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HIGH-LIFT GENERATION BY AN AIRFOIL IN UNSTEADY MOTION AT LOW REYNOLDS NUMBER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茂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7-114,共18页
The aerodynamic force and flow structure of NACA 0012 airfoil performing an unsteady motion at low Reynolds number (Re = 100) are calculated by solv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he mo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 The aerodynamic force and flow structure of NACA 0012 airfoil performing an unsteady motion at low Reynolds number (Re = 100) are calculated by solv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he mo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translation, rotation and the second translation in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first. The rotation and the second translation in this motion are expected to represent the rot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wing-section of a hovering insect. The flow structure i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heory of vorticity dynamics to explain the generation of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 in the motion. During the rotation, due to the creation of strong vortices in short time, large aerodynamic force is produced and the force is almost normal to the airfoil chord. During the second translation, large lift coefficient can be maintained for certain time period and (C) over bar (L), the lift coefficient averaged over four chord lengths of travel, is larger than 2 (the corresponding steady-state lift coefficient is only 0.9). The large lift coefficient is due to two effects. The first is the delayed shedding of the stall vortex. The second is that the vortices created during the airfoil rotation and in the near wake left by previous translation form a short 'vortex street' in front of the airfoil and the 'vortex street' induces a 'wind'; against this 'wind' the airfoil translates, increasing its relative speed. The abov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high-lift generation by a hovering ins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IFT AIRFOIL flapping motion low reynolds number
下载PDF
雷诺数对高负荷轴流压气机性能及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梁俊 赵正 +2 位作者 刘晓晨 张晓良 吴森林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
试验研究了雷诺数对多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获取了该型压气机在不同雷诺数条件下性能和稳定性的衰退情况,并用试验结果对Wassell的雷诺数对压气机性能影响修正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雷诺数对该型压气机性能的影响随压... 试验研究了雷诺数对多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获取了该型压气机在不同雷诺数条件下性能和稳定性的衰退情况,并用试验结果对Wassell的雷诺数对压气机性能影响修正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雷诺数对该型压气机性能的影响随压气机工作工况变化而有所不同,在设计转速同一单位功率下,雷诺数由4.7×10^(5)降低至1.6×10^(5)时,流量减小了5.6%,效率降低了3.8%,压比减小了4.8%,综合裕度衰减了5.0%。Wassell方法给出的雷诺数对压气机流量、效率和喘点压比各参数的经验计算方法趋势正确,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系数和参考值,需要结合低雷诺数试验结果方可进行。雷诺数对压气机喘振过程有所影响,相较于常规雷诺数工况,低雷诺数条件下喘振后各参数无论是变化量还是退出喘振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有较大差异,且进口容腔效应对压气机进口压力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从而导致低雷诺数条件下试验退喘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低雷诺数 轴流压气机 高负荷 稳定性 Wassell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岳连捷 张旭 +8 位作者 张启帆 陈科挺 李进平 陈昊 姚卫 仲峰泉 李飞 王春 陈宏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288,共26页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在空间运输和国家空天安全领域具有极高价值,超燃冲压发动机是其核心动力装置.目前飞行马赫数4.0~7.0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日趋成熟,发展更高速的飞行动力技术成为今后临近空间竞争焦点之一.