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82
1
作者 王文丽 朱政 +6 位作者 彭德珍 赵丽萍 王卫星 陈学樊 赵兴娥 曾媛媛 谭晓菊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6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评估并总结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规范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美国国立指南库(NGC)、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证据总结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 目的评估并总结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规范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美国国立指南库(NGC)、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证据总结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IGN)等所有长期留置导尿管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等。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总结出预防长期留置导尿管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54条,通过对证据进行归纳分析,最终形成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管置管指征、减少尿道损伤、人员素质与要求、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管系统密闭性和保持尿管系统通畅性6个方面的最佳证据。结论本次最佳证据总结为医务人员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提供循证证据支持,起到预防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预防 护理 最佳证据
下载PDF
头孢唑啉-枸橼酸钠封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兆雄 肖厚勤 费沛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1期602-604,共3页
目的研究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肾内科使用长期留置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 目的研究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肾内科使用长期留置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13例,采用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每周3次;对照组12例,全部使用肝素封管,每周3次,治疗6月,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2例次,发生率0.85/1000导管日,导管功能不良发生11例次,发生率1.17%;对照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5例次,发生率2.29/1000导管日,导管功能不良发生25例次,发生2.87%;试验组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69,P=0.047),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739,P=0.009)。2组患者观察前及6个月后血清Ca2+、Mg2+、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症状轻可自行缓解。结论与标准肝素封管相比较,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菌血症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啉 枸橼酸钠 血液透析 长期留置导管
下载PDF
中心静脉长期置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商惠萍 王芳芳 +2 位作者 白瑜 郭金艳 李德天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1期594-597,共4页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339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留置的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分析导管在置管和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对策。结果置管成功率100%.随访过程...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339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留置的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分析导管在置管和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对策。结果置管成功率100%.随访过程中35例死亡,非导管相关。余下304例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0.0±15.9月。置管过程并发症:导丝送入困难2例,渗血3例,心悸4例,锁骨下静脉损伤1例,成角扭转1例。导管使用过程中并发症:感染11例,流量不足24例,管头裂缝1例。共拔管25例。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如果不适于建立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长期置管可作为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需注意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长期置管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抗凝方法对长期透析导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葛霞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比较观察两种不同的尿激酶应用方式在已发生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借助长期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在透析期间均有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 目的比较观察两种不同的尿激酶应用方式在已发生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借助长期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在透析期间均有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发生。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次透析开始前,按导管长度将含2.5万U/mL的尿激酶分别从动静脉导管端口注入,溶栓30 min后测试导管通畅性,如不通畅,可重复1~2次再开始血液透析。观察组(31例)透析结束后,采用肝素+尿激酶(生理盐水2 mL+肝素12 500U+尿激酶10万U)按导管标记量封管;对照组(31例)透析结束后,采用常规肝素封管(生理盐水2 mL+肝素12 500 U)。观察两组患者的长期静脉置管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流量可达到(205.8±37.9)mL/min,高于对照组的(185.6±33.2)mL/min,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静脉压、跨膜压、停止透析前溶栓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出现导管感染及发生出血的例数均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前尿激酶溶栓、透析后尿激酶+肝素混合封管的方式安全、有效,护理人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不需住院治疗,再通的成功率高,较透析后单纯肝素封管提升了透析的血流量,缩短了管路再通的时间,避免了因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而导致的拔管,减少了患者的经济支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长期静脉置管 功能不良
下载PDF
长期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卫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28-29,共2页
目的评价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深静脉,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共计30例患者,其中颈内静脉28例,股静脉2例。留置最长时间达35.5个月,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7.5个月。3例因患... 目的评价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深静脉,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共计30例患者,其中颈内静脉28例,股静脉2例。留置最长时间达35.5个月,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7.5个月。3例因患者烦躁而自行拔出,2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拔管,其余25例患者仍然继续应用该导管透析。结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栓塞率、感染率低,可满足血液透析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深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透析通路
下载PDF
