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yer Structure Analysis of Low-Carbon Steel Containing Rare Earth by High-Temperature Carburizing of Liquid Cast-Iron
1
作者 谌岩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130-133,共4页
The layer structure of low-carbon steel containing RE by high-temperature (T>1200 ℃) carburizing of liquid cast-iron was studied and the diffus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carbon was calculated by metallographic micr... The layer structure of low-carbon steel containing RE by high-temperature (T>1200 ℃) carburizing of liquid cast-iron was studied and the diffus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carbon was calculated by metallographic microscpe, chemical analysis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echnology of carburizing in liquid cast-iron can expedite caburization distinctly and changes the carburizing layer structure. The carburizing rate is 60~80 times of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re is about 43% decrease in the activation energy compared with gas-carburization. In outer structure layer, cementite is formed simultaneously both on the crystal boundary reticularly and inside the crystal grains stripedly. In inner carburizing layer, there is undissolved blocky ferrite in reticular cementite. Besides, rare earth element can expedite carburiz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carbon steel high-temperature carburizing of liquid cast-iron layer structure rare earths
下载PDF
Study on Carburizing Kinetics of Low-carbon Steel at High-temperature and Short-term
2
作者 刘声 肖念新 张海龙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2期266-269,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carburizing kinetics of low-carbon steel at high-temperature and short-term in liquid cast-iron were studied by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chemical analysis and so on,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carb... In this paper, the carburizing kinetics of low-carbon steel at high-temperature and short-term in liquid cast-iron were studied by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chemical analysis and so on,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carburized layer was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urizing rate of low-carbon steel at high-temperature and short-term is so fast,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carburized layer possess higher carbon content, and cementite, pearlite and ferrite exist in carburized layer structure simultaneously. Besides, the kinetic equations of permeating layer forming have been presented, and the carburizing mechanism was preliminary discussed al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carbon steel high-temperature carburizing of liquid cast-iron KINETICS carburizing microstructure rare earths