本文对飞行马赫数8.0~10.0...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在空间运输和国家空天安全领域具有极高价值,超燃冲压发动机是其核心动力装置.目前飞行马赫数4.0~7.0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日趋成熟,发展更高速的飞行动力技术成为今后临近空间竞争焦点之一.本文对飞行马赫数8.0~10.0的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综述.首先论述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分别包括高焓离解与热化学非平衡效应、超高速气流燃料增混与燃烧强化技术、高超声速燃烧与进气压缩的匹配及工作模态、高焓低雷诺数边界层流动及其控制方法、高焓低密度流动/燃烧的热防护技术,以及高马赫数发动机的地面试验风洞技术.然后,进一步介绍了国内外高焓激波风洞与驱动技术以及国内外典型的地面和飞行试验进展.进而针对推进和热防护的总体性能评估、高马赫数发动机内凸显的高焓离解与热化学非平衡效应、超高速气流燃料增混和燃烧强化技术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及结论,讨论了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可行性以及各关键技术的特点.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 超燃冲压发动机 热化学非平衡 超声速燃烧 低雷诺数流动 激波风洞 飞行试验
下载PDF
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边界层被动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波 李伟 +2 位作者 黄恩亮 卢新根 朱俊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753,共7页
应用商用流体计算软件求解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组耦合Lantry-Menter转捩模型,对来流湍流度1.5%,不同进口雷诺数下,前加载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与相关实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种被动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与控制机... 应用商用流体计算软件求解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组耦合Lantry-Menter转捩模型,对来流湍流度1.5%,不同进口雷诺数下,前加载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与相关实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种被动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与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弧形凹槽的最佳开槽位置在分离点,最佳深宽比为0.15,表面拌线和矩形条的最佳加载位置在速度峰值点与分离点的中点;控制方式能否有效与其增加的掺混损失和减少的分离损失有关;三种控制方式均通过产生小漩涡来增加低能流体与高能流体之间的交换,从而加速转捩减小分离泡降低叶型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负荷 低雷诺数 被动控制方式 叶型损失
下载PDF
粗糙度对高/低雷诺数跨声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荣菲 黄进 +2 位作者 杨小平 向宏辉 葛宁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4,共8页
以跨声压气机Stage 35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面、20 km高空两种雷诺数工况,数值研究了转子压力面、吸力面、整个叶片分别为光滑及5μm、20μm、45μm粗糙度时压气机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吸力面粗糙度较压力面粗糙度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更大... 以跨声压气机Stage 35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面、20 km高空两种雷诺数工况,数值研究了转子压力面、吸力面、整个叶片分别为光滑及5μm、20μm、45μm粗糙度时压气机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吸力面粗糙度较压力面粗糙度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更大;粗糙度对低雷诺数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小于高雷诺数压气机;相较于粗糙度总是恶化高雷诺数压气机性能,在低雷诺数工况,小幅值粗糙度能改善压气机性能,而大幅值粗糙度恶化压气机性能。当粗糙度为5μm时,压气机峰值效率最大增量为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跨声压气机 表面粗糙度 低雷诺数 高雷诺数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达西渗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秦峰 王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5-29,共5页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非达西渗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对某些实际工程的影响不可忽略,必须对其进行总结和研究.针对非达西渗流的两个研究领域———低速非达西渗流和高速非达西渗流的运动方程等研究成果分别总结;对低速非达西渗...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非达西渗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对某些实际工程的影响不可忽略,必须对其进行总结和研究.针对非达西渗流的两个研究领域———低速非达西渗流和高速非达西渗流的运动方程等研究成果分别总结;对低速非达西渗流试验方法以及启动压力梯度、拟启动压力梯度和临界压力梯度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且分类介绍了其运动方程;简要介绍了高速非达西渗流的试验方法,并讨论了通过实验曲线建立其运动方程的一般过程,并分类介绍了运动方程;最后概述目前非达西渗流研究的各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非达西渗流(低渗透介质非达西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临界压力梯度 高速(相对)非达西渗流 雷诺系数 摩擦因数 非达西渗流系数
下载PDF
