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term Ocular Toxicity and Eye Irritation Tests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Sufentanil in Rabbits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bin Chen Zhenghua Chen Ying Xu 《Eye Science》 CAS 2014年第4期193-197,共5页
Purpose:.To test the saf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ufentanil as topical ophthalmic drops by examining treated rabbit eyes for ophthalmic irritation signs or short-time toxic reactions.Methods:.Twenty-four rabbits were... Purpose:.To test the saf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ufentanil as topical ophthalmic drops by examining treated rabbit eyes for ophthalmic irritation signs or short-time toxic reactions.Methods:.Twenty-four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8groups(n=3): The ocular toxicity at 14 d after eye drop administration was evaluated in groups 1 to 4, and at 30 d postadministration in groups 5 to 8..Groups 1 and 5 were treated with blank vehicle and served as normal controls..The left eyes of rabbits in groups 2 and 6 were exposed to low-dose sufentanil(5 μg, 2 drops within 5 min), groups 3 and 7 received moderate-dose sufentanil.(7.5 μg, 3 drops within 10 min),and groups 4 and 8 received high-dose sufentanil(10 μg,.4drops within 15 min). As self-controls, the right eyes of each rabbit were administered an equivalent amount of sodium chloride(9 g / L) at the same drop intervals. At 14 and 30 d after exposure to sufentanil,.ophthalmic irritation signs were evaluated and corneas were stained with fluorescein and observed by slit-lamp microscopy..Corneal endothelial counts were performed and toxic reactions were evaluated.Results: Multiple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in the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by visual inspection and slit-lamp examination at 14 and 30 d after sufentanil administration..No evidence of irritation signs(including corneal opacity,.conjunctival congestion, or edema), eye secretions, iris abnormalities,.or temporal eye closure were noted..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counts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Light microscopy revealed no pathological or morphological injury to the cornea, conjunctiva, iris, ciliary body, retina, or optic nerve in either group.The same observation outcomes were noted at 14 and 30 d after administration.Conclusion:.Single ocular administration of sufentanil at a dose of 5-10 μg in rabbits yields no ocular irritation or toxic responses at 14 or 30 d following eye drop deli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反应 芬太尼 临床应用 家兔 测试 角膜混浊 眼睛 短期
下载PDF
Effects of Aluminum Toxicity Induced by Acid Deposition on Pine Forest Ecosystem in Longli of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2
作者 ZHANG Jing LYU Zhipeng +5 位作者 SHAO Siya LI Fangfang YANG Shengtian SONG Wenlong LI Wei LI Shun-ji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495-507,共13页
The effects of acid deposition on pine forest ecosystems in Longli of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are studied using indoor experiments and model simulations. Indoor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alu... The effects of acid deposition on pine forest ecosystems in Longli of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are studied using indoor experiments and model simulations. Indoor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aluminum toxicity on pine seedlings, and the long-term soil acidification model(LTSAM) and a terrestrial biogeochemistry model(CENTURY)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influences of acid deposition on pine forest ecosystems. The indoor experiment results of aluminum toxicity show that aluminum ions in solution limit plant growth and acid deposition enhances this effect by facilitating the release of aluminum ions from the soil. Pine seedling biomass and root elongation decrease as the aluminum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The results of mode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soil chemistry varies significantly with different changes in acid deposition. When the acid deposition increases, the pH value in the soil solution decreases and the soil Al^(3+)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The increased acid deposition also has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forest ecosystem, i.e., decreases plant biomass,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and net CO_2 uptake. As a result, the soil organic carbon(SOC) decreases because of the limited supply of decomposition material. Thus acid deposition need be reduced to help protect the forest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生态系统 中国西南部 酸沉降 贵州省 诱导效应 松树 铝毒 EST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张开国 张芬 蒋鹏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实施尼妥珠单抗+放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72例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掷骰子分为基础组和综合组,每组36例,基础组行放化疗,综合...