两种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解长飞 《当代医学》 2019年第6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两种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尿毒症患者,依据不同血管通路方式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行长期深静脉置管模式,观察组行动静脉内... 目的研究两种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尿毒症患者,依据不同血管通路方式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行长期深静脉置管模式,观察组行动静脉内瘘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Hb、ALB、IL-6、CRP水平,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ALB水平升高,IL-6、CRP水平降低,观察组Hb、ALB水平较对照组高,IL-6、CRP水平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2%,较对照组64%高,且观察组并发症仅出现1例出血,发生率4%,对照组有9例并发症,发生率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可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避免并发症,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长期深静脉置管 尿毒症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翔 马依彤 +5 位作者 杨毅宁 汤宝鹏 黄定 刘晓 穆玉明 韩伟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716-719,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术后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129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于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心功能的改变,同时记录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胸片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 目的观察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术后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129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于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心功能的改变,同时记录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胸片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9~62(40±12)月。随访中所有Amplatzer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无装置变形及折断,无脱落、溶血等严重并发症。ASD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1±10)%vs(73±11)%,P<0.05],直径大于20mm及缺损残余边缘≤4mm的ASD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心电图随访未见房颤、房扑及室性心律失常,92例原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17例消失于术后6个月内,75例成为永久性。胸片随访示全部患者肺血减少、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改善了心功能,并发症少,远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AMPLATZER封堵器 远期疗效
下载PDF
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8
作者 朱晓红 姜莉 +1 位作者 郭刚 姜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1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通过置管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导管组进行导管透析,内瘘组进行内瘘透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营养指标情况、透... 目的探讨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通过置管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导管组进行导管透析,内瘘组进行内瘘透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营养指标情况、透析效能情况、微炎症指标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内瘘组左心室EP、血流量、通路使用时间大于导管组(P<0.05)。两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各项营养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蛋白分解率、尿素氮下降率、尿素氮清除率、尿酸、肌酐、尿素氮等透析效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瘘组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1(tumor necrosis factor-1,TNF-1)等微炎症指标低于导管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导管透析与内瘘透析的营养状况、透析效能相比基本相同,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依然可以作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较好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深静脉置管 导管透析 内瘘透析 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透析效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王满庭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71-73,7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45例)与乙组(45例),甲组采用长期导管,乙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45例)与乙组(45例),甲组采用长期导管,乙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总蛋白、白蛋白、Kt/V和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IL-6、CRP水平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蛋白、白蛋白、一定透析时间内透析器对尿素的清除量和体积的比值(Kt/V)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血管通畅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种血管通路方法均有助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但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炎症改善方面效果更加明显,而且能够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炎症因子 自体动静脉内瘘 长期导管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定期尿激酶封管预防血透患者长期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和 《当代医学》 2020年第6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定期尿激酶封管预防血透患者长期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血透且进行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封管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 目的分析定期尿激酶封管预防血透患者长期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血透且进行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封管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肝素封管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每周1次尿激酶封管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1、3、5个月后导管通畅性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过程中导管相关感染率。结果血透5个月后血流量和Kt/V下降,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V上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透1、3、5个月后PT、TT、FIB、INR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透5个月后导管相关感染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长期深静脉置管血透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导管通畅性,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且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封管 血透 长期深静脉置管 感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两种长期留置导管置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11
