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曦 朱浚氲 +1 位作者 肖志成 彭爱萍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0-423,共4页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类2目8科15属20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6.50%;爬行类4目11科24属36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3.90%。从地理型分析,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均以...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类2目8科15属20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6.50%;爬行类4目11科24属36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3.90%。从地理型分析,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均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分别占种数的75.00%和77.78%。安吉小鲵Hynobius anjiensis为特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自然保护区 浙江省龙王山
下载PDF
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智修 陈亮 +1 位作者 楼炉焕 李根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对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作了系统调查。经鉴定并根据已掌握的资料 ,龙王山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1 0 7科 390种 ,其中蕨类植物 9科 1 4种 ,种子植物 98科 376种 ,按其药用功能划分成清热解表类等 1 1类。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 对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作了系统调查。经鉴定并根据已掌握的资料 ,龙王山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1 0 7科 390种 ,其中蕨类植物 9科 1 4种 ,种子植物 98科 376种 ,按其药用功能划分成清热解表类等 1 1类。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表 2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龙王山 浙江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曦 徐旻昱 +2 位作者 葛映川 陈中意 李春耀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5,共9页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鸟类有165种,隶属17目42科109属,其中留鸟86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37种,旅鸟9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90种(54.54%),古北界种68种(41.21%),广布种7种(...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鸟类有165种,隶属17目42科109属,其中留鸟86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37种,旅鸟9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90种(54.54%),古北界种68种(41.21%),广布种7种(42.24%)。在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与东洋界种类之比为1∶3.87,偏重于东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鸟类 龙玉山自然保护区 浙江
下载PDF
龙王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建 韦新良 +2 位作者 王敬 汪贤挺 俞立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19-26,共8页
采用丰富度(R1、R2)、多样性(D、H)和均匀度(J1、J2)各2种指数研究龙王山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植物资源丰富,灌木种数最多,草本植物最少,共计有维管束植物54科91属140种(含变种);群落层次分明,从上到下,... 采用丰富度(R1、R2)、多样性(D、H)和均匀度(J1、J2)各2种指数研究龙王山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植物资源丰富,灌木种数最多,草本植物最少,共计有维管束植物54科91属140种(含变种);群落层次分明,从上到下,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层间植物。乔木层和草本层中优势种比较明显,灌木层中各优势种的差异不明显;丰富度指数(R1、R2),多样性指数(D、H),均匀度指数(J1、J2)的变化趋势均一致,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t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层次之间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性均显著,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J1、J2)与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差异性并不显著,而乔木层与草本层均匀度差异却相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群落 物种多样性 差异性 龙王山
下载PDF
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建 韦新良 +2 位作者 王敬 汪贤挺 俞立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876,共9页
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相邻网格调查获取数据,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竞争模型对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 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相邻网格调查获取数据,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竞争模型对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圆半径为7 m时,单位面积的平均竞争强度已经趋于稳定。落叶阔叶林中优势树种有12种,包括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s,四照花Cornus kousa,毛山荆子Malus baccata,茅栗Castanea seguinii,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玉铃花Styrax obassia,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锥栗Castanea henryi,杜梨Pyrus betulaefolia等。各优势树种种内竞争强度不同。其中毛山荆子、小叶白辛树、四照花、米心水青冈种群等的种内竞争比其他优势种要强烈,属于中、强度竞争。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毛山荆子、小叶白辛树、四照花、米心水青冈种群等呈现出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灯台树、玉铃花、华山矾和青钱柳种群等的生态位与小叶白辛树、四照花较接近,故其受到较强的种间竞争压力,灯台树、玉铃花、华山矾和青钱柳种群等的种内竞争小于或接近种间竞争。同时,小叶白辛树和四照花也是其他优势树种最大的竞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落叶阔叶林 优势树种 Hegyi竞争指数 龙王山
下载PDF
“龙王”台风SAR遥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开国 邵浩 +3 位作者 李炎 黄韦艮 贺明霞 傅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利用0519号"龙王"台风SAR遥感图像,结合NCEP/QSCAT混合风场海面风向反演了高分辨的台风海面风速。基于高分辨率的SAR台风海面风场的风速剖面,对台风期间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海面风场的小尺度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 利用0519号"龙王"台风SAR遥感图像,结合NCEP/QSCAT混合风场海面风向反演了高分辨的台风海面风速。基于高分辨率的SAR台风海面风场的风速剖面,对台风期间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海面风场的小尺度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风场特征的形成有显著作用,它导致台风海面风场结构发生变形以及澎湖列岛附近低风速尾流区、台湾岛的中央山脉北端下风面"角流"区和台湾岛西北海岸背风槽(或诱生低压)等现象的形成及台风期间福建省沿海区的大风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龙王”台风 风速 NCEP/QSCAT 台湾海峡