低质量比圆柱涡致振动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吕振 刘芙群 +2 位作者 张伟伟 李新涛 第五强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4-1040,共7页
以低质量比圆柱为研究对象展开涡致振动风洞实验,研究其涡致振动中最大位移响应分支转换特性。实验中针对传统涡致振动风洞实验中质量比难以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弹簧-张力线式支撑方式,将模型的等效质量比由1×102的量级降至20.4。实... 以低质量比圆柱为研究对象展开涡致振动风洞实验,研究其涡致振动中最大位移响应分支转换特性。实验中针对传统涡致振动风洞实验中质量比难以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弹簧-张力线式支撑方式,将模型的等效质量比由1×102的量级降至20.4。实验中测量了不同状态下圆柱的位移时域响应,发现高雷诺数圆柱涡致振动的最大结构位移响应呈现出初始分支和低幅分支,且在一定的风速范围下会随机切换。在此风速范围内,当初始分支向低幅分支转换时,相角变化相对位移变化的超前量比低幅分支向初始分支转换时大4个振动周期左右。以上结果表明:低质量比圆柱涡致振动最大位移响应存在两分支的转换区,在转换区内,同时存在两个亚稳定的最大位移响应分支,且低幅分支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量比 高雷诺数 涡致振动 锁频 风洞实验 弹性支撑系统
下载PDF
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气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晨飞 姜鲁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8年第4期386-398,共13页
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作为探索临近空间的重要飞行器,在气动设计与布局形式、气动性能及技术上均呈现出不同于传统飞行器的新特点。为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梳理了目前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气动布局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 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作为探索临近空间的重要飞行器,在气动设计与布局形式、气动性能及技术上均呈现出不同于传统飞行器的新特点。为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梳理了目前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气动布局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其低雷诺数、高升力及气动结构耦合等气动设计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无人机 太阳能 低雷诺数 大展弦比 高升力 气动结构耦合
下载PDF
High-Lift Effect of Bionic Slat Based on Owl Wing 被引量:11
9
作者 Changjiang Ge Luquan Ren Ping Liang Chengchun Zhang Zhihui Zhang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3年第4期456-463,共8页
A slat without a cove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 bionic airfoil (i.e. stowed multi-element airfoil), which is extracted from a long-eared owl w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with a deployed slat and a stowed slat... A slat without a cove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 bionic airfoil (i.e. stowed multi-element airfoil), which is extracted from a long-eared owl w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with a deployed slat and a stowed slat are measured in a low-turbulence wind tunnel.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high-lift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stowed slat, the deployed slat works more like a spoiler at low angles of attack, but like a conventional slat or slot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In addition, it can also increase stall angle and maximum lift coefficient, and postpone the decrease in the gradient of the lift coe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flow field visualized around both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suggests the leading-edge separ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the gradient of the lift coefficient, Furthermore, the related two-dimensional simulation well agree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lift coefficient, as the complement to the experiment. The bionic slat may be used as reference in the design of leading-edge slats without a co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la bionic slat high-lift effect leading-edge separation low reynolds number
原文传递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in a Mini Tube Considering Entrance Effect 被引量:1
10