下载PDF
低碳钢碳氮析出物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19
3
作者 向嵩 刘国权 +2 位作者 李长荣 王安东 韩庆礼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8-822,共5页
钢中的碳氮析出物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方式对钢的力学性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规则溶液的双亚点阵模型(其中一个为金属亚点阵,另一个为间隙原子亚点阵)建立了碳氮化钛、氮化铝以及硫化锰的热力学计算模型用以研究析出物的析出开始... 钢中的碳氮析出物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方式对钢的力学性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规则溶液的双亚点阵模型(其中一个为金属亚点阵,另一个为间隙原子亚点阵)建立了碳氮化钛、氮化铝以及硫化锰的热力学计算模型用以研究析出物的析出开始温度、给定温度的奥氏体成分,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于CSP过程.经计算得Ti(CxN1-x),MnS和AlN的析出温度分别是1200℃,1440℃和1010℃,最大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315×10-5,4·18×10-4和3·1×10-4.对比发现热力学的计算结果与Thermo-Calc的计算结果和有关文献的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碳氮化物 热力学模型 CSP
下载PDF
低碳微合金钢中Nb、V、Ti碳氮化物的回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鹏程 武会宾 +2 位作者 唐荻 王路兵 崔毅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4,共4页
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谱技术,研究了低碳微合金钢中Nb、V、Ti的碳氮化物在不同温度保温1 h后的回溶行为。结果表明,低碳微合金钢中存在尺寸明显不同的两类析出,其中颗粒尺寸较大的在80 nm以上;这种颗粒的心部是(Nb,V,Ti)(C,N)相,而颗... 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谱技术,研究了低碳微合金钢中Nb、V、Ti的碳氮化物在不同温度保温1 h后的回溶行为。结果表明,低碳微合金钢中存在尺寸明显不同的两类析出,其中颗粒尺寸较大的在80 nm以上;这种颗粒的心部是(Nb,V,Ti)(C,N)相,而颗粒边缘为(Nb,Ti)(C,N)相;颗粒尺寸较小的在20 nm以下,其类型为(Nb,Ti)(C,N)。两类析出物中Nb与Ti的原子比均随回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Nb、V、Ti的碳氮化物 析出 回溶
下载PDF
超低碳微合金钢中碳氮化物的溶解行为 被引量:9
5
作者 苑少强 梁国俐 武会宾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3-85,共3页
利用萃取复型,结合TEM和EDX技术,研究了超低碳Nb-Ti微合金钢中析出相粒子在1300℃保温后的回溶行为。结果表明,基体中存在两类析出相:一类为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粗大的析出相,另一类为应变诱导下产生的析出相,尺寸比较细小。凝固过程... 利用萃取复型,结合TEM和EDX技术,研究了超低碳Nb-Ti微合金钢中析出相粒子在1300℃保温后的回溶行为。结果表明,基体中存在两类析出相:一类为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粗大的析出相,另一类为应变诱导下产生的析出相,尺寸比较细小。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析出相中富Ti,应变诱导下的细小析出相富Nb。在1300℃回溶时应变诱导析出相不稳定,2 h后基本不存在,而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析出相在回溶48 h后,还存在含Nb的(Nb,Ti)(C,N)复合相。在钢中含Ti的情况下,Nb碳氮化物的稳定性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微合金钢 碳氮化物 溶解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铝锌硅热浸镀液的侵蚀性及镀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吕家舜 李锋 +2 位作者 文伟 张清辉 徐伟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68,74,共3页
为了解热浸镀铝锌硅钢板的耐蚀机制,通过试验考察了普通低碳冷轧钢板在600℃的铝锌硅(55%Al43.4%Zn1.6%Si)热浸镀液中的失重减薄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及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技术对合金层进行... 为了解热浸镀铝锌硅钢板的耐蚀机制,通过试验考察了普通低碳冷轧钢板在600℃的铝锌硅(55%Al43.4%Zn1.6%Si)热浸镀液中的失重减薄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及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技术对合金层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在镀液中的质量损失与浸镀时间大致呈线性关系;镀层主要由富铝的树枝晶、树枝晶间的铝锌共晶、针状富硅相以及合金层4个部分组成,这种独特的结构决定了铝锌硅镀层钢板具有优良的防腐蚀、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热浸镀层 铝锌硅 性能 镀液 侵蚀性
