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激光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疼痛及龈沟液ALP、AST、sICAM-1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王冠超 马俐丽 +2 位作者 李丹 陈超 孙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疼痛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疼痛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4)与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强度激光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牙齿移动距离、牙齿回缩速度、牙齿松动度及龈沟液中ALP、AST、sICAM-1水平。结果:治疗后2、4、24 h及3 d,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28 d及3个月,研究组患者牙齿移动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28 d,研究组患者牙齿回缩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龈沟液中ALP、AST、sICAM-1表达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的基础上联合低强度激光治疗有利于加速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牙齿移动,可有效缓解疼痛及牙周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口腔正畸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 疼痛 炎性反应
下载PDF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n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at points on the low back regions for residual back pain after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被引量:6
2
作者 Chen Shan-sh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at points on the low back regions on residual back pain after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thoracolumba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at points on the low back regions on residual back pain after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thoracolumba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 Methods: A total of 72 patie nts with OVCF and residual back pain after PKP were in eluded and allocated into a treatme nt group (n=36) and a control group (n=36)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almon calcitonin injection (miacalcic), for 1 mL each time, once a day, and oral intake of calcium carbonate D3 pill, 600 mg each time, once a day, whereas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at points on the low back regions and electroacupuneture (EA) for 30 min each time, once a day and 6 times a week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lasted for 2 weeks. Therapeutic efficacy indicators including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and Barthel index (Bl)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t follow-up visit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4% and 88.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at the follow-up visit,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77.8% and 69.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P<0.05). After treatment and at the follow-up visit, the VAS and ODI scores decreased, and Bl scores in creas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in tra-group differe 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 ifica nt (all P<0.05). After treatme nt and at the follow-up visi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of VAS, ODI and Bl scor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treatment,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at points on the low back regions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in relieving residual back pain after PKR improving thoracolumbar function and QOL,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treatment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Point-toward-point Method ELECTROACUPUNCTURE Fractures Compression osteoporosis low back pain pain Measurement Visual Analog Scale
原文传递
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3
作者 王杰伟 李阳 臧鹏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5期302-308,共7页
目的观察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手术治疗中引入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的疗效。方法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颈肩腰腿疼痛科收治的92例椎体压缩骨折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 目的观察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手术治疗中引入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的疗效。方法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颈肩腰腿疼痛科收治的92例椎体压缩骨折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纳入46例,分别行PCVP治疗(观察组)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程及椎体责任节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4.521、3.156、5.214,P=0.357、0.418、0.263)。记录手术指标,评估患者不同时段(治疗前、治疗后1周,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记录两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更少(t=21.441、17.329、11.241,均P<0.001)。治疗前两组VAS、ODI、ADL评分、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1.797、0.236、0.924、0.367,P=0.732、0.078、0.814、0.358、0.714)。治疗后1周,1、3、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显著提升(tADL=12.521、21.325、26.514、29.155,PADL均<0.001;t椎体前缘高度=8.316、10.225、17.525、19.332,P椎体前缘高度=0.013、<0.001、<0.001、<0.001),VAS、ODI评分、后凸Cobb角则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组低于对照组(χ^(2)=4.039,P=0.045)。结论PCVP治疗胸腰椎OVCF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症 腰痛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昌志 叶青 +5 位作者 曾艳平 蒋宇 邹凯 陈国键 刘蓓 韦葛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与神经调节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和武警广西自治区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消融...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与神经调节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和武警广西自治区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消融组和调节组。消融组(n=46)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调节组(n=62)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调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评价指标进行随访,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9.67±9.36)个月(15~32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消融组比调节组的两种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VAS评分、ODI评分有所下降,而调节组指标疗效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疗效继续下降,而调节组疗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神经调节治疗相比,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侧支源性腰痛 射频消融术 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调节