作者 LIU Meng JIANG Xinying +2 位作者 FANG Yufeng GUO Menglei DING Che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986-2001,共16页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ion of supercritical CO_(2).The method of adding adiabatic section before and after heating section is usually adopted in these researche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ion of supercritical CO_(2).The method of adding adiabatic section before and after heating section is usually adopted in these researches to ensure that the fluid entering the heating section is no longer affected by boundary layer,but the appropriate length range of adiabatic se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entrance effect are not discussed.However,some studies show that the entrance effect would affect the heat transfer in mini tubes.This paper uses the commercial CFD code FLUENT 19.0 to numerically study the heat transfer of supercritical CO_(2) in a mini tube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such as Re_(in),P_(in),q_(w) and flow direction)and the lengths of the adiabatic section(l_(as)/d).The entrance effects on heat transfer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Re_(in) is within the transition state and wall heat flux is relatively high,the resulting heat transfer deterioration causes T_(w,x) and h_(w,x) to rise sharply.As the adiabatic section increases,the location at which the heat exchange deteriorates moves to the entrance of the heating section and eventually leaves.The buoyancy effect and flow acceleration effect caused by the sharp change of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analyzed,and the dimensionless velocity distribution at the inlet of the heating section in different adiabatic sections is compared.It is proved that the entrance effect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f supercritical CO_(2) in mini tubes.The interaction reflected by wall shear stress between boundary layer development and drastic changes in physical properties is the cause of heat transfer deteri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ritical C0_(2) low inlet reynolds number high wall heat flux entrance effect the exacerb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deterioration
原文传递
振动凸包控制低雷诺数高负荷低压涡轮叶栅层流分离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荣菲 徐堃 +1 位作者 仲冬冬 葛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5,共9页
为了抑制高载荷低压涡轮PAKB叶栅在低雷诺数2.5×104工况下的层流分离,在叶片吸力面布置振动凸包进行主动流动控制,凸包为半正弦型几何,以最大振幅1mm、频率200Hz垂直于壁面按正弦波形非定常振动,通过非定常数值方法研究了振动凸包... 为了抑制高载荷低压涡轮PAKB叶栅在低雷诺数2.5×104工况下的层流分离,在叶片吸力面布置振动凸包进行主动流动控制,凸包为半正弦型几何,以最大振幅1mm、频率200Hz垂直于壁面按正弦波形非定常振动,通过非定常数值方法研究了振动凸包位置、几何宽度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振动凸包位置位于峰值速度点上游附近,叶栅总压损失系数相较无控叶栅而言降低28.8%,而位于分离点下游以及峰值速度点远上游的振动凸包恶化了叶栅性能;当振动凸包置于吸力面最佳位置时,凸包几何宽度对叶栅损失的影响较小。振动凸包流动控制机理来源于附着于叶片吸力面的连续凸包脱落涡团,涡团通过增加主流与壁面低能流体之间的能量交换,将低能流体限制于壁面附近,有利于抑制大尺度流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凸包 高载荷低压涡轮 低雷诺数 主动流动控制 附着涡团
下载PDF
高马赫数低雷诺数的涡轮叶栅试验
12
作者 段文华 陈伟杰 +1 位作者 赵鑫雨 乔渭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8-427,共10页
以高速低压涡轮叶型为研究对象,在高马赫数低雷诺数条件下,对叶栅损失进行了平面叶栅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研究了等熵出口马赫数范围0.66~1.23,雷诺数范围1.1×10^(5)~9.0×10^(5)条件下平面叶栅损失特性,并对典型工况... 以高速低压涡轮叶型为研究对象,在高马赫数低雷诺数条件下,对叶栅损失进行了平面叶栅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研究了等熵出口马赫数范围0.66~1.23,雷诺数范围1.1×10^(5)~9.0×10^(5)条件下平面叶栅损失特性,并对典型工况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高亚声速条件下雷诺数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及跨声速条件下不同雷诺数条件下激波对边界层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亚声速条件下,随着雷诺数的降低,吸力面从无分离逐步发展为闭式分离泡,最终开式分离;层流分离的起始位置受等熵出口马赫数影响不大,出口马赫数影响分离边界层的转捩和再附。跨声速条件下叶片吸力面将会发生激波层流边界层干涉,干涉后的边界层流动取决于雷诺数大小和激波的强度。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但在极低雷诺数条件下对压力系数的预测存在数值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 低雷诺数 低压涡轮 平面叶栅试验 边界层 激波