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实施尼妥珠单抗+放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72例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掷骰子分为基础组和综合组,每组36例,基础组行放化疗,综合组加用尼妥珠单抗,对比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组的临床缓解率(58.33%),和临床控制率(88.89%)均高于基础组(30.56%、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5.143,P=0.018、0.023)。随访1年后综合组生存率(80.56%)高于基础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时辅以尼妥珠单抗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且能维持高缓解率和控制率,提升远期生存率,适用于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头颈部 近远期疗效 尼妥珠单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稀有鮈鲫长期暴露及不同发育阶段毒性效应的研究
4
作者 张瑛 陈晓倩 杨婧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三氯生(triclosan,TCS)和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是2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均具有胚胎毒性、内分泌干扰性和生殖毒性,并可能引发癌症、DNA损伤和不良妊娠结局等,是目前一类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DA)于2016... 三氯生(triclosan,TCS)和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是2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均具有胚胎毒性、内分泌干扰性和生殖毒性,并可能引发癌症、DNA损伤和不良妊娠结局等,是目前一类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DA)于2016年已禁止含有TCS和TCC等抑菌剂的非处方抗菌洗浴产品进入市场,而目前在我国其为化妆品准用防腐剂,允许限量使用,且皂类产品不在限制范围内。TCS和TCC作为新兴的外源性化学污染物能够随生活污水的排放进入自然环境,对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生态安全和人身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为探究TCS和TCC对我国本土鱼种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长期暴露及4个不同发育阶段(胚胎期、卵黄囊吸收阶段、仔鱼及幼鱼阶段)的毒性效应,本研究将稀有鮈鲫的受精卵暴露于TCS和TCC中,直至孵化后60 d(60 days post hatch,60 dph),试验过程中监测胚胎期的孵化率,卵黄囊吸收阶段、仔鱼及幼鱼阶段的成活率,长期暴露过程中的生长情况、性分化及内分泌干扰效应等多个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胚胎期,6.25~100μg·L^(-1)的TCS和0.938~15μg·L^(-1)的TCC对稀有鮈鲫的胚胎孵化率没有显著的毒性效应。在仔鱼阶段,6.25~100μg·L^(-1)的TCS和0.938~15μg·L^(-1)的TCC暴露组30 dph成活率的最高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100μg·L^(-1)和0.938μg·L^(-1),根据我国国家标准,TCC对水生环境的危害可判定为长期慢性类别1,而TCS由于试验中的最高浓度未达到1 mg·L^(-1),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但能判断其对水生环境的危害为非长期慢性类别1。在幼鱼阶段,6.25~100μg·L^(-1)的TCS和0.938~15μg·L^(-1)的TCC均对雌性及雄性稀有鮈鲫体内卵黄蛋白原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在性分化上没有显著影响。在胚后发育过程中,通过长期暴露,6.25~100μg·L^(-1)的TCS对稀有鮈鲫体质量有显著毒性效应,随TCS浓度的升高,稀有鮈鲫体质量逐渐降低,TCS对稀有鮈鲫体质量具有抑制作用;0.938~15μg·L^(-1)的TCC对稀有鮈鲫体质量及体长等生长均无显著影响。此外,研究发现稀有鮈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存在差异,稀有鮈鲫胚胎期的耐受力明显高于胚后发育阶段,卵黄囊吸收阶段及仔鱼阶段的耐受力低于幼鱼阶段。可见,当更多的生命阶段被包括在一个测试中,能够通过较少的试验动物,获得较多的毒性终点,且测试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毒性效应来自同一批试验动物,使不同生命阶段的试验结果更具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三氯卡班 稀有鮈鲫 毒性效应 长期暴露 不同发育阶段
下载PDF
肾宝组方及其拆方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功能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5
作者 高羽 梁文雄 +4 位作者 李胜华 曹旻旻 周青罡 邢小燕 孙晓波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4-99,共6页
目的:考察肾宝组方及其拆方长期大剂量给药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功能及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为有基础肝病或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SD雄性大鼠共30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宝片高、中、低剂量组,制... 目的:考察肾宝组方及其拆方长期大剂量给药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功能及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为有基础肝病或肝功能不全患者临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SD雄性大鼠共30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宝片高、中、低剂量组,制何首乌高、低剂量组,淫羊藿高、低剂量组,补骨脂高、低剂量组,制何首乌+淫羊藿+补骨脂高、低剂量组,全方不含制何首乌+淫羊藿+补骨脂高、低剂量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采用10%CCl4橄榄油灌胃,每周2次,共12周,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4周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2周,停药恢复4周。给药期和恢复期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每周测定大鼠体重。在给药期结束和恢复期结束,各组分别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肾宝组方对CCl4慢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组织病理形态学等均无加重现象,反而在给药12周后明显降低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LT、AST活性及肝脏MDA含量,同时明显增加SOD水平,且肝脏组织病理评分也较模型组有降低趋势。结论:肾宝处方组成中虽然含有肝毒性中药,但是全方组方合理,可以起到减轻肝毒性的作用,即使已有基础性肝病或肝功能不全患者长时间服用也不会增加肝脏毒性反应,表明其临床使用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宝片 长期毒性 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 肝病理形态