下载PDF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oint injection for back pai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 被引量:4
5
作者 Hua Ying Wang Yan Wu Shao-cha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0年第5期379-383,共5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injection with salmon calcitonin for back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Methods:A total of 76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injection with salmon calcitonin for back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Methods:A total of 76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39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3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anti-osteoporosis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acupoint injection with salmon calcitonin at bilateral Pishu(BL 20)and Shenshu(BL 23),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with salmon calcitonin.The treatments for both groups were given once a day and lasted for 4 weeks.Visual analog scale(VAS)and Chines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CODI)scores were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after 2 weeks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and the use of analgesics during the treatment were record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2 weeks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in both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intra-group and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all P<0.05),and the CODI scores in both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intra-group differences(all P<0.05).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the CODI score showed no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P>0.05).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the improvement of CODI sc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During the treatment,2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ook analgesics versus 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sult showed a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For back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based on the routine treatment of oral medication,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injection with salmon calcitonin at bilateral Pishu(BL 20)and Shenshu(BL 23)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intramuscular injection.Acupoint injection treatment can improve patients'conditions and reduce the use of analge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oint Therapy HYDRO-ACUPUNCTURE Point Pishu(BL 20) Point Shenshu(BL 23) Visual Analog Scale osteoporosis low back pain Aged
原文传递
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许鸿涛 刘亚峰 李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递增负荷功率...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60/63),高于对照组的80.95%(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腰椎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水平高于对照组,ALP、P、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骨密度、JOA评分和BI评分,改善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低频脉冲电磁场 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 骨密度 骨代谢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椎旁肌退变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球良(综述) 梁国坚(综述) +1 位作者 彭波(综述) 孙欣(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38-442,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逐渐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骨质疏松相关的脆性骨折风险上升,其中以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最常见。椎旁肌退变主要表现为横截总面积的下降和脂肪浸润率上升,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发展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逐渐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骨质疏松相关的脆性骨折风险上升,其中以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最常见。椎旁肌退变主要表现为横截总面积的下降和脂肪浸润率上升,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也成为近些年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椎旁肌退变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性进行综述,关注前沿研究进展和争议,更好地认识疾病,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旁肌退变 腰痛 综述
下载PDF
身体活动和睡眠对中老年人腰背痛的独立和联合影响研究
8
作者 李明哲 田一川 +1 位作者 王成龙 王晶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69-2874,共6页
背景中老年人腰背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身体活动和睡眠是占据24 h生命周期的两个核心生活方式组成部分,坚持充足的身体活动和良好的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且两者均与腰背痛有关。目的调查我国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病率,分析... 背景中老年人腰背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身体活动和睡眠是占据24 h生命周期的两个核心生活方式组成部分,坚持充足的身体活动和良好的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且两者均与腰背痛有关。目的调查我国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病率,分析身体活动和睡眠两大行为要素对其发病的独立影响和联合影响,为行为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排除没有提供人口学、身体活动、睡眠和腰痛数据的参与者,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5~69岁中老年13496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和行为相关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检验身体活动、睡眠时间和腰背痛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睡眠时间在身体活动与腰背痛之间的中介模型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13496例中老年人腰背痛患病率为39.0%(5269/13496);我国中老年人睡眠不足(<7 h)占比57.1%(7704/13496);轻度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占比分别为11.6%(1561/13496)和88.4%(11935/13496)。对混杂变量(如性别、年龄、饮酒和吸烟)多重共线诊断结果显示,方差膨胀因子均<5,排除共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活动与腰背痛患病呈正相关(β=0.120,P<0.05),睡眠时间与腰背痛患病呈负相关(β=-0.220,P<0.01),身体活动与睡眠时间呈负相关(β=-0.081,P<0.05)。根据类别变量中介效应分析得出Z=2.223>1.96,且身体活动影响腰背痛的路径不显著(β=0.105,P>0.05),故睡眠时间在身体活动与腰背痛的关联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结论有超过1/3的中国中老年人患有腰背痛,身体活动水平越高或睡眠时间越短,腰背痛患病风险越高,睡眠时间在身体活动与腰背痛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即高强度身体活动所带来的腰背痛风险经由睡眠时间锐减所完全传递,充足的睡眠时间在降低高强度身体活动所带来的腰背痛发病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降低腰背痛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痛 身体活动 睡眠时间 中老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疼痛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9