作者 何祥昆 郑昌志 +1 位作者 张世同 束永兵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目的 比较撕脱鞘导入法与改良导丝引导法留置Palindrome导管的安全性及易用性.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透析中心拟行Palindrome导管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36例,按置管方法分为撕脱鞘导入组(撕脱鞘组)和改良导丝引导组(导... 目的 比较撕脱鞘导入法与改良导丝引导法留置Palindrome导管的安全性及易用性.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透析中心拟行Palindrome导管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36例,按置管方法分为撕脱鞘导入组(撕脱鞘组)和改良导丝引导组(导丝组),每组18例,辅以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了解有无血栓形成以及血管狭窄等,并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如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在术前予以纠正.所有长期留置导管均在手术室完成,术中予以心电监护.收集2组患者基线资料,置管后观察24 h,主要终点为置管术中出血量,次要终点为整个置管术的操作时间和置管术后24 h置管伤口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撕脱鞘组共入组18例患者,导丝组共入组18例患者,2组基本一致.导丝组较撕脱鞘组在术中出血量[(4.0±2.1)ml vs (12.9±3.3)ml,P<0.01]、置管时间[(26.3±3.2)min vs(34.4±3.0)min,P<0.01]及术后24 h出血事件发生率(4.3% vs 27.3%,P<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导丝引导法留置导管,降低了误穿动脉、穿刺失败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辅以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直接导丝导入法比撕脱鞘导入法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术后24 h出血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性颈内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下载PDF
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与预见性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嵇绍兵 张松丽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长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长期PICC置管肿瘤化疗且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35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本院长期PIC...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长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长期PICC置管肿瘤化疗且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35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本院长期PICC置管肿瘤化疗但未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67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糖尿病、持续置管时间、穿刺血管、促血小板药物、预防性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有糖尿病、持续置管时间≥14d、穿刺血管为头静脉、使用促血小板药物、未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是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 分析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对策利于降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保障化疗效果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长期PICC置管 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两种路径置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琳丽 傅荣 崔博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685-2694,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颈内静脉置入与... 目的系统分析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颈内静脉置入与锁骨下静脉置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筛选文献后,提取相关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共8530例患者,其中3项随机对照研究,17项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植入路径的导管感染发生率、输液港部位感染发生率和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颈内静脉组的导管断裂发生率、导管移位发生率、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锁骨下静脉组(均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引导置管时,两种置管方式的导管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和导管断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颈内静脉组的导管移位发生率和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锁骨下静脉组(均P<0.05);采用非超声引导置管时,两种置管方式的导管感染发生率、输液港部位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颈内静脉组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导管断裂发生率、导管移位发生率和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锁骨内静脉组(均P<0.05)。结论与经锁骨内静脉置入输液港相比,经颈内静脉置入输液港导管断裂、移位、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置入路径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远期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琪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治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治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是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操作,针对并发症发生风险,采取预防性护理,可保障血液透析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护理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高龄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
15
作者 黄冬薇 蔡学究 +2 位作者 张德明 胡亚惠 王雪妮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3期1479-1482,1495,共5页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高龄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方法 选择处于非感染期的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的164例高龄患者,收集其痰标本(共319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分析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培养阳性率(细菌定植率)、菌种...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高龄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方法 选择处于非感染期的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的164例高龄患者,收集其痰标本(共319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分析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培养阳性率(细菌定植率)、菌种构成、耐药率,并比较不同置管时长患者的细菌定植率。结果 255份痰标本定植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细菌定植率为79.9%(255/319)。共培养出定植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3%(191/268),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革兰阳性菌占14.2%(38/268),真菌占14.6%(39/268)。定植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不同置管时长患者的细菌定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的高龄患者下呼道细菌定植率高,革兰阴性菌为主要定植菌,但细菌定植率与置管时长无明显关系。定植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定植 下呼吸道 气管切开术 耐药性 高龄 长期置管
下载PDF
定期尿激酶封管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长期深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君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210-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联合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预防长期深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效果,并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35例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三组院对照组A组11例,治疗组B组、C组各12例,疗程6个月;观察三组血透导管功能不良次... 目的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联合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预防长期深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效果,并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35例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三组院对照组A组11例,治疗组B组、C组各12例,疗程6个月;观察三组血透导管功能不良次数、首次溶栓干预时间及观察期间干预次数、凝血指标的变化、药物副作用。结果 B、C两组发生导管功能不良情况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C组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凝血功能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定期应用尿激酶封管联合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片,配合常规肝素封管预防长期深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阿司匹林片 长期深静脉置管 导管功能不良
