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of Highly Educated Inter-Provincial and Intra-Provincial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gration:Take Guang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
1
作者 ZHU Huizhen XU Yifang HU Linjie 《Psychology Research》 2022年第10期824-835,共12页
Floating popu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regions,and countries.The economic growth path with Guangdong characteristic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highly educated groups.Studying... Floating popu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regions,and countries.The economic growth path with Guangdong characteristic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highly educated groups.Studying the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of the highly educated floating population is helpful for the city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gration,using CMDS 2017 data and taking Guang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through SPSS logistic regression,taking intra-provincial and inter-provincial floating population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or above as sample.The main conclusions are:(1)Marital and childbearing status is the primitive influencing factor of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among intra-provincial and inter-provincial floating population.Samples with high income,under social insurance system,being female and having non-agricultural hukou,are tend to prefer long-term residence.Samples who connect with the locals and participate in social public welfare are more likely to stay.(2)Personal age and city livability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of the inter-provincial highly educated floating population,but agricultural hukou and self-employed laborer status will weaken the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of this group.(3)Participation in townsmen/alumni associ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of the intra-provincial highly educated floating population,and connection with outlanders also promotes the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of this group.(4)The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of inter-provincial highly educated floating population is usually based on reality,therefore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changes,and livability of the destination city.However,the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of intra-provincial highly educated floating population is usually based on perception,so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they like the city.Compared with intra-provincial flows,inter-provincial flows have higher economic and emotional migration costs,more institutional barriers,and more life adaptation problems.Therefore,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roduce targeted measures to promot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improve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integration inter-provincial and intra-provincial migration highly educated floating population long-term residence intentio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下载PDF
“住有所居”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基于非正规产权房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李月 朱宇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8,共11页
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在城镇安居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内容,探索影响其定居城镇的决定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住有所居的视角出发,探讨非正规的产权住房--小产权... 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在城镇安居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内容,探索影响其定居城镇的决定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住有所居的视角出发,探讨非正规的产权住房--小产权房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小产权房通过其价格低廉化和在购买后形成的事实性占有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但在现实中仍应高度警惕和重视小产权房对流动人口完整市民化和正规房地产市场健康运作带来的诸多负面挑战;第二,小产权房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锁定”效应存在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在法律意识淡薄和对廉价住房需求高的“初中”“收入低”“老一代”流动人口群体中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说明经济地位偏低和法律风险感知能力弱的流动人口在面对小产权房的低廉性时更容易作出“非理性”选择。这一结果预示着提供可负担的保障性住房和稳定城市住房价格,将附着在小产权房上的“廉价保障房”功能剥离开来,可能是解决小产权房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在治理和整顿存量小产权房时,要对蜗居其中的弱势流动人口群体予以充分的人文关怀,找寻保障弱势流动人口群体的住房权益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之间的平衡点和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产权房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保障性住房
下载PDF
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
3
作者 刘金华 王棫冰 徐典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7,共13页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关键。而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权益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程度又是增强流动人口身体素质、定居意愿、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hina Migrants Dynami...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关键。而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权益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程度又是增强流动人口身体素质、定居意愿、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简称CMDS),聚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公共健康权益的现状,进一步使用二分变量对数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少数民族流动家庭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定居意愿发生比的影响,关注家庭主要劳动力(个体)和家庭其他成员(幼童、孕产妇)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特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家庭定居意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公共健康权益可获得性、可及性程度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家庭成员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大于个体影响效应,但孕产妇公共健康权益可获得性与家庭定居意愿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二是不同健康权益项目对单个个体健康权益可及性的影响权重不同。健康档案项目对个体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最大,疫苗接种项目对幼童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最大,孕产妇四项公共健康权益项目的作用相差不大。三是不同个体获得公共健康权益数量越多,其定居意愿发生比越高,但影响效应不同。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程度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夫妻两地分居、省内跨市流动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 定居意愿 发生比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下载PDF