下载PDF
格拉司琼透皮贴剂重复给予毒性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丹 林鹏 +3 位作者 张鹏 刘芳 袁昕蓉 王冬妍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格拉司琼透皮贴剂长期给药对兔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实验设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高、中、低3个剂量分别为17.3 cm^(2)/kg、8.6 cm^(2)/kg、4.3 cm^(2)/kg,分别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20倍、10倍和5倍。结果:在对兔的长... 目的:本文研究了格拉司琼透皮贴剂长期给药对兔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实验设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高、中、低3个剂量分别为17.3 cm^(2)/kg、8.6 cm^(2)/kg、4.3 cm^(2)/kg,分别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20倍、10倍和5倍。结果:在对兔的长期毒性试验中,其体重及体重增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血清电解质、脏体比等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中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结论:格拉司琼透皮贴剂长期用药对兔无明显毒性,临床拟用剂量使用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司琼透皮贴剂 长期毒性
下载PDF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固化体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清艳 吕杭权 程东日 《四川环境》 2024年第4期157-163,共7页
为了了解不同的固体废物毒性浸出方法对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固化体长期浸出行为评价的适用性,以杭州某处置中心焚烧飞灰固化体为试验对象,通过1)三个标准方法飞灰固化体的浸出毒性试验;2)多级浸出方法MEP试验;3)不同定pH值浸出试验;4)自然... 为了了解不同的固体废物毒性浸出方法对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固化体长期浸出行为评价的适用性,以杭州某处置中心焚烧飞灰固化体为试验对象,通过1)三个标准方法飞灰固化体的浸出毒性试验;2)多级浸出方法MEP试验;3)不同定pH值浸出试验;4)自然环境中干湿交替浸出试验;5)渗滤液影响浸出行为试验,考察固化体中重金属在不同浸出过程的浸出行为,分析了浸出过程的影响因素和浸出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固化体长期稳定性的测试建议。结果表明:pH是影响飞灰固化体浸出毒性的关键因素。现行的HJ557、HJ/T299、HJ/T 300不能准确评价飞灰固化体中重金属的潜在危险性。多级浸出方法MEP能够提取出飞灰固化体在弱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重金属,可作为对重金属的稳定性和环境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定pH值浸出试验不仅可以评价不同pH下飞灰固化体的浸出毒性也可以测定飞灰固化体的酸中和容量,能在更长时间尺度上了解飞灰固化体中重金属的潜在浸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焚烧飞灰 固化体 浸出毒性 长期稳定性
下载PDF
举肺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阴虚内热证临床研究
8
作者 郑超 管霄红 +1 位作者 林琪 陈明聪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153-157,共5页
目的:观察举肺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阴虚内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Ⅲb/Ⅳ期) NSCLC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T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举肺汤加味治疗。比较2... 目的:观察举肺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阴虚内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Ⅲb/Ⅳ期) NSCLC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T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举肺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近期实体瘤疗效、阴虚内热证评分、毒副反应、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3.68%,高于对照组50.00%(P<0.05)。治疗3周、6周后,观察组阴虚内热证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血清T-AOC、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举肺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阴虚内热证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毒副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阴虚内热证 举肺汤 氧化应激 毒副反应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光动力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致中心气道狭窄的效果
9
作者 牛建明 赵晨茜 +3 位作者 张旭宇 赵薇 张丹 李润浦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816-821,共6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治疗肺癌致中心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癌致中心气道狭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PDT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治疗肺癌致中心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癌致中心气道狭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PD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毒性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气道狭窄、气促分级、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两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气促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气道狭窄段最小直径、气道狭窄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和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_(75%))及EORTC QLQ-LC13中气促、咳嗽、咯血、胸痛、吞咽困难及其他部位疼痛评分差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相关毒性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5.6、13.1个月,较对照组(4.3、10.2个月)均显著延长(P<0.05)。结论PDT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对肺癌致中心气道狭窄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中心气道狭窄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光动力疗法 近期疗效 远期预后 毒性不良反应
下载PDF
