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云镜 张唐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79-184,共6页
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利于其病情的恢复,虽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较好,但极易引起患者出血。物理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物理治疗展开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早期... 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利于其病情的恢复,虽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较好,但极易引起患者出血。物理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物理治疗展开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早期进行物理治疗预防下肢DVT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物理治疗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流程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郑蕾 王贺 +6 位作者 宋科 何思思 朱可可 杨柳 时韵 司晓娜 李瑞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按照住院时间及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按照住院时间及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标准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流程有助于降低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标准化 护理流程 老年患者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健康行为、自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丹凤 王晓玉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健康行为、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河南省人民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推行时间为截点,将推行前,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的6... 目的 探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健康行为、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河南省人民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推行时间为截点,将推行前,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的60例老年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推行后,即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给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措施的60例老年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患者健康行为[中文版健康增强生活方式量表(筛选版)(HELP-CS)]、健康赋能[简化版老年人健康赋能量表(HES)]、自护能力[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生活质量[简版老年人生活质量问卷(OPQOL-brief)]变化。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HELP-CS、HES、SASE、OPQOL-brief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可以增强老年长期卧床并发DVT患者健康行为、健康赋能和自护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健康行为 自护能力 健康赋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戴丽华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老年手术患者86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老年手术患者86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血流速度、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用于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少DVT,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骨折 老年手术患者 人性化优质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
5
作者 顾宇青 朱霞 徐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9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干预前后股静脉峰流速和血流平均速度、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股静脉峰流速、血流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均长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中,预防性护理的应用能加快康复速度,加快股静脉峰流速和血流平均速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老年骨折病人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5
6
作者 程小芸 李锦丽 +3 位作者 段清萍 黄淑芬 黄晓琼 游家丽 《全科护理》 2011年第16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总结老年骨折病人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方法]对332例老年骨科病人在围术期做好观察评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功能锻炼、体位、预防性抗凝治疗等措施,密切观察DVT的发生。[结果]10例经过血管彩... [目的]总结老年骨折病人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方法]对332例老年骨科病人在围术期做好观察评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功能锻炼、体位、预防性抗凝治疗等措施,密切观察DVT的发生。[结果]10例经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DVT,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后良好。[结论]对老年骨折病人围术期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人 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下肢压力泵的不同应用时间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敏宏 洪志云 叶志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2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下肢压力泵的不同应用时间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02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 目的分析下肢压力泵的不同应用时间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02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下肢压力泵护理,其中对照组下肢压力泵使用频率为每日2次,每次1 h;观察组为每日1次,每次连续使用12 h。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下肢DVT发生情况、血清D-二聚体水平、下肢肿胀及疼痛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护理2周后,2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均较护理前减小(P均<0.05),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患者在护理1周和2周后的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和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P均<0.05),且2组患者在护理2周后的上述指标均低于护理1周后(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1周和2周后的NRS评分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均大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下肢压力泵的使用时间,可以有效推迟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DVT的发生,并使其腿部肿胀、疼痛程度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 下肢压力泵 不同应用时间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颖 秦贤 +2 位作者 孙乔 刘梅玉 曲彦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建立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效能。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患者420例,分为建模组300例和验证组120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应用Boots... 目的建立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效能。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患者420例,分为建模组300例和验证组120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应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利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机械通气、静脉血栓史、血管升压素和糖尿病是危重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模组风险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92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P=0.9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效能较好,可操作性强,有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早筛查、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预测效能
下载PDF
检测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冬文 林少胜 蔡伟俊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将之分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分为对...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将之分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IB和D-D水平,同时根据彩超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DVT组8例和非DVT组52例,同样比较两组FIB和D-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FIB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VT组与非DVT组术前FIB和D-D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DVT组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结论 FIB和D-D是检测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指标,对预防及治疗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下肢骨折 手术 深静脉血栓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检测
下载PDF
