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菌发酵枇杷叶茶的研制
1
作者 赖腾强 谢娜 +2 位作者 吴伯文 盛子煊 林文辉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枇杷叶为主料,研究利用灵芝菌来发酵枇杷叶制成养生茶,并测定其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农残含量。结果表明:美芝、大红芝可作为发酵枇杷叶的灵芝菌株;美芝菌丝生长速度较大红芝的快,生长速度配方B>配方C>配方A;添加少量的玉米粉、... 以枇杷叶为主料,研究利用灵芝菌来发酵枇杷叶制成养生茶,并测定其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农残含量。结果表明:美芝、大红芝可作为发酵枇杷叶的灵芝菌株;美芝菌丝生长速度较大红芝的快,生长速度配方B>配方C>配方A;添加少量的玉米粉、甜叶菊能够促进灵芝菌丝的生长,添加少量的甜叶菊有助于提升发酵茶的口感;发酵后的枇杷叶中多糖、总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增加,但三萜酸含量有所下降;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后的枇杷叶营养成分有所差别;发酵后的枇杷叶的重金属、农残含量均符合检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枇杷叶 发酵茶 工艺 营养成分 质量安全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枇杷叶三帖酸类化学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2
作者 张元波 程磊 李梦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枇杷叶三帖酸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判断提取液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总浓度,采用HPLC测定含量,得到最优提取方法。结果显示,枇杷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法、提取溶剂为90%乙醇、提取温度70℃,提取液... 本研究旨在优化枇杷叶三帖酸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判断提取液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总浓度,采用HPLC测定含量,得到最优提取方法。结果显示,枇杷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法、提取溶剂为90%乙醇、提取温度70℃,提取液料比10:1,提取1次,每次1h。该优化工艺稳定合理,可获得相对高浓度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三帖酸 熊果酸 齐墩果酸 提取分离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枇杷叶茶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史新 田祥涛 +4 位作者 邵雅坤 赵小娜 郭颖树 黄荏岚 鲁周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7,共7页
研究不同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条件对枇杷叶茶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枇杷叶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以新发芽的夏梢枇杷幼叶为材料,杀青后分别采用先揉后炒、先炒后揉再炒和先揉后炒再揉再炒3种工艺流程及不同参数加工枇杷叶茶,对叶茶主要功能成... 研究不同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条件对枇杷叶茶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枇杷叶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以新发芽的夏梢枇杷幼叶为材料,杀青后分别采用先揉后炒、先炒后揉再炒和先揉后炒再揉再炒3种工艺流程及不同参数加工枇杷叶茶,对叶茶主要功能成分和冲泡性状指标进行检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流程对枇杷叶茶的品质有较大影响,先揉后炒工艺所制叶茶的总黄酮、茶多酚及总三萜酸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先炒后揉再炒工艺,而先炒后揉再炒工艺的可溶性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先揉后炒工艺,3种工艺下所制枇杷叶茶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工艺流程、揉捻时间相同条件下,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茶中总黄酮、茶多酚及总三萜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多呈下降趋势。综合主成分分析及感官品质评价,以枇杷新梢幼叶为原料加工叶茶,采用蒸汽杀青75 s、揉捻5 min后再炒制25 min加工的叶茶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幼叶 制茶 工艺条件 品质
下载PDF
枇杷叶提取物干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MH-S细胞炎症反应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王俊男 杨亚萍 张靖 《特产研究》 2023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本研究为探索枇杷叶提取物(EBJE)对肺纤维化(PF)大鼠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损伤的调控作用。取Wistar大鼠120只,分为生理盐水(NS)组、模型(BLM)组、阳性对照组、EBJE高、中、低剂量组,每... 本研究为探索枇杷叶提取物(EBJE)对肺纤维化(PF)大鼠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损伤的调控作用。取Wistar大鼠120只,分为生理盐水(NS)组、模型(BLM)组、阳性对照组、EBJE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气管内一次性输注博来霉素(BLM,5 mg/kg)制备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1次/d,28 d后取材,分离肺泡巨噬(MH-S)细胞,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肺纤维化病理进程;ELISA和RT-PCR检测各组肺泡巨噬细胞NF-κB、IL-17、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表达情况;Person检验肺巨噬细胞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BLM组肺纤维化明显,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比例增加,提示造模成功。与BLM组相比,EBJE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肺纤维化明显改善,炎症因子NF-κB、IL-17、TNF-α表达量降低,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38p-ERK1/2表达降低。EBJE可以缓解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导致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同时调节巨噬细胞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表明EBJE可能通过干预MAPK/NF-κB信号通路来缓解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其中EBJE高剂量组(3.81mL/kg)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提取物 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 MAPK/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枇杷叶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吕寒 陈剑 +1 位作者 李维林 张涵庆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研究枇杷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制备薄层及制备液相法分离枇杷叶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和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白桦脂酸甲酯(Ⅰ)、齐墩果酸(Ⅱ)... 目的:研究枇杷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制备薄层及制备液相法分离枇杷叶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和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白桦脂酸甲酯(Ⅰ)、齐墩果酸(Ⅱ)、乌苏酸(Ⅲ)、2α-羟基齐墩果酸甲酯(Ⅳ)、科罗索酸甲酯(Ⅴ)、2α-羟基齐墩果酸(Ⅵ)、科罗索酸(Ⅶ)、委陵菜酸(Ⅷ)、蔷薇酸(Ⅸ)。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植物及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化学成分 三萜类