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兔眼毒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郭妍 安元龙 +3 位作者 张智鹏 姜珊 马俊佼 钟梦婷 《海峡药学》 2023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急性眼毒性试验和长期眼毒性试验,评价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0.01%)对兔眼的安全性,同时为0.01%~0.1%浓度范围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定期测量瞳孔直径、眼压、眼部A超、眼底彩超、裂隙灯眼表检查及组... 目的通过急性眼毒性试验和长期眼毒性试验,评价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0.01%)对兔眼的安全性,同时为0.01%~0.1%浓度范围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定期测量瞳孔直径、眼压、眼部A超、眼底彩超、裂隙灯眼表检查及组织病理学作为观察指标,评价低浓度硫酸阿托品对兔眼急性毒性。结果未见该药物对兔眼产生毒性反应。结论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安全性较高,0.01%~0.1%浓度范围硫酸阿托品滴眼剂可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急性眼毒性试验 长期眼毒性试验
下载PDF
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治疗肺腺癌疗效及对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西 张家艳 +1 位作者 殷俊 杨春茂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治疗肺腺癌疗效及对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肺腺癌患者,采用单双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含铂双药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试验组给予免疫治疗(PD-1抑制剂)联合含铂...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治疗肺腺癌疗效及对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肺腺癌患者,采用单双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含铂双药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试验组给予免疫治疗(PD-1抑制剂)联合含铂双药方案治疗.治疗4疗程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疗程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及毒副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骨髓抑制)情况.结果治疗4疗程后,试验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方案可提高肺腺癌疗效,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抑制及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免疫治疗 含铂双药 短期生存 毒副反应
下载PDF
短链氯化石蜡对典型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基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银 郑欣 +3 位作者 刘欣宇 凌佳楠 魏超 赵祯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35-1445,共11页
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是近年增列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由于其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在水体中普遍检出,但对其毒性效应研究有限,难以有效评估其生态风险.本文通过开展SCCPs对4种藻、大型溞以及萼花... 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是近年增列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由于其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在水体中普遍检出,但对其毒性效应研究有限,难以有效评估其生态风险.本文通过开展SCCPs对4种藻、大型溞以及萼花臂尾轮虫毒性试验,探究了其对典型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并评估了各物种敏感性,在系统梳理试验数据和文献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SSD)法获得了SCCPs的5%物种危害浓度(HC5),推导了SCCPs水生生物长期基准(LWQC),对我国SCCPs生态风险评估与管控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①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显示,SCCPs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最强,其次是羊角月牙藻和舟形藻,最后是四尾栅藻,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SCCPs最敏感,四尾栅藻最不敏感.②SCCPs对大型溞24和48 h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37和9.5μg/L.SCCPs对大型溞的生长和繁殖都有明显的抑制,最低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6μg/L,无观测察效应浓度(NOEC)为4μg/L.③轮虫慢性毒性试验中,最高浓度组(80μg/L)的SCCPs对轮虫的种群增长抑制作用最强,NOEC为10μg/L.研究显示,结合试验数据和文献搜集数据构建SSD曲线比较了各物种敏感性,可知对SCCPs最敏感的是大型溞,其次是轮虫、鱼类和摇蚊,藻类最不敏感,并通过SSD外推获得SCCPs的LWQC为1.92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氯化石蜡 典型浮游生物 毒性试验 物种敏感度分布 水生生物长期基准
下载PDF
蒙药红花水提物的毒性观察
13
作者 双荣 其日格尔 +3 位作者 乌日汉 白梅荣 拉喜那木吉拉 韩晓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979-982,共4页
目的:血清动态观察蒙药红花水提物(HS)对肝、心、肾的毒性作用。方法:将蒙药红花水提物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正常组,分别灌胃3个月HS,每天灌胃1次,每14 d尾部采血1次,动态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三酰甘油酯(TG)... 目的:血清动态观察蒙药红花水提物(HS)对肝、心、肾的毒性作用。方法:将蒙药红花水提物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正常组,分别灌胃3个月HS,每天灌胃1次,每14 d尾部采血1次,动态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三酰甘油酯(TG)、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尿素(Urea)、肌酐(Cr)水平的变化;3个月后处死大鼠,取肝、心、肺、肾、脾、胃、肠、脑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HE)病理观察。结果:HS低、中、高剂量组持续用药3个月后大鼠血清GPT、GOT、TG、LDH、CK、Urea、Cr水平和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发现对肝、心、肾基本无损伤。结论:根据血清GPT、GOT、TG、CK、LDH、Gr、Urea水平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服用HS(0.4767~8.5806 g/kg)长达3个月对肝、心、肾基本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红花水提物 长期毒性 灌胃 用药剂量 组织病理
下载PDF
养阴益气胶囊长期毒性实验
14
作者 唐颖馨 姚达宝 +1 位作者 聂璐薇 刘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42-1446,共5页
