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训练性下腰痛患者躯干肌生物力学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德辉 黄昌林 +2 位作者 吴健强 彭玲 刘鼎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23-1025,共3页
探讨训练性下腰痛患者的躯干肌力、腰椎曲度及骶棘肌横截面积的变化 ,应用CYBEX 6 0 0 0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测试腰痛组和正常组各 4 0名的躯干肌力指标 ,并在立位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曲度 ,应用彩超测量骶棘肌横截面积 ,两组间进行... 探讨训练性下腰痛患者的躯干肌力、腰椎曲度及骶棘肌横截面积的变化 ,应用CYBEX 6 0 0 0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测试腰痛组和正常组各 4 0名的躯干肌力指标 ,并在立位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曲度 ,应用彩超测量骶棘肌横截面积 ,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躯干屈肌PT/BW腰痛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TAE则腰痛组低于正常组(P <0 0 5 ) ,而躯干伸肌PT/BW和TAE腰痛组均低于正常组 (P <0 0 5 ) ;腰痛组的F/E大于正常组 (P <0 0 5 ) ,腰椎曲度小于正常组 (P <0 0 5 ) ,骶棘肌横截面积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训练性下腰痛者存在着明显的腰背肌力下降 ,以及由此所致的躯干肌肌力失衡、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军事训练 下腰痛 躯干甩力 腰椎曲度 骶棘肌
下载PDF
空军某部地面机务人员下腰痛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侯振海 郝增明 +4 位作者 朱加 周东明 范亮全 郑宇翔 叶虹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调查空军某部地面机务人员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发生率及相关致病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下腰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查体相结合的方法,自行设计《空军部队机务人员下腰痛调查问卷》,抽取某部机务人... 目的调查空军某部地面机务人员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发生率及相关致病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下腰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查体相结合的方法,自行设计《空军部队机务人员下腰痛调查问卷》,抽取某部机务人员261名,对下腰痛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机务人员中,63名诊断为下腰痛,发病率为24.1%;下腰痛的发生与工作年限及每次进场工作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装挂副油箱、挂弹、抬弹及发动机舱内操作等工作被认为是容易诱发下腰痛的训练项目。结论空军机务人员中下腰痛发病率较高,针对其职业特点,应加强防护措施的研究,同时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以降低其发病率,提高飞行训练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军 地面机务人员 下腰痛 军事训练
下载PDF
冲和药物速渗治疗仪与正骨、针刀联合治疗腰软组织伤病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希国 谭玉军 +5 位作者 田勇 车文颖 贺明华 王新玲 郭俊青 李娜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研究冲和药物速渗治疗仪与正骨、针刀疗法联合治疗腰软组织训练伤病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方法将腰部软组织训练伤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冲和组和常规组。冲和组40例,采用每日1次冲和治疗,7次为一疗程;常规组40例,采用理疗... 目的研究冲和药物速渗治疗仪与正骨、针刀疗法联合治疗腰软组织训练伤病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方法将腰部软组织训练伤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冲和组和常规组。冲和组40例,采用每日1次冲和治疗,7次为一疗程;常规组40例,采用理疗、按摩等常规治疗方法;应用脊柱运动范围(Taimela test)测量腰椎活动度评估疗效。结果经治疗2周后两组有效率:冲和组86.5%、常规组74.6%,差别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随访1年,冲和组腰部损伤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腰椎活动度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械冲和疗法具有疏理肌丝,改善病理性骨骼肌细胞重构的作用,可有效地改变推拿、针刀术后肌丝修复过程中的粘连、结节和瘢痕形成等的病理过程,是正骨、针刀术后的连续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软组织 训练伤 冲和疗法
下载PDF
0期诊断技术对新兵军事训练所致下腰痛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剑 黄昌林 常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188-191,共4页
目的对0期诊断技术对新兵军事训练所致下腰痛的预防效果的评价。方法抽取某部2014年度新兵一营308名新兵为实验组,新兵二营286名新兵为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0期诊断技术,分别在新兵训练开始后的2、4、6、8、10、12周末进行0期训练性下... 目的对0期诊断技术对新兵军事训练所致下腰痛的预防效果的评价。方法抽取某部2014年度新兵一营308名新兵为实验组,新兵二营286名新兵为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0期诊断技术,分别在新兵训练开始后的2、4、6、8、10、12周末进行0期训练性下腰痛的筛查,并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训练性下腰痛的常规诊治及录入统计。结果实验组训练性下腰痛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新训开始后的第4、6、8、10、12周末,实验组训练性下腰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期下腰痛发生率存在双高峰现象;肌源性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率,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骨关节源性下腰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期诊断技术作为一种诊断技术,同时结合其他干预技术和方法,对新兵训练性下腰痛的预防作用效果明显,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部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期诊断技术 新兵 军事训练 下腰痛
