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抢救效果影响
1
作者 陈金玲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0期2528-2530,253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院内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胸痛缓解率情况,并分别在急诊时和出院前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超声过程中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到会诊、会诊到确诊、首份心电图及胸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6、7.179、2.687、4.573、3.279,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11.250,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SV、LVEDV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6、2.133、4.447,P<0.05)。结论:应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提升UAP患者的抢救效率,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提升胸痛缓解率,促进患者心功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量化 急救护理模式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救效率 心功能
下载PDF
风险管理联合急诊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苏爱芬 乔艳丽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联合急诊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安阳市中医院急诊进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风险管理联合急诊护理)各49例,对比两...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联合急诊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安阳市中医院急诊进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风险管理联合急诊护理)各49例,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生理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舒张压)、脑氧代谢指标[颈动脉血氧饱和度(SjvO_(2))、颈动脉血氧含量(CajvO_(2))、脑氧摄取率(ERO_(2))]、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jvO_(2)、CajvO_(2)、ERO_(2)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接受风险管理联合急诊护理,护理效果显著,促使患者生命指征平稳,改善脑代谢,保护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干预效果 脑代谢 生活质量
下载PDF
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预后转归的影响
3
作者 杨昆 苗杰 陈颖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9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态势分析法(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4月30日收治的40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标准院内急救护理流程;选取2022年5月1日~12月3... 目的:探讨态势分析法(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4月30日收治的40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标准院内急救护理流程;选取2022年5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0例AMI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检分诊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MC-to-ECG)时间、患者发生症状到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急诊停留时间、cTnI报告时间(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首次接触医疗至PCI治疗(FMC-to-PCI)时间等各急救环节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采用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结果:干预组各急救环节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且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ERVQUA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WOT理论下降阶梯思维院内急救护理有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WOT理论 降阶梯思维 院内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心脏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对心律失常致心搏骤停患者的应用
4
作者 雷亚莉 李曼 +1 位作者 刘晓荣 赵喜荣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5期2606-2612,共7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对心律失常致心搏骤停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心律失常导致心搏骤停的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对心律失常致心搏骤停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心律失常导致心搏骤停的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45~70(58.35±7.78)岁;原发病:冠心病20例,心肌炎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心肌梗塞4例。试验组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46~69(58.47±7.82)岁;原发病:冠心病21例,心肌炎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瓣膜性心脏病5例,心肌梗塞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试验组采用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自主呼吸、窦性心律、自主循环)、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表(GCS)评分、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评分和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的自主呼吸、窦性心律和自主循环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56.27±16.48)h比(108.67±27.84)h、(2.24±0.69)d比(5.68±1.34)d、(42.87±13.68)h比(129.56±36.3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2、15.81、15.46,均P<0.05);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干预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3.75%(45/48)比79.17%(38/48)、(7.74±0.91)分比(5.37±0.76)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0.96±2.13)d比(15.68±3.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6,t=13.85、8.43,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压力、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86±1.21)分比(9.37±1.34)分、(4.57±1.27)分比(6.15±1.37)分、(6.38±1.67)分比(9.57±2.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3、5.86、8.10,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心理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0、11.52、9.76、8.93,均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能提高心律失常导致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尽快恢复生命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消极情绪,提高GCS评分和生活质量,为心律失常致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搏骤停 多学科协作分层 急救护理 生命体征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在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梁伟平 杨丽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在心脏骤停(CA)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12月出诊的CA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将同院2023年1月-12月出诊的CA患者5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物...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在心脏骤停(CA)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12月出诊的CA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将同院2023年1月-12月出诊的CA患者5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1.28±1.24)min vs(15.14±2.20)min,P<0.05];(2)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42%vs 9.09%,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50.00%vs 100.00%,P<0.05);(3)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0.57%vs 74.55%,P<0.05)。结论:在CA患者的急救中,采用基于物联网的院前急救平台能有效缩短急救团队反应时间,协调各急救环节,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院前急救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下载PDF