超声对术后无症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丽园 崔娜 +3 位作者 张彦 赵晓峰 栾胜伟 董磊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术后无症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3例患者,年龄>40岁和年龄≤40岁在术后第1、2、3、5、7天行超声检查,分析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及规律。结果 183例患... 目的探讨超声对术后无症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3例患者,年龄>40岁和年龄≤40岁在术后第1、2、3、5、7天行超声检查,分析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及规律。结果 183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血栓,发生率为18.6%。血栓组中年龄>40岁患者的发生率为64.7%、年龄≤40岁患者的发生率为35.3%。年龄>40岁的患者在术后第1、2、3天比年龄≤40岁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4例患者中发生在股浅静脉2例,腘静脉5例,小腿深静脉27例。结论超声对术后无症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为18.6%。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无症状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后患者 无症状患者
下载PDF
Caprini评估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方丽芬 熊慧英 黄玉如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Caprini评估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ICU患者3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Caprini评估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Caprini评估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ICU患者3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Caprini评估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仪进行物理预防。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rini评估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降低ICU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评估 间歇性气压治疗 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梦 王书华 韩超亚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1期1547-1548,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的PT、TT短于护理前,FIB水平低于护理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TT较短,FIB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更有效改善卧床患者血流高凝状态,降低其下肢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 卧床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不同气压治疗时长在重症患者DVT形成预防中的效果对比
13
作者 吴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9期82-84,共3页
目的对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预防中应用不同气压治疗时长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此寻找出预防效果最佳的气压治疗时长。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接收重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病例... 目的对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预防中应用不同气压治疗时长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此寻找出预防效果最佳的气压治疗时长。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接收重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病例,使用计算机抽号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患者气压治疗时长为30 min/次,观察1组患者气压治疗时长为1 h/次,观察2组患者气压治疗时长为2 h/次,对比三组患者DVT发生率、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以及首次治疗前后下肢股深静脉血流速度。结果经由统计,三组患者DVT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DVT发生率较之对照组要少。观察2组患者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观察1组患者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下肢股深静脉血流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下肢股深静脉血流速度均有所提升,且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下肢股深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应用1 h/次的气压治疗效果最佳,可有效提升患者下肢股深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和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长 气压治疗 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小组式护理管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郑玲玲 杨金佶 +2 位作者 苏正 吴苗苗 余华晨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1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小组式护理管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 目的小组式护理管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小组式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干预后血栓风险形成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使用SPSS 21. 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组患者血栓风险评估率为74. 58%(44/59),超声早期检出率为76. 27%(45/59),D-二聚体筛查异常率为93. 22%(55/59),均明显高于常规组44. 07%(26/59)、45. 76%(27/59)、30. 51%(18/59);干预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1. 69%(1/59),明显低于常规组13. 56%(8/59);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 31%,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88. 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小组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早期检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式护理管理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风险 满意度
原文传递
电脑气压止血器的运用对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祝妍华 谢小玲 +2 位作者 叶春丽 张绿云 陈镇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电脑气压止血器的运用对高危老年患者产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12月骨科住院手术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止血器组和非止血器组各18例。止血器组术中使用止血器;非止血器组术中不使用止血器。观察2组D-二... 目的研究电脑气压止血器的运用对高危老年患者产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12月骨科住院手术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止血器组和非止血器组各18例。止血器组术中使用止血器;非止血器组术中不使用止血器。观察2组D-二聚体变化情况、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止血器组术后D-二聚体较术前有明显升高;非止血器组术后D-二聚体较术前有明显升高,但升高程度较止血器组为小;止血器组术后D-二聚体较非止血器组术后D-二聚体为高,止血器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例数较非止血器组为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脑气压止血器的运用会增高高危老年患者产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安全使用电脑气压止血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器 下肢静脉血栓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老年脑卒中后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2
16
作者 鲁敏晔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10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影响因素,为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诊治的448例老年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影响因素,为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诊治的448例老年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448例老年脑卒中后卧床患者中有2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58%;单因素分析显示:脱水剂使用、静脉炎、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感染、肿瘤、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CD62p、CD63、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血小板聚集等是老年患者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脱水剂使用、静脉炎、合并高血压、感染、肿瘤、hs-CRP升高、D-D升高、CD62p升高、CD63升高、PAI-1升高、血小板聚集升高等是老年患者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脱水剂使用、静脉炎、合并高血压、感染、肿瘤、hs-CRP升高、D-D升高、CD62p升高、CD63升高、PAI-1升高、血小板聚集升高等是脑卒中后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卧床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其转归 被引量:81
17
作者 吴丽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4期605-607,703,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特点,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0月—2016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 d和7 d分别行双...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特点,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0月—2016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 d和7 d分别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和骨折至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患者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麻醉方法、麻醉时间、手术方法和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术后DVT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出现下肢DVT 21例(35.0%)。其中9例(15.0%)为术前血栓,12例(20.0%)为术后血栓。86.7%的DVT发生于骨折侧。转子间骨折发生术后DVT的风险是股骨颈骨折的5.977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是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77,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患肢DVT发生率高于健侧;转子间骨折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术前即有较高的DVT发生率,因此入院后应尽早行CDF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