下载PDF
枇杷叶三萜酸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葛金芳 李俊 +5 位作者 胡成穆 金涌 吕雄文 彭磊 张磊 余世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研究枇杷叶三萜酸(TAL)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环磷酰胺(Cy)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模型,采用碳廓清试验、溶血空斑试验、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观察TAL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 目的研究枇杷叶三萜酸(TAL)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环磷酰胺(Cy)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模型,采用碳廓清试验、溶血空斑试验、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观察TAL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TAL(75,225,675 mg.kg-1)ig给药能改善Cy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碳廓清指数(K值)和吞噬指数(α值)的降低;提高Cy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血清IgM和IgG的生成,增加Cy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脾细胞溶血素的产生;增强Cy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DTH反应。结论TAL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三萜酸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枇杷叶中三萜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庆新 黄建安 +2 位作者 刘仲华 龚雨顺 杨志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枇杷叶是一种传统中药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枇杷叶中三萜类物质的类型、生物活性、提取分离、纯化、检测分析以及鉴定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枇杷叶 三萜酸 2α-羟基乌索酸 熊果酸
下载PDF
枇杷叶多糖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传波 魏好程 +1 位作者 熊何健 吴国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50,共6页
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酶法提取枇杷叶多糖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95 h、提取温度41℃、酶用量15.6 mg/g,多糖提取率为8.03%。研究枇杷叶多糖在离子交换填料DEAE Sepharose CL-6B上的吸附行为,考察缓冲液p 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等温... 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酶法提取枇杷叶多糖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95 h、提取温度41℃、酶用量15.6 mg/g,多糖提取率为8.03%。研究枇杷叶多糖在离子交换填料DEAE Sepharose CL-6B上的吸附行为,考察缓冲液p 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符合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uir方程,枇杷叶多糖在DEAE-Sepharose CL-6B上的吸附量随着缓冲液p H值的上升而增加,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有利于多糖的吸附。实验确定枇杷叶多糖离子交换柱层析进样条件为p H 8.0条件下,选取不含Na Cl的缓冲液,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后枇杷叶多糖被分为3个组分,得率分别为32.66%、1.22%和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多糖 酶解辅助 提取 离子交换层析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用于枇杷叶多糖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明艳 许瑞波 贺俊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30-1233,共4页
本文采用枇杷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了用超声波法提取枇杷叶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35 m in,超声波功率120W,提取温度60℃,液固比12∶1为最佳工艺条件。与传统方法比较,超声波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的特点,是枇... 本文采用枇杷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了用超声波法提取枇杷叶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35 m in,超声波功率120W,提取温度60℃,液固比12∶1为最佳工艺条件。与传统方法比较,超声波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的特点,是枇杷叶多糖提取的一种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多糖 提取 超声波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枇杷叶多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建超 王卿 +2 位作者 施文昊 祁芳斌 陈发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390,共7页