下载PDF
20钢纺织钢领无毒盐浴C-N-RE共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远睿 潘建成 史兴华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用55%KCl+45%NaCl作为基础盐,以“603”无毒液体渗碳剂添加适量的NH4Cl和微量的镧系氯化稀土等均匀混合后制成“混合渗剂”,首先在实验室内对20钢纺织钢领进行了不同温度和时间的C-N-RE共渗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表面质量、变形、硬度... 用55%KCl+45%NaCl作为基础盐,以“603”无毒液体渗碳剂添加适量的NH4Cl和微量的镧系氯化稀土等均匀混合后制成“混合渗剂”,首先在实验室内对20钢纺织钢领进行了不同温度和时间的C-N-RE共渗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表面质量、变形、硬度、金相和剥层分析后,优化出工艺参数,即在860℃下共渗2.5 h后直接淬火,再于140~150℃下低温回火1.5 h。随后,在重庆润丰纺织机械公司热处理车间进行了中试,将中试产品用于上车试验,取得了成功。最后,在100 kW中温盐浴炉上对该产品投入了批量生产。从而,淘汰了原来的气体渗碳后缓冷,再用70%NaCN+30%NaCl盐浴重新加热淬火并进行140~150℃低温回火的较为繁琐、不经济和有剧毒的工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纺织钢领 无毒盐浴 共渗
下载PDF
低碳微合金钢碳氮析出物的Thermo-calc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向嵩 刘国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共4页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TCFE3数据库研究Nb-Ti、V-Ti、Nb-V-Ti低碳微合金钢中析出物的析出开始温度、给定温度的奥氏体成分,计算得到Nb-Ti低碳微合金钢中Nb、Ti碳氮化物的开始形成温度分别为1090和1400℃,最大摩尔分数分别为7.1×...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TCFE3数据库研究Nb-Ti、V-Ti、Nb-V-Ti低碳微合金钢中析出物的析出开始温度、给定温度的奥氏体成分,计算得到Nb-Ti低碳微合金钢中Nb、Ti碳氮化物的开始形成温度分别为1090和1400℃,最大摩尔分数分别为7.1×10-4、2.4×10-4,V-Ti低碳微合金钢中V、Ti碳氮化物的开始形成温度分别为800和1395℃,最大摩尔分数为2.1×10-3,1.5×10-4,Nb-V-Ti低碳微合金钢中Nb-V碳氮化物和Ti碳氮化物的开始形成温度分别为1070和1390℃,其碳氮化物最大摩尔分数分别为1.2×10-3、1.8×10-4。热力学软件的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的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碳氮化物 热力学 THERMO-CALC软件
下载PDF
瞬间液相连接的过冷连接新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刚 李辛庚 严黔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96-1100,共5页
提出了瞬间液相(TLP)连接的新工艺——过冷连接工艺,即首先将待连接区域加热至某高温进行短时保温,然后再降至一定温度进行长时保温连接.由于液相经历了一次温度过冷,在液/固界面前沿就形成了成分过冷区,破坏了平衡状态下的界面稳定性,... 提出了瞬间液相(TLP)连接的新工艺——过冷连接工艺,即首先将待连接区域加热至某高温进行短时保温,然后再降至一定温度进行长时保温连接.由于液相经历了一次温度过冷,在液/固界面前沿就形成了成分过冷区,破坏了平衡状态下的界面稳定性,形成胞状界面.随着凝固过程的完成,界面消失,形成跨界面连续晶粒,实现冶金接合.以Fe-Ni基非晶合金为中间层,进行了低碳钢过冷TLP连接实验,并与传统的TLP连接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过冷TLP连接工艺产生了非平面状界面,并且随着凝固的完成界面消失,形成无界面的组织均匀接头.与传统TLP连接工艺接头相比,过冷TLP连接工艺可大大提高接头冲击韧性,其数值达到母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间液相连接 过冷 界面 低碳钢
下载PDF
瞬时液相扩散焊接技术在低碳合金钢管对接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亮 汪海涛 +3 位作者 和平安 余晗 王维亮 李栋 《钢管》 CAS 2018年第2期40-43,共4页
为解决低碳合金钢管的管-管对接技术问题,提高其接头性能,利用自主研发的焊接设备,采用FeNiCrSiB作为中间层,应用瞬时液相扩散焊技术(TLP),进行低碳合金钢管的管-管对接焊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焊接温度、焊接压力、保温时间等参... 为解决低碳合金钢管的管-管对接技术问题,提高其接头性能,利用自主研发的焊接设备,采用FeNiCrSiB作为中间层,应用瞬时液相扩散焊技术(TLP),进行低碳合金钢管的管-管对接焊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焊接温度、焊接压力、保温时间等参数,TLP对接焊接头一次成形良好,焊缝组织无脆性相的生成,中间层也无残留的痕迹,焊缝组织与母材组织相同且界限不明显。利用TLP技术焊接完成的低碳合金钢管,其接头强度、塑性均能满足管-管对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合金钢管 瞬时液相扩散焊 管-管对接焊 接头性能