原文传递
高空低雷诺数吸附式压气机叶型耦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俊 刘波 +1 位作者 杨小东 陆晓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3-512,共10页
为了探究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吸附式叶型的气动设计特性,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低雷诺数吸附式叶型进行优化设计,该设计方法可以将叶型和抽吸方案进行耦合优化.并且对高空低雷诺数吸附式叶型耦合优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吸附式叶型的气动设计特性,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低雷诺数吸附式叶型进行优化设计,该设计方法可以将叶型和抽吸方案进行耦合优化.并且对高空低雷诺数吸附式叶型耦合优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面条件下设计的具有较好性能的吸附式叶型,在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性能有可能会显著下降,针对高空低雷诺数条件的吸附式叶型设计有很大必要性;针对研究对象,在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优化设计后总压损失降低了32%,静压升提高了0.01,并且优化设计后在地面条件下的性能也略有提升;在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适当地增加吸附式叶型前段的负荷,通过抽吸来控制层流分离泡的设计效果最为理想;优化后得到的最佳抽吸位置位于层流分离泡中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低雷诺数 吸附式压气机 耦合优化设计 人工蜂群算法 准三维叶栅
原文传递
U型槽对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攻角特性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波 李伟 +3 位作者 杜强 黄恩亮 卢新根 朱俊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03-1510,共8页
以某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叶型在低雷诺数下的攻角特性,并应用了表面嵌壁式U形槽的被动控制方法来提高该叶型的攻角裕度.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相比较大的正攻角流动状况,叶型较大的负攻角并不会引起吸力面大的流动分离... 以某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叶型在低雷诺数下的攻角特性,并应用了表面嵌壁式U形槽的被动控制方法来提高该叶型的攻角裕度.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相比较大的正攻角流动状况,叶型较大的负攻角并不会引起吸力面大的流动分离,从而减小了叶型损失;表面嵌壁式U型槽通过推迟分离、加速再附来减小分离泡甚至减小湍流湿面积,从而降低叶型损失;表面嵌壁式U型槽能否提高该叶型的攻角裕度与开槽位置和深度有关系,在±15°攻角范围内72%轴向弦长位置处开槽明显的降低了叶型损失而开槽深度为0.40mm时叶型损失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高负荷 攻角裕度 叶型损失 嵌壁式U型槽
原文传递
变工况下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片边界层被动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波 李伟 +1 位作者 卢新根 朱俊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05-2813,共9页
以某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改变来流雷诺数、自由来流湍流强度和攻角等工况,研究了其对叶片边界层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在叶片吸力面加凹槽、矩形拌线、圆形拌线等被动控制方式来改善叶型性能,结果表明:... 以某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改变来流雷诺数、自由来流湍流强度和攻角等工况,研究了其对叶片边界层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在叶片吸力面加凹槽、矩形拌线、圆形拌线等被动控制方式来改善叶型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叶型损失逐渐降低;随着自由来流湍流强度的增加叶型损失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攻角向负攻角方向变大叶型损失先减小后增大,向正攻角方向变大时叶型损失迅速增大;在雷诺数和湍流强度变化时表面凹槽的控制方式较好,而攻角变化时加矩形拌线和圆形拌线的控制方式较好.3种被动控制方式促发转捩提前发生抑制分离泡,但都会引起湍流湿面积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负荷 低压涡轮叶片 雷诺数 湍流强度 被动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CST方法的高空低雷诺数吸附式叶型耦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俊 刘波 +1 位作者 杨小东 张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04-1711,共8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类别形状函数变换(CST)方法的吸附式叶型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对叶型和抽吸方案耦合优化.结果表明:优化之后在20km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总压损失降低了65%,静压升提高了0.02,气动性能得到较大提升.... 研究了一种基于类别形状函数变换(CST)方法的吸附式叶型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对叶型和抽吸方案耦合优化.结果表明:优化之后在20km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总压损失降低了65%,静压升提高了0.02,气动性能得到较大提升.而且由于优化过程中罚函数的引入使得优化后吸附式叶型在地面条件下性能也有所提高.对于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吸附式叶型在抽吸位置之前适当的增加叶型负荷,再通过抽吸来控制附面层,效果最优.并且最佳抽吸位置位于层流分离泡作用区域内.在层流分离泡作用区域内抽吸可以完全消除层流分离泡对叶型性能的影响,并且可以较好控制附面层位移厚度和动量厚度的增加,有效地减小附面层内的动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式叶型 高空低雷诺数 耦合优化 类别形状函数变换方法 人工蜂群算法