以枇杷叶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4个因素影响枇杷叶多酚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并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有效预测性。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是影响枇杷叶... 以枇杷叶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4个因素影响枇杷叶多酚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并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有效预测性。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是影响枇杷叶多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随着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的增加,枇杷叶多酚提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二者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检验了枇杷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1(g∶m L)、乙醇浓度48.5%、温度60℃、浸提时间2.6 h,获得提取率为3.40%,该值与理论预测值3.44%接近,证明该模型可较好的指导枇杷叶多酚的提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多酚 提取率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枇杷叶总黄酮含量的二维分布检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小波 陈武 +3 位作者 徐艺伟 石吉勇 朱瑶迪 翟晓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358,共5页
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研究了枇杷叶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新叶、成熟叶、老叶)可视化分布。采集120片枇杷叶高光谱(431~962 nm)图像信息,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枇杷叶片的总黄酮含量,并建立7种定量预测模型,其中最小二乘支持向量... 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研究了枇杷叶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新叶、成熟叶、老叶)可视化分布。采集120片枇杷叶高光谱(431~962 nm)图像信息,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枇杷叶片的总黄酮含量,并建立7种定量预测模型,其中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最佳,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05和0.8996,最小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92 mg/g和1.72 mg/g。逐一提取待测枇杷叶高光谱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并将其带入最佳模型计算各个像素点处的黄酮含量,从而绘制总黄酮含量在整个枇杷叶上的二维分布图。研究表明,枇杷叶总黄酮含量随新叶、成熟叶、老叶而呈递增趋势,且黄酮含量高的区域集中在叶脉和靠近叶脉的叶肉区域,低的区域集中在叶片边缘和远离叶脉的叶肉区域。研究对枇杷叶的分类采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揭示化学活性成分在农产品中的分布规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技术 枇杷叶 总黄酮 支持向量机 叶面分布
下载PDF
科罗索酸提取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贺建荣 刘欠 +2 位作者 白志龙 黄仁权 王增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33-2535,共3页
目的建立从枇杷叶中提取具有药用价值的科罗索酸提取方法。方法以枇把叶为原料,水煮去除水溶性物质,25%甲醇除杂,95%甲醇在80℃回流提取1h,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冷却到室温,活性炭脱色,过滤,回收甲醇,浓缩产生沉淀,水洗沉淀,静置使... 目的建立从枇杷叶中提取具有药用价值的科罗索酸提取方法。方法以枇把叶为原料,水煮去除水溶性物质,25%甲醇除杂,95%甲醇在80℃回流提取1h,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冷却到室温,活性炭脱色,过滤,回收甲醇,浓缩产生沉淀,水洗沉淀,静置使固液分离,沉淀物即为总三萜酸粗品,以甲醇溶解粗品,过滤,色谱分离,获得科罗索酸馏分,减压回收溶剂,干燥后即可获得科罗索酸产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科罗索酸。结果经HPLC分析,醇提粗品中科罗索酸为4.66%,水提物中科罗索酸为2.42%,低醇提取物中几乎全为杂质,去杂后的醇提物中科罗索酸为16.98%,经HPLC纯化后的科罗索酸纯度大于80%。结论经对提取方法的优化组合,建立了从枇杷叶中提取具有药用价值的科罗索酸提取方法,获得纯度达到80%的科罗索酸。该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科罗索酸 HPLC
下载PDF
叶斑病胁迫对枇杷叶片活性氧代谢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秀娟 陈福如 +1 位作者 占志雄 阮宏椿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7-669,共3页
研究了枇杷叶片受拟盘多毛孢菌侵染后活性氧代谢、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枇杷叶斑病胁迫下,活性氧H2O2和MD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8.90%和29.66%,POD、CAT和SOD 3种保护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0.90%、6.22%和19.73%,叶绿素a... 研究了枇杷叶片受拟盘多毛孢菌侵染后活性氧代谢、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枇杷叶斑病胁迫下,活性氧H2O2和MD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8.90%和29.66%,POD、CAT和SOD 3种保护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0.90%、6.22%和19.73%,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1.18%和21.04%,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了39.17%。其中H2O2、MDA、POD、CAT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斑病 活性氧代谢 叶绿素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枇杷叶植物饮料悬浮稳定性和口味的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启训 童金华 +5 位作者 王则金 傅英 李婧 陈雪珍 陈丽华 黄晋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引用流变学原理改善枇杷叶植物饮料悬浮稳定性,以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辅料配方,制成口味优良的饮料。结果表明:澄清的枇杷叶水提液是一个复杂的多分散相系统,所含粒子颗粒(固相)大小、分散相介质(液相)粘度以及固液两相间的密度... 引用流变学原理改善枇杷叶植物饮料悬浮稳定性,以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辅料配方,制成口味优良的饮料。结果表明:澄清的枇杷叶水提液是一个复杂的多分散相系统,所含粒子颗粒(固相)大小、分散相介质(液相)粘度以及固液两相间的密度差是影响悬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依Stokes定律进行改良可有效提高稳定性。枇杷叶植物饮料的口味配方为澄清的枇杷叶水提液用量70%,蔗糖6%,蜂蜜2.4%,柠檬酸0.4%,复合稠化剂0.15%,产品中含黄酮类化合物0.8580.987mg/L,氨基酸108~115mg/L,可溶性糖210~23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 枇杷叶 悬浮稳定性 植物饮料
下载PDF
