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龙部字考证与龙文化再阐释
- 1
-
-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
机构
贵阳学院
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
-
出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75-84,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19BYY157),主持人:刘兴均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语言类型学视阈下贵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20GZZD42),主持人:明茂修
+1 种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话说贵州穿青族的前世今生”(2016ZC011),主持人:黄交军
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10976200903),主持人:黄交军。
-
文摘
龙属炎黄子孙普遍认可的文化符号、集体记忆、共同图腾,并以文字代码的形式层累凝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根脉、意识底座。考诸《汉语大字典》龙部字词,探悉古人以龙为核心构建一语义鲜明、错落有致的龙族认知范畴,有力证实了龙文化起源于中国本土。有别于西方的“dragon”,龙在中华民俗信仰中以雨神、水神的灵异身份频繁出现,是东亚农耕文明发达的忠实见证。更为重要的是,褒龙爱龙之共同情感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最终演绎成一种极为稳定的“大一统”叙事结构、民族共识。要之,龙堪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精神标识,弥漫着无穷的生命活力、浩然正气。
-
关键词
龙部字
龙文化
龙族范畴
崇龙古俗
褒龙情感
-
Keywords
words with the loong as root characters
loong Culture
cognitive category of word family about the loong
the ancient custom of worshipping the loong
human emotions of praising the loong
-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农业灾害史视野下的古代龙崇拜
- 2
-
-
作者
赵东科
郑遥
卫丽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XJC770004)
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基金先导项目子课题(2019ECNU-XF-ZH010)。
-
文摘
中国曾经长期处于农业社会,龙与水密不可分,龙可以缓解旱灾,亦可造成水患。通过梳理史料发现,向龙祈雨方式多样,记载不绝于史。蛟龙导致水患的记载颇多,亦有应对蛟龙的手段,但伐蛟记录很少。从农业灾害史的视角分析,发现我国古代旱水灾数量相当,而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远大于水灾。古人应对旱灾的手段收效不彰,只能将降雨的希望寄托于神龙。为应对水灾,国家专设治水机构和官职,有一整套应对水患的措施。随着一次次旱灾的来临,祈雨活动的次数和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龙的崇拜不断强化,并将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
关键词
龙蛟
农业灾害史
龙崇拜
古代
-
Keywords
the loongs named Jiao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s
loongs worship
the ancient times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从神兽到神使:中国龙形象起源与嬗变新探
- 3
-
-
作者
屈谱
-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边缘地域下古蜀地区文明起源与早期演进研究(项目编号:21BZS017)”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早期道教的动物神异及其文化渊源(项目编号:2023lzujbkyxs01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学界关于龙形象的起源问题一直讼争不断。从功能学派的角度看,定型后的龙形象明显具有天命、神意的符号功能,这种功能应当是龙形象在中华文化中传承的根源。以此为基础对龙形象的观念史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们在构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崇拜对象时,将其形象的身体部分神化抽象为腾飞状,这种兽首蛇身的形象开始成为一种构建神圣动物的固定图式。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萨满信仰背景下,这种可以飞翔的神圣动物成为一种接引萨满(大巫)升天通神的坐骑、神使,战国以降,神仙家与道教也将其作为神仙坐骑、成仙接引者。正是由于其飞翔升天通神的能力,以及作为接引神使具有的天命、神意象征意义,龙形象在汉代被作为神圣符号、天命权力载体,统合进了帝王神圣形象建构中,甚至成为了帝王独占的代名词。
-
关键词
龙
神兽
神使
图腾崇拜
动物神化
神圣形象
-
Keywords
the Image of loong
Sacred Animals
Divine Messenger
Totem worship
the Sanctification ofAnimals
Sacred Image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G122
[文化科学]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鼋鼍出没蛟鳄横:《说文解字》鳄鱼文化考略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
机构
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
-
出处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13,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媒体语言生活调查研究”(18CYY020)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语言类型学视阈下贵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20GZZD42)
+1 种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2016ZC011)
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10976200903)。
-
文摘
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年的鳄鱼作为衡量自然环境的生态指标,它已发展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字文化学角度系统考察《说文解字》含鳄字族,发现龙、鳄同源。纵观《说文解字》鳄鱼文化主要表现为斩蛟屠鳄、驱鳄逐鼍、崇鳄尚龙等方面,给揭秘中华民族秘史提供了翔实确凿的史料力证。《说文解字》鳄鱼文化史可谓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生态文明史以及大一统融合史。
-
关键词
鳄
说文解字
斩蛟屠鳄
驱鳄逐鼍
崇鳄尚龙
-
Keywords
crocodile
Shuowenjiezi
slaughtering crocodiles
driving out crocodiles and Chinese alligators
worshiping crocodiles and the loong
-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中的龙崇拜
- 5
-
-
作者
董婕
-
机构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山文化研究所
-
出处
《理论界》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魏晋南北朝时期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4lsljdybkt-02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龙崇拜在中国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龙形象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来源于野猪和蛇的组合,二是来源于辽西先民对北斗运行规律的观测和记录。辽西文化区的查海石塑龙、兴隆洼摆塑龙、赵宝沟文化陶器纹饰和红山文化玉龙都佐证了这一造型理念,三燕文化在铜器装饰上也延续了红山文化龙形象的特征。早期龙崇拜的内涵是对北斗天象和野猪、蛇动物图腾的崇拜,是一种基于农业活动和天文观测的理性信仰。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演绎,龙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
关键词
龙崇拜
辽西地区
北斗
-
Keywords
loong worship
Liaoxi region
Beidou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