下载PDF
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初步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曦 唐婷 +2 位作者 吴美芳 王文武 夏建强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8-561,共4页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兽类8目19科40属5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毛皮动物29种,药用动物40种;观赏动物29种。
关键词 哺乳动物(兽类) 自然保护区 龙王山
下载PDF
安吉龙王山天然森林植被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茂春 施德法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55-365,共11页
采用点-线结合法对安吉龙王山天然森林植被进行调查,以植物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为基础,结合植被数量分类划分植被类型,共划分为5个植被型、4个群系组和14个群系。各植被型具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阔混交林分布在海拔500... 采用点-线结合法对安吉龙王山天然森林植被进行调查,以植物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为基础,结合植被数量分类划分植被类型,共划分为5个植被型、4个群系组和14个群系。各植被型具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阔混交林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500~800m的山谷;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800(600)~1500m山地;温性针叶林分布在海拔1300~1450m山脊。各群系分布也具一定的规律。最后就开展对龙王山森林植被的保护、优良乡土树种的选择和林木良种繁育及不同海拔带造林试验等提出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植被 类型 分布规律 群落
下载PDF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中生 方炎明 +4 位作者 邓懋彬 陈建寅 俞立鹏 盛文明 李吉宁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在对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讨论了龙王山丰富的药用、观赏、竹类等植物资源 ,提出了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若干建议 ,探讨了龙王山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 龙王山 植物资源 保护 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川中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相与高频层序对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大伟 江维 +2 位作者 高达 杜柳 罗贤富 《地质与资源》 CAS 2018年第1期77-82,共6页
利用磨溪地区龙王庙组钻井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开展了沉积相、高频层序和储层成因研究.识别出潟湖、滩间海、颗粒滩和云坪等4种亚相;将其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各层序又包括3~5个五级层序,四级层序及体系域可良好对比.储层整体孔隙性较好... 利用磨溪地区龙王庙组钻井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开展了沉积相、高频层序和储层成因研究.识别出潟湖、滩间海、颗粒滩和云坪等4种亚相;将其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各层序又包括3~5个五级层序,四级层序及体系域可良好对比.储层整体孔隙性较好,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晶间(溶)孔、溶洞和裂缝,储集岩类主要为细晶云岩、粉晶云岩和颗粒云岩.沉积相和高频层序明显控制着有利储层的发育:颗粒滩和云坪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四级层序高位域的孔隙度明显优于海侵域,在四级和五级层序界面附近发育的早期岩溶对云坪和颗粒滩储层物性改善起到关键作用,也为埋藏岩溶和表生岩溶改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高频层序 碳酸盐岩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采场围岩控制理论与实践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8
11
作者 司荣军 汪华君 岳强 《矿业工程》 CAS 2006年第4期26-28,共3页
简单回顾了采场顶板结构理论、顶板运动参数预测、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和顶板运动监测预报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今后采场矿压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采场围岩控制 顶板结构 顶板运动参数 支承压力
下载PDF
龙王河流域(莒南段)水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淑梅 刘厚凤 《山东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40-44,共5页
通过对龙王河流域水质现状评价及主要污染源分析,针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目标、总量、项目、投资四位一体的小流域控制思路,本着治、用、保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污染源治理、废水资源化、生态保护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 龙王河 水污染 综合治理 小流域 产业结构 资源化 生态保护
下载PDF
湖北省黄冈市龙王山维管植物区系分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明辉 李栋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9-1031,1035,共4页
系统研究了湖北省黄冈市龙王山维管植物区系分布,维管植物区系呈现出较丰富的特征,维管植物82科166属210种,双子叶植物的比例80.95%;在构成科的结构中,含2~5属的寡型科占主导(45.51%),其次为单型科(29.34%);在构成属的结构中,单型... 系统研究了湖北省黄冈市龙王山维管植物区系分布,维管植物区系呈现出较丰富的特征,维管植物82科166属210种,双子叶植物的比例80.95%;在构成科的结构中,含2~5属的寡型科占主导(45.51%),其次为单型科(29.34%);在构成属的结构中,单型属占主导(63.81%),其次为含2种的寡型属(22.86%)。地理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共有14个分布类型和8个变型,表现出明显的泛热带成分(26.95%)和北温带成分(24.11%),其次为东亚成分(12.77%)。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属占黄冈龙王山总属的14.46%;单型属和寡型属比例高,分别占总属的63.81%和30.00%;原始类型占黄冈龙王山总科的9.76%,占现存被子植物原始类群的13.33%;白垩纪时出现的科和第三纪建立的科占总科数的43.90%;喜树是优势木本树种之一。黄冈龙王山类似于一个岛屿,对黄冈植物多样性的保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古老属植物的保存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山 植物区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的三维数字露头表征技术在现代岩溶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清华 柴铭 +1 位作者 杜赫 许欣雨 《河南科学》 2019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由于当代地质学发展趋向精细化、定量化,研究的地质目标尺度越来越小,已有的地质体表征技术亟待改进.现代岩溶现象在地下发育的溶洞系统具有更为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多变的环境特征,传统的地质考察方法已无法满足其研究需要.现利用三... 由于当代地质学发展趋向精细化、定量化,研究的地质目标尺度越来越小,已有的地质体表征技术亟待改进.现代岩溶现象在地下发育的溶洞系统具有更为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多变的环境特征,传统的地质考察方法已无法满足其研究需要.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的技术特点,提出基于激光扫描的三维数字露头表征技术,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现代岩溶的溶洞三维模型进行岩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表明,传统野外地质考察具有一定局限性,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点,实现了湖南龙王洞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三维数据模型建立,采集处理后的模型精度较高、完整度和系统性较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了数字露头的建立和定量化程度的提高,是辅助地质研究者野外考察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数字露头 定量化表征 现代岩溶 龙王洞