城市产业结构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蔡果兰 吕林旺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3-98,124,共17页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正在持续进行,如何提高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现有针对定居意愿的研究多局限于收入、心理等个人属性,忽略了产业结构等客观因素对定...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正在持续进行,如何提高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现有针对定居意愿的研究多局限于收入、心理等个人属性,忽略了产业结构等客观因素对定居意愿的制约与塑造。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城市产业结构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个人就业质量和心理认同作为中介变量,解释了产业结构对定居意愿所产生的较强的间接影响;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行业类型在该影响路径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不同产业的流动人口在定居意愿的影响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产业群体更关注就业质量,第三产业群体则近似相同的受到心理认同和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提供符合产业需求的就业机会,增强流动人口心理认同的建设,进而推动当地的城镇化和市民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产业结构 就业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关系资本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交往的机制分析
5
作者 倪超军 武伟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7期51-62,共12页
关系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流动人口迁移和居留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流量和存量角度,采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关系资本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资本对流... 关系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流动人口迁移和居留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流量和存量角度,采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关系资本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资本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进一步发现,关系资本对农业户口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要大于非农户口,且关系资本对新、老生代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均有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与本地人的社会交往不仅可以直接提高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而且还在关系资本对其定居意愿影响中具有一定的中介效应。基于此,文章从健全流动人口正式制度,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资本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社会交往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老一代流动人口的特征变化——基于CMDS2011-2018的分析
6
作者 梁宏 《南方人口》 2024年第3期40-54,共15页
基于CMDS2011-2018数据,在代际差异视角下,本文描述、分析了老一代流动人口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家庭特征、就业特征及长期居留意愿的变化。研究发现:(1)老一代流动人口的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他们的农业户口占比高、受教育程度低;他们... 基于CMDS2011-2018数据,在代际差异视角下,本文描述、分析了老一代流动人口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家庭特征、就业特征及长期居留意愿的变化。研究发现:(1)老一代流动人口的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他们的农业户口占比高、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在流入地居住时间较长,家庭呈规模小型化、代际结构简单化、类型多样化特征;(2)他们的在业比例一直高于新生代流动人口,就业身份以雇员和自营为主,就职于体制内单位的占比较低且基本稳定,从事高收入行业的占比不到两成也保持稳定,从事知识型职业的占比为四成左右且一直较高,工作时间较长且超时工作的可能性较高;(3)随着新生代流动从业者在业、知识型职业及高收入行业者占比的持续提升,新、老代际的上述差距不断缩小,同时,随着新生代流动从业者体制内单位就职者、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的提升,新、老代际的这两项差距明显扩大;(4)老一代流动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较强,这与统计控制下他们的长居意愿显著弱于新生代的一般规律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本质上是一个受流入地留存机制选择的具有较强长居意愿的特征群体。为此,本文建议关注老一代流动人口的特征变化及特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老一代 新生代 长居意愿
下载PDF
城市群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特征分析及空间模式划分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莉 刘颖 +1 位作者 唐晨珂 彭立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2-504,共13页
基于2017年CMDS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解析中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及哈长城市群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空间结构差异,划分其空间模式。研究发现,城市群居留网络整体上呈不同等级的“圈层”结构... 基于2017年CMDS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解析中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及哈长城市群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空间结构差异,划分其空间模式。研究发现,城市群居留网络整体上呈不同等级的“圈层”结构,距离衰减效应显著。居留网络结构特征迥异,沿海城市群流动人口来源腹地广,京津冀和长三角集聚效应明显,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更高;珠三角城市群居留强度低,结构松散。内陆城市群吸引范围有限,居留意愿低,成渝城市群居留联系弱,内外部流动相对均衡,长江中游城市群呈现弱集聚与轻均衡特征,哈长城市群内部结构紧凑,外部联系松散。不同区位、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其居留意愿网络空间格局差异明显,流动人口居留选择具有明晰的地域指向。沿海城市群应加大区域低中心性城市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吸引人口流入;内陆城市群应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平衡人口流出与流入,避免区域人口过度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网络分析 网络模式 城市群
下载PDF
生命历程事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思函 郑茹敏 +1 位作者 梅林 蔡安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8,共10页
流动人口生命历程事件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其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关乎流动人口切身利益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利用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测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在流入地有居留意愿的... 流动人口生命历程事件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其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关乎流动人口切身利益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利用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测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在流入地有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85.10%,其中78.39%的人口有长期居留意愿,各城市差异较大。②毕业使流动人口倾向在流入地短期居留,在流入地生育子女和子女升学会提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和长期居留意愿,身体状况变差会使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提升但对长期居留意愿无显著影响,结婚、失去工作和退休事件通过家庭和个体作用力提升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③流动人口的人口、家庭、流动和城市特征对居留意愿和长期居留意愿的作用力具有差异性。最后,从安居、生育、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流动人口高质量城镇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事件 居留意愿 长期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下载PDF