下载PDF
无毒液体碳氮共渗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炳均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4-16,共3页
通过金相、硬度、耐磨性、X射线衍射、台架试验等测试分析表明:用“862”渗剂取代氰盐对低碳钢自行车轴碗、轴档及手工钢锯等零件进行中温无毒液体碳氮共渗,能完全满足其技术性能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低碳钢 无毒液体 碳氮共渗
下载PDF
避免原辅料对KB-150t BOF-RH-CC流程MA超低碳钢水增碳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力 彭其春 +3 位作者 宋佳霖 邱雷 盛喜松 邓品团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5,共4页
MA超低碳钢(/%:≤0.005C,0.007-0.012Si,0.07-0.15Mn,≤0.025P,≤0.025S,≤0.035Als,≤0.002 0N)的生产流程为KB-150 t BOF(终点[C]≤0.020%)-RH-200 mm板CC工艺。试验分析了结晶器保护渣,中间包覆盖剂,钢包耐火材料对钢液增碳量... MA超低碳钢(/%:≤0.005C,0.007-0.012Si,0.07-0.15Mn,≤0.025P,≤0.025S,≤0.035Als,≤0.002 0N)的生产流程为KB-150 t BOF(终点[C]≤0.020%)-RH-200 mm板CC工艺。试验分析了结晶器保护渣,中间包覆盖剂,钢包耐火材料对钢液增碳量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增碳量(△C 0.0003%-0.0008%)明显高于中间包增碳量(△C 0.000 1%-0.0005%),通过稳定冶金操作,控制保护渣原始碳量为1%-2%,向保护渣中添加MnO_2(3.5%-4.0%),控制覆盖剂量等工艺措施,可有效地减少钢液增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超低碳钢 KB-150t BOF-RH-CC流程 结晶器保护渣 中间包覆盖剂 钢水增碳
下载PDF
变形工艺对低碳钢奥氏体中析出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小林 《钢铁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在形变奥氏体中析出的影响,观察了不同变形工艺下奥氏体中析出物形貌。研究表明:变形量越大,变形温度越低,实验钢奥氏体中析出物数量越多,析出物平均尺寸越小。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形变奥氏体 碳氮化物析出
下载PDF
低碳含V微合金钢析出物的双亚点阵模型热力学研究
14
作者 向嵩 刘国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7-129,133,共4页
钢中碳氮析出物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方式对钢的力学性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规则溶液的双亚点阵模型(其中一个为金属亚点阵,另一个为间隙原子亚点阵)建立了碳氮化钒及碳氮化钛的热力学计算模型,用以研究析出物的析出开始温度、给... 钢中碳氮析出物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方式对钢的力学性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规则溶液的双亚点阵模型(其中一个为金属亚点阵,另一个为间隙原子亚点阵)建立了碳氮化钒及碳氮化钛的热力学计算模型,用以研究析出物的析出开始温度、给定温度的奥氏体成分。经计算得V(CxN1-x)、Ti(CxN1-x)的析出温度分别是833℃、1343℃,最大的摩尔分数为7.8×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碳氮化物 析出 热力学 双亚点阵模型
下载PDF
A356浇覆温度对铝/钢复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苗鹏 李元东 +2 位作者 王慧 周宏伟 毕广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8-738,共11页
先采用热浸镀铝?锌工艺对Q235钢板进行表面镀层处理,后将液态的A356铝合金定量浇覆于经预热的钢板表面,通过液固铸轧成功制备铝/钢复合板。运用光学显微镜(OM)、SEM观察界面结合与组织形貌,结合EDS、XRD分析界面物相成分,并测试微观硬... 先采用热浸镀铝?锌工艺对Q235钢板进行表面镀层处理,后将液态的A356铝合金定量浇覆于经预热的钢板表面,通过液固铸轧成功制备铝/钢复合板。运用光学显微镜(OM)、SEM观察界面结合与组织形貌,结合EDS、XRD分析界面物相成分,并测试微观硬度、室温拉伸和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随着浇覆温度的提高,复合板界面间隙消失,整体趋势上扩散层厚度逐渐增加。当浇覆温度为710℃及以上时,界面处会形成Fe3Al、FeAl、FeAl2、Fe2Al5和FeAl3相。在同一浇覆温度下,硬度整体趋势为在Q235和A356基体中保持稳定,而在从Q235侧距界面中心100μm至A356侧距界面中心100μm的范围内连续下降。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浇覆温度为710℃时,复合板的成形质量最佳,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都为最大,分别为336.4 MPa和137.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复合板 液固铸轧法 界面组织 界面扩散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MCP工艺对低碳贝氏体钢铁素体中碳氮化物析出影响