原文传递
超临界翼型低雷诺数流动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科雷 周洲 +1 位作者 许晓平 甘文彪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75-3283,共9页
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UAV)翼型研究为背景,对超临界RAE2822翼型在高空高亚声速下的低雷诺数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研究。采用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对典型低雷诺数下RAE2822翼型绕流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SSTk-ω湍... 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UAV)翼型研究为背景,对超临界RAE2822翼型在高空高亚声速下的低雷诺数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研究。采用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对典型低雷诺数下RAE2822翼型绕流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SSTk-ω湍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基于不同高度不同雷诺数下RAE2822翼型的计算气动力对比分析,研究了高度增大所带来的低雷诺数效应;通过对低雷诺数下超临界翼型表面流场结构及流动机理的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弱化激波的翼型设计思想,并通过优化算例验证了该思想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超临界翼型 低雷诺数 流场结构 流动机理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低雷诺数分布式螺旋桨滑流气动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科雷 祝小平 +1 位作者 周洲 王红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69-2678,共10页
以高空长航时(HALE)太阳能无人机(UAVs)研究为背景,采用基于混合网格技术及k-kL-ω转捩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多重参考系(MRF)方法,对3种螺旋桨-机翼构型的低雷诺数气动特性进行了高精度准定常数值模拟,在等拉力前... 以高空长航时(HALE)太阳能无人机(UAVs)研究为背景,采用基于混合网格技术及k-kL-ω转捩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多重参考系(MRF)方法,对3种螺旋桨-机翼构型的低雷诺数气动特性进行了高精度准定常数值模拟,在等拉力前提条件下,通过对比机翼气动力系数及表面流场结构特征分析了分布式螺旋桨(DEP)滑流对FX63-137机翼的气动影响。研究表明:螺旋桨滑流影响使得桨后总压及流速显著增大,这是机翼升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但同时机翼阻力特性急剧恶化,升阻比反而降低;螺旋桨滑流向机翼边界层内注入丰富湍动能从而抑制流动分离,扩大机翼表面湍流范围及附着流动区域;分布式螺旋桨滑流与低雷诺数机翼表面复杂流动相互作用显著,主要表现为滑流区域边界展向涡结构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长航时 太阳能无人机 混合网格 转捩模型 多重参考系 低雷诺数 分布式螺旋桨 层流分离泡
原文传递
上游尾迹对高负荷低压涡轮非定常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屈骁 张燕峰 +1 位作者 卢新根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04-2011,共8页
低雷诺数下,利用圆柱绕流尾迹模拟上游叶片尾迹的方法,实验研究了上游尾迹扫掠对高负荷低压涡轮叶栅端区二次流和叶型损失的影响,并对尾迹与端区二次流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数值研究。尾迹扫掠能显著抑制端区涡系结构,尾迹中的正负... 低雷诺数下,利用圆柱绕流尾迹模拟上游叶片尾迹的方法,实验研究了上游尾迹扫掠对高负荷低压涡轮叶栅端区二次流和叶型损失的影响,并对尾迹与端区二次流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数值研究。尾迹扫掠能显著抑制端区涡系结构,尾迹中的正负涡团与轮毂通道涡相互作用交替进行,端区二次涡在整个周期内的时均值降低。此外,尾迹扫掠具有很强的两面性,一方面尾迹扫掠可以抑制叶片吸力面分离,但也会增大掺混损失,调整好恰当的尾迹扫掠频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涡轮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高负荷低压涡轮 端区二次流 尾迹周期性扫掠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层流叶片在压气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曾瑞慧 高丽敏 +1 位作者 杨冠华 蔡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8-2356,共9页
压气机叶片表面层流流动及转捩现象的捕捉是研究压气机层流叶型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基于SST转捩模型的数值方法对某压气机叶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精确捕捉普通湍流模型无法捕捉的叶片表面的层流流动及转捩现象,并给定叶片表面转捩的判... 压气机叶片表面层流流动及转捩现象的捕捉是研究压气机层流叶型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基于SST转捩模型的数值方法对某压气机叶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精确捕捉普通湍流模型无法捕捉的叶片表面的层流流动及转捩现象,并给定叶片表面转捩的判定依据。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低雷诺数环境和高湍流度环境对压气机叶片表面层流流动的影响,验证了在实际压气机环境下,叶片表面的层流流动是可能存在的。为后续压气机层流叶型设计提供数值验证手段和可行性验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叶片 转捩 表面摩擦阻力 高空低雷诺数 高湍流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