失业风险如何影响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骏 汪伟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曾被视为生育主力军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近年来持续走低,因而深入了解他们的生育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失业风险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曾被视为生育主力军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近年来持续走低,因而深入了解他们的生育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失业风险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失业风险会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对女性和青年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更明显;失业风险通过感知不确定性效应、预期收入效应和人口回流效应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还会显著推迟流动人口生育二孩时间。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就业不确定性与个体生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风险 二孩生育意愿 流动人口 失业保险 长期居留意愿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特征分异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黎芷嫣 谭一洺 黄耿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3-1526,共14页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根据流动人口的期望居留时长将居留意愿划分为短期居留、长期居留、永久居留3种类型,分析流动人口的流动与居留特征,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与作用差异。研究发现:1)东莞等...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根据流动人口的期望居留时长将居留意愿划分为短期居留、长期居留、永久居留3种类型,分析流动人口的流动与居留特征,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与作用差异。研究发现:1)东莞等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其流动人口以短期居留意愿为主,而生活成本低或能提供综合服务的城市更能吸引流动人口长时间居留。2)虽然跨省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临近省市,但来自较远省市的流动人口永久居留意愿更强;来自省内的流动人口整体倾向于长期或永久居留,并在流入城市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理邻近性。3)特征为女性、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高、在婚、流入时间长、因非工作原因流入、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倾向于在流入地长期或永久居留,反之则倾向于短期居留;与省内流动人口相比,较高程度的社会融入更能促进跨省流动人口产生永久居留意愿。4)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收入水平、流动原因等因素在跨省与省内流动人口的影响效果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人口迁移 多元LOGISTIC回归 珠三角
下载PDF
离家的诱惑: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流动人口留居意愿
11
作者 李衡 杨上广 《兰州学刊》 2024年第2期48-63,共16页
文章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相结合,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 文章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相结合,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促进流动人口创业、就业以及提高其在流入地的收入进而促使其留居。个体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强化了男性、非农业户口、已婚、身体健康以及高学历的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地区异质性结果指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流动人口留居的作用在东、中、西部县区无差异,人口规模越大的县区越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留人效应”,但一线城市的区县或因生活压力较大而抑制了外来人口留居。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人口结构转型以及优化劳动力配置的背景之下,文章为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留居提供了一定的微观证据,也为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流动人口 留居意愿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融合水平及城市居留意愿测度
12
作者 刘平 王建萍 +1 位作者 张宁 牟玲玲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23,共10页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的农民工数据,构建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合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展示农民工居留意愿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第一,农民工社会融合水平偏低,其中经济融合度最高,而社会接纳度最低。第二,...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的农民工数据,构建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合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展示农民工居留意愿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第一,农民工社会融合水平偏低,其中经济融合度最高,而社会接纳度最低。第二,农民工城市长期居留意愿明显高于落户意愿,且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在地区分布上,总体社会融合度越高农民工的长期居留意愿也越强烈,而农民工落户意愿却与总体社会融合度呈现出“相背而行”的特点。第三,从代际视角来看,两代农民工的城市长期居留意愿高低在空间分布上都由西向东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但在落户意愿分布上空间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合 长期居留意愿 落户意愿 农民工
下载PDF
城市品牌能提高劳动力定居意愿吗
13
作者 毛丰付 胡慧翠 王雯雯 《商学研究》 2023年第6期43-54,共1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演变,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已从经济和社会驱动因素阶段转到高品质生活驱动阶段。城市品牌作为城市高品质生活的集中体现,如何影响劳动力“用脚投票”的决策,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网络爬取和手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演变,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已从经济和社会驱动因素阶段转到高品质生活驱动阶段。城市品牌作为城市高品质生活的集中体现,如何影响劳动力“用脚投票”的决策,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网络爬取和手动搜集数据,定量评估了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品牌,实证分析城市品牌对劳动力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品牌显著提高了劳动力的长期定居意愿,且在个体和城市层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从个体特征来看,高技能水平、45岁以下及无房产的劳动力在长期定居决策中对城市品牌的敏感性更高;从城市特征来看,内陆地区及中小城市的城市品牌产生的平均边际效应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市品牌在通过增大购房压力挤出劳动力的同时,还通过改善社会福利和增强心理认同来吸引劳动力定居。本文的研究为政府进一步集聚资源推动城市品牌差异化建设,获得劳动力资源竞争优势,以及助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劳动力定居意愿 异质性劳动力 PROBIT模型
下载PDF
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
14
作者 李梦玄 鞠兴武 《工程经济》 2023年第12期4-16,共13页
引入家庭生命周期视角,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系统考察了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仅存在于形成期和扩张期家庭中,在萎缩... 引入家庭生命周期视角,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系统考察了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仅存在于形成期和扩张期家庭中,在萎缩期家庭中不显著。采用省级耕地保有量比例作为工具变量、替换样本或变量进行回归,结果依然稳健。(2)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收缩城市负向调节了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挤出效应,且在所有家庭生命周期中均显著存在。(3)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房价收入比的上涨通过制约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而削弱其定居意愿,但此效应仅存在于形成期和扩张期的流动人口家庭。由此提出如下建议:以流动人口需求为导向提供住房等保障,提高定居政策针对性。在城市包括收缩城市,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城市包容开放、普及民众的文化建设,以促进流动人口融入本地文化,加快流动人口家庭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房价收入比 定居意愿 社会融入度
下载PDF
哪些因素对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更大?——基于随机森林的变量重要性排序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造玉 徐晓新 李升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5,共10页