16
作者 刘小林 《江西冶金》 2008年第5期1-4,9,共5页
采用物理化学相定量分析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实验钢中微合金碳氮化合物在铁素体中的析出行为。研究结果对开发高强度钢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碳氮化物析出 定量分析 粒度分析
下载PDF
TMCP工艺对低碳贝氏体钢铁素体中碳氮化物析出的影响
17
作者 刘小林 《宽厚板》 2008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采用物理化学相定量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实验钢中微合金碳氮化合物在铁素体中的析出行为。研究结果对开发高强度钢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碳氮化物析出 定量分析 粒度分析
下载PDF
降低超低碳钢结晶器液位波动及降级坯实践
18
作者 苏小利 于海岐 +3 位作者 刘博 陈付振 王金辉 史页殊 《鞍钢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53-56,60,共5页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生产超低碳钢时出现的结晶器液位波动和铸坯降级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钢水顶渣改质、拉速调整、优化保护浇铸氩气流量、合理选择更换浸入式水口的时机及增加中间包钢水装入量等措施后,结晶器液...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生产超低碳钢时出现的结晶器液位波动和铸坯降级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钢水顶渣改质、拉速调整、优化保护浇铸氩气流量、合理选择更换浸入式水口的时机及增加中间包钢水装入量等措施后,结晶器液位波动由14.38%降低到了7.44%,O5板比例由45.68%提高到5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钢 结晶器液位波动 铸坯降级
全文增补中
合金结构钢渗碳淬火后渗层残余奥氏体的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祝根 《热处理》 CAS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低碳合金结构钢经渗碳或碳氦共渗和淬火后,其渗层组织中存在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量过多会使渗层硬度下降,从而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不同产品对残余奥氏体量的要求量是不同的,可采用相应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控制。残余奥氏体量一般采用金... 低碳合金结构钢经渗碳或碳氦共渗和淬火后,其渗层组织中存在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量过多会使渗层硬度下降,从而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不同产品对残余奥氏体量的要求量是不同的,可采用相应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控制。残余奥氏体量一般采用金相法测定,介绍了检测残余奥氏体的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合金结构钢 渗碳 碳氦共渗 淬火 残余奥氏体
下载PDF
含钛低碳钢LF精炼渣的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文英 吴志敏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0,共3页
含钛低碳钢(/%:0.05~0.10C、0.70—0.95Si、1.45~1.65Mn、≤0.025P、≤0.025S、0.10—0.20Ti)的生产流程为高炉铁水.35tLD.LF.150mm×150mm连铸工艺。用少量铝脱氧的含钛低碳钢,由于LF精炼渣(/%:55~59CAO... 含钛低碳钢(/%:0.05~0.10C、0.70—0.95Si、1.45~1.65Mn、≤0.025P、≤0.025S、0.10—0.20Ti)的生产流程为高炉铁水.35tLD.LF.150mm×150mm连铸工艺。用少量铝脱氧的含钛低碳钢,由于LF精炼渣(/%:55~59CAO、21.9—26.5Si02、9.4—14.3A1:0,)中A1203含量较高,使LF精炼过程中钢水铝含量增加和20t中间包水口结瘤,影响连铸顺行。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优化了冶炼工艺,转炉出钢不加铝锰铁,使用低铝硅铁代替普通硅铁,精炼渣不加高铝矾土,优化精炼渣成分(/%:56.1~65.6CaO、19.3~27.2SiO:、5.1~9.1A1:03),钢水中A1含量由0.007%~0.018%降至0.001%-0.009%,有效减少中间包水口结瘤的发生。连浇炉数由原来的3~6炉提高到9—16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低碳钢LF精炼渣钢水增铝 水口结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