117例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及出院存活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明华 许臻晔 +5 位作者 蒋婕 陆峰 许萍 叶继 叶静 陆一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院前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与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院前CPR成功的117例CA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回顾,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7例院外C... 目的分析院前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与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院前CPR成功的117例CA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回顾,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7例院外CA数据分析:出院组11例,ROSC后死亡组106例,存活出院率9.4%。②与死亡组比较,出院组心源性疾病,有进行目击者CPR、急救反应时间〈4rain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前心律[室颤/室速(VF/VT)],出院组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急救反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肾上腺素剂量与出院成功率呈明显负相关;复苏后心律变化与除颤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球囊面罩通气较气管插管通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组患者插管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结论VF/VT、急救反应时间和复苏时间长短可能是影响院前CPR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低剂量肾上腺素与球囊通气可能有利于提高院前CPR出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院前急救 影响因素 出院率 自主循环恢复(ROSC) 心脏骤停(CA)
下载PDF
成功心肺复苏的合适急救团队人数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敖其 列才华 +4 位作者 沈开金 木坦力甫 马莉 李新宇 甘继宏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5期20-20,27,共2页
探讨成功心肺复苏中合适的急救团队人数。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4例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的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医生3人~4人组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46.9%)、气管插管(42.2%)的比率高于1人~2人组(P〈0.05),护... 探讨成功心肺复苏中合适的急救团队人数。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4例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的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医生3人~4人组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46.9%)、气管插管(42.2%)的比率高于1人~2人组(P〈0.05),护士4人~5人组高质量完成相关操作优于2人~3人组(P〈0.05)。医师3人~4人、护士4人~5人可较高质量完成新指南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操作要领,有利成功心肺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急救人员 成功率
下载PDF
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联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丽娟 王青 +2 位作者 陈开祥 许美艳 陈小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联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各42例。参照组行... 目的探究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联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各42例。参照组行急诊护理路径干预,试验组采用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联合急诊护理路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救治情况、心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各项救治时长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率、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干预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心率、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参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绞痛生活质量问卷各项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联合急诊护理路径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提高,心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为本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效果 心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继伟 王喜英 孙青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院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期间收治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某院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期间收治的39例心脏...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院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期间收治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某院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期间收治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转运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观察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17.84±5.42)min、急诊室抢救时间(15.82±3.15)min、辅助检查时间(12.11±2.8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3.52±5.67)min、(26.47±3.22)min、(25.35±3.14)min;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0.51%;护理满意度中抢救效率(85.67±5.26)分、沟通态度(82.57±3.19)分、操作技术(86.38±4.27)分、护理服务(86.29±3.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6±3.24)分、(76.34±3.15)分、(80.58±4.26)分、(79.54±3.33)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能够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绿色通道 急诊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诚栋 张伟彬 林朝霞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4期162-165,共4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中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收治...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中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为(359.85±31.53)m,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3,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9,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干预效果
下载PDF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宏儒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1期181-184,共4页
心脏骤停是一种急发性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患者往往发病较急,若未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可能会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就出现死亡情况,因此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心肺复苏作为最重要的心脏骤停急... 心脏骤停是一种急发性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患者往往发病较急,若未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可能会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就出现死亡情况,因此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心肺复苏作为最重要的心脏骤停急救措施,医学人员对其操作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并将心肺复苏成功率作为评估患者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心肺复苏概述,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具体内容、护理措施及技能培训进行综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研究进展 急救护理
下载PDF
专业化院前急救对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智红 康楠 李国瑜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50-651,共2页
目的:探讨专业化院前急救对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实行专业化院前急救前后两种情况下各42例猝死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专业化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3.8,较非专业化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成... 目的:探讨专业化院前急救对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实行专业化院前急救前后两种情况下各42例猝死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专业化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3.8,较非专业化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成功率7.1有显著提高(P<0.05);而且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车载设备的配备、现场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等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专业化院前急救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成功率
下载PDF
急救护理干预对呼吸心跳骤停88例分析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晓 周晓宏 +4 位作者 程缙 谷雨 张建容 周珊 宋清泉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245-4246,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时规范的护理急救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前及院内的死亡早期病人,将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是发现病人立即开始进行CPR,对照组是医疗护理组到现场后予以CPR。结果:88... 目的: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时规范的护理急救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前及院内的死亡早期病人,将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是发现病人立即开始进行CPR,对照组是医疗护理组到现场后予以CPR。结果:88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中,治疗组49人,复苏17例,成功率34.69%;对照组39例,复苏1例,成功率2.56%(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论可以看出,呼吸心跳病人是否规范护理抢救,对病人的抢救成功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心跳骤停 复苏 急救护理