准确理解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科学制定我国人口和城镇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随机森林模型和平均不纯净度降低方法系统评估了影响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多维因素。研究发现:对落户意愿影... 准确理解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科学制定我国人口和城镇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随机森林模型和平均不纯净度降低方法系统评估了影响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多维因素。研究发现:对落户意愿影响最大的是流动人口想融入流入地的希望和可以在流入地生活下去的能力。具体而言,按重要性排序,第一梯队是社会心理融合因素;第二梯队是经济、住房和户籍因素;第三梯队则是流动特征、个体、地区、工作、制度融合和社会关系融合因素。总体而言,所有单一变量的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这表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是高度多元的。因此,推动流动人口落户和市民化需要系统综合的政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户意愿 流动人口 随机森林 变量重要性 主体功能区
下载PDF
舒适性视角下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鹏鑫 朱妮娜 +2 位作者 何金廖 胡浩 曾刚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0,共9页
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流动人才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基于2014—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城市舒适性理论,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的空间格... 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流动人才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基于2014—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城市舒适性理论,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以上海-池州线为界,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受其自身特征和流入地城市舒适性的共同影响,且城市舒适性表现为更显著的正向影响,证实了城市舒适性理论在解释流动人才居留意愿方面的适用性;不同类型舒适性对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才 居留意愿 城市舒适性 人才政策
下载PDF
中国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和时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珩 龚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1,共11页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引入时间的新维度,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在城市尺度上刻画流动人才居留状况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和实际居留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流动人才居留意愿与实际...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引入时间的新维度,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在城市尺度上刻画流动人才居留状况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和实际居留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流动人才居留意愿与实际居留时长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现南北差异。②流动人才的居留意愿和实际居留时长差异明显,大量人才虽然在流入地短期居留,但多有长期居留意愿。③随着人才主观居留意愿和客观居留时长增加,舒适物对人才居留的影响在增加。④影响流动人才长期居留意愿和实际长期居留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流动人才长期居留意愿更大程度上受人才自身特征影响,而实际长期居留更大程度上受流入地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才 居留意愿 居留时长 舒适物
下载PDF
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俞林伟 韩辰 +1 位作者 金杰克 于海燕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3,157,共11页
本文基于生计资本理论,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5个维度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居留意愿远大于落... 本文基于生计资本理论,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5个维度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居留意愿远大于落户意愿。二者影响因素的共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的状况,差异体现在农民工自身长久利益的驱动等方面。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体现在经济条件优越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有更强的居留和落户意愿。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体现,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保障和社会资本的累积会增强农民工的落户意愿。作为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家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生计保障功能可以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但不利于其在城市落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保障农民工的自然资本以促使其安心落户城市,提升农民工的物质资本以实现其安居乐业,改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以增强其城市生存能力,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以实现其在流入地的心理社会融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居留意愿 落户意愿 生计资本
下载PDF
城市传播视域下青年大学生就业和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蔚 《甘肃理论学刊》 2023年第2期120-128,共9页
“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概念提出和建设实践使加强青年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加深人-地之间的情感联结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城市传播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城市媒体使用、城市地方感构建对大学生就业和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 “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概念提出和建设实践使加强青年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加深人-地之间的情感联结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城市传播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城市媒体使用、城市地方感构建对大学生就业和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城市认同和城市新媒体使用能显著预测其城市就业和定居意愿;城市本身如果同时是生源所在地,则大学生更有可能选择在该城市就业和继续定居;此外,地方依恋对大学生的城市定居意愿亦有正向的预测效果。应重视强化大学生对城市地方性的认识,促进大学生对城市文化的经历和体验,推动城市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在吸纳大学生就业和定居的作用显现,这为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地方感 地方认同 大学生就业 城市定居
下载PDF
安居与乐业: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开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175,180,共15页
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相关调查数据,研究职业类型、住房类型以及居住成本对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体制内单位就业、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更... 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相关调查数据,研究职业类型、住房类型以及居住成本对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体制内单位就业、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更强;拥有产权类住房、租住公租房的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更强,居住在单位宿舍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显著为负;城市相对住房价格对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形”趋势;不同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的定居意愿具有明显差异,职业地位、住房类型对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具有稳定性,相对房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城市差异。可见,“乐业”和“安居”是影响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关键因素,城市政府要把保障青年的稳定居住权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既要让外来青年人才“有房住”,又要让他们“住得起”,也要让他们“住得稳定”,还要让他们“住得安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外来青年人才 定居意愿 住房 职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