枇杷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柯仲成 朱志平 +3 位作者 徐志远 胡善庆 黄竹胜 方超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枇杷叶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枇杷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提取分离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归纳与论述,为枇杷叶在食品和医药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枇杷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枇杷叶片有机酸组分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发兴 刘星辉 +1 位作者 陈立松 陈秀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应用离子交换色谱(HPIC)法对12个品种枇杷鲜叶提取物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有机酸以奎尼酸为主,含量高达2.336-5.487 mg.g-1,另含有少量L-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柠檬酸和微量异柠檬酸、顺乌头酸、β... 应用离子交换色谱(HPIC)法对12个品种枇杷鲜叶提取物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有机酸以奎尼酸为主,含量高达2.336-5.487 mg.g-1,另含有少量L-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柠檬酸和微量异柠檬酸、顺乌头酸、β-香豆酸和阿魏酸(反式);品种间叶片有机酸组分相似,但各品种含酸量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12个枇杷品种分为高酸、中酸和低酸3个组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叶片 有机酸 离子交换色谱(HPIC)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枇杷叶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娟 袁绍莉 王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4,共8页
目的:对枇杷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醇提取法提取枇杷叶中的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以Box-Behnken设计中心组合建立数学模型,以枇杷... 目的:对枇杷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醇提取法提取枇杷叶中的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以Box-Behnken设计中心组合建立数学模型,以枇杷叶多糖的提取率为响应值,优选枇杷叶多糖的提取条件;并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评价枇杷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枇杷叶多糖超声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25∶1mL/g、超声功率为425W、超声时间为13min、乙醇浓度为50%,枇杷叶多糖的提取率为3.36%;枇杷叶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结论:该优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枇杷叶多糖的高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多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抗氧化
下载PDF
枇杷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性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丁建英 王晓飞 +1 位作者 张丽 权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0-347,共8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其抗氧化性,为枇杷叶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干燥枇杷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原理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其抗氧化性,为枇杷叶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干燥枇杷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原理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枇杷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的提取效率进行对比;以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枇杷叶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得到枇杷叶多酚提取率为48.24 mg/g,与理论值48.79 mg/g相近;提取温度、提取温度与料液比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枇杷叶多酚提取效果影响显著(P<0.05)。与传统溶剂浸提法比较发现,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多酚提取率较高,且所需时间较短。枇杷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枇杷叶多酚质量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枇杷叶多酚质量浓度为20μg/m L时,两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和56%。【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明显提高多酚提取率;枇杷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枇杷叶蛹虫草黄酒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6
19
作者 岳春 田进军 +1 位作者 葛中巧 杨俊豪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7期186-190,共5页
以糯米为主料,枇杷叶,蛹虫草培养基作为辅料采用全液态化黄酒生产工艺酿造枇杷叶蛹虫草黄酒。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分析了枇杷叶蛹虫草黄酒发酵过程中还原糖以及酒精含量的变化,得到最佳酿造工艺参数:枇杷叶,蛹虫草培养基与糯米的... 以糯米为主料,枇杷叶,蛹虫草培养基作为辅料采用全液态化黄酒生产工艺酿造枇杷叶蛹虫草黄酒。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分析了枇杷叶蛹虫草黄酒发酵过程中还原糖以及酒精含量的变化,得到最佳酿造工艺参数:枇杷叶,蛹虫草培养基与糯米的最佳配比为3∶1∶16,酵母接种量为0.2%,发酵最佳时间为15d,酒精发酵时,前期32℃通风培养,后期28℃静置培养,此黄酒具有枇杷叶与蛹虫草的双重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蛹虫草培养基 液化 糖化 酒精发酵
下载PDF
水浴法及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多酚类物质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颖 徐伟 +2 位作者 范洪臣 陈华 张光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以阴干枇杷叶为原料,对比水浴法和微波辅助法提取多酚类物质,微波辅助法比水浴法提取多酚类物质得率高,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为50%条件下,液料比21∶1 mL/g,微波温度68℃,微波时间1.9 min,微波功率... 以阴干枇杷叶为原料,对比水浴法和微波辅助法提取多酚类物质,微波辅助法比水浴法提取多酚类物质得率高,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为50%条件下,液料比21∶1 mL/g,微波温度68℃,微波时间1.9 min,微波功率600 W时,最大多酚得率为9.63%。进一步将枇杷叶、经水浴提取和微波提取后的粉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经微波提取的粉末比水浴提取的粉末表面形貌呈现出更多碎片,更大孔洞,表明微波辐射作用可使细胞壁破坏,通透性增大,内溶物渗出,提高多酚类物质的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多酚类物质 水浴法 微波辅助法 响应面法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