目的 评价养阴益气胶囊对大鼠灌胃给药6个月的长期毒性情况。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养阴益气胶囊大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20 g·kg^(-1))、养阴益气胶囊小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5 g·kg^(-1))和... 目的 评价养阴益气胶囊对大鼠灌胃给药6个月的长期毒性情况。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养阴益气胶囊大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20 g·kg^(-1))、养阴益气胶囊小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5 g·kg^(-1))和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等容量纯化水),灌胃容量均为5 mL·kg^(-1),给药时间均为180 d。观察指标为大鼠外观体征、进食、行为活动、排便、体质量、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以及病理检查。停药后继续进行可逆性观察2周。结果 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但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血液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血尿素氮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其余血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动物系统尸解、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可逆性观察均未见异常,脏器系数及生殖腺系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益气胶囊给大鼠灌胃给药6个月的安全剂量为相当于生药20 g·kg^(-1),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益气胶囊 脑卒中 糖尿病 灌胃给药 长期毒性
下载PDF
益气化痰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对临床症状积分和毒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曲萌 吴丹 +1 位作者 李婧 苏垠旭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543-1547,共5页
目的探究益气化痰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临床症状积分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 目的探究益气化痰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临床症状积分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痰解毒汤治疗,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KP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6例脱落,最终纳入50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NK[(61.75±4.13)%、(35.15±4.25)%、1.14±0.10、24.26±2.98]明显高于对照组[(55.75±4.04)%、(26.17±4.41)%、0.82±0.03、22.02±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和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26.90±6.61)分、(22.69±6.03)分、(18.47±4.22)分、(16.39±3.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34±6.87)分、(26.77±6.43)分、(23.56±4.94)分、(20.34±4.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率为5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的降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解毒汤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而且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益气化痰解毒汤 近期疗效 临床症状 毒副反应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单用霉酚酸类药物远期疗效评价
16
作者 李莉 史斌 +3 位作者 金海龙 牛鑫鑫 李威 潘宜鹏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单用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类药物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30例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上述病例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方案...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单用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类药物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30例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上述病例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方案因肾毒性转换为单药霉酚酸类药物免CNI类方案,并对转换前后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随访周期为2年。结果转换后1年与转换后2年的肌酐(creatinine,Cr)水平分别为(83.5±24.3)μmol/L(、74.2±15.9)μmol/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分别为(77.7±9.1)ml/min、(86.1±6.5)ml/min。与转换前比较,Cr水平明显降低(P<0.05),e GFR水平得到明显提高(P<0.05)。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前后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肝移植远期的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单药维持,其安全性值得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其肾功能水平可从免CNI抗排斥方案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霉酚酸 远期疗效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毒性
下载PDF
蒙药手参的长期毒性研究
17
作者 何乌云嘎 王秀兰 +3 位作者 阿润 荷叶 莫日根 永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66-378,共13页
目的:通过蒙药手参对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手参对大鼠长期给药产生的累积毒性反应和严重程度,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延迟性毒性反应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通过蒙药手参对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手参对大鼠长期给药产生的累积毒性反应和严重程度,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延迟性毒性反应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每天采用灌胃和含药饲料喂养法,连续给药3个月,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及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每周测定体重变化、给药45 d、90 d和停药15 d后每组各处死10只,测定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主要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综合评估蒙药手参的长期毒性。结果:实验期间各给药组的动物未见死亡,眼、耳、鼻、口未见异常分泌物,尿液及粪便性状未见异常,自主活动及步态正常;体重和摄食量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中期,手参中、高剂量组的MPV显著升高;给药期结束时,高剂量组、中剂量组Crea、TP显著降低。恢复期,MPV、Crea、TP等指标恢复正常,中剂量组CHO明显降低;各组大鼠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也均未见异常。结论:手参以临床用药量的10倍、20倍及30倍量连续3个月灌胃给药,试验大鼠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脏器指数、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组织病理等指标未见明显毒性表现及后续毒性反应。可认为手参长期毒性不明显,临床用药安全。其中,恢复期中剂量组CHO降低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手参 SD大鼠 长期毒性