作者 胡静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联合营养干预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30、90 d,观察组腰、背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90 d,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人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钙、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营养指标,调节血磷、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腰背痛 疼痛护理 营养干预 疼痛程度 营养指标 生活能力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穴位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观察
10
作者 王立东 王红 +7 位作者 杨贵尊 朱月婵 王秋桐 任志豪 庞慧琪 高旭 吴帅帅 周勇忠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9期3941-3943,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予鲑鱼降钙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鲑鱼降钙素臀部肌肉注射,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予鲑鱼降钙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鲑鱼降钙素臀部肌肉注射,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1个月,治疗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鲑鱼降钙素穴位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有效缓解腰背痛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穴位注射 鲑鱼降钙素 背俞穴
下载PDF
中药熏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研究
11
作者 泮艳璐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181-186,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钙剂、维生素D、注射鲑鱼降钙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钙剂、维生素D、注射鲑鱼降钙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JO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I-74)评分、腰椎骨密度,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2组GQOLI-74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维度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椎骨密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可提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且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腰背疼痛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腰椎功能,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绝经 中药熏蒸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腰椎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毛春桃 沈荣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腰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的157例OVCF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合并腰背痛,分为疼痛组(n=33)和非疼痛组(n=124...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腰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的157例OVCF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合并腰背痛,分为疼痛组(n=33)和非疼痛组(n=12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研究OVCF患者术后腰背痛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骨密度(BMD)、胸腰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椎体裂隙征及自我能效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D<-3.50 g/cm^(3)(OR=5.046,95%CI:1.869, 13.624)、存在椎体裂隙征(OR=6.764,95%CI:2.501, 18.289)、存在胸腰筋膜损伤(OR=2.935,95%CI:1.121, 7.687)、存在骨水泥渗漏(OR=3.289,95%CI:1.264, 8.559)及自我能效感低(OR=4.140,95%CI:1.499, 11.436)是影响OVCF患者术后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患者的BMD<-3.50 g/cm^(3)、合并胸腰筋膜损伤、存在骨水泥渗漏及椎体裂隙征、自我能效感低是OVCF患者PVP术后腰背痛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腰背痛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蒙家辉 罗小珍 +1 位作者 罗盛华 禤品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55-2157,共3页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效果,为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38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效果,为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38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和蜡疗。在治疗后1d、3d、7d、14d、21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腰背痛缓解的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8天两组患者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d、3d、7d、14d、21d腰背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46,P<0.00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治疗后两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腰背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腰背疼痛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能提高骨质密度,减轻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针灸 蜡疗 骨密度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雪圆 杜学忠 +2 位作者 张小青 吴思 杨光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钙尔奇D、罗盖全、福善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腰背疼痛分布区域相应节段夹脊穴针刺治疗。两组... [目的]探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钙尔奇D、罗盖全、福善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腰背疼痛分布区域相应节段夹脊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测量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指数、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值,比较上述指标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结果]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压痛指数、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值均有改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压痛指数在治疗2周和4周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热图温度均值在治疗4周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温度均值变化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针刺治疗有助于加快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症状,且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值对骨质疏松患者慢性腰背疼痛程度有一定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骨质疏松 腰背疼痛
下载PDF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33
15
作者 邹薇 黄蓓 廉永云 《西部医学》 2015年第12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骨质疏松伴腰背疼痛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观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骨质疏松伴腰背疼痛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r评分和SCL-90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3个月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护理前(均P<0.01);研究组Barth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均P<0.05);SCL-90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均P<0.05)。结论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方案 老年 骨质疏松 腰背疼痛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岩 陈仲强 +2 位作者 郭昭庆 齐强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53-756,共4页