下载PDF
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在青年心脏骤停急救中实施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2期249-250,共2页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在青年心脏骤停急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青年心脏骤停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比较两...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在青年心脏骤停急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青年心脏骤停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 对照组转运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室停滞时间以及手术前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在青年心脏骤停急救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保证患者最佳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 急救
下载PDF
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姗姗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4期385-386,389,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82例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 目的:探讨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82例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者组术前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实验(6MWT)、自理能力、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6MWT、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CI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高于对照组(P<0.05),而室壁运动积分(WMS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CI术后1个月总体健康感、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自理能力、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心脏康复护理 ST-T段抬高 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急救及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雪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脏压塞的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5例患者,对其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5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抢... 目的探讨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脏压塞的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5例患者,对其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5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抢救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充分的应急准备及急救预案是抢救成功的前提;中术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时准确的科学判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大量快速的补充血容量及升压、抗肝素治疗,及时的心包穿刺减压是心脏压塞有效的急救方法 ;娴熟的急救技能和各项急救护理措施的落实是促进心脏压塞患者良好转归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 心脏压塞 急救护理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晗 王莎莎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7期58-60,共3页
目的 研究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接受心肺复苏(CPR)患者中,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EICU住院过程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并进行CPR的患者,共11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CPR后出现自主循... 目的 研究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接受心肺复苏(CPR)患者中,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EICU住院过程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并进行CPR的患者,共11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CPR后出现自主循环恢复(ROSC)并存活出院为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分析影响EICU内心肺复苏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纳入统计的117例患者中,33例最终复苏成功,占28.21%。经单因素分析,心肺复苏持续时间(15.152±10.456)min、肾上腺素用量(2.303±1.132)mg;在心跳呼吸骤停前是否已气管插管及心跳呼吸骤停前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面均存在不同的差异;而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各方面两组之间的影响EICU心肺复苏效果的单因素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有意义的变量拟合多因素方程,P=0.15为剔除标准,采用后退法筛选变量,得出CPR持续时间和肾上腺素用量是影响EICU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结论 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接受心肺复苏(CPR)患者中,患者的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肾上腺素用量、心跳呼吸骤停前是否已气管插管及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王淑玉 江秀榕 陈燕娇 《中外医疗》 2023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福建省立医院于2021年12月开始在急救护理中实施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到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福建省立医院于2021年12月开始在急救护理中实施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到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将2021年12月前入院就诊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将2021年12月及之后入院就诊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中加入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PCI成功率、院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MC-to-ECG)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胸痛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S-to-B)分别为(9.68±2.47)、(82.62±8.59)、(18.24±5.33)、(86.73±9.6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成功率为93.22%与家属总满意度为94.9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1、9.44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中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PCI治疗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心导管室 前驱激活模式 急救效率 焦虑
下载PDF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配置现状及实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骆丁 张娜 +3 位作者 郑源 程鹏飞 陈丽花 张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82-184,F0003,共4页
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用于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的早期除颤。欧美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实施推广AED以来取得一定成效,但国内居民对其认... 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用于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的早期除颤。欧美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实施推广AED以来取得一定成效,但国内居民对其认知水平和普及程度较低。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AED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我国今后的研究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心脏骤停(OHCA)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公众普及除颤 急救护理
下载PDF
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小华 郭永锋 +3 位作者 王俐 刘坚 刘春兰 曾小妹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1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康复状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康复状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急诊护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时血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CSS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时,2组患者CSS及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时,2组患者PaO_(2)、SaO_(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时,2组患者PaCO_(2)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CRP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康复效果确切,可显著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