下载PDF
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18
作者 刘海帆 冀祖恩 +4 位作者 彭一峰 张丽 孙琰琴 罗恒磊 张薇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09-617,共9页
[目的]探索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合理开发利用甘草地上部分资源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33.2 g/kg灌胃给予昆明种小鼠,24 h内两次(间隔5 h)经口... [目的]探索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合理开发利用甘草地上部分资源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33.2 g/kg灌胃给予昆明种小鼠,24 h内两次(间隔5 h)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持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地上部分低、中、高剂量组,按8.3、16.6、33.2 g/kg剂量连续灌胃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90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分别于给药后45、90 d进行血液学指标检测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给药后90 d进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观察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的一般状态、饮食、分泌物、排便未见异常,无小鼠死亡,肉眼尸检心、肝、脾等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一般状况、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下载PDF
红棕榈油的短期毒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李寒玲 陆慧媛 +8 位作者 沈伟健 杨峻豪 牛跃庭 苏志同 厉蓉蓉 赵晓娜 龙云凤 周萍 王毅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评价红棕榈油作为烹调用油的安全性,按照GB 15193.2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8天经口毒性试验》对马来西亚产红棕榈油进行短期毒性试验。将100只SD大鼠分为5组,按照人体摄入量的5.12、10.24、20.48倍设置红棕榈油低、中、高剂量组,... 为评价红棕榈油作为烹调用油的安全性,按照GB 15193.2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8天经口毒性试验》对马来西亚产红棕榈油进行短期毒性试验。将100只SD大鼠分为5组,按照人体摄入量的5.12、10.24、20.48倍设置红棕榈油低、中、高剂量组,同时设置溶剂对照组(玉米油组)和阴性对照组(棕榈油组)。采用掺入饲料和经口灌胃两种方式同时连续给予大鼠红棕榈油28 d,每天观察大鼠临床表现,每周记录体质量、摄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等指标,试验前和结束时对大鼠进行眼部检查,结束时进行血液学、血生化、尿常规检测,并进行大体解剖,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红棕榈油以雌性2.04、4.11、8.31 g/kg,雄性2.12、4.23、8.45 g/kg的实际剂量给予大鼠28 d,受试大鼠临床表现良好,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脏器质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血液学、血生化及尿常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短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红棕榈油未对大鼠产生毒性效应,短期经口食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榈油 短期毒性试验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消癌舒胶囊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金海 张世考 +6 位作者 龙良鑫 李映莹 陈名吉 黄南渠 聂晶 王井洪 金凤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133-1140,共8页
目的研究消癌舒胶囊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方法雌性KM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消癌舒给药剂量为2.36、2.94、3.68、4.6 g/kg,单次灌胃给药,每次0.2 mL/10 g,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中毒、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雌性KM... 目的研究消癌舒胶囊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方法雌性KM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消癌舒给药剂量为2.36、2.94、3.68、4.6 g/kg,单次灌胃给药,每次0.2 mL/10 g,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中毒、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雌性KM小鼠20只,消癌舒给药剂量为27.6 g/kg,分3次灌胃给药,给药容积0.4 mL/10 g,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及中毒反应,连续观察14 d,计算小鼠消癌舒的最大耐受量倍数;1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0只/组):消癌舒低、中、高剂量组(1、2.3、4.6 g/kg)及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每周测1次体重和摄食量,分别于给药3、6个月及停药1个月(恢复期)后,每组随机处死10只动物,并检测血液学、血清生化、脏器系数及各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显示消癌舒各组小鼠实验期间未见死亡,一般情况良好,不能求出LD50,小鼠的最大耐受量是人用量的375倍;长期毒性实验显示消癌舒给药3个月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有降低(P<0.01),给药6个月大鼠摄食量降低(P<0.05),停药1个月均恢复正常;消癌舒给药3个月,给药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它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未见异常,连续给药6个月,给药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尿素氮(UREA)、血糖(GLU)增加,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总蛋白(TP)、白蛋白(ALB)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它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未见异常,消癌舒停药1个月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给药3、6个月及恢复期消癌舒各剂量组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卵巢、子宫等脏器系数及其组织形态学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消癌舒胶囊无明显急性毒性及长期用药毒性反应,临床用药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舒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