下载PDF
PICC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叶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6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4例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长期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方式...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4例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长期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方式,观察组采用PICC输液方式。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置管留置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28.24±3.54)min、置管留置时间(30.92±5.48)d均长于对照组的(5.23±1.42)min、(8.63±2.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静脉输液方式穿刺成功率相似,但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可减少穿刺次数,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更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留置针 长期输液 心内科
下载PDF
不同血液透析封管液对颈内静脉长期置管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巩建华 胡凤琪 +1 位作者 徐倩 袁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61-2463,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封管液对预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对导管栓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医院维持性血透长期留置导管的尿毒症患者95例将其随机分成庆大霉素+肝素封管液(G+H液)组31例、高渗盐水+肝...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封管液对预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对导管栓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医院维持性血透长期留置导管的尿毒症患者95例将其随机分成庆大霉素+肝素封管液(G+H液)组31例、高渗盐水+肝素封管液(S液)组33例和肝素封管液(H液)组31例,各组于置管当日和每次透析结束后进行封管,观察3组患者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G+H液组及S液组无导管感染生存率高于H液组(P<0.05),G+H液组及S液组无导管感染的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平均使用时间G+H液组为(232.5±195.4)d,S液组为(244.6±186.2)d,H液组为(227.9±184.1)d,3组导管平均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H液组、S液组、H液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2.3%、39.4%、38.7%,3组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庆大霉素+肝素封管液及高渗盐水+肝素封管液,用于血透长期留置导管封管能较肝素封管液显著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两者在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长期导管 透析封管液 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尿管置管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文丽 朱政 +2 位作者 陈学樊 彭双 谭晓菊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尿管置管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管置管相关性尿道损伤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1日—2018年11月30日脊柱外科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组,... 目的探讨尿管置管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管置管相关性尿道损伤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1日—2018年11月30日脊柱外科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组,2017年7月—2018年2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n=50),2018年3月—11月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尿管置管方式进行尿管置管,观察组采用尿管置管循证护理方式进行尿管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尿管置管后导尿管相关尿道损伤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诊断、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分别共置管57次和59次。对照组患者尿管置管后尿道口出血及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分别为22.80%(13/57)和15.78%(9/57),观察组患者尿道口出血、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均为1.69%(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2.0%(21/50),观察组为18.0%(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脊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基于循证的尿管置管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置管相关性尿道损伤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长期留置导管 尿管置管 尿路损伤 尿路感染
原文传递
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通畅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敏洁 薛现军 +6 位作者 席妤静 王玉路 史瑞芳 杨彦磊 苗月亭 王利伟 李志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948-2951,2955,共5页
目的分析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和对导管通畅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封管,试验组每... 目的分析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和对导管通畅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封管,试验组每周最末次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其余时间采用单纯肝素封管。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及入组后1、3、6和12个月末次封管后检测导管通畅性指标(血流量、静脉压、尿素清除指数)、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时间)和1年内的导管感染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入组后3、6、9、12个月导管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分别为(227.53±29.53)ml/min、(226.59±29.41)ml/min、(224.63±29.31)ml/min、(227.67±29.27)ml/min;(1.12±0.58)、(1.10±0.56)、(1.08±0.55)、(1.06±0.55)较入组前下降,静脉压为(104.92±12.74)mmHg、(105.42±12.85)mmHg、(106.39±12.93)mmHg、(107.32±13.02)mmHg较入组前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6、9、12个月与入组前及同期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6、9、12个月凝血功能指标较入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年内,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16.67%(9/54)高于试验组5.56%(3/54)(P<0.001)。结论尿激酶联合肝素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每周一次血透后封管,可降低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率,提高导管通畅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感染 导管封管 尿激酶 肝素 导管通畅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