下载PDF
训练性下腰痛躯干肌功能变化特点及防治干预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德辉 黄昌林 +3 位作者 吴建强 黄涛 张智慧 薛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9-291,共3页
为探讨训练性下腰痛患者躯干肌功能变化 ,分别应用CYBEX 6 0 0 0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彩超、肌电图、立位腰椎侧位X线片测试腰痛组(n=4 0 )和正常组 (n =4 0 )的躯干肌力指标、骶棘肌横截面积、腰背肌肌电指标及腰椎曲度。结果显示 ,在... 为探讨训练性下腰痛患者躯干肌功能变化 ,分别应用CYBEX 6 0 0 0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彩超、肌电图、立位腰椎侧位X线片测试腰痛组(n=4 0 )和正常组 (n =4 0 )的躯干肌力指标、骶棘肌横截面积、腰背肌肌电指标及腰椎曲度。结果显示 ,在腰痛组与正常组 ,除躯干屈肌PT/BW、ER及骶棘肌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外 ,其他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提示由于缺乏有效的腰背肌锻炼 ,训练性下腰痛患者存在明显的躯干肌肌力失衡 ,其主要由腰背肌肌力下降引起 ;同时腰背肌肌爆发力以及腰背肌静态耐力也明显下降 ,腰椎生理曲度变小 ,但不伴随有明显的椎旁肌萎缩 ;耐力比ER(动态耐力)与下腰痛关系并不密切。同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预防训练性下腰痛的现场干预实验 ,结果显示训练性下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锻炼组 8 93% ,对照组 17 0 1% ,P <0 0 1)。提示腰背肌锻炼可降低训练性下腰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性下腰痛 等速测试 躯干肌力 腰椎曲度
下载PDF
某舰艇部队官兵颈肩腰腿痛819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温新生 张礼民 姚永杰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10-411,422,共3页
目的探讨舰艇官兵颈肩腰腿痛的发病情况,为军事训练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某舰艇部队官兵采取逐一问诊、查体的方式进行筛查,并将从航空组(n=299)、机电组(n=271)、后勤组(n=249)检出的819例颈肩腰腿痛官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9例... 目的探讨舰艇官兵颈肩腰腿痛的发病情况,为军事训练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某舰艇部队官兵采取逐一问诊、查体的方式进行筛查,并将从航空组(n=299)、机电组(n=271)、后勤组(n=249)检出的819例颈肩腰腿痛官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9例颈肩腰腿痛官兵中,肩颈痛223例,占27.2%;腰背痛182例,占22.2%;坐骨神经痛38例,占4.6%;膝关节痛248例,占30.3%;踝关节痛80例,占9.8%;肘关节痛48例,占5.9%。航空组肩颈痛、膝关节痛、肘关节痛和机电组肘关节痛的发生率与后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航空组踝关节痛发生率与后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舰艇官兵中,颈肩腰腿痛的发生,与官兵工作生活环境、工作岗位以及缺少规律的锻炼有关,各工作岗位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官兵 军事训练伤 颈肩腰腿痛 防护措施
下载PDF
等长肌力训练对军校学员非特异性腰背痛康复治疗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峰 马阳光 +6 位作者 邵玲娃 李松森 苟波 常乐 高博 王哲 丁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11-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等长肌力训练对军校学员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10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诊断为非特异性腰背痛的42例某军校学员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1例。A组行常规体... 目的探讨等长肌力训练对军校学员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10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诊断为非特异性腰背痛的42例某军校学员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1例。A组行常规体能训练,B组行核心肌群的等长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开始前、训练后15 d和训练后30 d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检测两组患者腹直肌和竖脊肌位置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的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MF)。采用红外线成像技术评估两组患者腰背部肌肉的强化状态。结果B组训练后15 d、训练后30 d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训练后30 d腹直肌与竖脊肌RMS、MF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训练后肌肉血供增强,提示核心肌群的肌肉通过训练得到强化。A组4次红外线成像测试体温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等长肌力训练对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疗效优于常规体能训练,可提升腰背部核心肌群(竖脊肌、腹直肌等)的肌力和抗疲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长肌力训练 军校学员 非特异性腰背痛 核心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