目的:观察伴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4例需手术治疗的伴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侧凸组,同时随机抽取44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 目的:观察伴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4例需手术治疗的伴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侧凸组,同时随机抽取44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拍摄包括胸腰段在内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侧凸组患者加拍全脊柱X线片,两组均测量腰椎前凸角和胸腰段后凸角,侧凸组还测量侧凸Cobb角、顶椎偏离度、侧凸范嗣内椎体最大侧方滑移度等参数;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腰痛程度评级、神经功能JOA 29分法评分及骨密度测量。结果:侧凸组患者的平均侧凸Cobb角为17.03°,顶椎偏离度平均为0.31,有25例患者出现侧凸范围内椎体侧向滑移。侧凸组患者腰椎前凸角为19.30°±12.49°,胸腰段后凸角为7.73°±5.16°,对照组分别为20.85°±11.73°和8.73°±6.09°,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18例侧凸组和23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骨密度值分别为-3.22±2.82和-0.03±2.18,差异有显著性(P<0.05)。侧凸组和对照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1.54±3.78分和12.52±3.67分,无显著性差异(P>0.1)。侧凸组患者明显腰痛占81.8%,对照组患者明显腰痛占52.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可以加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痛症状,但对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退变性腰椎侧凸 腰痛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现代骨科临床应用补肾壮筋汤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赫 俞兴 +5 位作者 唐向胜 贺丰 杨永栋 熊洋 胡振国 徐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504-250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壮筋汤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循证医学角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6年5月1日以前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壮筋汤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循证医学角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6年5月1日以前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补肾壮筋汤治疗骨科疾病的文献,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提取各研究中的数据并进行总体效应量合并,并将这些研究的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补肾壮筋汤治疗骨关节炎的早期随访情况,补肾壮筋汤与阳性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99,1.15),P=0.09];补肾壮筋汤治疗下腰痛的早期随访情况,补肾壮筋汤与阳性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3;95%CI:(1.19,1.50),P<0.00001]。结论:补肾壮筋汤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希望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筋汤 骨关节炎 下腰痛 骨折 骨质疏松 META分析
下载PDF
纳米远红外微粉穴位贴敷联合钙剂防治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白雪 刘杰 +2 位作者 史超 温珉 张凯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574-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远红外微粉穴位贴敷联合钙剂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150例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穴位贴敷组和结合组(每组50例)。三组患者男/女构成比分别为16/34、13/37和15/35。对照... 目的探讨纳米远红外微粉穴位贴敷联合钙剂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150例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穴位贴敷组和结合组(每组50例)。三组患者男/女构成比分别为16/34、13/37和15/35。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钙剂治疗,穴位贴敷组50例患者采用纳米远红外微粉穴位贴敷治疗,结合组50例患者联合上述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2月后的疗效,通过VAS疼痛评分和ODI指数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月后,三组患者疗效比较:对照组和穴位贴敷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与对照组、穴位贴敷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合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ODI指数明显低于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合组患者疗效最好。结论纳米远红外微粉穴位贴敷联合钙剂是防治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腰背痛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背痛 纳米远红外微粉 穴位贴敷
下载PDF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联合骨关节护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清秀 杨荟瑾 +3 位作者 刘霜 何萍 黄昶荃 杜娟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0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联合骨关节护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伴腰背痛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伴腰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联合骨关节护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伴腰背痛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伴腰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痛药物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加骨关节护理。1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月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降低更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联合骨关节护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伴腰背痛的女性疼痛程度减轻和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显著优于常用止痛药物加常规护理,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抗骨质疏松干预 腰背痛 骨关节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笪巍伟 马勇 +5 位作者 赵永见 唐德志 李晓锋 王腾腾 王拥军 施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482-2486,共5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Bio Med Central、VIP、CNKI、Sino Med及万方数据库,根据Cochrane中心制定的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评估纳入临床资料,...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Bio Med Central、VIP、CNKI、Sino Med及万方数据库,根据Cochrane中心制定的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评估纳入临床资料,并提取相关要素。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23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 971例骨质疏松伴腰背疼痛患者。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短期基本概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骨密度(BMD)的加权均数差(WMD)[WMD=-1.06,95%CI(-1.49,-0.63),P<0.00001],[WMD=0.08,95%CI(0.02,0.13),P=0.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短期、中期VAS评分[WMD=-1.70,95%CI(-2.18,-1.21),P<0.00001]、[WMD=-0.95,95%CI(-1.47,-0.43),P=0.0003],均有统计学意义,中期腰椎BMD[WMD=0.05,95%CI(0.00,0.09),P=0.04],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WMD=-0.21,95%CI(-0.43,0.01),P=0.06],中药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能够有效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早期腰背部疼痛症状,提高腰椎BMD,同时,伴随的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作为防治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中药煎剂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腰背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