下载PDF
浙西北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毅 冯志坚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6期786-794,共9页
本文主要讨论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规律。本区植被可分为4个垂直分布带,植被类型有8个植被型和20个群系。认为本区的地带性植被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在本区的分布范围最广,是主要的植被类型。最后,作... 本文主要讨论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规律。本区植被可分为4个垂直分布带,植被类型有8个植被型和20个群系。认为本区的地带性植被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在本区的分布范围最广,是主要的植被类型。最后,作者对植被资源的保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自然保护区 浙江
下载PDF
从龙王信仰看研究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苑利 顾军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在民俗研究中 ,对“迷信”现象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民间信仰是虚幻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 ,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对于类似龙王信仰一类的民俗事项的研究 ,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 ,而... 在民俗研究中 ,对“迷信”现象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民间信仰是虚幻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 ,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对于类似龙王信仰一类的民俗事项的研究 ,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 ,而且通过深入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弄清传统信仰的生成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信 龙王信仰 传统信仰 价值 意义
下载PDF
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浅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躬勇 肖胜和 赵田庄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20-123,126,共5页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充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文章分析了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构想。并针对...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充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文章分析了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构想。并针对保护区开发旅游的特殊性,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龙王山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开发
下载PDF
黄浦江溯源——以水联姻 四源同根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康华 周国祺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11期83-87,共5页
黄浦江是一条形成于明代(1403)的天然加人工开挖改造的河道。黄浦江正流应从太浦河入口(太浦闸)起算,途经江浙沪三省(市),全长154.6km(上海市境内长111.8km)。黄浦江源在西苕溪源头——西天目山主峰龙王山。上海和太湖流域、长三角的生... 黄浦江是一条形成于明代(1403)的天然加人工开挖改造的河道。黄浦江正流应从太浦河入口(太浦闸)起算,途经江浙沪三省(市),全长154.6km(上海市境内长111.8km)。黄浦江源在西苕溪源头——西天目山主峰龙王山。上海和太湖流域、长三角的生态文化存在着"以水联姻,四源同根"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 正流 溯源 龙王山 水文化源 绿文化源 古文化源 海派文化源
下载PDF
富有贵州民俗色彩的龙王洞
19
作者 颜建华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86-88,共3页
习安是古安顺的代称。龙王洞就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处富有民俗色彩和人文特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曾经一度饮誉黔中大地。在古代,安顺府的行政长官太守常在此地举行祭祀龙王祈雨的典礼,至今还是当地每逢节日时跳花娱乐的场所。这个自... 习安是古安顺的代称。龙王洞就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处富有民俗色彩和人文特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曾经一度饮誉黔中大地。在古代,安顺府的行政长官太守常在此地举行祭祀龙王祈雨的典礼,至今还是当地每逢节日时跳花娱乐的场所。这个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古老胜景,浓缩和凝聚了古安顺城的历史文化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安顺 龙王洞 人文自然 胜景
下载PDF
湖南慈利龙王洞岩溶发育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欣雨 陈清华 +1 位作者 冀东生 崔有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明确缝控型溶洞特征和发育模式,通过人工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的方法,构建了慈利龙王洞三维模型,对其构造特征进行了表征。龙王洞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西段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以化学充填为主,充填程度较高;中段呈北北东—南南... 为明确缝控型溶洞特征和发育模式,通过人工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的方法,构建了慈利龙王洞三维模型,对其构造特征进行了表征。龙王洞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西段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以化学充填为主,充填程度较高;中段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以垮塌充填为主,充填程度最高;东段近东西向展布,以化学充填和流水沉积充填为主,充填程度较低。慈利龙王洞受控于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的裂缝带,是典型缝控型溶洞,其发育经过4个阶段:沿三官寺向斜走向发育北东东—南西西向裂缝带,岩溶水沿裂缝带自西向东溶蚀岩层,形成初始溶洞;初始溶洞被北北西—南南东向走滑逆断层错断,发生差异溶蚀,西段溶蚀程度高于中段和东段;溶洞因裂缝发育数量和规模不同,差异溶蚀程度加大,西段溶洞进一步扩大,东段一系列溶洞连成一体,西段岩溶作用明显高于东段;中段继承上一阶段的溶蚀特点,溶蚀作用弱于东段和西段,最终形成现今的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利龙王洞 缝控型溶洞 岩溶发育特征 岩溶发育模式 三维激光扫描 分段性 相关性 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