年来又报道了数起500 kV等级鸟粪闪络事故。已有的研究多针对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有关500 kV及以上等级长间隙鸟粪闪络研究较少。以典型500 k... 鸟粪闪络故障在输电线路上屡见不鲜,在220 kV及以下等级输电线路上发生次数更是居高不下,近年来又报道了数起500 kV等级鸟粪闪络事故。已有的研究多针对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有关500 kV及以上等级长间隙鸟粪闪络研究较少。以典型500 kV输电线路鸟粪闪络为研究对象,通过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搭建了三维仿真模型,模拟了鸟粪沿导线正上方下落、侧上方下落以及一段鸟粪下落动态过程中空气间隙电场及电位分布,解释了500 kV等级长间隙鸟粪闪络机理,以此为依据,又进一步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容易发生鸟粪闪络的危险区域,给500 kV等级线路防护鸟粪闪络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闪络 长间隙 有限元分析 电场分布 危险区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